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教科研融合发展的行动路径

2022-06-06 13:25徐蕾
江苏教育 2022年10期
关键词:融合发展立德树人

【摘 要】教研与科研分离的现状使得区域教科研整体改革势在必行。江苏省苏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从区域实际出发,基于立德树人的发展内涵,从教科研功能统整、队伍建设、机制构建三方面探索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规划指导、制度保障、项目攻关、活动推进的教科研整体融合发展行动路径。

【关键词】区域教科研;融合发展;立德树人

【中图分类号】G52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22)34-0017-03

【作者简介】徐蕾,江苏省苏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江苏苏州,215004)教育科研信息中心主任,高级教师。

从基础教育研究现状来看,教研与科研更多呈现的是一种“隔离”状态,缺少有机融合,导致无论是教研还是科研,其功能都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为此,江苏省苏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苏州教科院”)以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三五”规划课题“指向立德树人的区域教科研整体改革实践研究”为抓手,通过对区域教科研整体改革,在实践层面形成区域教科研整体融合发展的行动路径。

一、区域教科研融合发展的现实困境

教研与科研虽在研究对象、目的、内容等方面有诸多区别,但从根本上说是一致的。教研是科研的前提和基础,科研又指导、促进教研。因此,实现教研与科研的有机融合,以科研带教研,以教研促科研,应当成为基层教科研工作的基本思路。然而,在当前的教育实践中,教研和科研的融合发展还面临着一系列的现实难题。

1.教科研机构(部门)功能运行的分离

从历史发展看,我国的科研工作与教研工作在结构关系上经历了从“合”到“分”,再从“分”到“合”的过程。目前,教研工作和科研工作基本整合到了一个机构(教科院或教师发展中心)内。然而在现实中,机构内部的教研和科研两个职能部门基本上还处于彼此缺乏内在联系的状态,教研功能与科研功能在实际运行中并没有真正建立有机联系。

2.教科研人员职能行使的简单分割

机构内部教研与科研部门的分设,使得教研员主要关注学科教学研究、指导学科测评等;而科研员则主要着力研究区域教育发展中的一些重大问题,以及课题研究的组织与实施、教师参与科研的指导等。这种各自为政、简单分割行使职责的状况,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基层教研和科研的“两张皮”现象。教研与科研本应相辅相成,共促教育质量提升、教师专业发展,但在现实中并未完全形成这种理想的格局。

3.区域整体教科研协同机制的缺失

区域教科研的融合发展是一个系统性工作,需要协同推进。但是由于教研与科研部门处于线性管理之下,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常态的沟通与合作机制。在纵向层面,各级教科研部门之间和横向各区域教科研部门之间须进一步构建协同、合作的工作机制。

二、区域教科研融合发展的行动目标

为了突破现实困境,实现区域教科研真正的融合发展,苏州教科院在实践层面提出了以下四个方面的改革目标。

1.功能统整:实现教研与科研合一性

为体现教研与科研的合一性,需要重新审视区域教科研机构内设部门的职能以及履职现状,思考区域教科研机构功能的发挥机制,并基于“功能专设、分别管理、适当交流、相互支撑”的思路对机构功能进行整合,使部门之间有分有合,既各司其职,又相互配合,在做好常规工作的同时,开展专题研究,在部门功能的整合中实现教研与科研的深度融合。

2.德性引领:队伍建设体现融合性

德性引领强调的是在教科研队伍建设时坚持“以德为先,以德为要”,要以“立教研科研规范之德,树专业学业发展之人”为目标,通过强化德性引领、提升融合意识、增强教科研专业能力等,建设一支“服务+引领”的教科研队伍,真正为学校、教师提供专业支持,发挥科研在教育教学改革中的动力源作用。

3.机制构建:凸现教研与科研协同性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中明确提出要完善落实机制建设,“依靠部门大协同、区域大协作,推进教育现代化”。无疑,教研与科研的融合发展更需要构建一个“依靠部门大协同、区域大协作”的机制。构建部门协同的教科研联动机制和区域协作的“市区通联”合作机制等,可以有力地推进教研与科研融合的常态化发展。

三、区域教科研融合发展的行动路径

围绕教科研的融合发展,苏州教科院结合自身的行动目标,通过三年多的实践,在规划指导、制度保障、项目攻关、活动推进等方面探索形成了行动路径。

1.整体设计,规划教科研融合发展路线

区域教科研改革事关区域教育发展全局,必须进行整体设计。只有系统规划,合理布局,才能有序推进。为此,苏州教科院在课题研究之初就着手制订研究规划。在对教科研机构内部管理、工作方式的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的基础上,苏州教科院研制了《教科研体制机制改革的三年工作方案》《指向立德树人的教科研整体改革行动方案》,并将这两份方案作为指导性文件,为教研与科研的融合发展提供了路线图。

2.建章立制,推动教科研一体化改革进程

制度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等特征,但有时也存在滞后性的缺陷。改革就是要通过制度创新克服制度的滞后性以及由此带来的各种弊端。为此,苏州教科院在区域教科研整体改革中,修订、完善、创新各项制度,并用制度保驾护航,不斷推进改革。

一是健全教科院的日常管理制度。苏州教科院通过修订《苏州市专兼职教科研人员选聘和管理方法》《苏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内部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管理制度,突出师德规范,强化纪律观念。在教科研人员的选聘和管理中,把坚定的政治立场、高尚的职业道德、良好的职业精神放在首要位置;在改革教科研人员绩效评价机制中,采用学校评价、同行评价、社会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彰显服务、贡献的价值取向,把德性引领教科研队伍建设落到实处。

二是建立教科研信息交流制度。集体学习与定期编印教育信息资讯等信息交流制度的建立,既有利于教科研人员开阔眼界、拓展思路,也有助于聚焦重大改革热点与本地区教育教学中的共性问题,形成研究合力。

三是形成教研与科研结合的常态化调研制度。在调研中,教研人员与科研人员既要完成各自工作,还要通力合作,进行汇总分析,给学校提供综合建议。联合调研制度体现了科研引领、教研为本,“用科研的思维做教研,用教研的方式做科研”的行动逻辑。

3.依托项目,汇聚教科研力量协同攻关

以项目为依托开展研究是实现教研与科研有机结合、汇聚教研与科研各方力量协同攻关的有效途径。苏州教科院将教育改革中的重点、热点和区域教育发展、学科教学中的痛点、难点相结合,形成研究项目,组建由教研、科研人员共同参与的项目研究小组。在共同设计完成研究方案之后,教研和科研部门分工合作,根据各自的研究专长开展工作。2019年以来,开展的重大项目研究有“全面质量观引领的‘小初衔接’苏州实践”“教科研融合建设基地”“利用线上教育实现教学结构变革的路径研究”“‘双减’背景下中小学作业设计与实施的区域探索”等。在这些项目的研究中,教研与科研真正实现了深度融合。

4.创新举措,推进“教师即研究者”意识落地

“教师即研究者”的观念已被广泛认同,教师的研究直接与他们的教育教学实践相关,是“为了实践、通过实践和在实践中”的研究。然而,教师成为研究者不仅需要教师自我的内在动力,也需要外部環境的有力支持。为此,苏州教科院创新举措,开展系列性教科研活动,让“教师即研究者”从理念变为现实。

一是实行教科研人员一岗多责、角色互换的制度。学科教研员均要承担科研指导任务,全程参与管理、指导学科课题的研究,组织围绕课题研究的教研活动;科研员要结合自身学科专业背景兼职学科教研员,或者通过申报成立名师工作室、参与名师工作室开展的学科教研活动,下沉教研一线。这一举措旨在打破教研与科研之间的藩篱,在多角色工作中促进教科研人员提高指导教学、科研的能力,并切实强化他们整合行使教研、科研职能的意识,在日常教研、科研活动中为教师提供有实际意义的综合性指导。

二是推出“课题进课堂”建设工程。苏州教科院通过定期召开全市和区域性“两课对接”推进活动,鼓励教师把课题研究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在课堂教学中展示课题研究的思路、过程、成果等,呈现科研引领教学、教学反哺科研的真实场景,践行“教师即研究者”的理念。

三是开展教科研普惠工程。苏州教科院研制科研成果转化的激励措施,实施教科研人才高地构筑工程。这些支持基层一线教师专业发展的措施和普惠工程为教师的成长搭建了阶梯,有效推进了“教师即研究者”的理念落地。

猜你喜欢
融合发展立德树人
立德树人视阈下的服务型基层党支部构建方式探究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校园文化视角下的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有线电视技术与宽带技术融合发展途径之研究
经济新常态下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与发展
全媒体时代地市党报媒体融合的四个着力点
传统媒体走出“融合发展”误区的理论与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