郭芹芹
对于行政事业单位来说,预算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直接关系到单位的财政资金是否能够合理使用。但当前很多行政事业单位在开展预算评价工作的时候,对绩效管理缺乏足够的重视,而且预算评价体系、指标体系、激励制度等不健全。基于此,本文以行政事业单位为研究对象,对于预算绩效评价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针对性地改进策略,希望可以将预算管理的价值充分发挥出来。
在当前市场经济环境下,行政事业单位的作用也变得更加重视,通过公共社会资源服务整个社会的行政事业单位,想要充分发挥出资源的价值,需要以绩效管理的角度对预算开展事前、事中和事后的管理工作。预算单位会根据设定的目标,通过科学的评价指标和方法,客观公正评价预算资金的支出和产出过程,在全面预算管理中预算绩效管理是重中之重。
一、预算绩效管理的重要意义
(一)提升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水平
行政事业单位在开展绩效管理工作的时候,是基于绩效目标和考评为基础,并不断进行优化改进绩效考核体系,使考核结果满足行政事业单位的实际运行状况,进一步提升单位的预算管理水平[1]。
(二)为绩效考核提供依据
在控制预算绩效的过程中,会比较分析预算管理资源与实际的执行情况,通过对员工的考核评价,制定更加科学的、合理的激励机制,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调动起来。
(三)提高预算管理资金使用效率
对于行政事业单位來说,在开展预算管理的过程中要结合实际数据分析绩效效率,确保预算指标的合理性,为后期的工作计划制定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持。
二、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评价现状
(一)对预算绩效评价不够重视
贯彻落实好预算绩效评价工作,能够使行政事业单位的财政资金向着良好的方向发展,但由于很多人员对绩效评价缺乏正确的认识,重视度不足,没有实现全过程监管,导致预算绩效评价的价值无法发挥出来。
(二)绩效目标不明确
目前,很多行政事业单位制定的绩效目标,没有结合自身的实际发展情况,而且没有针对不同的项目设置相对应的绩效目标,导致目标的具体性和全面性无法体现出来,设置的绩效目标可度量性较差,无法开展精准评价。
三、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评价问题改进策略
(一)强化主体意识责任
行政事业单位的领导和管理人员,一定要加强对绩效评价的重视度,及时传达和深入理解财政部门下达的绩效评价文件。对相关人员定期开展培训,确保绩效评价责任制得到落实,定期开展绩效评价互查互学,使领导和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及思想认识得到提升。
(二)明确绩效目标
预算单位要结合自身的发展特点,设置明确的、可行的预算评价目标。并遵循财政支出要求,细化量化目标,开展多角度分析。确保目标设定的可行性和合理性,也使各项任务能够顺利完成[2]。
(三)优化评价方法
对于绩效评价指标来说,包含了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在这些指标中又包含了一级指标、二级指标和三级指标。在设置指标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长期效益和短期效益,根据市场经济的变化情况,对评价指标及时进行调整,并针对不同的项目选择最为恰当的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
(四)完善管理监督考核机制
管理监督考核机制直接关系到绩效评价的作用是否能够得到发挥,因此,要建立健全绩效驱动因素,建立第三方绩效评价项目库。预算单位也要制定科学的奖惩机制,对于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对个人和项目的年度绩效目标考核情况严格进行检查。
四、总结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我国想要提高自身的竞争力,能够始终屹立在民族之林,行政事业单位占据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对于行政事业单位而言在开展预算绩效评价工作的时候,一定要充分认识到评价的重要性,不仅提升了单位的工作效率,还能将行政部门的职能得以顺利行使,为社会发展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基于此,要进一步规范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评价的操作规程,强化思想认识,建立健全考核机制,使政府服务职能得到增强。
参考文献:
[1]黄海凤.行政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绩效评价的现状与对策探讨[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21(2):121-122.
[2]苏丽琴.行政事业单位绩效评价与预算管理有效性研究[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21(4):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