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说:“其实我的出发点很简单,就是你可不可以用更清晰的方式去做梦?我没有办法抑制这种冲动,就像受到了伊甸园苹果的诱惑。”
一念兴起
一场不事张扬的“技术革命”
2012年的秋末,当时李安的新片《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正准备与大众见面,他应邀接受《看见》栏目记者的采访,当提问到《少年派》这回又引他发现了怎样的新知时,李安想了想,回答说:“我发觉,就像PI一样,我对信仰,还是有一种向往。可是心里面有那头老虎,暂时搞不定。”
关于“信仰”与“老虎”的具体意味,他并未详细透露,直到四年后,几乎同一季节,他为全球观众,带来了影史上首部每秒120帧放映、3D摄影、4K画面的新型电影《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不少观众才恍然大悟,原来早在那个时候,李安脑海中已开始用粗线勾勒起一场不事张扬的“技术革命”。Whole Shebang,这是李安为“120帧、4K、3D”取的新名字,未来,他希望这种技术表达拥有一个更“性感”的名称。
说起这一执念的源头,依然与《少年派》关联紧密,在此之前,从“父亲三部曲”到《理智与情感》《冰风暴》《卧虎藏龙》,李安的电影总注目于一种潜藏在生活暗流中的冲突,无论东方与西方,抑或传统与现代。而制作《少年派》的过程,引他进入到一个更澄净、更技术化的影像天地,他恍然发现,也许一秒24帧好似天堂的围栏,电影人也好、观众也罢,只要身在其中便会感觉安全、温暖、自在。
但当他见过了更清晰的世界,面对围栏时总忍不住在想,如果翻出去会怎样呢?更远的地方会不会也属于电影?这种执念与好奇强有力地吸引着他,使得他必须做些什么来验证自己的猜测,“坦白说,我希望下部电影能吸引一些导演做出创新。我们中国有句成语叫‘抛砖引玉’,我希望有人看到这种技术后,想用它做出更好的作品。我的自尊心可能会有点受伤,我喜欢听到别人赞美我的作品,但这次我们只是尽最大努力尝试新做法。”
于是李安毅然决然地改变了下一程的原计划——与Studio 8公司合作拳王阿里的传记片《马尼拉之战》,开始参考起彼得·杰克逊曾用48帧拍出的作品,拜访道格·特朗布尔,参观他正在做的60帧试验,并兴趣盎然地翻看詹姆斯 ·卡梅隆先前做的60帧实验片,如此,一步步陷入因不確定性而充满诱惑的“120帧、4K、3D”革新中。
如果120帧与“拳场”不甚匹配,那么应由怎样的题材试穿这只技术的水晶鞋呢?彼时,正被《纽约时报》等各大媒体热议的长篇小说《漫长的中场休息》进入他的视线,第一人称视角的代入感、还原战场的逼真性、现场直播的身临其境,一切如仙度瑞拉将脚轻巧探入,自然成为与Whole Shebang结合的最佳选择。这个探讨大兵走下伊拉克战场后如何生存的故事,由美国作家本·方登撰写,故事的主角19岁青年比利·林恩和他的B班战友在战场上赢得一场3分43秒的短暂胜利,一夜间,他们成为美国的英雄,被邀请回国参加超级碗的中场秀,表演后返回战场,这一天,成为了比利·林恩人生遭遇的最大挑战。
构筑楼宇
为达心愿 事无巨细
这个大胆的决定并不像它的名字Whole Shebang般优美、轻盈,事实上,当李安在剧组宣布《比利·林恩》拍摄将使用全新规格与技术时,现场一片寂静,无人讨论,大家面面相觑,用技术总监葛文斯后来在接受采访时的原话说,“很多人的脸都变得惨白了”。
表面的数字变更,意味着各部门多年来烂熟于心的工作流程在新机器的检视中,漏洞百出,从演员面部最细微的妆容到细节处经不住打量的布景,索尼最新型的F65摄影机无情地扯下了自有声电影以来观众早已习惯的24帧面纱,令剧组面临着观看者直接进入后台似的尴尬与焦虑。在各部门层出不穷的问题中,李安最焦虑的还是演员与表演,“在每秒120帧的速率下要怎么表演?每个人都已经把台词烂熟于心,要怎么表现得像第一次经历一样自然?”
思索后,他尝试从两方面入手,调整对演员的现场指导以便适应新设备的凝视,即减少夸张与充实表演,减少夸张但避免平面、苍白,在对角色感同身受的基础上,使用更细微的变化,引发观众的共情与代入,“我尝试给他们大量的潜台词,在每个不同场景给他们灌注更多想法,看看会怎么样,看看他们自不自然,是不是贴近生活,是不是真实可信。不得不说,这比一般的电影表演复杂多了。”
与此同时,化妆师转化为营养师,路易莎·阿贝尔全程像照顾婴儿般照料着乔·阿尔文、克里斯汀·斯图尔特等演员们脆弱的皮肤,为此她还开脑洞研发出一种硅胶,如果电影拍摄的49天中,哪个演员没睡好或者脸上冒痘,她只能用一款透明的硅胶粉底把它们轻轻盖住。
经过49天如履薄冰的拍摄,无数小问题、大问题创造性的处理,以及长达15个月的剪辑工作,李安的执念之作《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终于诞生于襁褓,每秒60帧清晰地映现在工作室的监视屏上(全世界仅有五家影院支持120帧规格,李安进入影院前也仅能观看60帧效果)。他如愿以偿地摘下了光影伊甸园一直诱惑自己的那颗苹果,轻轻地咬上一口,香甜四溢。
难偿所愿
褒贬不一 从容面对
现实情况是没有哪次革新,不必面对质疑,当《比利·林恩》真得摘下唯美的面纱,毛孔清晰地出现在大众面前时,选择靠近体验与观察的人其实并不算多。电影最终仅获得北美票房174万美元,中国票房1.65亿人民币;同时,口碑呈现出鲜明的两极分化,烂番茄新鲜度仅有43%,不足《少年派》的二分之一。
大众、媒体、同行的质疑,集中于“技术”与“内容”的契合问题,以及全新放映形式对人们观影习惯的直接挑战。比如大导斯皮尔·伯格就对李安的执念表达了敬佩同时不欣赏,他说:“我不喜欢高帧率,因为那会让电影看起来不像电影,像真实的世界。对我而言,看电影是为了逃离现实,我不想去复制现实。我敬佩李安,我支持他尝试任何新技术。”
不过面对观看者的“理解”与“误解”,李安依然保持着一贯的淡定与儒雅。毕竟早在全球首映礼上,他已如愿以偿地迈出了意在“抛砖引玉”的第一步,他表示,“如果你们不喜欢这部电影,你们可以骂我,但是,你们不应该去骂3D或者120帧,技术是无辜的。”三年后,李安坚持使用同一技术规格,继续拍摄出了自己的新作——动作科幻片《双子杀手》。
法国新浪潮电影大师戈达尔曾说:“电影是每秒24格的真理。”但我们知道,总有一天,总需要有人大胆地继续追问:电影是否可能成为其他规格的真理呢?比如每秒120帧?(文 Psyc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