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龚璐璐,肖 瑜,王亚丽,丁 铮 (福建农林大学 艺术学院、园林学院(合署),福建 福州350002)
随着城乡一体化建设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村落空心化现象日益凸显,景观风貌特色与人文精神逐渐丧失,村落的语言、仪式、艺术等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消退,其乡土记忆更是在时间打磨中呈现失忆与断裂的趋势。经调查统计,自2000年至2010年自然村从363万个锐减至271万个,平均每天有80~100个村落消失,其中就包括大量传统民族村落[1]。少数民族村落作为本土传统景观的载体,不仅记载着不同时期、地域、文明等信息,还承载着一个民族的“集体记忆”,是具有物质与精神双重属性的民族性景观。现尝试从集体记忆的角度,以荔波瑶山古寨为研究对象,对营造民族村落景观进行探索。
记忆是人们对所经历事件进行认知、保持、再现或再认的心理过程,“集体记忆”这一概念最早由法国社会学家哈布瓦赫于1925年提出,他将其定义为“集体记忆是特定社会群体之间成员们共享往事的过程和结果,保证其传承的条件是社会交往及群体意识需要提取该记忆的延续性”[2]。由此可见,集体记忆是对过往事物、实践、知识和情感层面全部认识的总和[3],通过赋予地方独特的文化意义,使其承载人们或快乐或悲伤等记忆和情绪,达到强化地方感和认同感的目的。
2005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对民族概念做了新的阐释:民族是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形成的稳定人们共同体。一般说来,民族在历史渊源、生产方式、语言、文化、风俗习惯以及心理认同等方面具有共同的特征[4]。
少数民族村落是指在全国范围内以少数民族为主要聚居形成的自然村或行政村,作为人与环境长期和睦相处的公共空间,其民族文化渊源流长、民风民俗独具特色、民族景观极具魅力,展现了最质朴、最真实的一面,具有重要的文化遗产及历史价值。而集体记忆作为一种历史传承,反映了一定时期社会群体的物质环境和非物质层面要素,既表现在自然环境、历史民居、历史街道、节点空间、整体风貌等方面,也可以是历史故事、传统文化、乡土民俗、宗教信仰等方面,二者皆突出强调了人们在特定场所空间所蕴涵的丰富情感共鸣的过程,表现出强烈的凝聚力和感染力[5]。因此,将少数民族村落与集体记忆相结合,是挖掘村落景观深层内在本质的有效途径,进而延续乡愁,促进乡土精神回归。
瑶山古寨(图1,来自网络)位于贵州省荔波县,至今仍保留着“刀耕火种”的原始耕作方式和原始粗犷的民族遗风,被誉为“原始社会遗存的活化石”,是贵州省内以白裤瑶族文化为主的人文展示景区,是瑶族传统文化浓缩的精华。白裤瑶族是瑶族的一个支系,因男子喜穿及膝的白裤而得名,总人口约为3万,主要分布在广西南丹县里湖、八圩乡及贵州省荔波等地,因长期过着较为封闭的传统村落生活,至今仍保留着母系氏族社会的远古遗风[6],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民族文化留存最完整的一个民族”。
图1 瑶山古寨
为了能更好地理解集体记忆在民族村落景观中的应用,现将瑶山古寨的记忆场景进行职责-功能匹配,得出4类记忆景观:生活生产型、观赏娱乐型、文化习俗型、宗教祭祀型,并对其进行分析。
生产生活型职责-功能匹配见表1。
表1 生产生活型职责-功能匹配
3.1.1圩市
圩市(图2,来自网络)是村内的民间交易场所,村民生活所需的生活用品、山货等在这此处进行交易。圩有昼圩和夜圩之分,昼圩为物质之圩,进行商品买卖活动;夜圩则为精神之圩,青年男女以歌传情,传递别样的瑶族风情,对白裤瑶族有着特殊的意义。
图2 圩市
图3 瑶浴民宿
3.1.2瑶浴民宿
瑶浴民宿(图3,来自网络)是根据村内原建筑风貌结合当地人文、自然景观、生态、环境资源等特征,分散设计于村内各处,不仅是瑶族民族文化的具象外化所在,也为远行的旅客提供既舒适又具有民族风情的住宿环境,促进当地旅游经济发展。
3.1.3熬药坊
由于长期生活在深山地区中,自然资源丰富,种类繁多。瑶族擅长医药研究和试验,经过长期的传承和发展,得出瑶族药浴的智慧结晶,并形成瑶族村民特有的养生配方,通过不同的配方得到的药品用于药浴[7],形成极富特色的药浴文化,如图4所示(作者自摄)。
图4 熬药坊
3.1.4斗鸟场
瑶族与鸟类有较深的文化渊源,鸟文化是瑶族保留其文化习俗的一种表现形式。白裤瑶族曾经依赖突出的狩猎本领成为比较富裕的贵族阶层,养鸟则成为人们日常休闲娱乐活动之一。如今,白裤瑶族人仍然保留着养鸟、斗鸟的习惯,成为代代相传的民族文化记忆。
3.1.5瑶窑
瑶窑是村内专门制作瑶陶的场所,瑶陶由瑶山泥制作而成,质地细腻、坚硬结实,具有透气不透风的结构,不仅能存储生活用品,还能用于禾仓建筑装饰,展示了白裤瑶族特有的制陶文化。
观赏娱乐型职责-功能匹配见表2。
表2 观赏娱乐型职责-功能匹配
3.2.1村史馆
村史馆记录了瑶山古寨概况、起源与发展的进程,浓缩了瑶山的历史,不仅是当地生产力发展、生活习惯、历史文明演变的载体,更是让村民产生精神共鸣和认同的纽带,展示了浓厚的凝聚力。馆内从民族文化、传统风俗和古物着手,一件件物品承载着历史,一幅幅图片再现了情景,一处处实景浓缩着记忆,传达着乡愁乡音。
3.2.2瑶王广场
瑶王广场(图5,来自网络)是白裤瑶族节庆、演出使用的场所,全寨男女老少在这里品尝被称为中华第一长宴的“瑶王宴”。此宴是瑶族同胞沿袭千年的传统习俗,是瑶族同甘共苦的象征,享用瑶王宴的同时,还可以欣赏篝火晚会表演,实现视觉和味觉的双重盛宴,身临其境感受白裤瑶族粗犷的民俗民风。
图5 瑶王广场
文化习俗型职责-功能匹配见表3。
表3 文化习俗型职责-功能匹配
3.3.1古禾仓
禾(粮)仓又称“坛脚仓”,是瑶族最具代表性的建筑物,为其他民族之罕见。大多建在寨上中间和山坡空旷区域,以4根木柱支撑,上层垫以木板,周围用竹篱笆围成圆形,顶上盖以茅草蔽雨。禾(粮)仓最奇妙之处在于柱子与仓底的结合部都以一只光滑铮亮的椭圆形土陶罐子进行分厢,实现通风、防潮、防虫、防鼠等功能,仓底空地可供人休息玩耍,由此可见,瑶族先辈们在面对环境困境时的生存智慧。
3.3.2蜡染坊
蜡染坊是村民对服饰进行蜡染加工的场所,白裤瑶族服饰以黑布为主,加以手工绣制图案制作而成,其中,男装图案多以“瑶王印”为主,女装图案多“井”字纹、“回”形纹、“米”字纹等图案为主[8],服饰图案精美、内涵丰富、式样独特,是该民族互相认同的旗帜,也是遗留至今的群体意识的一种文化模式,更是民族精神的集体表象。
3.3.3牛角铜鼓场
铜鼓是白裤瑶族崇拜的圣物,在白裤瑶族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权利和财富的象征。有鼓者,受尊也,铜鼓丰富的图形纹样和编排形式极具规律特点和艺术美感,其背后衍生的民族文化内涵不言而喻[8]。而牛角在白裤瑶族历史长河中,曾经在战场和歌场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牛角铜鼓场中将极具民族色彩的铜鼓和牛角相结合,并作为村内记忆场景的起点,更容易给人视觉上的震撼,产生信仰和情感共鸣。
3.3.4陀螺场
陀螺是白裤瑶族彰显体育文化内涵的具体体现,是瑶族人民传承文化、休闲娱乐的方式,并一直流传至今成为白裤瑶族人不可缺少的一项竞技活动。关于陀螺文化的起源,白裤瑶族民间流传着宗教祭祀说和生产劳动说两种,由此可见打陀螺活动与白裤瑶族特定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密不可分,凝聚了生产生活的内涵,是白裤瑶族宝贵的文化遗产,陀螺文化也逐渐走出山区被更多人了解和熟悉,感受到白裤瑶族独特的文化魅力[9]。
民族信仰型职责-功能匹配见表4。
3.4.1瑶王府
瑶王府以其独特的两层楼园型建筑形式展示了瑶王及瑶族长老议事的场所,内部以火塘形式围坐。其中,一楼用于惩罚违反族规、触犯寨规的人;二楼用于宣布族内重大事项,展现了瑶族浓厚的文化底蕴内涵。
3.4.2瑶山古遗址
古遗址是白裤瑶族先辈迁徙的历程见证,其中包括对自然环境利用和加工而遗留的一些场所,以及范围更大的村寨等各类建筑残迹,形成一种无形的感召力,述说着白裤瑶族的历史。
哈布瓦赫认为,集体记忆作为一种中间媒介,通过文化习俗等庆典形式纪念记忆的同时,也达到巩固和加强记忆的效果,如村落中的集体传统活动,在记忆中延续,又在延续中重塑,形成个人、集体和民族的身份认同[10]。因此,本文认为在集体记忆介入民族村落景观的过程中,具体表现为主体与客体、静态与动态、形态与事件三类影响因素。
主体要素表现为村民和游客,由于不同的社会背景、心理需求、认知能力而形成的不同感知行为,导致主体感受也不尽相同。其中,村民相对于游客来说较为特殊,既是记忆的主体,也是客体,承载着集体记忆,成为其他人的一部分记忆,如白裤瑶族先辈们则是下一代的记忆传播者[10]。客体要素则主要包括民族自然资源、历史资源、传统建筑资源等物质要素。因此,主客体要素是一个涉及物质空间、精神记忆等层面复杂的统一体,通过借助主客体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对记忆对象进行回忆“过去”、识别“现在”、定位“未来”。
静态要素是在民族村落景观发展演变过程中,其中某些要素的形态结构不会随着时间或外力的改变而改变,保持着相对稳定的状态,如地理条件、传统民俗等。与之对应,动态要素则指场所空间内某些要素会随时间或外力的影响而发生改变,具有波动性的属性。随着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发展,民族村落景观与时代发展相结合进行重构势在必行,在原有记忆的基础上赋予新的时代记忆以适应当代的需求和更好的发展,如瑶浴民宿从建筑造型、色彩和材料切入,实现白裤瑶族建筑文化的当代融合,成为如今寨内的一处亮点。
形态要素是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沉淀形成的特定空间组合与特征形式,并与村民的生活建立了一种内在联系,形成了一定的传统民族习俗、生活方式、文化活动等,如瑶山古寨主要以生活生产型、文化习俗型空间来强化形态要素,结合景观设计手法传承地方记忆、赋予时代记忆。事件要素可以理解为民族文化背景下具有特殊意义的历史事件,也可以是刻有时代烙印的典型性景观,还可以是具有意义的日常事件,由此可见,古寨内以民族信仰作为事件要素的精神载体,构建核心纽带,勾起集体或个体的回忆[5]。
集体记忆体现了群体深层的价值取向和情感表现,也是形成群体意识的基础[12]。随着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记忆被不断录入和更新,通过考虑主体感受,结合客体、静态、动态、形态和事件要素使曾经的体验内容以一种新的形态出现在人们面前,让大众于细微处关注和参与那些被遗忘的人文景观。
地域情景与记忆是互相依存、互相影响的关系,人们通过建造和使用产生关于地方场景特别的集体记忆,表达对民族文化的认同。相对于城市情景中明显的人工痕迹,针对民族景观记忆表现的分散性、隐秘性和模糊性的特点,对其景观设计提出更加细腻的要求[11]。因此,应从记忆建构角度来考察,尊重其景观形态本身的尺度差异,在此基础上进行“微改造”,从原有的材料和肌理出发,结合实际情况、记忆主体的具体情感和心理需求营造地域个性情景,找到过去与当下的连接点来设置情景内容,让人们找回归属感和安全感[12]。
村落景观经过长期发展,逐渐形成了相对稳定的空间形态,但时代语境的差异会使人们对记忆对象出现陌生化、虚幻化的倾向,民族村落景观设计时需要增强空间的功能置入,吸收不同的内容,提高生存活力以应对环境变迁[11]。因此,应充分考虑周围环境与景观定位,利用闲置空间,实现多种功能的置入,使其有多样化使用的可能,达到丰富、更新记忆的效果。如瑶山古寨内的图书馆场景兼具经营性质的同时,不仅为村民和游客提供日常休憩交流的功能,还通过挂设手绘、物件等方式增加科普文化功能,意图为人们创造更多与当地的记忆,增强直观的空间体验。
人们之所以能保留关于某个具体情境的记忆,是由于各种因素特殊的结合而形成明显的叙事主题,并且在特定时间、空间等环境中贯通进行,将记忆的价值和意义渗透全程,最后积淀生成记忆形象[12]。具体而言,民族村落景观在视觉层面上为人们提供了记忆的集体框架,是一种具有民族仪式化的场域[13],有着任何艺术手段加工后难以阅读和体会到的原真性、鲜明性的主题[14]。瑶山古寨以“风情白裤瑶,文化展魅力”为主题,设置历史实物、文化意象等引导人们通过一系列的空间感受,以拍照、记录、闲聊和参与等社会交往与身体实践的方式强化记忆内容,与村民的日常生产生活相重叠,在场所特性和氛围的浸润中体会到自身与场景的联系,获得多维度记忆,实现记忆重塑。
民族村落是我国少数民族物质和精神世界的宝贵财富,对构建民族集体记忆具有重要意义,在村落景观工程化、商业化、趋同化的今天,如何及时、适度地更新保留集体记忆的思考是不可或缺的。通过借助集体记忆视角对瑶山古寨进行分析,得出影响民族村落景观记忆的主体与客体、静态与动态、形态与事件三类因素,从而总结关于民族村落景观记忆更新的策略方法,强调营造具有情感共鸣和认同价值的景观结构,规划设计出合理且富有特色的民族景观,才能使其保持活力,获得长足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