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人们对于苗木绿化要求也随之升高,中国北方地区单一的绿化苗木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很多在南方生长的苗木逐渐被移植到北方,然而北方天气比较寒冷,会对苗木生长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移植苗木的越冬管理十分关键,要采取科学有效的管理措施保护新栽苗木能够抵抗冬季严寒,确保新栽苗木能够成活,达到良好的绿化效果。
1新栽苗木遭受冻害的原因
绿化苗木主要有小灌木类和乔木类,小灌木类主要包括小叶女贞、金叶女贞、红叶小檗、黄杨、月季、冬青、美人蕉、南天竹小龙柏等;乔木类主要包括白皮松、雪松、华山松、西府海棠、棕榈、垂丝海棠、紫叶李、红叶桃、碧桃、桂花、白玉兰、广玉兰、青桐、黑松、云杉等。由于不同类型的绿化苗木枝条适应冻害的能力不同,抗冻害能力与苗木品种、树种、休眠期、原产地、枝条内淀粉的转化状态、低温来临状态、枝条含水量、地理位置、苗木性质等多种因素有关。
新栽绿化苗木冻害的主要原因如下:第一是不同种类的苗木抗寒能力不同,油松的抗寒能力不如雪松,但却比马尾松的抗寒能力强。第二是原产地不同的苗木抗寒能力也不同,原产地在南方的苗木相比较北方的苗木抗寒能力弱,香樟树能够承受南方冬季,而在北方就很难越冬,香樟树比较适宜温暖的气候条件。第三是不同苗木的枝条抗寒能力也不同,这是决定苗木是否安全越冬的重要条件,苗木枝条中的淀粉分解转化状态是决定枝条抗寒能力的必要因素,如果苗木枝条能够在低温环境前完成淀粉的分解转化,那么就能产生良好的抗寒能力。除此之外,苗木枝条含水量也是决定枝条抗寒能力的重要因素,如果苗木枝条含水量较少,那么苗木的抗冻能力就强。第四是苗木的休眠状态会影响其抗冻能力,若该苗木刚好处于休眠期,那么其抗寒能力较差。第五是新栽苗木的抗寒能力与苗木所处环境的天气状况有很大关系,若當地进入冬季较早,突然出现极端低温的严寒天气,温度骤降,那么新栽苗木会发生冻害,严重的会使苗木死亡。第六是苗木根系对于苗木的抗寒能力有重要影响,若根系比较发达并能深入土地,那么相比较那些根系比较浅的苗木,其抗冻能力较强。
2新栽苗木的越冬管理办法
2.1乔木类新栽绿化苗木的防冻措施
在新栽苗木的过程中,通常会有在苗木可以承受的寒冷环境下发生死亡的现象,这主要与苗木自身状况有关系,另外工作人员没有了解苗木越冬管理措施,这样既影响了苗木的成活率,降低了城市绿化效果,而且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为了避免发生此种情况,相关负责人必须将苗木的越冬管理工作落实到位,立足实际,根据不同苗木的特点,采取科学合理的防冻办法,提高新栽苗木成活率,增强城市绿化效果。
根据实际经验,对于乔木类新栽绿化苗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抗寒工作,第一是为苗木提供充足的越冬水分。由于北方冬季比较寒冷干燥,工作人员要在地表温度低于5℃前为苗木浇透一次水,保证苗木能够越冬。第二是为新栽苗木树干周围覆盖地膜。地膜覆盖方式是在封好树穴的地表上面铺盖地膜,但地膜容易被风刮走或被人为破坏,无法达到防护效果,针对那些比较容易受到冻害的苗木,尤其是从南方移植过来的新栽苗木,必须采取有效的防寒措施,可以利用草绳或稻草包裹苗木枝条。对于已经浇够充足越冬水的苗木,将地膜覆盖x在树穴里面,然后再盖上土堆,防寒效果较好。第三是利用小麦秸秆、水稻秸秆和草绳等材料捆绑包裹苗木枝干,在比较寒冷的北方地区,在包裹秸秆或草绳的基础上还要再包裹1层塑料布,以便更好地保护苗木,防止受到冻害。第四是将苗木周围的杂草清理干净,翻整周围土地,为苗木根基培土,然后浇够充足的防冻水。
2.2灌木类新栽绿化苗木的防冻措施
灌木类新栽绿化苗木防冻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是在选择新栽绿化苗木品种时,要选择木质化程度较高的绿化苗木,苗木木质化程度越高,抗冻能力就越强。第二是为浇过越冬水的苗木地表覆盖1层稻糠,厚度大概为1.5~2 cm,以便保护地表温度和土壤水分,等到第二年春天来临时,稻糠经过发酵后就能变成良好肥料。在初冬季节覆盖稻糠,稻糠发酵比较缓慢,不会对苗木造成不良影响,而且在寒冷的冬季也不会发生病虫害。第三是为苗木进行适当的修剪,降低苗木枝条含水量,从而提高苗木的抗寒能力。第四是为苗木覆盖土堆进行防寒。针对宿根花卉或花灌木,在对苗木浇够越冬水后可以在根茎周围覆盖黄土,堆砌1个30~40 cm高的土堆,将土堆压实,在土堆上覆盖1层地膜,保持温度和水分,增强防寒效果。对于新栽的苗木在浇过越冬水后要及时检查,对于出现缺土情况的苗木要随时填土,对于倾斜的苗木要及时扶正。还要为苗木施肥,增施牛粪、羊粪等有机肥料,使得苗木土壤更加肥沃。
对于新栽绿化苗木进行越冬管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要考虑苗木的实际特点、极端天气条件等因素,重视新栽苗木的管理工作,选择科学的管理措施,提高新栽苗木的抗寒能力,增强苗木成活率。
(甘肃省白龙江插岗梁省级自然保护区管护中心冯祝平)BB7D4E62-6762-4BC7-8E81-78BB1F00AD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