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中对
摘 要: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劳动教育正面临空前挑战。如何有效开展大学生劳动教育成了专家学者普遍关注的热点。本文系统阐述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的科学内涵,全面剖析劳动教育面临的三大困境,进而提出四条有效路径,以期对高校全面加强大学生劳动教育有所裨益。
关键词: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困境与路径
“近年来一些青少年中出现了不珍惜劳动成果、不想劳动、不会劳动的现象,劳动的独特育人价值在一定程度上被忽视,劳动教育正被淡化、弱化”,青少年劳动教育成效不容乐观,学校开展劳动教育现状堪忧。为应对所面临的劳动教育严峻问题,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强调“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直接决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高校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肩负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之重任,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精准把握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的科学内涵,努力摆脱困境,积极探索有效路径,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一、 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的科学内涵
(一)马克思主义劳动观
劳动是人的类特性,是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是人独特的生命活动形式。马克思将劳动的基本涵义阐释为人的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并提出劳动是人的积极的、创造性的活动。通过劳动即改造劳动对象的目的性活动,将自身意识予以实现,获得物质生活资料,既满足了自身的生活需要,又展示了自身的本质能力。可见,劳动不仅是人实现目的的手段,更是人得以自我实现的存在方式。所谓自我实现是指主体在劳动中自由地实现和发展自身的本质力量与潜能,在自己的对象化的劳动产品中确证自身的存在和发展。[1]人在自我实现的劳动中,使自己的个性和个性的特点对象化,将自己的意志、计划等体现人的本质力量的属性赋予作为质料本身不包含这些目的、力量的对象,证明了自身的本质力量,既享受了个人的生命表现,又能从劳动成果中看到自我个性的对象化而感受到个人的乐趣。[2]作为人的自我实现的劳动,从实现人的类本质层面来看,它是人以自由发挥自身创造性的本质力量和潜能为目的的劳动,实现人成为人,实现自我;从实现人的发展层面来看,劳动必须关注劳动本身,不局限于将劳动作为手段,不满足于感官欲望,要在劳动中正确认识自我,从而根据自身状况,通过劳动促进自身自由、全面发展,只有这样的劳动才是真正的自我实现的劳动。也正是在自我实现的劳动中,人类创造了历史,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恰是一部炎黄子孙劳动创造的历史。正如马克思所言:“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
(二)我国劳动教育的历史演进
在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党和国家对劳动教育所提出的总体目标和具体任务各有不同,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均体现时代要求,被赋予特殊的时代内涵。在建国初期,被战争摧残得千疮百孔的新中国,一穷二白,人们的物质生活资料极其匮乏,急需恢复国民经济生产,亟待解决人民群众的温饱问题。因此,当时的劳动教育旨在促进工农业生产,为恢复和发展社会经济服务,培养又红又专的工人阶级劳动者,学生完成义务教育后,升学深造者只是一小部分,绝大多数都直接从事工农业及其他生产劳动。[3]在改革开放初期,从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需要出发,劳动教育旨在传授工农服务业生产、社会公益劳动和日常生活劳动中最常用的科学技术知识,培养相应劳动技能,服务经济建设这个中心。[4]之后,劳动教育日益受到重视,在1987年发布的《“七五”期间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要点》中首次提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1997年国家教委明确指出,要全面开展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5]进入新世纪,特别是新时代,劳动教育得到空前重视。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6]
(三)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基本内涵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信息化程度日益深化,人工智能广泛应用,社会劳动形态已经发生深刻变化,并将持续发生变化,就业替代效应空前显著,大量的体力劳动者被机器人取代,大学生的劳动越来越呈现出创造性、协作性、非物质性特点。[7]在此新时代背景下,作为劳动教育的组织实施者,既不能认为体力劳动无足輕重,不开展体力劳动;也不能简单重复“上山下乡”,只开展体力劳动,要精准把握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基本内涵:“劳动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是学生成长的必要途径,具有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实施劳动教育重点是在系统的文化知识学习之外,有目的、有计划的组织学生参加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让学生动手实践、出力流汗,接受锻炼、磨炼意志,培养学生正确劳动价值观和良好劳动品质。”这一基本内涵,已经明确了劳动教育的重要地位、育人价值、重点内容和目标要求。通过劳动教育,使学生能够理解和形成“一个劳动观”,即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牢固树立“四种观念”,即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深刻体悟“两个认知”,即劳动创造美好生活、劳动不分贵贱;不断增强“两种意识”,即热爱劳动、尊重普通劳动者;继承弘扬“一种精神”,即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淬炼提升“一种能力”,即具备满足生存发展需要的基本劳动能力;自觉养成“一种习惯”,即良好劳动习惯。
二、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困境
(一)学生的劳动认知存在较大偏差
“人不能离开劳动而存在,劳动使人真正成其为人。”[8]劳动不仅是满足生活需要的手段,是个人生活资料的直接来源;它更是劳动目的本身,是人之所以成为人的现实需要,是个人存在的积极实现,是人自由、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令人遗憾的是,大学生对劳动的认知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偏差,特别是对劳动的本质认识不全,将劳动区分为高低贵贱,对部分劳动没有给予充分的尊重。有调查显示,在大学生中,有84.76%的人对劳动作为人的类本质,特别是其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认识不清,62.42%的大学生认为体力劳动者才是劳动者;相当一部分学生却认为区别对待劳动者是理所当然的,希望从事管理工作,令人吃惊的是竟然有近85%的大学生认为管理者不属于劳动者;认为只要有钱就可以不工作的竟有11.43%,赞成“啃老”者达 8.8% 。[9]此外,当今不同社会劳动形态之间劳动收入的差距越来越大,随之滋生诸多不良社会时弊,物欲横飞,攀比心理极度膨胀,有人将权利和财富作为判断人生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志,看不起劳苦大众,特别是一线工人、农民工。大学生劳动认知偏差,如果不及时纠正,不仅直接影响其大学生涯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等方面,也必将影响到其今后步入职场生涯的价值取向和职业发展,更是关乎国家的命脉和民族的未来。
(二)家庭对劳动教育存在严重缺失
当代大学生家长多数出生于上个世纪70年代前后,其祖上基本上出身于“贫农”,对“面朝黄土背朝天”务农经历的体会尤为深刻,对广大农民生活的不易更是刻骨铭心,甚至有过饥不裹腹、衣不遮体的生活窘境。于是,他们艰苦创业,吃苦耐劳,勤俭持家,发奋图强,集劳动者的诸多优良品质于一身,实现了发家致富的梦想,过上小康日子。正是由于他们自身吃过太多的苦,受过太多的累,却舍不得孩子吃一点点苦、受一点点累。通过家长访谈发现,他们对劳动的认知比较粗浅,甚至停留在体力劳动层面,认为体力劳动没有出息。诸多家长自己起早摸黑养家糊口,却对子女百般呵护,大包大揽家务活,希望孩子能把所有时间用于学习,考个“好大学”,找份“好工作”。一些家长轻视社会基层劳动者,特别是体力劳动者,给子女传递了错误的劳动观念[10],以及过度的溺爱,使得孩子们远离了劳动,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无忧无虑的日子,劳动自觉严重缺失。小时候经常听到家长吼孩子,“不好好学习就去干体力活”“不努力学习将来只能‘当牛工’”等,使得孩子幼小的心灵将体力劳动与惩罚结合起来,给学生造成了难以抹灭的心理阴影,留下了严重的“后遗症”。补救家庭对劳动教育的缺失、不当,甚至误导问题,争取家长大力支持劳动教育极为关键。
(三)高校对劳动育人价值重视不够
纵观我国教育发展史,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劳动教育。但是,近年来,劳动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被忽视,被淡化、弱化,并成为制约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一种“顽疾”。可以说,在2020年3月之前,系统开展大学生劳动教育的高校为数不多。随着21世纪初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逐步推进,曾经受学校普遍重视的“卫生包干区”劳动实践基地,已经淡出视野,整个校园的卫生保洁工作均由后勤工人负责。就连教室这个卫生保洁的劳动实践阵地也随着勤工助学工作的发展而失陷,本该由学生轮流打扫的,却成了勤工助学学生赚取生活费的岗位。唯一保留下来的校园日常生活性劳动实践阵地学生宿舍,却因卫生考核结果运用不足,尚未涵盖全体学生,而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2012年5月16日,时任浙江省省长夏宝龙在浙江省高校科研成果面向企业转化推介会上谈起学校管理的话题时指出,有些高校学生宿舍里面乱得跟狗窝似的。[11]在当时,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然而,近20年过去了,高校学生寝室卫生整洁状况仍无明显改观,究其根源,主要在于高校对劳动教育重视依然不够。部分学校为应对党和国家关于劳动教育的要求,将劳动教育娱乐化,作为缓解紧张的学习气氛的“休闲方式”,甚至劳动教育课曾一度在诸多大学校园消失。
三、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的路径
(一)发挥劳动实践理性作用,引导学生感悟自我实现伦理
自我實现伦理是大学生赖以形成劳动自觉的哲学基础,也是他们打破不良劳动思想禁锢的理论武器,蕴含着人的类本质的实现和个人的自由的全面的发展,通过劳动促进人的自由的全面的发展才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12]劳动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手段,必须高度重视学生在劳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作为劳动主体的学生参与劳动实践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和自觉性。通过劳动实践,赋予学生探索张扬个性的空间,理性领会劳动作为自我实现的存在方式,深刻感悟自我实现伦理。第一,人的自我实现建立在人的存在方式劳动之上,离开劳动谈自我实现,那是无稽之谈;第二,人的自我实现展现于人的劳动成果之中,体现出劳动者自身的本质力量和潜能;第三,人的自我实现是人积极的、创造性的劳动所要达到的目的,劳动不仅有助于不断实现自我超越,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把大学生对劳动教育的认识统一到“自我实现伦理”这个哲学基础上,那么有效开展劳动教育必将事半功倍。
(二)唤醒传统劳动文化记忆,引领学生形成高度劳动自觉
人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是由其文化意识所决定的。中华民族是一个勤劳、吃苦、节俭、创新的伟大民族,其优秀劳动文化源远流长。中国传统的劳动教育融合于日常生活学习之中,通过礼仪习俗、家训家风、耕读结合等途径来实现,并形成了独特的劳动文化。由于我国传统经济以农业为主,参与农业生产劳动几乎成了每个人的成长必修课。在我国的近现代史上,学校教育之所以耕读结合,主要基于三方面考虑:一是促进农业生产;二是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三是促进学生强身健体。我国传统劳动教育的具体举措,对当今的大学生劳动教育仍然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特别是劳动节日、耕读文化等。教育大学生学习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劳动文化,旨在引导他们对劳动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重要地位、时代价值,提高应对新时代社会劳动形态变化的自主能力,取得决定适应新环境的自主地位。在社会劳动形态不断发生变化,就业替代效应更加显著的新时代,培育大学生的劳动自觉,使他们与时俱进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显得尤为迫切。
(三)建构劳动教育制度权威,促使劳动教育起到实际成效
劳动教育制度是调整人的社会关系的载体。由于人的理性可能成为劳动教育制度有效运行的前提,也可能成为障碍,关键看制度本身是否具有权威。在制定、执行和适用制度的过程中,当且仅当使其具备权威的基本属性,它才具有权威性。所谓制度权威,是指制度的规则、规范性要素,通过与主体的互动,内化为主体的自觉行动,从而实现其对制度的服从,实现制度本身所承载的秩序和价值的一种状态。[13]构建制度权威关键在于合法性、认同、权力强制三个维度。[14]因此,高校建构大学生劳动教育制度的权威,关键要把握好三点:一是合法性,这是建构劳动教育制度权威的逻辑起点。制度的合法性源于其承载的价值,必须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二是被认同,这是建构劳动教育制度权威的核心要义。实现高校教师和大学生个体对制度的认同,关键在于将制度内化为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自觉行动。三是强制性,这是建构劳动教育制度权威的根本保障。之所以要运用强制手段,建立健全惩罚和激励两种外部控制机制予以贯彻落实,是由劳动教育制度的内在规定性决定的。建构起权威的制度,大学生劳动教育才有保障。
(四)形成学校家庭社会联动,优化校园内外劳动教育生态
劳动教育生态事关大学生劳动教育成效。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指出:“成人有意识地控制未成熟者受教育的唯一方法是控制他们的环境。”[15]高校要积极联动家庭和社会,创造良好的劳动教育生态环境,形成强大的大学生劳动教育合力。首先,要发挥好家庭基础作用,“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要以“久久为功”的韧劲引导家庭在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性劳动中,鼓励引导孩子自觉参与劳动实践,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劳动教育家庭“基础不牢”,学校教育“地动山摇”。其次,要营造好社会舆论氛围,社会新闻媒体要发挥劳动教育舆论营造的“喉舌”作用,抓住五一国际劳动节、劳动模范表彰、典型公益劳动等舆论导向重要契机,大力传播凝聚劳动教育共识的正能量,并对好逸恶劳、贪图享受、铺张浪费等不良社会现象,旗帜鲜明地予以回击。最后,要展示好校园担当作为,高校作为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的主阵地,理应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发挥教师的以身示范作用;科学设置教育课程体系,为劳动教育提供课程体系支撑;推进劳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共生,进一步提高劳动教育成效,努力培育校园劳动文化氛围。
四、结束语
近年来,大中小学生劳动教育所暴露出的问题,引起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教育行政部门全面系统阐述了劳动教育的重要意义和育人价值,并对具体工作做了明确部署,与此同时,劳动教育成为理论界和实务界普遍关注的热点。本文基于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内涵的系统阐述,深入剖析学生的劳动认知存在较大偏差、家庭对劳动教育存在严重缺失、高校对劳动育人价值重视不够等三大困境,提出从发挥劳动实践理性作用,引导学生感悟自我实现伦理;唤醒传统劳动文化记忆,引领学生形成高度劳动自觉;建构劳动教育制度权威,促使劳动教育起到实际成效;形成学校家庭社会联动,优化校园内外劳动教育生态等四个方面努力,以期对全面加强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有所裨益。
参考文献:
[1][2][12]周竹莉.勞动与自我实现:对马克思劳动概念的思考[J].当代中国价值观研究,2020(5):17-25.
[3][4][5]辛晓青,左晓晨,李颖芳.中国共产党百年劳动教育政策的演进逻辑和未来展望[J].继续教育研究,2022(1):17-23.
[6]习近平出席全国教育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EB/OL].http://www.gov.cn/xinwen/2018-09/10/content_5320835.htm,2018-09-10.
[7]潘玉驹,陈文远.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改革的实现路径[N].光明日报,2019-06-06(5).
[8]王让新,主编.新世界观的创立与哲学史的伟大变革: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研究[M].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15:154.
[9][10]杜人杰,高天.大学生劳动意识现状及培养路径研究[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82-86.
[11]浙江省长:有些高校寝室像狗窝 学生群魔乱舞.[EB/OL].http://news.cntv.cn/20120516/116526.shtml,2012-05-16.
[13][14]程同顺,邢西敬.合法性、认同和权力强制:制度权威建构的逻辑[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16(5):12-18.
[15]约翰·杜威,著.民主主义与教育[M].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