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城市人居环境水平评价研究

2022-06-07 03:32刘东杰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22年4期
关键词:人居子系统安徽省

刘东杰

(辽宁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9)

0 引言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人口和产业向城市集中,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然而,城市人口稠密、环境污染、交通拥堵、绿地不足等居住环境问题也日益显现出来,城市人居环境建设越来越受到学者广泛关注。城市人居环境建设不仅是衡量城市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宜居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

国外关于宜居城市的研究较早,早在19 世纪末英国学者霍华德[1]便提出“花园城市”的构想;道萨迪亚斯[2]于1950 年提出的“人类聚居学”理论;大卫史密斯在其著作《宜人与城市规划》中从生活舒适、公共卫生、环境优美三方面阐述了城市宜人性的内涵。在人居环境研究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人居环境理论得到了充实和完善。

我国人居环境研究兴起于上世纪90 年代,吴良镛[3]在1993 年创立“人居环境科学”。随着城市化推进,城市发展中出现的人居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目前,我国对城市人居环境研究主要集中在指标体系与方法[4]、绿色发展[5-6]、时空演变[7]、质量评价[8-9]等,其中人居环境质量评价是人居环境理论转化为实践的重要过程,但以单一城市进行人居环境研究具有空间局限性,不足以客观衡量城市人居环境水平,因此,大多研究以省内地市或区域为单位进行人居环境质量评价,这对提升城市宜居水平、促进城市综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综合大量文献资料和前人研究成果,通过构建较为完善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对安徽省16个地级市2019 年的人居环境质量进行评价,并对各城市之间关联度做聚类分析,该研究对安徽发展规划、人居环境建设以及城市间统筹规划和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 数据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安徽省位于中国华东地区长江三角洲腹地,总面积约为14 万平方公里,地形地貌多样,年平均气温16.8℃,年平均降水量935.8 mm,气温适宜,降水丰沛,四季分明。安徽省辖16 个地级市,其中合肥为新一线城市。2019 年末,全省总人口为7 119 万人,2020 年经济总量进入全国第一方阵,地区生产总值达37 113.98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达58 496 元。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成绩斐然。

1.2 数据来源及预处理

选取安徽省16 个地级市为城市人居环境水平测度对象,为了实现不同年份之间对比,选取2019 年的截面数据,为了确保研究数据的典型性和精确性,本文原始数据主要来源于2020 年《安徽省统计年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以及2020 年安徽省各地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并且采用相同的统计口径。

1.3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国内对城市人居环境评价的指标体系种类广泛,没有统一标准。本文在充分了解安徽省城市发展空间状况的基础上,综合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参考“中国人居环境奖”评奖标准,以城市人居环境的人口、居住、经济、社会、基础设施等要素为依据,建立安徽省城市人居环境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本指标体系包括人口系统、居住环境系统、经济产业系统、社会生活系统、基础设施系统5 个系统,共计19 个测度指标(表1)。

表1 安徽省绿色城市人居环境水平评价指标体系

1.4 研究方法

根据安徽省城市人居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及所搜集到的样本数据,本文采用熵值法进行综合评价。信息熵可以度量一个系统的有序化程度。使用熵权法进行赋权能较客观地反映出各指标之间的内在逻辑,确定指标权重的步骤如下:

(1)构建原始指标数据矩阵。假设对m 个地区的评价指标有n 个,则原始指标数据表示为X={xij}mn,其中0≤i≤m,0≤j≤n,xij为第i 个区域的第j 个指标值,则构建多属性评价矩阵表示如下:

(2)对数据标准化处理。由于数据指标量纲差异性较大,为了统一各指标层维度,需要先对所有指标进行无量纲化处理。按照指标的评价作用,存在正向和负向两类指标,分别按如下公式进行处理:

2 安徽省城市人居环境水平分析

根据以上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对各指标进行数据标准化处理,再用熵权法算出安徽省16 个地级市2019年城市人居环境各子系统得分与综合得分(表2)。

表2 2019 年安徽省城市人居环境各系统与综合评价得分及排序

由表2,图1 可以看出,2019 年安徽省城市人居环境综合水平与各子系统发展水平有较大差异,空间分异格局零散化,高低带交叉分布,无显著规律。为便于从总体上把握各地市城市人居环境发展水平分异特征,运用SPSS 26.0 统计分析软件,根据人居环境综合得分对16 地市进行系统聚类,采用欧氏距离测度样本间的距离,得到安徽省16 地市城市人居发展水平聚类谱系图(图2)。

图1 2019 年安徽省城市人居环境各系统得分

图2 安徽省16 地市人居环境水平聚类谱系图

根据聚类结果,将全省16 地市划分为5 种类型:高水平人居环境地区、较高水平人居环境地区、中等水平人居环境地区、一般水平人居环境地区、低水平人居环境地区。

2.1 高水平人居环境地区

高水平人居环境地区只有合肥一个城市,城市人居发展水平综合得分为0.098 4。合肥是全国15 座“新一线城市”之一,经济发展活力强劲。作为全省“龙头”,合肥市人口子系统和经济产业子系统得分排名均为第1,社会生活子系统得分排名第2,但基础设施系统仅排第8,居住环境子系统排在末位,各系统发展水平悬殊较大,今后在保持经济稳健发展的同时,要“补齐短板”,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统筹推进城市生态环境系统的建设与保护,提高城市综合管理和服务能力。

2.2 较高水平人居环境地区

较高水平人居环境地区包括马鞍山和芜湖两个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高,城市人居发展水平综合得分都在0.075 以上。马鞍山是皖江经济带的核心城市之一,工业基础雄厚,但新兴产业规模较小,各子系统排名差异悬殊,社会生活子系统和经济产业子系统排名分别位于第1 和第3,但人口系统、居住环境系统和基础设施系统排名较为靠后,城市人口老龄化严重,养老压力较大,城区人口密度较大,今后要加大新兴产业扶持力度,加强产业集群,顺利实现资源型城市的转型,积极融入南京都市圈一体化发展。芜湖多次被评为国家宜居城市,经济产业子系统和社会生活子系统分别排在第2 和第3,但人口子系统和居住环境子系统排名一般,基础设施子系统仅排13 名,这表明芜湖要继续完善道路交通系统建设,提高环境友好型产业比重,在保持“宜居城市”名片的基础上,为城市发展注入新活力。

2.3 中等水平人居环境地区

中等水平人居环境地区包括宣城、黄山、池州、安庆、滁州、蚌埠6 个城市,其综合得分处于0.063~0.071分之间。滁州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四通八达,其综合得分排名第4,基础设施子系统排在首位,表明滁州基础设施系统较为完善,但社会生活子系统只排在13 位,表明滁州经济发展和居民工资收入水平匹配程度有待加强,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有利政策下要充分借助与南京、合肥“双圈互动”的区位优势,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切实提高人居环境水平,实现建设美丽滁州的目标。

蚌埠、池州、安庆地处安徽区域经济发展空间格局的外围,城市发展水平综合得分分别为0.066 9 分、0.063 8 分、0.063 2 分。蚌埠各子系统得分较为均匀,经济产业子系统得分相对偏低,今后要积极融入淮海都市圈,提升经济产业水平。池州居住环境子系统仅次于合肥排位第2,但其余子系统排名相对靠后,要大力扶持民生工程,提高人居环境发展水平。安庆人口子系统和居住环境子系统排名都位于前列,但社会生活子系统排名靠后,需利用自身地域优势,加强交通建设,完善旅游产业,提高人民收入水平。

黄山和宣城都是著名的文化旅游城市,人居环境发展水平综合得分分别为0.647 分和0.651 分。其中黄山居住水平子系统全省排名第1,今后需打造“旅游+新工业”发展模式。宣城人口子系统和居住环境子系统分别为15 名和12 名,排名靠后,应加大第三产业扶持力度,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发展成为国家知名旅游目的地。

2.4 一般水平人居环境地区

一般水平人居环境地区包括阜阳、六安、亳州、铜陵、淮北5 个城市,其城市人居环境水平综合得分位于0.047~0.06 分之间。阜阳除人口子系统排第4 位,其他子系统排名都较为靠后,今后应扶持新兴产业,推进城市化建设,带动城市综合水平全面提升。六安基础设施子系统排名第5,今后应利用基础设施服务优势,引进重大新兴产业项目,提升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亳州基础设施子系统和居住环境子系统分别排在第2 位和第5位,但经济产业和社会生活子系统排在末位,今后应加大对新兴工业企业扶持力度,完善现代产业园区建设,稳步提升人居环境水平。

淮北和铜陵城市人居环境发展水平分别为0.595分和0.547 分。淮北人口子系统排名第2,但居住子系统排名第15,在未来的发展中要加强人口引进政策,努力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宜居城市。铜陵各子系统得分较为均衡,今后要借助长江经济带区位优势,加强口岸航运设施建设,增强人民居住满意度。

2.5 低水平人居环境地区

低水平人居环境地区包括宿州和淮南两个城市,其城市人居环境水平综合得分为0.417 分和0.383 分。其中宿州城市人居环境发展水平综合排名第15 位,子系统排名都较为靠后。宿州交通和电子信息发展潜力较好,今后要大力扶持交通产业建设,推进动画产业集群化,全面提升城市人居环境发展水平。淮南城市人居发展水平排在末位,各子系统排名均不理想,今后要利用合肥都市圈核心优势,升级改造传统产业,发展智慧农业助力乡村振兴,全面提升城市宜居水平。

3 结论与讨论

3.1 结论

3.1.1 城市人居环境水平差异较大。安徽省16 地市城市人居发展水平不均衡,等级差异较为明显,同时存在两极分化现象,合肥作为安徽省会,集中全省大量优质资源,其人居环境水平综合为0.098 4 分,得分远高于省内其他城市,是低水平人居环境地区宿州和淮南得分的两倍以上。芜湖和马鞍山得益于皖江经济带和两大省会城市间的优越区位,人居环境水平综合得分名列前茅,与人居环境水平一般的淮西淮北城市形成较大差异。

3.1.2 城市人居环境水平总体格局呈南高北低。总体来看,较高水平和中等水平人居环境地区基本位于安徽南部长江沿岸,一般水平和低水平人居环境地区大多位于安徽西北部和北部,受省会经济圈和沿江经济辐射带动,南部城市人居环境水平明显高于北部。

3.1.3 城市人居环境水平整体偏低。2019 年安徽省城市人居环境水平整体处于人居环境中等水平及以下的城市个数达到13 个,占全省城市个数的五分之四以上。属于一般水平人居环境和低水平人居环境地区的城市为阜阳、六安、亳州、铜陵、淮北、宿州和淮南,这两个等级水平的城市数量为7 个,占全省城市数量的近一半。虽然合肥市人居环境水平很高,但未能带动、引领其它城市人居环境水平发展,总体上看,安徽省城市人居环境整体水平有待提高。

3.1.4 各城市人居环境水平发展不均衡。各城市人居环境水平子系统排名存在差异。通过对各子系统的分析发现:合肥市综合排名第1,但居住环境子系统仅得0.001 分,排名倒数第1;马鞍山综合排名第2,但人口系统和居住环境子系统排名非常靠后;而综合排名第15 的宿州居住环境子系统0.011 9 分,排名第3。这表明各城市人居环境子系统建设存在明显短板,需加强对薄弱子系统建设,促进城市人居环境综合水平全面均衡发展。

3.2 讨论

首先,经济发展水平是造成人居环境差异的重要因素,强大的经济实力是改善城市人居环境的重要物质保障。只有提高城市经济发展水平,才能为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有效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为城市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发展提供财力支持,实现人居环境建设与经济发展良性互动。

其次,合理的政策是提高人居环境综合水平的重要指南,现今安徽各城市恰逢新型城镇化发展规划“一圈一群两带”战略的发展机遇,各城市要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新理念,充分利用地区资源优势,培育一批生态宜居型特色小城镇或特色小镇,提升城市整体宜居水平。

此外,在建设城市人居环境的过程中,既要着力改善城市实体环境,又要注重提升城市人文环境。人居城市的主体是城市居民,要满足居民对居住环境的要求,增强市民参与度,广泛采纳居民对人居环境建设的意见建议,打造创新创业型人才集聚地区,才能满足居民对美好人居环境的追求和向往,实现人居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人居子系统安徽省
不对中转子系统耦合动力学特性研究
成长相册
临深置业理想 这座城刷新美好人居标准!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人居一世间 愿得展素顏
GSM-R基站子系统同步方案研究
驼峰测长设备在线监测子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动车段(所)控制集中仿真测试平台中TDCS/CTC仿真子系统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