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群众文化活动中音乐创作问题及应对策略

2022-06-03 07:40张康建
河北画报 2022年16期
关键词:音乐创作音乐作品基层

张康建

(山东省单县张集镇社会事业发展服务中心)

群众文化与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不仅形式多样,流传广泛,也具备通俗易懂的特点,其中最重要的内容就是音乐创作,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关键构成部分。近年来人们的文化需求不断提升,参与各种文化活动的热情也日益高涨,在开展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的过程中,需要专门的音乐创作,在广大群众中有很大的反响。音乐创作形式多种多样,如音乐改编、歌曲串烧、舞曲编制和活动主题曲等,对基层群众文化活动带来了深远影响。因此,为了推动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的进一步开展,就需要解决音乐创作中的问题。

一、基层群众文化活动中音乐创作的重要意义

当前群众文化需求不断增长,各地群众文化活动发展也越来越好,参与群众文化活动创作的热情也被激发出来,各种艺术形式日益丰富。基层群众文化活动中音乐创作是容易被传播的关键环节,也需要加大开发力度,做好研究与探索工作。音乐作品也是一种重要的文化艺术形式,优秀音乐作品具备多种功能,包括情感激发、娱乐欣赏、文化沟通、发展经济和审美导向等功能。普通群众是文化音乐主要受众,参与者无数,具有透明性与广泛性特点,其他文化形式很难替代其社会文化沟通作用。音乐形式特殊,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让人们获得深层次感染,对群众审美影响很大。同时音乐还能激发群众情感共鸣,提高艺术鉴赏能力,在精神娱乐中获得升华。

群众文化活动属于社会活动范畴,对加强群众之间的沟通有促进作用,能够提升社会组织化程度,并为文明国风发展、民族团结等带来有益影响,实现民族自信的不断提升[1]。在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过程中,也有利于当前社会群众基层社会管理制度不断完善,群众在参与文化活动中可以满足自身精神需求,提高个人满足感与幸福感。不仅如此,音乐还具备疏导情绪、表达情感和释放压力等功能,群众在音乐中得到休息的机会,并将思想与理念通过音乐作品表达出来。发动群众参与到文化音乐创作过程中,也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基础,尤其是对很多传承性较强的民族音乐文化作品来说,不仅可以传承传统文化,也对民族融合带来促进作用。因此我们要充分认识到音乐创作的重要性,为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奠定良好基础。

二、基层群众文化活动中音乐创作面临的问题

(一)认识不到位,作品不够成熟

现在部分群众在文化生活方面认识不够客观,特别是很少关注身边的文化作品,政府部门也未积极开展宣传工作,很少引导群众认识各种音乐作品,无法达到丰富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的目的。在制定的文化政策与制度中,一些内容与当地群众实际文化需求还有很大出入,很少鼓励群众参与到音乐创作中,广大群众缺少音乐创作与发声的有效途径。在此背景下,政府相关部门过于重视创作流行性很强但创新不足的作品,存在作品成熟度不够的问题,不能达到普通群众真正需求。同时相关宣传工作也未做到位,导致很多群众无法及时对音乐作品有更多的了解,这些都是群众文化音乐创作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并关系着整个文化活动开展效果。

(二)忽视群体需求,音乐差异性小

当前,人们参与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的愿望日益强烈,但是在音乐作品创作中受到了很多限制,很多人过于追求流行或通俗的作品。其实不同的群体对音乐追求有很大差异,因为个人文化水平、知识背景等不同,所以音乐欣赏水平也不一样,这是基层群众文化活动开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如部分群众文化活动使用了流行、青春的音乐风格,对年轻人吸引力很强,而中老年人却抵触这类音乐形式[2]。当然也不能在音乐创作中只考虑老年人爱好,否则年轻人参与度不足,创作人员也会逐步失去信心与动力。这样会导致音乐创作的作用无法得到发挥,也降低了基层群众文化开展效果。此外地区不同,对音乐作品的需求也有差异,如一些民族地域性很强的地区,对传承民族文化的音乐作品需求很大,如果不严格区分这些创作需求,将导致音乐作品存在网络口水歌的倾向,引起音乐创作僵化的问题。

(三)作品类型区分不严格,市场匹配不足

在网络信息技术发展过程中,数字化将成为未来文化市场发展主流趋势,在各种文化创作的过程中,都需要关注网络文化为现实生活带来的影响。在新潮文化冲击下,传统文化原有作品体系将发生改变,且各种国际思潮与文化形态作品的涌入,也备受广大群众关注。如此一来,群众音乐作品需求有了很大变化,但是在音乐创作中还未做好应对冲击的准备,导致音乐作品被混淆,群众文化在细分领域发展也遇到了阻碍,市场匹配程度远远不足。由于音乐创作中对市场了解不多,导致很多音乐作品创作出来后很难得到广大群众的认可,就无法突出音乐创作在基层群众文化活动中的价值。在此背景下,对音乐创作来说就需要相关人员提前深入群众中调研,了解人们喜欢的类型,才能保证音乐创作质量实现提升。

(四)创新意识不强,忽视人才队伍建设

音乐创作是基层群众文化活动开展中的重要内容,但是由于音乐创作发展历程很短,在音乐领域中群众还很少进行创新创作,普遍存在创新意识不强的情况。在发展群众文化的过程中,专业音乐创作团队很少,特别是缺乏一些专业水平较高、创新意识较强的人才,导致团队建设远远不能达到基层群众文化建设要求。此外,音乐创作团队也很少接受专门的培训,不仅资源不充足,专业设备也很匮乏,加之人员流动性较强,为群众音乐文化发展带来了不利因素。因此,为了提高音乐创作水平,推动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的进一步开展,就需要夯实人才基础,通过多种途径培养专门的文化音乐创作人才。

三、基层群众文化活动中音乐创作的有效对策

(一)扩大宣传范围,引起社会关注

政府相关部门要发挥带队宣传的作用,在音乐创作中吸引更多人才与群众参与,将已有音乐作品宣传价值整合起来,确保群众对各类音乐作品有更深入的认识。以广场舞为例,为群众参与文化活动提供了平台,然而音乐作品仅仅被当成背景音乐,人们主要选择流行性强、风格类似和节奏简单的作品[3]。这些音乐作品大多是“洗脑式”,浪费了音乐创作平台,虽然群众在广场舞中能够收获快乐,锻炼身体,但是旋律往往被忽视,不清楚其中也有很多不同的表现形式。针对这种情况,必须结合群众需求创作音乐作品,并不断升华其层次。如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很多地方并不号召群众跳广场舞,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需要注意安全距离,创作“防疫广场舞”。具体来说,就是在音乐作品创作中融入勤洗手、多通风、戴口罩等防疫关键词,并配上活泼、严肃的旋律,以“洗脑”的方式让群众都能够牢固掌握防疫小技巧。此外,在宣传中还可以发挥网络信息平台的作用,尤其是体现移动端宣传价值,如抖音、快手等,很多“土味视频”对中老年群体有很强的吸引力。因此,政府部门可以借助短视频平台、微信小程序等移动端媒体,大力宣传群众音乐创作,发布类型多样、优秀丰富的音乐作品。

(二)结合群众需求,合理创作音乐作品

由于地区、群体和时间段等不同,群众在音乐创作需求上也有很大差异,要结合群众需求进行音乐创作,才能赋予群众音乐创作更强大的生命力。以民族地区音乐作品为例,大多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承载着各族人民喜怒哀乐,通过音乐方式表达失去亲人的哀痛、诞生生命的喜悦、丰收成果的快乐和抗击灾难的决心等[4]。少数民族音乐作品极具特色,是宝贵的精神财富,在群众文化音乐创作中也要充分挖掘与应用。在民族音乐创作中应结合民族性与现代性,并体现民族音乐节奏特征,注意规律长度、软弱改变和多种组合形式,在音乐作品风格与难度上也体现出差异。此外,重视音乐节拍。选择有规律的节拍完成音乐创作,同时还要体现音乐通俗性。音乐作品中大多采用本民族语言和方言,可以将本民族文化特色呈现出来,为了让音乐作品能够被更多人接受,还应该关注音乐作品的通俗性和易懂性,尽快采用普通话完成创作。各年龄群体喜好的音乐作品也要加快融合,如京剧与说唱相结合、流行与民族相搭配,体现群众音乐创作的多元化,让广大群众真正感受到音乐的魅力。

在基层群众文化活动中,为了提高音乐创作质量,也需要深入实地开展调查工作,掌握群众对音乐形式基本需求与审美特点,并完成各项音乐创作活动。对此政府部门要安排专业人员到群众中了解情况,通过书面问卷、面谈等方式,掌握基层群众的真正文化需求,让后续音乐创作有良好的条件。同时要结合各种年龄、文化背景和素质的群众开展访谈工作,分析各方面影响因素,让音乐创作获得丰富素材,让各类群体的音乐需求得到满足。同时也要发挥新媒体作用,向群众征集音乐创作方面的建议,发动群众参与到音乐创作中,让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有良好基础。群众意见通过信息技术进行整理,汇总后发给创作人员,从而保证了群众文化音乐创作的质量。

(三)结合市场需求,提高音乐创作有效性

在群众文化音乐创作过程中必须逐步扩大范围,突破技术上的壁垒,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根据群众需求有针对性创作各类音乐作品。当前短视频平台用户数量庞大,传播渠道广,具有短小、快速和多样的传播特点,也为群众文化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5]。以抖音平台为例,有很多“刷屏”类视频内容,为群众提供了模仿的视频模板,通过点击进入视频录制页面,能够根据模板设计录制同款视频软件。因为操作过程非常简单,作品数量也快速增加,并引起人们争相模仿,为原作品广为流传创造了条件。在群众音乐创作过程中,也要利用抖音等平台,在某类音乐创作中提供视频录制模板,吸引群众参与创作中,不仅促进了原作品的传播,也在创作中丰富了思路。可见,在群众文化音乐创作中利用电脑、手机软件等,能够突破传统束缚,创新音乐创作形式与方法,为群众音乐创作与发展夯实了基础。

(四)重视创新立意,培养更多人才

群众文化音乐创作需要有专业的人才,具备过硬的专业功底,能够不断创新音乐创作思路,从整体上保证群众音乐文化水平的提升。对此要打造专业的团队,或者是开展音乐培训与讲座、巡演等活动,让本地队伍能够逐步走出创作圈子,与其他地区和领域的人才展开文化交流,掌握最前沿、最具创意的音乐作品创作思路[6]。此外,也要吸引各地音乐人才,营造良好的创新文化氛围,并通过评选、比赛等方式收集创作优秀音乐作品,或者是开展“青春有你”音乐创作大赛。这样才能为群众音乐创作吸引新生力量,为大学生、年轻群体提供参与机会,也让群众文化音乐创作有更多活力。在群众文化音乐创作中,也要重视在硬件方面的引进与升级,配置智能创作等互联网技术设备、各种特色乐器等,为音乐创作提供可靠硬件支持。

四、结语

总之,推动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能够满足当前时代发展要求,这是因为基层群众文化具有庞大的受众群体,影响范围很广,在我国精神文明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开展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的过程中,也要提高对音乐创作的关注度。这是文化活动的载体与具体表现形式,需要创造更多优秀音乐作品,这是新时代背景下文化工作者需要履行的职责。因此,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的过程中,就要发挥音乐创作的作用,提高广大群众的艺术鉴赏能力,为群众文化事业的发展产生有力促进作用。

猜你喜欢
音乐创作音乐作品基层
音乐作品赏析模式研究
姚晨琴歌四首《云·山·风·松》音乐创作初探
钢琴性能对音乐创作风格的影响
秦腔现代戏《西京故事》的音乐创作技法分析
赵季平音乐作品选集
基层为何总是栽同样的跟头?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音乐创作骨干培训班”圆满结课
图力古尔及其音乐作品浅析
基层在线
音乐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