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研究生课程思政建设难点与突破路径

2022-06-06 13:03逄红梅陶启坤
研究生教育研究 2022年3期
关键词:研究生育人思政

逄红梅,陶启坤,康 洁

(沈阳工业大学 a.马克思主义学院;b.“四个自信”研究暨课程思政指导中心,沈阳 110870)

一、引言

2020年9月教育部等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文件中强调,立德树人成效是检验研究生教育工作的根本标准[1]。课程思政作为新时代党加强高校人才培养的新要求、新举措和新方向,逐渐成为研究生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践创新。

近年来,众多高校基于自身特色积极开展研究生课程思政建设与实践。2021年5月北京大学等99所高校的99门课程获全国首批研究生课程思政示范课,培养了一批有影响力的课程思政名师和教学团队。但相对其他教育层次,研究生课程思政的研究与实践相对不足。截至2021年7月15日,在中国知网同时以篇名“课程思政”“研究生”为检索关键词,仅有72篇文献,主要集中两大类:一类是理论探讨,认为课程思政融入研究生课程体系具有重要意义[2],并要遵循“五个根本”的时代主线[3]。另一类是实践应用,聚焦于学校和课程的经验做法,如张亮等基于南京大学特色述及的“南大方案”[4],王本贤等以具体课程为例进行教学探索[5]。

这些成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研究生课程思政发展动向,但多有套用本科课程思政建设模式,研究生培养的特色化显现不足,无法抓住课程思政建设难点和有效实践路径。故而,在新时代瞬息万变的国内外环境影响下,深度探究研究生课程思政建设的时代诉求及其理论基础,运用研究生课程思政主体、客体、介体和环体四种构成要素破解其建设难点具有较强实践探索性。

二、研究生课程思政建设的时代诉求

(一)课程思政是维护新时代国家安全的客观要求

新时代,国家安全已从传统安全拓展到社会安全、科技安全、网络安全等新型安全领域[6],其内涵和外延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丰富,形势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复杂。国际竞争全面覆盖、中美博弈不断升级、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国内“三期叠加”矛盾等多种显性和隐性的安全问题影响社会稳定发展。这样的时代每一个人都要成为国家安全的“捍卫者”“践行者”,才能保障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大学生是实现中国梦的生力军和主力军,也是敌对势力西化、分化的重点目标群体[7]。因此加强大学生群体尤其是研究生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迫在眉睫,他们既会成为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重要智力支撑和传承者,也会沦落为拥有专门技术的反社会群体,威慑力更甚。当前单一的研究生思政课、传统式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和工作队伍等已不能满足新时代研究生教育需要,亟需既注重专业知识传授又注重价值塑造的课程思政协同作战。利用14个学科门类及47种专业学位类别设置的广泛课程群传递隐性德育资源,才能培养有利于国家安全稳定的时代新人。

(二)课程思政是推动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

“高质量发展”成为党的十九大报告后的学术热词,而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历史选择,也全面进入了“十九大”的行动轨迹。2020年《意见》提出以“立德树人、服务需求、提高质量、追求卓越”为主线[1],到2035年初步建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研究生教育强国。在从大到强的转变过程中,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成为当务之急,而衡量其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依据是学术探索与服务国家需求紧密结合所遵循的政治逻辑[8],要受到政治约束,且必须为政治服务,比如当前“双一流”建设。因此研究生教育必须以政治逻辑为第一要务,研究生培养一定要有大视野、大胸怀、大担当、大格局,才能在国际竞争舞台上争得一流[9]。新时代研究生只有把个人理想信念融入国家民族事业、将小我融入大我,才能与新时代同向同行,肩负起应有的政治使命。重拾并利用好课堂教学主渠道,全方位强化研究生精神“补钙”,领悟属于这一代人的价值追求和时代使命,才是对习近平总书记“教育三问”掷地有声地回答。

(三)课程思政是加速研究生教育本真回归的理性遵循

从中国教育史上看,德育始终处于首位。西周的“乡三物”、孔子的“六艺”、司马光的“德与才”都是将德放在首位。这些也是至今我们所大力提倡的教育本质。从意识形态来看,教育是上层建筑属性和生产力属性的结合体。上层建筑属性是指教育理念、方针政策等,生产力属性是指为生产力发展培育人才,所以教育本质是育人,传授知识是育人的一部分。作为教师尤其是承担国家众多科研任务的研究生教师,必须同时做好教书和育人工作,并把育人作为首要任务。然而长期以来,行政化、功利化等多重因素影响使研究生教育出现了严重的教育异化现象,忽视育人工作,偏离教育本真。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文件强调,要改革教师评价,推进践行教书育人使命。在“五唯”现象严重的研究生教育领域更应引起高度重视。由教育本质决定的课程思政[10],能帮助受教育异化影响深重的研究生教师尽快走出教育误区,回归教育本真,自觉地担当起教书育人的责任使命。

三、教育规律审视下研究生课程思政建设的理论基础

课程思政是由教育规律决定的[10]。对此在前人提出的发展规律、育人规律和办学规律[11],社会需求导向[12],历史与实践[13]等多角度揭示研究生教育规律基础上,文中着重从发展规律、育人规律和社会适应规律三个方面审视课程思政建设的内在逻辑和原则,有其必要性。

(一)研究生教育规律推动课程思政建设的内在逻辑

1.发展规律

《意见》提出了“面向世界科技竞争最前沿,面向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面向人民群众新需求,面向国家治理大战略”[1],因此作为承担了全国60%以上基础研究工作和国家重大科研任务[9]的研究生教育必须紧密结合所在国家或地区的政治、经济、社会等需求,找准自身发展定位,为“以人民为中心”的治国方略而调适发展,即为发展规律。至此,以学术性、研究性、探索性为特征的研究生教育不仅要有专业知识,还需要有文化、价值、伦理等方面素养,才能通过思维的辩证运动进一步提升研究生教育的社会服务性。比如随着人工智能等新一代技术广泛应用,相关课程教学必须有工程伦理素养融入,否则就有可能失去“科技为服务人类”的本质,成为人类发展的“控制者”。这就要求研究生课程教学需加强专业知识和价值素养的知识糅合,即为课程思政建设理念。

2.育人规律

主要有两重内涵:一是研究生教育是集前沿性、原创性和不确定性为一体的高深专门知识体系,需要研究生具备较强的高级认知和思维水平[14],才能对专门的科学知识进行实践应用和再创造,因此“理论—实践—理论”的育人逻辑必须符合研究生身心发展特征和认知特点,但这一重内涵如忽视人的精神、道德和情操,就是“忽视另一半教育”[15],即第二重内涵要关注研究生道德品质养成。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强调“科学成就离不开精神支撑”,如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集智攻关的协同精神等支撑都是人才的“脊柱”,在不同专业课中也都有内蕴。通过深度挖掘和协调运用各育人要素能补研究生精神之“钙”,这就是育人规律隐含的具有砥砺研究生意志品质功能的课程思政之所在。

3.社会适应规律

研究生教育作为有阶级特性和政治属性的人才培养活动,受到政治体制和政治纲领影响,并自觉适应政治发展需要[12],因此研究生教育必须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适应社会发展是其根基所在。但相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环境和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研究生教育需主动适应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才能发挥应有作用。2020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决定设置“交叉学科”门类,下设“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和“国家安全学”一级学科,就是研究生教育在特殊的历史时期主动适应社会需求的产物,从根本上解决关键技术“卡脖子”问题,培养大批具有全球视野、政治意识、能力担当的国家安全人才。由此可见每一个学科产生背后一定具有极强的时代需求、责任使命、家国担当,这些丰富的育人要素一定隐喻在不同学科的课程体系中,即所谓的课程思政价值引领精髓。

(二)研究生课程思政的建设原则

1.坚持政治性与知识性相统一

课程思政的政治性是通过专业知识展现的政治,知识性必须是表达政治的专业知识。政治性和知识性相统一是教师在追求“政治目标”和“为国家服务”的理念基础上,用先进的政治诉求引领知识传授,用高深知识探寻专业课的政治属性、社会属性和价值理性,两者有机融合转化为更高质量的生产力服务于社会。“各执一端”或“若即若离”关系都会直接影响德才兼备的研究生培养,造成马克思主义价值建构“失落”“贬值”、高深专业知识精髓“失根”“失德”等危机,因此坚持政治性和知识性相统一,是高质量推进研究生课程思政建设的必然根基。

2.坚持主导性与主体性相统一

教师在课程思政实践中具有主导性作用,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情境方面具有选择主动权,能整体把握教育向度和教学进度。研究生是受教育者,具有对教育目的、教学内容的价值认同权,能展现课程思政教学效果。教师和受教育者不是孤立的两个范畴,课程思政离不开教师主导,同时也需要加大对研究生认知规律、思维水平、接受特点的研究,调动研究生主体性作用,外化于行,内化于心。因此教师必须重视研究生主体性作用,在促进研究生学术探索、科学研究、知识创新同时,挖掘有助于知识传授和能力提升的思政元素,运用多种形式提升研究生参与度和价值认知。

3.坚持差异性与协同性相统一

相对本科教育,研究生课程思政要克服更加鲜明的专业隔阂,面对心智更加成熟和行为更为社会化的研究生群体,因此实践中既要区分本、硕、博不同受众对象的纵向差异,也要区别不同学科内蕴的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的横向差异,实现有的放矢地施教。尽管面对多重差异的研究生教育,但也要坚守习近平总书记“教育三问”的逻辑起点——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课程思政本质上是育人效应在高校各类型课程之间的拓展过程[16],既需要课程间、学科间、教师间、部门间的横向协同,也需要不同教育阶段课程思政一体化建设的纵向协同。因此提升课程思政建设实效,必须重视横纵差异和横纵协同,坚持两者统一。

4.坚持创新性与实效性相统一

研究生课程思政要坚持“和而不同”原则,在本科教育经验基础上依据研究生特征进行特异性调试,有目的地筛选鉴别、优化重构和继承创新,突出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创新,使专业学习和价值塑造紧密结合,在理论教学、实验操作、参观实践、组会答疑、引导自学等环节强化开拓,并贯穿专业素养、道德品质、理想信念等价值引领。多重创新只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外在形式,其内在应契合教育对象的认知规律,重在提升研究生对专业知识和思想价值的吸收、转化、再造的实效,因此课程思政建设应坚持创新性与实效性统一原则,杜绝“贴标签”“两张皮”“美而不实”的教学实践。

四、基于“四体”论的研究生课程思政建设难点剖析

(一)研究生课程思政构成要素辨析

从观念层面来看,课程思政既是一种课程观,又是一种以课程建设为载体,联动多维要素协同育人的“大思政观”,精准揭示专业课在立德树人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课程思政作为一种新时代思政观同样具有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基本结构。学术界一般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由其主体、客体、介体及环体四种基本要素按一定联结方式所构成的[17],也有学者从课程、思政、课堂、教师、评价五个方面分析课程思政核心要素[18]。但综合来看,主体、客体、介体及环体四种要素更能全面反映新时代研究生课程思政基本构成。

课程思政主体是指在施教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的专业课教师群体。这一关键主体不仅要掌握专业知识,更要掌握知识背后所蕴含的社会价值,而且还需将两者巧妙融合后传递给课程思政客体。客体是课程思政教学的承受者或受教者,也即文中所谈及的研究生群体。客体可以被动,也可以主动接受教育,被动和主动之间的相互转化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结果反映。课程思政介体是指以课程思政知识性和思想性为核心,由主体向客体传递的内容①及承载内容的中间介质——方式方法、手段等。课程思政环体是指课程思政教学所处的环境条件,如社会大环境、成长小环境等,具有很强的客观实在性,不受主体和客体影响,但能经过主体的主导作用,向客体转化为积极的思想教育活动。

课程思政构成要素并非孤立,而是相互依存的。厘清各要素逻辑关系(见图1),是抓住课程思政建设难点的关键。课程思政主体起主导作用,通过自身学习,增强育人意识和教学能力,并采取实际行动将介体所承载的课程思政内容以不同形式传递给客体。课程思政客体在接受、吸收、转化主体传递的知识内容基础上,进行知识和价值再造,实现“知”与“德”的双维提升。这一过程中,主体和客体同时受到外部环境即环体影响,会出现正向激励或反向拖拽现象,这就需要主体发挥能动性,运用恰当的介体,将环体的消极因素变为积极因素或激励因素,促进自身再学习和客体认知升华,形成良性循环。

图1 课程思政构成要素逻辑关系

(二)研究生课程思政建设难点问题

1.课程思政主体的育人意识和能力与时代需求不匹配

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相对研究生教师而言,最基本的变化就是要从过去那种“重知识传授、轻价值引领”“重科研产出、轻学生成长”等认识误区,向承担“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政治使命转变。适应这一转变,要求教师具有高度自觉的育人意识,为国家服务的责任使命,且有能力促进这一转变落地。需从三个方面加以关注:一是部分教师存有“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教学态度,未把研究生培养看作是党和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一环,对社会发展缺乏理性把握,无法形成与教学内容相匹配的社会意识,致使承担专业教育和价值塑造双重任务的育人意识淡薄。二是专业课教师普遍对马克思主义方法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尤其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解不透,个别老师受西方思潮和意识形态影响,政治站位不高,因此政治把握能力、思想融合能力乃至教学实践能力不足以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三是有学术科研和教学相长双重身份的研究生导师淡化了研究生思想成长“引路人”作用,放任“散养”、项目科研的“雇佣”等因素直接影响导师开展课程思政的投入和兴趣。

2.课程思政客体的群体特点和需求与主体认知不协调

随着招生规模持续扩大,2020年在校研究生数已达314万人。面对如此庞大特别是“95后”,甚至是“00后”的研究生群体,教师需知己知彼,才能抓住推进课程思政的关键。新时代研究生大多思维活跃、精力充沛、阅历多元,心理年龄趋于成熟、主流价值观趋于稳定,对各种社会现象的理解更加包容,在多重关系中寻求一种既满足自我价值追求又不违背社会主流价值观的价值目标。但在社会环境影响下,部分研究生求学动机、就业动机已经发生根本性改变,急功近利、学术道德失范、追逐经济利益、甚至知法犯法危害社会等,这对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都提出了新的挑战。此外,倪茂晋等(2021)通过对28所“双一流”高校研究生调查显示的心理素质偏低、消极情绪较突出[19],也是当前研究生面临的一大问题。研究生已不再是独立发展的有机体,而是以高深知识的“生产者”和“贩卖者”身份走向市场[8],市场化和劳动力市场双重挤压下,教师必须重新审视新时代研究生需求,改变传统教学认知和模式,摒弃知识“搬运工”,而是运用课程思政将专业知识体系、学科伦理道德、经济社会需求与个人价值追求有机融合,并与国家大势较好衔接。

3.课程思政介体所需的教学智慧和经验与客体需求不对称

相比本科,研究生课程思政起步较晚、重视不够,教学模式难以满足研究生这一特殊群体需要。新时代研究生个性特点和需求不断凸显,对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创新提出更高期望。课程思政主客体间的介体需从两个方面进行守正创新:一是课程思政内容应在守正基础上满足社会需要和客体需求。坚持以研究生成长成才为中心,在“事、时、势”方面挖掘思政元素,紧扣时代发展进步、现实生活实际、学术国际比较、地域特色文化等,把课程中研究生最感兴趣的前沿问题挖掘出来,以潜移默化方式讲透内蕴的思政元素,让研究生愿意听、愿意想、愿意做,增强课程吸引力和感染力。二是在教法创新上积累教学智慧。新时代研究生教学已从单一课堂向多元课堂、传统教学向新兴教学转变,这要求教师不仅有较好政治修养,还需有高超的教学技能,教学的切入、分析的视角、方法的运用、话语的表达、素材的选择等都有恰切的把握,帮助研究生从价值逻辑上掌握专业知识。但在实践中行政色彩,“两张皮”现象影响育人效果,无法实现课程思政的初衷,因此需要教师不断发挥教学智慧和总结经验,打通课程思政建设难点。

4.课程思政环体的教学开发和转化与介体融合不充分

马克思说:“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就其作用方向和实质而言,课程思政环体可划归积极环境和消极环境两类。积极环境对思想教育过程起积极或激励影响,对研究生的优秀品德养成起正向促进作用,消极环境则相反,对研究生的正确价值塑造起反向阻碍作用。课程思政重要任务之一就是结合专业知识大力构建思想教育的积极环境,不断消除消极环境,提升主体对客体思想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一切客观存在的历史环境、现在环境或未来预判环境,要成为课程思政教学的现实环境,必然由课程思政介体来呈现,但主体未对其进行领悟、学习、掌握和利用,也不能成为正面的教育环境,也就是说课程思政环体必须在主体主导下,充分融合于介体中,才能超越环境。实际上,研究生课程思政存在诸多难点也表明环体开发利用与介体融合还存在较大拓展、补充、深化空间。

五、突破研究生课程思政建设难点的关键路径

课程思政建设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并非一蹴而就,需要宏观、中观和微观层面多管齐下,才能有效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但就目前情况来看,课程思政主体是对接客体、创新介体、应用环体的核心要素,因此应更多笔墨关注于教师这一微观层面,才是破解问题关键。

(一)从思想上培育教师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担当

因受多年研究生培养模式影响,教师不在意也不重视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对课程思政的认识也千差万别。因此解决当下课程思政推进的难点,关键是提升教师的责任意识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培养时代新人的使命担当。一是加强课程思政政策宣传。高校应系统性组织教师参加会议、讲座和宣讲等学习党和国家的相关政策和重要会议精神,循序渐进加强教师课程思政认知和价值认同,产生课程思政育人意识。二是培育教师自觉育人意识。落实课程思政的关键在于教师自觉[20]。通过理论自学、教师互助、社会问题反思等途径提升自身政治修养,坚持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立德树人重要论述的根本遵循,强化自身德育意识以及底线意识来增进育人的自觉性。三是重构教书育人的价值体系。以学校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指导,在全面加强导师第一负责人的责任基础上,出台文件规章制度,提升全体教师培养时代新人的战略高度,落实教师育人责任意识。四是强化教师共建课程思政的育人使命。为克服“各扫门前雪”的研究生培养困局,强化教师充分认识本学科专业的内在价值、社会价值及所承担的育人任务,认识到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已是专业建设、学科评估、学科增列、“双一流”建设的关键环节,直接关系到每一个专业人的前途事业和成长空间。

(二)从能力上加强教师的理论素养和教学水平

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另一个难点是教学实践能力,这也是困扰大多专业教师的堵点。尽管部分老师主观上认为课程思政重要性,但因害怕缺乏必要的思想政治教育素养而不愿参与课程思政建设,就无从谈及如何推进教学实践。这一难点需要从三个方面破解:一是加强教师政治理论素养尤其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精髓深度理解。通过思政课教师与专业教师的交流互助、课程互听机制,解决专业教师思想困惑,指导其快速掌握思想政治理论基础,把握正确政治方向;也可以参加线上线下多种形式的课程思政理论培训,加强专业领域内的校际交流,把握课程思政价值塑造要领。二是提高教师对专业知识的思政元素挖掘和融合能力。教师在把握元素融合的通识性、契合性和灵活性基础上,可在专业历史沿革、学科特色、名人传记、典型案例、行业规则等方面挖掘思政元素,利用专题讨论、课题研究、社会调查等方式进行价值塑造。比如理工学科有涉及国家利益和普遍学术规则时可引用“科学无国界,科学家有祖国” 这一科学家精神激发学生爱国情怀。三是鼓励教师创新适合研究生认知思维的教法体系。运用个性化与总体性相结合方式创新教法,具体可通过课堂互动与讨论、教学答疑与反馈、学业指导、实验参观、现身说法、网络媒体等形式加强与研究生沟通,用喜闻乐见的话语方式、适当的思政内容投入比例和时机频次等形式“自然而然”地进行价值塑造。

(三)从推力上强化教师的世情应用和学情分析

随着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不断深入,教师开展课程思政教学不再是单凭经验或是课程思政理念的生搬硬套,而是创造性地将理念有机融入实践,这就需要一种敏锐的判断力,所以除了理论学习、工作经验外,还需要不断捕捉和应用外界的育人素材,提升课程思政质量。一是鼓励教师充分利用世情,拓展育人视野。教师要积极融入社会和关注社会,用整体视角审视历史,以发展眼光看待现实,体会课程教学的社会价值。高校可以对全体教师开展世情国情党情民情教育,以辩证思维看待任何社会问题并合理渗透到教学实践中,引导树立正确世界观等。二是加强教师学情分析,提高育人针对性。新时代研究生是网络原住民的一代,思想活跃、个性鲜明,教师要关注研究生群体的思想实际,回应可能面临的问题,结合与课程相关的社会热点进行讲解,才能精准实施思想引领。利用谈话、现实生活交流、调查问卷等形式掌握学生思想状况并纳入课程教学的学情分析中,解释背后的社会背景、关系网络、活动方式、心理动机等。同时也要发挥教师教学智慧,充分考量不同专业、不同年级学段的差异、特点和规律,如注重培养低年级研究生的科学思维,高年级研究生的世界格局和科学情怀等。

(四)从制度上保障教师的参与热情和育人实效

大思政观视域下,每个教师都是育人使者,充分发挥主体的主导作用是关键,但也缺少不了制度保障。制度制定要切实从人才培养和教师利益出发,尽量剥离行政色彩。过多制度则会带来形式主义,教师追求自身利益而失去育人的实际效果,缺少或过少制度保障也会使教师失去参与热情,不利于广泛开展课程思政教学。随着教师育人意识逐渐增强,即使没有制度保障,还能主动且积极开展课程育人,也即达到教育的真正意义。当前阶段还需因势利导制定政策,调动教师积极性,鼓励教师广泛参与。学校需加强顶层设计,联动多部门构建协同育人管理规定。一是举办课程思政教学类比赛、课程建设、研究项目、学生评教等,将其开展情况纳入教师评教、职称评定及绩效考核体系,实现考评制度由学术能力向育人能力转变。二是建立健全与教师职业生涯息息相关的评价体系,如在学科评估、学位授权点评估方面着实将“以学生为中心”的考核评价落实落细,破除“五唯”顽疾,引导教师围绕立德树人开展课程思政,回归教育本质和初心。此外教学设施、网络建设、数据智能、平台载体等教学服务也是有力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物质保障。

注释:

①也有学者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是客体,但面对师生关系,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只是主体作用于客体的工具,这是文中所述之意。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和客体关系可参见余斌(2020)的“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和客体”。

猜你喜欢
研究生育人思政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论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
他们用“五招”育人
幸福院里出了个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