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直
三周,九集,《双城之战》完结了。
每集接近40分钟的长度,每周更新三集,在时间被尽可能切碎的当下,每周能固定占用观众接近2个小时的时间,这种现象并不多见。
一定程度上,也许这恰恰证明了《双城之战》的魅力。
事实上,当《双城之战》首播即轻松突破9分时,我有一点不适应。和很多观众的想法不一样,这种不适应恰恰来自于劇中人物命运走向的转折,比如金克斯。
让我们先看另一个场景。网飞最近推出了一部新的韩剧《地狱公使》,第一集的一个镜头让我印象深刻。
30多岁的警察站在人群里,看着台上新任的民间宗教领袖大谈罪恶与正义。当这一幕出现时,你猜警察的反应应该是什么?是欣喜于公民正义感的上升,还是对这种假大空的演讲嗤之以鼻?
镜头一转,警察面无表情。
我忽然想到,如果你也长时间从事某个专业性很强的工作,恰好在你面前有人进行相关的表层演讲时,你的反应大概也是这样。
但警察的例子无疑更突出。因为关系着整个社会的安危,所以他的面无表情成了剧集里必须要回答的一个问题。
这样一比,《双城之战》里人物命运的转折就显得有些不真实。如果用精神不稳定或PTSD来合理化金克斯的行为,这种行为本身离讲故事很远,反而离律师辩护很近。关于这方面的论证,不论是故事,还是科学研究,都早有成果。
当然,可能会有观众疑问,对《双城之战》是否过于苛刻了。但当年轻的观众们选择将《双城之战》推至9分之上的行列时,《双城之战》就必须接受类似的审视。
事实上,《双城之战》的结构一眼明了,只不过,与其说是几个故事串联在一起,不如说以上下城为代表的《英雄联盟》宇宙构成了整部剧集叙事的主线。而上下城的故事、金克斯与蔚的故事以及杰斯和维克托的故事被打碎塞进了其中。
拳头如此选择的原因不难理解,无外乎是贪心一点,希望借助动画这种内容载体刻画英雄联盟宇宙。从结果看,当观众对下一部作品表示期待,并将其和漫威等巨头并列时,拳头似乎得到了想要的结果。
只不过作为一个外部观察者,我会更倾向于猜测拳头的一点小意思。
借助着《英雄联盟》IP的影响力,双城之战其实有着非常明显的优势。如果将拳头比作一位画家,那英雄联盟宇宙的创作就是在一张近乎空白的画纸上进行。这时,被吊足的胃口、长时间打磨带来的承诺式的隐喻以及作品本身的精良,在内容习惯了被快速消耗的当下,这一切汇聚在一起,得出了一个自然而然的结果。
面对着剧中人物既定的结局,任何一个隐喻式的镜头都能吊足胃口,任何一点信息的揭露都足以带来足够的满足。
你很难忽视EDG夺冠、S11结束第二天首播这些因素为《双城之战》培育的良好的环境。
换句话说,《双城之战》仍然停留在作为一个内容商品被快速消费的阶段。当《双城之战》有意或无意地刷屏互联网平台时,当归属感或者其它情感上升为公共情绪,站在这个角度理解,9分真的不高。如果大家愿意,10分也不是没有可能。
但在完结的那一刻起,作为一项内容,《双城之战》才面临着真正的挑战。
作为一个总长度360分钟的剧集,对于其内容本身的解读无疑需要一定的时间,而和其它作品陈列在一起时,《双城之战》也会接受越来越严肃的审视,从镜头到画面质感,再到故事本身。
每个时间阶段都会诞生所谓的“神作”,其主题、情节、对话、场面,免不了在一次次的观看里,被不同的读者审视。
随着时间的流逝,大部分作品会得到相对正确的评价,在这个过程里,一切与内容无关的因素都会被剔除掉。这意味着抛开评分网站的机制以及评分这种行为本身的特点,9分也是一道难以逾越的坎。
《双城之战》的精良无疑是工业体系下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时间的结果。这恰好站在了同列的EVA的对立面。但实际上,经费不足并不会妨碍其作为内容的地位。
而当EVA在后世被无数次播放时,一种感觉无疑是清晰的:那就是当一个十几年前、甚至几十年前制作的动画仍能精准地切中现实的要害时,那种荒诞的错位感,是任何人不能也无法忽略的。而EVA之所以能够做到这一点,无疑是庵野秀明将现实里难以摆布的命运简化后,亲手放在碇源堂手里的结果。
类似的还有《攻壳机动队》里,对技术到底是解放人类,还是约束人类的追问。
那么,在上下城的对立之间,在蔚和金克斯的纠缠里隐藏了什么,在杰斯和维克托的貌合神离之下指向了什么,这是拳头最终要回答的问题。而拳头的优势在于,游戏里提供的既定的结局,只需要让拳头思考一个个人物如何做出选择。
对《双城之战》或者对于拳头接下来想要打造的剧集而言,在作为商品被快速消费的同时,其自身的内容能否提供足够可供消费的深度,现实点说,是在考虑到制作周期、更新频率之后,一个绕不过去的问题。
但我倒觉得,有一种脱离于这种判断之外的可能性,那就是约德尔人系列,不过,也要看拳头怎么选择了。B0A8F5D6-ECBD-4F6B-9B4A-332FB50A0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