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作者
[美]大卫·西姆 著
王 悦,张元龄,谢云侠,陆 苹,张文烁,池晓汐,王 赫 译
姜 洋,王江燕 审校
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年11月
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的城市可持续发展,是21世纪人类社会面临的最严峻的挑战之一。2014年,全球城市化水平首次超过50%,人类进入“城市时代”。2020年末,中国城镇化率超过60%,亦来到城镇化的下半场。然而,无论在世界其他国家还是中国,资源紧缺、生态恶化、能耗高企、住房紧张、交通拥堵等城市病仍在加剧[1]。与此同时,建设以人为本的城市逐渐成为世界各地城市发展的主题。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提出:“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在城市建设中,一定要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合理安排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努力扩大公共空间,让老百姓有休闲、健身、娱乐的地方,让城市成为老百姓宜业宜居的乐园。”近年来,打造社区生活圈、建设完整社区逐渐成为从中央到地方的共识,国家两部委和上海、济南等城市都相继编制出台了社区生活圈相关的技术指南或专项规划,以人为本的城市理念不断走向深入[2-5]。
以人为本的城市理念源于对现代主义城市规划思想的批判和反思。1930年代,《雅典宪章》的签署标志着现代主义城市规划思想的确立。这种强调分离城市功能、忽视城市生活的思想,在1960年代全球进入快速城市化和机动化之后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时期里,盛行于世界各地的规划实践,并影响持续至今。自1960年代起,一批规划学者开始对此反思,他们从人文关怀出发,通过微观视角来观察人如何使用公共空间,进而探求城市与社区的营造之道。在这批学者中有3个学派最受关注,分别是美国东部的纽约学派、西部的伯克利学派和欧洲丹麦的哥本哈根学派。纽约学派的代表人物包括简·雅各布斯(Jane Jacobs)、威廉·怀特(William Whyte)和后来的非营利组织“公共空间项目”(project of public space),其代表作包括《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1961年)、《小城市空间的社会生活》(1980年)、《城市:重新发现市中心》(1988年)、《如何将一个地区变得更好》(2000年)等,逐步建立了场所营造(placemaking)的概念和设计原则。伯克利学派的代表人物包括阿兰·雅各布斯(Allan Jacobs)、克莱尔·马库斯(Clare Marcus)、唐纳德·艾伯雅(Donald Appleyard)、克里斯托弗·亚历山大(Christopher Alexander),其代表作包括《城市不是一棵树》(1965年)、《宜居街道》(1981年)、《人性场所》(1988年)、《伟大的街道》(1993年),其中克莱尔·马库斯更加关注女性和儿童等弱势群体。哥本哈根学派的领军人物为扬·盖尔(Jan Gehl),其他成员包括拉尔斯·盖姆佐(Lars Gemzøe)、比吉特·斯娃若(Birgitte Svarre)等。自1960年代中期至今,该学派以哥本哈根为基地持续开展了公共空间的人本观测和实践,并将所提炼的规划理念与调查方法应用于世界上多个城市,出版的著作包括《交往与空间》(1971年)、《公共空间·公共生活》(1996年)、《人性化的城市》(2010年)、《公共生活研究方法》(2013年)等。本书即是哥本哈根学派在人本城市领域的又一新作。
本书的作者大卫·西姆(David Sim)出生于苏格兰,曾在苏格兰和斯堪的纳维亚地区接受建筑学与城市规划教育并师从扬·盖尔,目前是盖尔事务所的高级城市专家、苏格兰皇家建筑师协会荣誉院士。他在城市战略规划、总体规划和城市设计等领域有着近20年的实践经验,曾主持盖尔事务所在苏格兰高地、澳大利亚墨尔本、日本东京、巴西圣保罗等地的多项国际旗舰项目。本书既是西姆先生对自己职业生涯实践与跨地域观察思考的总结,也是一本深入浅出、图文并茂、具有实践指导意义的城市与社区规划治理的操作指南。
引言部分阐述了“柔性城市”概念提出的缘起。作者从北欧斯堪的纳维亚地区寒冷的恶劣自然环境说起,指出“柔性”表达了当地人们对舒适惬意生活的向往。作者进一步引申谈及整个人类城市社会目前正面临气候变化、社会隔离、交通拥堵和快速城市化等严酷挑战,人们的日常生活和身心健康受到威胁,而“柔性城市”正是要解决这些挑战,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就近满足人们生活各个方面的需求,弥合可能存在的相互冲突,提高市民的生活质量。哥本哈根作为柔性城市的典范,作者认为其发展历程中有两大关键,一是选取了低层高密度的社区建筑形态,二是对街道和公共空间进行步行化改造,并大力推广骑行出行方式。这些举措为居民提供了更多的社交机会,提高了生活吸引力,使哥本哈根成为全球最宜居的城市之一。
全书主体分为3个部分,每一部分都探讨了21世纪的城市生活面临的一项挑战。第一部分“创建街区:全球城市化背景下的本地生活”,探讨如何应对城市化带来的挑战,包括如何在同一个场所内同时容纳高密度和多样性,尽量在本地满足生活的各种需求。作者提出社区不仅是一个场所,更是一种心态和观念,因此社区需要把高密度和多样性结合在一起,从而增加城市中有用的事物、场所和人群离你更近的可能性。作者旗帜鲜明地推崇低层高密度的小尺度围合式街区形态,并提炼了4项价值点。一是围合(enclosure)带来的价值,建筑临街面和背街面分别形成了开放便捷的外部公共空间和受保护控制的内部庭院私密空间,能够就近满足从高度公开到高度私密的各种需求。二是联排(joined-up)带来的价值,每一栋建筑都有独立通道,从街道通往背街面的庭院,保证未来可以独立开发每一个地块,使得社区在渐进式更新过程中实现建筑风格与功能的多样性、住户人群的动态变化以及新旧建筑的并存共置。三是层叠(layering)带来的价值,对不同楼层排布差异化的功能与空间,不仅能丰富空间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还能最大化利用建筑首层空间和顶层空间。四是灵活包容带来的价值。这种城市肌理结构简单,可以不断重复使用,并且在容纳大型酒店、百货公司、企业总部等大空间用途建筑的同时仍然维持人性化尺度,使城市能够持续发展、适应和变化。
第二部分“在拥堵和割裂的城市中出行和相处”探讨城市居民日常出行中,从踏出家门开始面临的物理和社会挑战,并结合大量案例寻求对策。作者认为出行的时间与体验对于人们的生活质量有着重要影响,一方面应该尽量节约出行时间,另一方面在出行过程中应该增加社交的机会,并提升出行体验。在应对策略上,作者提出可步行建筑(walkable building)的概念,认为围合式街区中的多层建筑(4—5层)可以在建筑与街道之间维持良好的联系,首层空间可以直接步行进入并步行穿过进入私人庭院,也可以通过楼梯快速到达上方楼层,而无需等候和乘坐电梯。在街道塑造方面,作者认为要鼓励人们增加户外活动、参与公共生活,因此应该首先聚焦步行,其次是整合骑行,再次是地面公共交通。关于步行,在街角首层布置社区相关的功能、安全便捷的过街设施,以及跨越小路的连续人行道,是十分必要的有效举措。关于骑行,硬件方面包括紧邻人行道设置自行车道、专属信号灯、台阶处推车坡道,有遮蔽的自行车停车处等,有条件时还应允许骑行者携带自行车上公共交通工具,以实现高效灵活的混合骑行方式(hybrid cycling);软件方面则包括数据监测、宣传教育、执法和街道养护等。关于地面公共交通,作者认为在人行道设置方便、舒适的公交站台非常重要,进而提出社区导向型公交(NOT,Neighborhood-Oriented Transit)概念,以保证街道的多样性,在兼顾出行效率的同时,尽可能增加人们在户外步行、停留和社交的机会。
第三部分“在气候变化时代与天气相处”探讨如何通过加强市民的室内生活和室外环境的联系,提高大众对自然的认识,使人们能够与大自然更加和睦相处。作者针对建筑室内空间、建筑边缘空间、社区户外空间和城市开敞空间,由近及远依次展开阐述。首先,室内充足的自然光和通风对人们的健康以及建筑节能至关重要。与现代高层建筑相比,楼层较低、进深较浅的小尺度建筑会有更多的面积可以从两侧甚至上方采光,提升室内的光线质量,也更容易形成温差来促进空气流动。建筑边缘空间主要包括门廊、走廊和拱廊,以及楼上的阳台、凉廊、露台。精心设置这类空间,可以柔化室内与室外的界限,在私人与公共领域之间起到缓冲作用,促进邻里交往;通过种植绿植等简单绿化,还能美化环境、净化空气。社区户外空间包括街区内部庭院、街区之间的公共空间、社区街道和广场等。对于这类空间,采取适当围合、非对称布局、坡屋顶和较小的建筑体量,有助于打造舒适宜人的微气候。在更大的城市尺度,通过建设公园、设置水景、种植行道树,可以延长市民在户外的时间,鼓励人们感知自然、了解自然,学习如何适应环境、与自然和谐共处。
在全书的结语部分,作者强调打造柔性城市不仅要重视建筑、街道、物理设施等有形的硬件环境,还应关注立法和金融、规划和教育、民主和风俗文化、行为和信任等无形的软件环境,同时还需要以动态的眼光去应对未来的各种挑战,予以快速反应,为体验更美好的生活创造机会。最后,作者总结了高密度宜居城市的9大准则,包括:建成形态的多样性、户外空间的多样性、灵活性、人性尺度、可步行性、控制感和认同感、宜人的微气候、较小的碳足迹,以及更高的生物多样性。
纵观全书,笔者认为有三个亮点。一是将对人本城市理念的演绎从城市、街道延伸到社区和建筑内部。如果说此前哥本哈根学派更多探讨的是建筑之间的城市公共生活与空间——正如扬·盖尔代表作《交往与空间》的英文书名Life between Buildings——本书则将公共生活与空间的讨论从城市、街道一直通往社区内部庭院、建筑入口、楼梯间、公寓门口乃至住户室内。这有助于更全面、彻底地刻画人的日常生活行为特征和需求,并建立更加丰富的多尺度空间环境应对体系。二是图文并茂。一方面,作者结合自己的生活积累和工作考察经历,在书中引入大量的案例实景照片。另一方面,作者秉承了盖尔事务所的优良设计传统,绘制了大量精美且独具风格的分析示意图,与文字观点相互呼应,保证了本书的高度可读性,即使是非专业人士也能拥有较好的阅读体验。三是注重细节。对于尺度的讨论,从建筑入口进深距离,到哥本哈根自行车道路缘石高度、墨尔本人行道树槽垫层厚度,书中都精确到厘米甚至毫米级。对于构件的讨论,作者细化到玄关、门窗的不同类型,乃至百叶窗与内玻璃门的多样化组合开启方式。此外,本书的封面和插图有大量形态各异的人物形象,他们中的每一位都能在作者的生活中找到真实的人物原型,人本气息跃然纸上。值得一提的是,在中文版成稿过程中,作者特意把每位中国译者的人物形象嵌入封面中。对这一细节的处理从一个侧面体现了作者本地化的努力,同时也践行了书中所倡导的以人为本、人人参与的“柔性”理念。
诚然,本书是基于北欧的地域背景撰写的,当地的社会体制、文化、气候和中国显著不同。中国城市具有尺度更大、密度更高、坐北朝南居住文化突出等特征。那么,在中国以城市更新为主旋律的城镇化下半场,本文能为构建理想的社区生活圈带来哪些启示呢?一是深化社区生活圈规划治理的空间维度。当前国内对社区生活圈的研究与实践多以步行15分钟可达范围为对象,探讨该范围内的出行交通环境和和各类服务设施配置[6-8]。从“柔性城市”理念出发,根据人的感知与行为尺度,社区生活圈实际上应该被划分为更加丰富的空间层次,如15分钟、10分钟、5分钟、1分钟甚至30秒的生活圈层。据此,社区生活圈的规划治理对象可以微观到建筑首层、建筑入口、电梯前厅、楼道,甚至是门窗与阳台。这对于提升城市更新、街区整治、老旧小区改造的精细化水平,无疑拓展了极大的空间,同时也为社区共治共享提出更多场景。
二是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小尺度围合式街区形态。改革开放至今,大型封闭社区一直是我国城市住区建设的主流模式,导致了职住失衡、交通拥堵、城市风貌单调等一系列问题。2016 年中央发文提出“新建住宅要推广街区制,原则上不再建设封闭住宅小区,已建成的住宅小区和单位大院要逐步打开”,2021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应急管理部要求各地从严控制建筑高度,不得新建超高层住宅。这些政策导向均与“柔性城市”理念相一致。本书列举了大量国外低层高密度街区的实例,并详细分析了其建设过程机制和诸多好处。最近一项针对北京、上海、深圳、海口24个社区的调查表明,相比大型封闭社区,胡同里弄、单位大院等小尺度社区的低碳出行环境更好,相应居民低碳出行比例也更高[9]。因此,我们需要审视当前的住区规划设计规范,开展详细的市场用户调查,从中国历史传统社区中汲取营养,灵活处理街区东西向围合方式,探索切实可行的街区形态和实施路径[10]。
三是警惕新型智慧社区的“炫技”倾向,让新技术回归为人服务。书中作者反对城市建设追求复杂的高科技,认为“柔性城市”是低技术、低成本和简单导向的。通篇仅提到一处科技元素,即为人们指示公交车辆到达倒计时间的智能公交站牌。当前国内许多地方提出要建设未来城市、未来社区、智慧社区,其图景不应是无人驾驶车、机器人、传感器、数字大屏的堆砌以及设备供应商们的狂欢。正如作者所说,好的未来城市或许不会那么“未来派”,柔性的城市也可以很智慧。在新技术的赋能下,如何提升社区调查与问题诊断的效率,如何通过数据挖掘了解居民真正的日常生活需求,如何利用线上手段激发人们线下社交与参与互动,进而让社区更有人情味、烟火气,或许才是决定未来社区成败的关键。
构建以人为本的社区生活圈需要“柔性城市”理念,因为“柔性”代表了“破界”与“融合”。她时刻提醒和启发我们应该不断努力,去尝试打破功能分区的规划界限,打破室内与室外的设计界限,打破公共与私人的领域界限,打破不同职能部门的权责界限,打破不同学科专业的技术界限,打破政府、专家和普通大众的沟通界限,打破虚拟网络与现实物质的空间界限。融合共生,方能塑造美好人居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