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琢
1942年5月2日至23日,毛泽东主持召开了由文艺工作者、中央各部门负责人共计100多人参加的延安文艺座谈会。座谈会于5月2日、16日和23日举行三次全体大会,毛泽东分别在5月2日和5月23日两次全体大会上讲话。会后,毛泽东将两次讲话整理为《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一文。《讲话》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有力推动了文艺界的整风运动,开辟了中国现代文艺事业的历史新纪元,不仅是毛泽东文艺思想成熟的标志,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光辉典范。
一、《讲话》产生的历史语境
1942年是抗日战争最艰难的一年,是延安根据地生产最困难的一年,也是大量知识分子汇集延安的一年,延安文艺座谈会就是在这样纷繁复杂的历史语境中,为“研究文艺工作和一般革命工作的关系,求得革命文艺的正确发展、文艺对其他革命工作的更好协助,借以打倒我们民族的敌人,完成民族解放的任务”而召开,并形成了《讲话》这篇光辉文献。
一是建立广泛的文化统一战线的需要。1942年,抗日战争进入了相持阶段。日军为了削减中共抗日力量,对抗日根据地开展了大规模的“清乡”“扫荡”,给根据地建设带来了巨大的困难。国民党于1939年1月召开的五届五中全会正式确定了“溶共、防共、限共、反共”的反动方针,又一次掀起了反共高潮。面对日本侵华势力和国民党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破坏,中国共产党必须要进行广泛的政治动员,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毛泽东敏锐地意识到艺术作为意識形态对于政治的反作用以及包括文艺工作者在内的知识分子的特殊作用,指出:“必须善于吸收知识分子,才能组织伟大的抗战力量,组织千百万农民群众,发展革命的文化运动和发展革命的统一战线。”《讲话》清晰地宣告延安实施的文化政策,表明了抗战和文化工作之间的关系,有利于吸引更多国统区的文化进步人士会聚延安。
二是纠正延安文艺界错误思想的需要。为了彻底肃清党内长期存在的“左”倾思想,党中央在延安发起了以整顿学风、党风、文风为目标的整风运动,整顿文风必然要涉及文艺界。当时延安文艺界存在的一个普遍问题是,文艺创作脱离生活、脱离群众,文艺创作的立场和态度出现了较大的偏差。许多文艺创作者是从大城市来到延安的知识分子,他们把延安想象得过于美好,当理想与生活形成巨大反差时,往往把创作的目光投放在延安生活的灰暗面上,认为延安生活单调、枯燥乏味,远没有想象中光明;还有一些文艺创作者的世界观是小资产阶级的,没有对工农兵的熟悉和喜爱,自然就不会深入到工农兵的生活中去提取创作素材,创造出人民群众喜爱的文艺作品。以《讲话》为标尺,广大文艺工作者纷纷对标自身,进行自我批评和反省,褪去资产阶级的低级趣味,洗去封建残余思想的污垢,真正举起了革命文艺大旗,创造出了更多更好的文艺作品。
二、《讲话》的丰富内蕴
《讲话》的引言部分主要指出了革命文艺的重要性,总结了五四运动以来革命文艺运动的经验,提出了中国革命文艺运动中长期争论的一系列问题。结论部分针对引言中提出的问题,以“为群众”和“如何为群众”为中心进行了回答。
第一,文艺为什么人服务的问题。毛泽东指出,文艺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问题,更是文艺工作者创作的一个方向问题。不同阶级的文艺有着不同的服务对象,无产阶级的文艺应当为“千千万万劳动人民服务”。“什么是人民大众呢?最广大的人民,占全人口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民,是工人、农民、兵士和城市小资产阶级。”这一论述指明了革命文艺的无产阶级性质,革命文艺的方向是服务人民大众,革命文艺创作者的立场是无产阶级立场。
第二,文艺如何为人民群众服务的问题。毛泽东认为在文艺工作者的创作过程中,普及与提高是不能分开的,提高是在普及基础上的提高,而普及是在提高指导下的普及。普及的东西应该为广大人民群众容易接受,这样的普及才能使文艺为人民群众服务真正落到实处,并取得好的效果。人类社会生活是文学艺术的唯一源泉,文艺工作者应该深入群众实际生活,在实践中摄取崇高的精神力量和丰富的创作思想。
第三,党的文艺工作和其他工作的关系问题。一是党的文艺工作和党的整体工作的关系。毛泽东提出党的文艺工作是党的整体工作的组成部分,无产阶级的文学艺术是整体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组成部分,是整个革命事业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二是党的文艺工作和非党的工作关系——文艺统一战线问题。毛泽东认为,党的文艺从属于政治,是为政治服务的。抗日战争时期,民族矛盾是主要矛盾,党还有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问题,这就要求党的文艺工作者应该在抗日这一点上和党外的一切文学艺术家团结起来。
第四,文艺界的斗争方法即文艺批评的问题。毛泽东提出了“文艺批评有两个标准,一个是政治标准,一个是艺术标准,政治标准放在第一位,艺术标准放在第二位”的观点。一部好的文艺作品,既要有政治正确性,又要有较高的艺术性。无产阶级对于文艺作品的要求是政治和艺术的统一,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不能生产缺乏艺术性的,没有感染力的文艺作品;也不能生产缺乏政治性,没有原则立场的文艺作品。
三、《讲话》的历史意义
《讲话》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理论基础,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讲话》从文学艺术的源泉出发,提出了文艺为什么人的问题,围绕着文艺建设上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这两个中心问题,对文艺与生活、文艺与人民、文艺与革命、文艺典型、创作方法、文艺家世界观等问题作了透彻的论述。同时,有针对性地批判了抽象的“人性论”“人类之爱”等错误观点,澄清了歌颂光明和暴露黑暗、动机和效果等关系问题上的不正确思想。特别是结合中国现实,本着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态度,《讲话》提出了党对文艺的领导,以及我们的文艺为工农兵及其同盟者服务,通过对旧形式的改造,使我们的文艺更能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等思想。这些文艺工作的理论方针,是对马克思文艺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中国化。
《讲话》推动了根据地文艺事业的发展。在《讲话》发表以前,根据地的一些文艺工作者呈松散状态,没有真正发挥出文化战线的力量。《讲话》针对抗日根据地文艺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理论和政策,对一些个性张扬、特立独行、自由散漫者进行了思想改造,使其真正转变为无产阶级革命队伍里的文艺战士。在《讲话》思想的指导下,抗日根据地引发了革命文艺工作者下农村、进工厂、到军营、投身大生产运动的热潮,他们用自己的作品去表现和歌颂奋战在大生产一线的人民群众,用人民群众的语言去创作人民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催生了一大批导向正确、艺术水平高、雅俗共赏、特别为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精品。这些作品,以新的文艺理论体系、新的人物、新的生活,在世人面前展示了一个全新的世界,令黑暗的旧中国耳目一新,并唤起了民众的力量,从而使文艺成为与敌人作战的又一个战场,对抗日战争以至整个民族革命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讲话》指引了新中国文化建设的方向。上世纪40年代,中国社会存在着三种有代表性的文化:一是国民党政府倡导的封建主义和买办官僚资产阶级的文化;二是民族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所倡导的西方人文主义文化;三是中国共产党所倡导的新民主主义文化。自五四运动以来,中国共产党文艺工作目标致力于实现文艺的“大众化”“平民化”,但是就其文艺创作成果而言,始终与人民群众存在着一定的距离。文艺活动到底需要怎样的“大众化”?又如何才能真正实现“大众化”?文艺界急需找到“良方”。《讲话》明确提出了中国共产党以及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在新民主主义文化中的领导权问题。只有确立了领导权,我们党才能团结其他一切可以团结的文化力量,在文化战线上结成统一战线,才能为政治上、经济上集中地彻底地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提供坚强的文化支撑。《讲话》指出了中国革命文艺的新方向,由此形成的文艺成果在凝聚民心、鼓舞民心、赢得民心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新中国的文化建设奠定了基础,积累了经验。
四、《讲话》的时代启示
始终坚持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党历来重视文艺工作,始终把文化视为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把文艺事业视为党和人民的重要事业,把文艺战线视为党和人民的重要战线。我们的文艺是社会主义文艺,担负着满足人民精神生活需要、培养社会主义新人、提高整个社会的思想文化道德水平的重要责任。要想从整体上实现这些目标,必须坚持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保障文艺的社会主义方向。加强和改进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一是要紧紧依靠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做到政治上充分信任、思想上主动引导、工作上创造条件、生活上关心照顾,多为文艺工作者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营造有利于出人才、出精品的良好环境。二是要尊重和遵循文艺规律。新时代,文艺工作的对象、方式、手段出现了许多新特点,文艺创作生产的格局、人民群众的审美要求发生了很大变化,文艺产品传播方式和群众接受欣赏习惯发生了很大变化,要用符合文艺规律的方式领导文艺事业,充分发扬学术民主和艺术民主,保护好文艺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始终坚持文艺工作的社会主义方向。社会主义文艺,是具有社会主义性质的文艺,是为社会主义的政治经济社会發展服务的文艺。为社会主义服务,是社会主义文艺区别于资本主义和其他一切剥削阶级文艺的根本标志。坚持文艺工作的社会主义方向要弘扬中国精神、时代精神。中华民族能够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生生不息、薪火相传、顽强发展,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中华民族有一脉相承的精神追求、精神特质、精神脉络。社会主义文艺,只有同国家和民族紧紧维系、休戚与共,才能发出振聋发聩的声音。坚持文艺工作的社会主义方向要处理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一部好的作品,应该是经得起人民评价、专家评价、市场检验的作品,应该是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同时也应该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作品。同社会效益相比,经济效益是第二位的,当两个效益、两种价值发生矛盾时,经济效益要服从社会效益,市场价值要服从社会价值。优秀的社会主义文艺作品,在追求发行量、收视率、点击率的同时,更要坚守文艺的审美理想、保持文艺的独立价值。
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文艺工作导向。“搞清楚为谁创作、为谁立言,这是一个根本问题”。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人民既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历史的见证者,既是历史的“剧中人”、也是历史的“剧作者”。“以人民为中心、文艺服务于人民”,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艺和文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民作为文艺表现的主体和文艺审美的评判者,这是马克思主义者一贯的鲜明态度。文艺需要人民,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一切轰动当时、传之后世的文艺作品,反映的都是时代要求和人民心声。这就要求文艺工作者要虚心向人民学习、向生活学习,从人民的伟大实践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不断进行生活和艺术的积累,不断进行美的发现和美的创造;文艺要热爱人民,有没有感情、对谁有感情,能否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问题,决定着文艺创作的命运。文艺工作者要想有成就,就必须自觉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深入群众、深入生活,不仅要“身入”,更要“心入”“情入”。
(作者:中共吉林省委党校党建教研部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