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为彪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对生活环境和生活品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电梯已经成为目前人们不可或缺的设施。在电梯的实际使用中,人们对电梯运行安全的关注度也比较高,所以,为最大程度地保障电梯的安全运行,做好电梯电气线路的安全检验和维护特别关键。基于此,针对电梯电气线路安全检验的剖析,文章在具体讲述电梯电气线路常见问题的前提上,提出了电梯电气线路安全检验方法。
关键词:电梯;电气线路;安全检验
中图分类号:TU8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064(2022)03--03
DOI:10.12310/j.issn.1674-1064.2022.03.072
电梯包括的技术设施较为广泛,在发生问题时难以把控,因此电梯电气线路的安全检验至关重要。近年来,由于电梯电气线路安全检验较为匮乏,缺乏对电梯电路的有效检验,导致各类电梯安全事故不断发生。因此,为了提高电梯电气线路安全水平,减少各类电梯电气线路问题的出现概率,要高度关注电梯电气线路的安全检验工作。
1 常见的电梯电气线路问题
1.1 安全回路故障
安全回路是一种将电梯每一个零部件中的安全开关落实规范化串联后,安装安全继电器的方法,对以上电气开关开展科学调控,保证电梯运用的安全可靠性。当电梯安全组件的某一个开关处于未闭合连接的情况下,安全继电器无法安全闭合,使电梯无法获得充足的电力支持。当电梯运行停止时,无法进行信号传递。基于此,安全继电器的运行状况存在故障,处于释放的环境,导致电气安全回路存在运行问题,干扰电梯电气线路的运行[1]。
1.2 电介质老化
电介质老化是电气线路经常出现且无法避免的故障,这一故障的出现原因是电介质在长时间使用后逐渐出现不同程度的损耗,在功能衰退后会给电气与机械效果造成严重干扰,在达到一定程度后,绝缘功能会逐渐丢失。现阶段,引起电介质出现损耗状况的原因多种多样,大部分是长时间太阳照射、辐射、微生物侵入、热量发散不科学等问题导致的,难以直观了解电气线路的老化状况[2]。
1.3 电介质击穿
电梯电气线路中的电介质存在一定的电压负担限额。如果电气线路中的电介质负担的电压数值超过限定额度后,其线路内的电流会持续递增,威胁到电介质的绝缘效果,最终发生电介质击穿问题。其关键是由于电介质的磨损过量,其损耗水平在持续递增的状况下使电介质发生击穿问题。另外,固体状态的电介质,也会因为电流原因,引起击穿故障[3]。
1.4 接触电阻过量
引起电气线路火灾的因素众多,最常见的因素就是接触电阻过量。在电气线路中,单独导线可能在连接不稳定的情况下引起接触不良的故障。其中,少数接触电阻过量就会形成高温,金属在高温状况下被熔化,绝缘材质中的一些可燃物会因此燃烧,进而引起火灾,出现接触不良,其关键因素有以下几点:
第一,在线路安装过程中,安装操作无法满足安装要求,使导线衔接点不能与电梯组件连接在一起。
第二,高温衔接点存在泥土、污染或者氧化层,且因为遭到强烈震动或者温度差异过大等外部环境原因,引起接头不牢固的问题。
第三,线路接头没有做好规范化处理。
1.5 接触器和继电器元件引起的故障
当继电器或者接触器遭到高压电流冲击或者电路被损坏就会破坏线圈,势必会威胁电气回路,导致难以控制电梯运行。如果线圈完整、不存在任何损坏痕迹,就可以认定为无触电烧坏。在这一情况下,触点非常容易连接在一起,导致回路发生短路故障,也有可能因弹簧弹性不足或灰尘颗粒阻碍引起短路故障。一旦触点被烧坏,在这一触点把控下的回路就会存在故障,连接或断开状况将维持较长一段时间,电梯出现故障的概率也会因此提高,对电梯运行造成影响[4]。
2 电气控制系统的故障及形成原因
2.1 自动开关门机构及门联锁电路的故障
电气电梯运行的重点是要关好所有厅门、轿门,如果门联锁系统出现故障,那么电梯就无法正常运行。对于此类故障,主要是自动门锁在内的各类电器元件触点不良或调整不合理导致的。
2.2 电气元件绝缘导致的故障
电子电器元件绝缘是在长时间运行后会出现老化、受潮或失效的问题导致元件的绝缘击穿,最终导致电气控制系统出现短路或者断路,使电梯无法正常运行。
2.3 各种触点元件断路或短路导致的故障
由继电器、接触器、开关等元件构成的电路控制系统,其故障主要出现在继电器的触点上,如果触点通过了大电流或者被电弧燒蚀,触点元件被粘连在一起,就造成了短路情况。如果触点被尘埃阻断,那么会使得触点的弹簧丧失弹力,造成短路情况,对于触点的短路或断路,都会造成电梯的控制系统电路失效。
2.4 电气电磁干扰导致的故障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特别是一些元件成本的降低,使得微型计算机被广泛应用到电梯调控体系中,甚至运用了多微机调控以及串行通讯传输呼梯信号,成为当下电梯流行的标配。随着这些年变频门机被广泛运用,替代了原先的电阻调速的直流门机。
微机的广泛运用对组成电梯运行系统的要求越发苛刻,主要是对抗干扰的可能性。电梯在运行过程中容易受到多种因素的干扰,例如,天气、气候、温度、湿度、振动、电流频率、灰尘、电源以及电压逆变器自身形成的高频干扰等,在这些干扰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导致电机产生各种故障问题。
电梯电磁干扰具体包括以下三种类型,即电源噪声、静电摩擦、电气电子元件损坏或位置调整不当引起的故障。
电源噪声:包括电源和电源进线入侵系统,尤其是在系统或者其他变动出现大负载共用电流时,会出现电源噪声的干扰。或者当电源引线较长时,传输过程中会发生压降感应,也会产生噪声干扰,直接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行。电源噪声会造成微机丢失部分信息,最终产生某些错误动作。当输入线和电梯运行系统或者其他系统产生公共电线时,就会出现侵入式噪声,有的时候会采取隔离措施,但是仍会受到输入性相耦合的电磁反应的影响,如果输入信号较为微小时,系统就会产生错误的动作。
静电摩擦:静电摩擦主要是在摩擦过程产生静电反应,可能是极其微小的电压,也可能高达数万伏。可靠性物理讨论会提供的材料表明,在毛毯上行走的人自带电压最多可达39 kV,那么在工作台旁工作的人带电也可达3 kV。因此,如果带有高倍静电的人接触到电脑板,那么,人体中的电荷就会向系统放电,严重的静电摩擦会影响系统的正常工作,甚至损害电子元件。针对以上情况,要采用合理的防干扰措施。同时,确保防干扰措施本身是完全可靠的,否则会导致电梯出现故障。
电气电子元件损坏或位置调整不当引起的故障:电梯的电气系统特别是控制电路及结构较为复杂,一旦发生事故,要迅速排除各种故障问题,仅凭工作人员的经验是远远不够的。因此,维修人员必须掌握电气控制电路的工作原理以及控制环节的技术,更好地了解各电器元件的安装位置,只有如此,才能准确判断故障原因,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在这一基础上,如果工作人员经验不足,不能迅速排除故障,那么就会造成较大的损失。
3 电梯电气线路安全检验的方法
3.1 电梯电气线路安全检验方法
电梯电气线路安全检验方法多种多样,可分为静态电阻测量法、电位测量法、接触不良测试法与交替法等,都是较为常规的电梯电气线路安全检验方法,其中,静态电阻测量法与电位测量法的应用较为频繁。
第一,静态电阻测量法。在电梯电气线路出现中断时,可以采用静态电阻测量法落实安全检验,借助这一手段进行电气线路安全检验,可以彻底排除电梯安全故障。电路中的电气组件构成是类似的,但是不同电子组件的阻值是存在一定区别的,利用这一特点,可以采用万能电表检验电梯各个电气线路的阻值,随后依据阻值判断是否存在故障。一般来说,阻值处于稳定范畴,就表明这一电路不存在安全故障;如果未处于稳定范围,则表明存在安全故障。
第二,电位测量法。电位测量法重点是通过电气线路的电流流通情况判断是否存在故障,其相对于静态电阻测量法而言,检测成效更加突出。电气线路中的电流是从高电位流向低电位,如果电气线路出现安全问题,电气线路的电流与电势会出现问题。这时,可以借助检测电气线路两端电位的手段,对电气线路情况开展检测。当电势值未发生改变时,则表示电气线路未出现安全故障,一旦超出规定指标,必须对这一电气线路开展全面排查,明确引起电气线路安全故障的具体原因。
3.2 机房散热工作
虽然电梯的每一次运行的时间较为短暂,但是因为频繁运行,需要启动与制动多次,因此电梯的工作时间较长。时间越长,电气线路出现问题的概率也就越高,相应的电气设施散发的热量也就越多。如果电梯的运行环境不能维持较为稳定的状态,电气线路损坏的程度势必提高[5]。
由于电梯中有超过一半的电气设施均安装在机房中,机房散熱的方法主要是自然散热,也就是通过空气对流的方法。现今电梯机房空气流通口,例如门、窗户等均是密封形式,所以,单一的自然散热方法难以满足电梯散热的需求,会缩短电气设施的使用期限。
一般情况下,机房的空气温度最大不得超过40 ℃,常规建筑中的机房通常均超过了这一指标温度,特别是夏天,机房温度长时间得不到降低,在这一状况下,如果不能降低机房温度,电气设施的工作环境长时间维持在高温中。一段时间后,电介质特性就会出现变化,电气线路绝缘性势必有所减少。长此以往,会彻底丧失绝缘效果。所以,对于机房的散热问题,可以通过安装排风扇、空调等降温设施,保证电气设施运行环境的温度处于稳定状态。
3.3 电梯清洗工作
如果电梯长时间不清洗打扫,进入某些腐蚀性较为突出的气体或者粉尘,这对电介质的绝缘性能有着巨大的影响。电梯如果长期处于潮湿环境中,污垢比较多,这些都会加剧绝缘性降低的水平。如果电介质的绝缘性能降低的程度超过了限定值,极有可能出现漏电状况,从而导致电气设施出现破损。为确保电梯环境的干净程度,除了常规的清洁外,机房内还必须配备除湿机等设施,借此维持电梯运行环境干燥程度。
此外,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保证电梯一直处于某一状态,例如运行或待机。第二,如果空气湿度超出限定值,主要表现是开放电梯时发现电机上有水滴,这时工作人员应将水滴擦干或吹干,待水滴全部清除后再开放电梯。第三,如果电梯的相应设施被水淋或进了水,应立即进入维修状态,停止电梯运行,联系电梯维修职工及时开展维修工作,杜绝电气设施短路,或者电气设施彻底的破损。
3.4 提高安全意识
为确保电梯的安全运行,必须充分提高电梯使用单位的安全意识,落实全面常规检验,加强电梯维护保养,必须定期对电梯运行状况开展监督检查,持续完善有关电梯运行与维护的规章制度,杜绝发生人身伤害与安全事故。
3.5 定期做好控制系统检测
电梯稳定持续运行与调控系统的关系密切。因此,当电梯正式投入运行后,要定期组织专业人才对调控系统落实检验,借助对故障代码的检验与排查,及时解决电梯出现的故障。
一般情况下,电梯远程检验系统是采用专门的通讯线路或者是将电话线与电梯连接在一起,应用高新计算机技术,检验与分析各个电梯运行情况。只有电梯配备这一系统,当电梯出现安全故障时,工作人员能够第一时间了解并排查,与检验信息相结合,及时排除与解决电梯电气故障。
3.6 电梯电气线路清理作业
如果电梯电气线路缺乏定期清洁,那么很容易导致灰尘以及腐蚀性的气体与电气线路混合,很大程度上会降低电气线路的绝缘性能。如果电梯设备处于潮湿状态,那么就会产生大量的污垢,很容易导致电气线路漏电的问题,直接影响电梯的电气设备运行。
除此之外,电梯不仅需要定期清理,而且要对电梯机房进行除湿工作。在这一过程中,要确保电梯设备处于待机或关停状态。在电梯运行过程中,如果周围环境湿度较高,很容易导致电梯运行障碍或者效率减慢,工作人员必须等到电梯完全干燥后才能离开。如果电梯设备进了水,工作人员要及时关停电梯,联系维修工作人员,确定电梯的维修工作。
4 结语
电梯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使用频繁的机电设备,当电梯电气线路存在安全故障时,可能会引起无法挽回的损失。因此,在电梯运行过程中,为充分提高电梯的安全运行水平,必须根据电梯电气线路的实际运行状况,严格落实电梯电气线路安全检验工作,确保电梯电气线路的安全稳定运行。
参考文献
[1] 孙文峥.电梯电气线路安全检验探析[J].科学与信息化,2019(8):99,103.
[2] 吴宁.电梯电气安全回路故障检测方法探索与研究——评《电梯安全技术》[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20,16(11):190.
[3] 吴娜.电梯电气线路安全检验及维护分析[J].科学与财富,2020(4):324.
[4] 马君豪.电梯制动器电气控制及检验问题探析[J].2016(14):42.
[5] 张一飞.电梯制动器电气控制及检验问题探析[J].科学与信息化,2019(2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