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语交际能力是听话、说话能力在实际交往中的应用,是借助语言正确、清晰、恰当、文雅地表达自我相关心理素质的总和。核心素养即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
但在教学实践中,往往由于重知识、轻能力,重书面、轻口头的思想根深蒂固,听说教学并没有得到真正重视。在2000年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修订版中首次出现的口语交际教学,作为对听说教学的深化和发展,让我们看到小学语文教学突破自身藩篱,实现与多学科融合的趋势,也使我们重新认识到口语交际教学的重要性及口语交际教学研究的紧迫性。
口语交际教学既是完整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发展小学生语文素养的现实要求。完整的语文教学是听、说、读、写一体化的教学,因此我们不应忽视小学生口语教学这一组成部分。
首先,从激发学生口语交际的兴趣着手,鼓励他们想说、敢说、爱说、会说。
其次,结合各种语文教学活动和教学环节,无论是阅读教学、作文教学,还是识字教学、综合活动,都可以不拘一格地开展小学口语交际教学。
课堂教学的过程是师生之间的互动过程,对话是必不可少的一种形式,鼓励学生清楚并有条理地表达是课堂教学的目标。很多学生在课堂提问时,老师问什么,他就回答什么,恨不得再也不肯多说一个字。针对这样的情况,我向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回答问题时结合自己的想法发表自己的见解。这正是课堂教学的至高境界。
作文评改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学生的“作”要靠教师的“评”来完善,评改是学生再认识、再提高的参照。本着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宗旨,平时我对学生的优秀习作有意识地在课堂上进行评改。这样既可让所有学生欣赏来自同学的优秀作文,也可以在“评”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要充分利用语文课堂如阅读教学园地、口语习作课,来实现“口语交际”教学。而在我们的教材编排中,每个年级安排有口语交际训练课,每一单元都结合课文编排设计了口语训练内容,教师要充分上好这些口语交际课。为防止学生上课时出现无话可说的状况,我们要在课前预先给学生布置任务:可以看看电视,阅读报纸,或向父母询问近段时间发生的新鲜事。因为有了充分的准备,学生在课堂上讲的内容便会让人耳目一新。经常开展作文讲评课,学生在评讲别的的作文或是自己的作文被评讲时,都能做到不胆怯,大胆地表达、虚心地接受。说的同学表达得精彩,听的同学听得津津有味,评的同学见解独到,同学们在听、说、评中不同程度地提高了自己的口语交际能力。
最后,口语交际还要关注学法指导。
在口语交际教学中必须引入探究性学习理念。在遵循学生认知规律的基础上,以问题为中心,开展口语交际教学活动。使学生在“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创造机会实践探究、双向互动开掘源泉,加强语感积累语言”的过程中,个性得到张扬,潜能得到激发,从而改变教学中“教”与“学”的灌输状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積极性,让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不断提高。
口语交际教学要以提升小学生核心素养为己任,以促进其成长和发展为重点,通过丰富多彩的日常训练、课堂教学、校园活动等形式,重点提高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全面提升小学生综合素质。特别是在各种交际活动中,能充分发展合作精神,学会倾听,并能清楚、连贯、准确、主动地进行表达和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为其长期发展奠定基础。
(赵倩 济宁市兖州区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