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定西市陇西县有着悠久的马铃薯种植历史,马铃薯产业在全县农业生产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近年来,陇西县马铃薯常年播种面积在750万hm2以上,产量在80万t以上。
1马铃薯脱毒苗培育技术要点
1.1选择培养基
培育脱毒马铃薯种苗时,优选富含有机元素的液体培养基,禁止添加生长剂。
1.2组织快繁
培育脱毒苗时,要做好病毒检测工作,确保所选用的培养苗无病毒。脱毒马铃薯幼苗长出8片叶时,在无菌环境下将其切成小段,确保每个小段上携带1个叶片,然后放置于培养瓶中,一般情况下,每个培养瓶放35个小段为宜,然后将培养瓶放置于25℃恒温环境下,湿度以80%为宜,同时要确保有充足的光照。培养1~2个月后即可获得新植株,然后再进行切断扩繁,每次扩繁前必须要检测是否携带病毒,若发现病株,应及时清理。
1.3微型薯生产
生产微型薯时,应选择在温室内无菌环境下进行,将扩繁生产出的脱毒马铃薯幼苗放置在25℃恒温培养室内,湿度控制在80%,进行炼苗工作,完成炼苗后的幼苗采用无土栽培模式移栽到温室内,培养基优选经过消毒的蛭石粉,定植时密度控制在450株/m2,苗床温度以23℃为宜,湿度仍以80%为宜。培育2个月后,即可获得微型薯,收获微型薯后晾晒24 h,然后结合品种、规格等条件分级存放在清洁处备用。
2脱毒马铃薯优质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2.1选种
优选早熟脱毒马铃薯进行栽培,具体应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结合当地气候、温湿度、土壤墒情、降雨量、市场需求等多项因素选种,确保其具备早熟、优质、高产的特性,同时要具备较强的抗逆性和抗病虫害性能。以陇西县为例,应优先推广应用陇薯10号、陇薯7号、冀张薯12号等品种,需要注意,低海拔河谷区应重点推广应用陇薯9号、冀张薯12号等。
2.2选地、整地、轮作
选地时,优选土壤疏松肥沃、富含有机质、保水保肥能力强的地块,保证地质平坦、坡度小,优选壤土和沙壤土,土壤pH值在5.5~6.0为宜。同时,需要注意的是,马铃薯种植应采取轮作模式,以禾谷类、豆类茬口为宜,禁止和茄科作物轮作。科学选地后,应做好整地工作,在晴朗天气翻地晾晒,杀灭土壤中的病菌和虫卵,减少后期病虫害发病率,整地时,要配合施加充足的基肥,施肥以充分腐熟发酵的农家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一般情况下,每公顷地施加有机肥3万kg+氮磷钾复合肥600 kg+尿素150 kg,深翻土壤后开沟起垄,施入沟底作种肥,为马铃薯后期生长打下良好的基础。
2.3切块催芽
除马铃薯原种外,需对马铃薯种薯进行切块处理,打破休眠期,促进发芽和出苗。农户在切块时应做好对切刀的消毒工作,做到一刀一消毒,每个薯块重量控制在30 g左右,同时要确保有1~2个芽眼,消毒时优选75%酒精,避免出现烂种等现象。切块后,使用百菌清、多菌灵等药剂对薯块进行消毒处理,亦可使用草木灰拌种,避免病虫害发生。此外,农户应重视晒种催芽工作,及时清理烂薯和病薯,避免后期由于病虫害出现缺苗现象,达到早熟丰产的目的。微型薯在播种前10 d,放置于16℃环境下进行催芽处理,芽眼变绿后即可播种。
2.4适时播种
农户要科学合理地控制好马铃薯播种时间,当土壤温度达到15℃时,为最佳的播种时间,能够更好地保证成活率。具体播种时间,应结合品种特性、上市需求、温湿度等环境因素而定。以陇西县为例,在每年4月中下旬~5月中旬播种为宜,播种时每公顷地播种5万~5.3万株,采用大垄双行种植,垄距控制在120 cm为宜,垄底宽度控制在70 cm为宜,垄高控制在15~20 cm为宜,垄沟距控制在45 cm为宜。马铃薯播种时深度控制在10 cm为宜,原种繁育株距控制在28 cm为宜,每公顷地播种6万株,一级种、商品薯生产株距控制在30 cm为宜。
2.5黑膜覆盖
覆膜时,优选黑色地膜,厚度以0.01 mm为宜,宽度以120 cm为宜,覆盖黑膜能够起到良好的保水、集雨、抑草等多重效果。需要注意的是,在播种时若土壤墒情较差,则应避免使用黑膜,避免覆膜后缺水对马铃薯生长造成影响。若条件允许使用黑膜,则要注意膜上微沟,并且在微沟打孔,便于雨水渗透,满足马铃薯生长对于水分的需求。覆膜时,每公顷用膜150 kg即可。
2.6根外追肥
在脱毒马铃薯生长过程中,对肥料的需求量较大,因此做好追肥工作至关重要。尤其是在马铃薯快速生长期,应及时做好根外追肥工作,结合马铃薯长势,施加适量的磷酸二氢钾、土豆膨大素等肥料,满足马铃薯生长对于多种肥料的需求。
2.7病虫害防治
2.7.1农业防治技术
在马铃薯病虫害防治时,首先要做好农业防治工作。采用高垄栽培技术,减少田间积水,降低薯块带菌率。要构建完善的病虫害防治体系,科学选地、整地,深翻晾地,杀灭越冬害虫和病原菌。施加充足的基肥,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采用輪作模式,优先与禾谷类、豆类轮作。控制好播种密度,保证田间光照通风良好。及时除草、追肥、灌水,满足生长要求,降低马铃薯病虫害发病率。
2.7.2理化诱控技术
首先,使用杀虫灯诱杀害虫,在害虫成虫期,将频振式杀虫灯、黑光灯、太阳能杀虫灯等设置在田间地头,傍晚开灯,白天关灯,雷电天气禁止开灯,能够实现对地下害虫成虫、28星瓢虫的有效诱杀。其次,使用黄板诱杀害虫,利用害虫的趋黄性特征,将黄板悬挂到田间,能够诱杀蚜虫。一般情况下,每公顷地设置225块黄板为宜,要定期清理黄板上的害虫尸体,并涂抹黄油,达到最佳的杀虫效果。
2.7.3化学防治技术
马铃薯化学防治技术主要以化学药剂为主,农户应从正规途径选择低毒、高效、无残留的化学药剂,避免造成农药污染及农药残留现象。首先,防治马铃薯早疫病、晚疫病,每公顷地使用70%安泰生可湿性粉剂3 000倍液喷雾,治疗时每公顷地使用68.75%氟菌·霜霉威悬浮剂1 050 mL兑水675 kg喷雾防治,效果显著。其次,一旦发现马铃薯病毒病植株,应及时将其拔出并统一清理,然后喷施吗啉胍·乙酮可湿性粉剂500倍液、20%吗啉胍·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治疗,每间隔1周用药1次,连续用药2次即可;再次,防治马铃薯软腐病,可在全田喷施10%醚唑水分散粒剂1 500倍液防治,效果显著;防治马铃薯地老虎、蛴螬、蝼蛄,应做好整地、翻地、晾晒工作,有效杀灭虫卵,减少害虫基数,降低虫害发病率。重视田间管理,若发现田间杂草,应及时清理干净,避免害虫繁殖。可使用40%辛硫磷乳液3万倍液苗期灌根,亦可达到良好的防治效果。
2.8适期收获
马铃薯成熟后应及时收获,收获前1周集中杀秧,然后在晴朗天气收获,要尽可能地减少对马铃薯表皮的损伤。收获后的马铃薯,应放置于通风阴凉的位置3 d,运输时做好防护工作,若需放置于储窖内,要做好蒸熏消毒工作,控制好窖内的温湿度,保证通风良好,避免出现烂薯等现象。
(甘肃省定西市陇西县种子站林燕)D896CA63-1B1D-4285-A1C3-E360ACDEA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