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课标改革的不断推进,小学美术教学的地位逐渐得到凸显,剪纸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小学美术对传统民族文化遗产最好的传承和弘扬。为了进一步实现剪纸教学的价值,教师在小学美术剪纸教学中要融入美育教育和创新思维教育,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和创造力,从而推动传统民族文化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持续发展。
剪纸文化作为我国一项重要的传统民族文化,广受大众赞誉,甚至在全世界都受到广泛关注。教师在小学美术中引入剪纸教学,可以让学生近距离地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体会以往剪纸艺术作品中所包含的丰富情感,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品位,让学生具备良好的美术素养。
剪纸是一项需要长时间集中注意力的实践活动,可以锻炼学生手眼协调能力,当学生在面对一张普通的纸时,老师需要引导学生进行创作,让学生主动去思考如何创作、创作什么样的作品等,通过这些问题,可以让学生有一个思考的过程,从而挖掘自身的创作潜力,在提高剪纸技术的同时,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比如,学生可以通过观察不同植物的不同形态,开展剪纸的实际创作,这个时候老师需要给学生留足发挥的空间,让他们自己动手展现自己的创意,激发学生学习剪纸的兴趣,通过创作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感受。
剪纸艺术是一项来自民间的传统艺术活动,在长期的发展中一直都保留着美学的特征,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和实践性。所以小学美术剪纸教学的开展,可以帮助学生发散思维,提高创造力。在进行剪纸教学的时候,学生利用纸和剪刀,再加入自身创造力之后会呈现出独一无二的作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积极创新教学方式,可以通过多媒体的方式向学生展示不同的剪纸艺术作品,在展示之后让学生进行剪纸艺术创作。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可以向学生展示千变万化的剪纸世界,增加课堂趣味性和互动性,达到吸引学生注意力的目的。比如在学习鲁教版小学三年级美术上册“折折叠叠”的时候,老师可以先通过多媒体播放一些民间艺术剪纸相关视频,用问答的形式让学生思考,为剪纸作品赋予生命,诠释艺术剪纸的真正价值,然后结合创造主题,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完成剪纸艺术创作。
学生通过不断地练习剪纸,可以提高自身的创造力和审美力。但是往往艺术的创作都需要灵感,而学生的创造力培养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所以在小学美術剪纸教学中,学生的艺术品位可以先从佳作欣赏中慢慢提升,然后经过模仿获取灵感,从而创造出属于自己的剪纸作品。如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选择十二生肖这种经典的剪纸艺术作品让学生欣赏,在学生对剪纸佳作有初步认识后,利用提问的形式让学生思考,可以让学生观察剪纸的花纹,也可以和学生一起揭示艺术创作的背景,让学生在艺术作品欣赏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了解劳动人民的艰辛,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还可以引导学生利用剪纸讲述爱国故事,抒发爱国情感,利用自身的创造力实现艺术创作的升华。
老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结合实际教学情况和学校的有效资源定期举办趣味剪纸活动,为学生营造剪纸创作的氛围,增加剪纸艺术的趣味性,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剪纸艺术的积极性,让学生能够主动投入到剪纸创作中,体验创作带来的满足感,更加有利于学生创造力的培养。比如在剪纸教学期间,老师根据课程安排,在临近春节的时候举行一场“剪窗花大赛”,赢得比赛的学生可以获得“好剪刀”的头衔,并且可以获得相应的奖品,好的作品还可以在春节的时候张贴到教室的窗户上面,不仅可以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还可以对学生的创造力进行有效培养,让学生充分体验到创作的乐趣。
剪纸是一项需要手、眼、脑相互配合的艺术创作活动,在小学美术剪纸教学中,老师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手工艺创作,增加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热爱之情,围绕剪纸艺术的底蕴和时代背景,创新剪纸教学方式,增加学生民族自豪感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美术综合素养和创作灵感,从而培养出更多适合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传承我国宝贵的民族文化。
(作者单位:山东省莒县峤山中心小学 胡宗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