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常态化下医院设计策略初探

2022-06-07 08:29余娜王冠楠
关键词:综合楼污物流线

余娜 王冠楠

中国中元国际工程有限公司 北京 100089

自新冠疫情爆发以来,已蔓延全球各地并肆虐至今,疫情常态化已成为普遍共识,世界各国都已经开始着手研究、完善、健全各自的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在我国新冠病毒的传播有以下特征:新冠疫情爆发的突然性,传播的快速性,传播的大规模性和高隐秘性。面对疫情特征,我们现有医疗体系的一些短板逐渐显露。优质医疗资源集中在各大中城市,基层医疗是我国医疗体系中的短板,随着疫情常态化发展,未来基层医疗设施应是发展和完善的重点。疫情爆发前,各大医院较少投入人力、物力、财力用于发热门诊建设,发热门诊标准低、设施落后、院感松懈,无法满足基层首诊、筛查的基本任务。专门收治传染病患者的传染病医院较少且标准低,疫情常态化下,应适当加大传染病医院的建设力度并适当提高建设标准。入院排查、患者分流的软硬件设施建设重视不够,疫情常态化下应加大院前分诊、分流、扫码、测温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

基于疫情冲击下,现有医疗体系存在问题剖析基础上,本文结合南方某地应急救治医疗项目,从医疗机构规划布点、医疗设施选址、规划、设计、建造、运维等方面做了进一步探索。

1 项目背景

项目位于南方某地,为应对疫情新建的重大应急救治医院,项目通过新建一栋应急救治综合楼与原有门诊、急诊综合楼联动,疫情时共同承担疫情救治任务。

项目用地用地北侧为山体,东侧、南侧紧邻城市大道,西侧为检察院用地。用地西北侧局部有山脉,西北高,东南低,最大高差约29m,东西长约224m;南北最长约201m,最短约100m。本项目总床位数,平时为600张床,疫情时可转换为500张负压救治病床,总建筑面积为70000m2,地下3层,地上19层。

2 规划布点

应急救治综合楼项目作为当地救治网络中的重要一环,疫情时承担着患者集中救治的重大职责。疫情常态化下应将重大疫情应急救治基地、平疫转换医院、方舱医院、临时隔离点等统筹考虑,使各种类型设施互为补充,基层采用网格化方式设置发热门诊,确保各地每个县市均有发热门诊,二级以上综合医院,所有儿童专科医院都要设置独立的发热门诊,最终形成基层发热门诊、综合医院传染病院区、重大疫应急救治基地、方舱医院网格化救治网络[1]。

3 整体规划

该项目东侧依次为原门诊综合楼和急诊综合楼,三栋楼通过连廊形成一个医疗有机整体。整个院区规划遵循洁污分区、动静分区、主要功能用房争取利用最佳朝向,形成污染区布置在下风向、清洁区布置在上风向的规划格局。规划设计时预留了远期发展用地,疫情时可作为室外应急救援场地、室外方舱扩展区域、室外移动PCR检验区、临时核酸筛查检验区域、院前预留缓冲区域等。

项目沿南侧道路设置一个车行出入口,并结合院区现状车行出入口共同打造合理的交通流线;与现状院区通过步行广场联系;利用用地北侧现状机动车出入口做为设置医生及后勤污物的出入口。紧邻院区的主要出入口处布置汽车坡道,将车流快速引入地下,以减少车流在院区的穿行和交叉。总体布局做到人车分流、洁物分流、医患分流,互不干扰,互不交叉。

后勤污物流线:通过用地北侧院区出入口,利用用地北侧道路现有后勤污物通道,错峰分时段进入医院,运送各类货物及污物、尸体等,并分别设有专用垂直货梯(含污物尸体梯、药品洁净品梯、厨房货梯)运输货物。

门诊车流:南侧道路设置院区入口广场,患者可由人行出入口步行进入医院就诊,地下车库出入口分为东西两处,进入院区的车流均就近进入地下车库。。

住院车流:通过南侧出入口进入院区组织车流后,通过两个车库入口进入地下车库。

消防车流线:在场地内设置环形消防车道。

地下三层均设有停车库,各不同流线车流就近利用地下车库入口进入,高效便捷。整个流线组织通过立体的方式,解决就诊、急救、探视、工作人员的车行和货物、废弃物等运输的需求。各主要车流均通过院区出入口就近进入地下车库,人行道路在平面和空间上与车行分开,减少干扰,做到人车、人货、医患、洁污的合理分流[2]。

4 医疗机构建筑设计

4.1 平面功能布置

应急救治综合楼地上十九层,地下三层。首层南侧分别设置门诊住院出入口、发热及肠道出入口;西侧设置污物出口;北侧设置医护出入口及货物入口。地下二层停车库通过地下通道与现有门诊医技住院综合楼地下二层停车库连通;地上三层通过连廊与现有门诊医技住院综合楼三层连通。通过有序的空间组织及细部设计,自然流畅,提高医疗品质,体现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

应急救治综合楼裙房部分布置了:出入院大厅、出入院办理及办公、挂号收费,门诊大厅、感染科、功能检查、影像中心、ICU、医疗主街、公共空间、设备用房等。塔楼部分F6—F18层,作为普通病区使用,遇到重大疫情发生时,F6~F18层病房转换为负压病房,可以迅速开展传染病集中救治。

应急救治综合楼应具备“平疫转换”的条件,既要考虑疫情时使用需求,也要兼顾平时使用需求,以下设计原则。

(1)应对“平疫转换”的要求,设计采用“模块化设计”、“装配式”等技术、使医疗机构具备可快速“平疫转换”和改扩建的条件。

(2)功能布局分区明确,住院楼患者区域与医生区域明确分开,并按疫情时要求设置疫情时医生进入污染区和返回清洁区的通道,平时可用作他用。

(3)机电系统按疫情时运行要求一次设置到位,并设置了平、疫两种运行模式的自动切换装置。

(4)平面布局上注重利用自然通风采光、患者和医生主要用房应尽量能自然通风。

(5)内部流线组织:患者区、医生区域分别设置独立的出入口及竖向通道,患者竖向通道分为平时竖向通道、疫时竖向通道,疫时竖向通道平时可做货运通道。

(6)应急救治综合楼一层设置影像检查设备,通过设置缓冲间平时兼顾感染患者和普通患者共同使用,疫情时供发热患者使用。

(7)重点科室功能布置

a、感染门诊

平时用于收治呼吸、肠道患者;呼吸门诊按疫时发热门诊要求设置医生进入污染区和返回清洁区的缓冲通道,疫情时可作用发热门诊收治发热患者,机电系统按平、疫两种模式一次设置到位并设置两种模式的自动切换装置。

b、护理单元

护理单元“平疫结合”设计核心理念是能够在疫情期间快速的将普通病区改造成为符合要求的传染病病区,既符合“三区两通道”原则, 医患分流,洁污分区。建筑设计中预留转换成“三区两通道”模式的基础条件,土建将需要疫时快速转换的墙体做成预制构件,疫时通过拆卸预制墙体,在病房南侧改造出专供患者使用的患者走廊,形成“两通道”模式,结合卫生安全等级将病区分为清洁区、半污染区和污染区,不同区域之间设置卫生通过或缓冲间,通过平面分区最大程度降低感染风险[3]。

c、病房细节设计

各护理单元设有重症及标准病房。标准病房设有单人间、2人间、3人间。每个护理单元病房内每床墙上设综合医疗槽,内含医疗气体管道接口、吸引、电气插座、呼叫讯号按钮、床头灯等。

较传统病房相比,病房平时患者入口处设计了沿医护走廊一侧设观察窗和传递窗,疫情是医护人员可通过观察窗观察病人,通过传递窗传递物品,避免疫情时医护和患者过多接触造成交叉感染。

图1 护理单元疫时平面分区及流线示意图

4.2 建筑流线设计

医疗建筑由于流线众多,应合理规划各种流线,避免交叉。应急救治综合楼尤其注重医患分流、患患分流,特别是感染患者与普通患者的分流,在院前设置综合分诊台,减少发热患者在院内的行走距离。流线设计的具体策略如下。

4.2.1 综合楼内部流线组织

综合楼内部平时流线,主要分为以下几种:

住院患者、家属流线:通过中间分布的患者用垂直交通体组织交通,将患者便捷的引导到各护理单元。

医护工作人员流线:各功能区域均设置医生专用办公休息区域、水平交通及专用垂直交通体组织交通,达到完全医患分流。

送餐、洁净品:平时通过地下二层运送至医生电梯。

检验样品流线:三层设置集中收集窗口,物流系统传输。

污物流线:分时段管理,污梯至地下二层,集中收集至原有综合楼垃圾暂存。

医技检查流线:二层为影像检查中心,通过扶梯到二层进行医技检查。

4.2.2 综合楼内部疫情时流线组织

疫情发生时医患分流,主要分为以下几种:

患者流线:由平时的发热门诊入口进入,经污物电梯直达各护理单元;

医护工作人员流线:进入医疗应急救治综合楼后,经由疫时医生电梯进入各护理单元。

送餐、洁净品:由门诊医技综合楼提供,通过三层连廊送至医生梯。

检验样品流线:三层设置集中收集窗口,物流系统传输。

医技检查流线:二层为影像检查中心,通过扶梯到二层进行医技检查。

污物流线:分时段管理,污梯至地下二层,集中收集至原有门诊综合楼垃圾暂存。

通过物理隔离的方式实现医患分流,洁污分区。

4.2.3 垂直交通

本项目楼内竖向交通主要以垂直电梯和自动扶梯为主,其中:扶梯共设置6部;电梯共设置13部,其中6部供住院患者、家属探视使用(疫情时为医生及洁物电梯),服务于地下地上各层,均为无障碍电梯;2部医生电梯(兼餐梯及洁净品电梯),服务于地下地上各层;2部污物电梯(疫情时为患者及污物电梯),服务于地下地上各层。裙房设置2部患者电梯、1部医生电梯。

图2 疫时交通流线分析图

5 信息化和智能化建设

疫情常态化下,应急救治综合楼项目的设计更加重视医院的信息化和智能化建设,将5G技术、人脸识别、红外测温、大数据等技术应用到医院建设中,实现医院的智能化运营、管理,大力提升医院传统智能化服务,通过智能排队、应急呼叫、智慧物流、线上预约、线上问诊、远程医疗等举措减少“接触性感染”。

6 结语

突然其来肆虐至今的新冠疫情对现有的医疗体系、医疗模式、服务理念,就诊观念均带来巨大冲击,也将产生深远的影响;而疫情常态化发展也将使医院面临新的挑战,未来如何设计建设最安全的医院,需要设计人员从医疗机构布点、选址、规划、设计、建造等多个环节和角度去努力和探索,设计建造出既满足平时安全、高效、经济运行;又能在有重大疫情发生时可快速平疫转换并投入运行的安全医院。

猜你喜欢
综合楼污物流线
洗衣服真的可以不用水吗
泥塑文物表面有机污物的激光去除与损伤研究
火车“便便”去哪儿了?
把“污物”隔离在外
几何映射
浅谈大型商业的流线设计
浅谈现代图书馆设计方法
浅谈高校综合楼供配电设计
综合楼建筑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措施分析
广州珠江酒店给水排水工程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