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薄璇 于文龙 王思懿
(吉林建筑大学)
陶瓷,是中华文明瑰宝中相当璀璨而又具有鲜明代表性的一颗,我们国家的英文名称“China”直译过来就是陶瓷,足见我国的陶瓷文化对世界产生了多么难以忽视的巨大影响。中国的陶瓷,是我国劳动人民千百年来的宝贵智慧结晶,更是值得我们骄傲的文化财富。
指人工建筑而成的资产,属于固定资产范畴,包括房屋和构筑物两大类。房屋是指供人居住、工作、学习、生产、经营、娱乐、储藏物品以及进行其他社会活动的工程建筑。
在漫长的社会演化中,我们遗失了很多传统的文明和手艺,数不清的精彩文化遗产在战争和文明的演化过程中悄然消失,没有留下一丝补救的手段,但陶瓷艺术不同,它从一而终地延续着它应有的美妙与生命力,不仅没有因为长远的历史变迁而黯然失色,反而在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中更加熠熠生辉,在与新时代的磨合中更加多元化,不仅做为传统的日用品、建材,也不仅作为装饰品,而是走进实验室,为“超导”和“绝缘”的研究做出了相当大的贡献,其作用无论是放眼于人类史抑或是科学史,都可歌可叹。
在科技高速发展,社会高度现代化的今天,陶瓷艺术越来越脱离原本的“手作”,而趋向于机械化和现代化的生产模式,本文讲述一些关于建筑空间在陶瓷手作中的一些创新创意,希望将现代化的建筑外形与陶瓷艺术融合,可以推动偏向传统运作模式的手作陶瓷行业的发展和不断更新。
传统的陶瓷多为实用性的日用品、建筑材料、陪葬品、祭祀礼品和装饰品等,形态各异,从最初的陶罐陶碗,到后来的人俑兽俑、陶瓷枕,再到如今的工业化陶瓷制品,几乎从未见过将建筑形象融入陶瓷的造型。
据分析原因有三:
1.传统的拉胚制作多为圆形剖面,与建筑物的四方形状不相符合,故古代工匠不会费时费力的制作方形的建筑样器皿供人们日常使用。
2.陶瓷制品用于建筑材料时多作为瓦当屋檐,圆形结构更美观的同时不易存水,相较于方形外观而言更加实用。
3.用于陪葬品和祭祀礼品的陶瓷多为人佣和动物俑,丧葬用品更加注重还原墓主人生前的生活环境,祭祀礼品精美者追求美观大气,故多用更加华丽的其他造型,朴素者追求实用性,建筑外形器皿不易制作。
由此三点可见,传统古代陶瓷既不适合用作于建筑造型的延展,也没有应用建筑外形的条件。
而我们现代手工陶瓷则不同。
我们虽然仍旧沿用着传统的手作模式,但我们有较前人而言更广阔的市场和更先进的制作工具,也有更多的人力物力,更方便的营销模式。新颖的建筑外形的陶瓷小品对我们而言既不会不方便大量制作,也不用过分追求其实用性,更没有“难有销售市场”的后顾之忧,是可以一试的可靠方案,例如将造型简单的方形小建筑做成套娃,既可以绘制不同的图案制成系列产品,又可以在艺术化的基础上磨平顶端棱角,倒扣过来变成大小不一的碗或杯。
试想,如果将高大的现代建筑融汇入陶瓷的外形,设计出各式或实用或用于装饰的陶瓷小品,打破常规,将城市里鳞次栉比的高达楼宇把玩在掌心之间,是否也有种别样的趣味?甚至可以不拘泥于艺术小品,饰品,首饰,甚至于餐饮用具等等,在制成一部分这样的产品后可以向不同的平台广泛征集创意,并给予优秀创意的提供者一定奖励,这种不同凡响的设计理念和别具一格的立意形式势必会吸引一部分喜欢建筑而不了解陶瓷的顾客走近陶瓷,了解陶瓷,从而扩大这种建筑手做的受众面,也拓宽了年轻人们的视野,增加民族认同感和自信心,并且号召更多的人认识陶瓷,喜爱陶瓷。
中国作为陶瓷之乡,陶瓷文化的大国,陶瓷天然的与我们的文化更有契合性。建筑,多指房屋,而与我们关系最密切的房屋大概就属我们的家了。在受到孝道儒学影响颇深的中国人心中,家,不仅是住处,更像一种代表归宿的符号,一种代表着“故乡”,象征着无数华夏儿女灵魂的居所,是我们心灵的最终归宿。千百年来,无数文人墨客和艺术大师将这种延续在中国人血脉里的情节通过不同的方式或具现于纸笔,或塑造出相应的,有代表性的形象。
那么,陶瓷小品是不是也能够做到这一点呢?将陶瓷的可塑性给我们提供了新的思路,能否将这种代表心灵归宿的符号赋予代表着中国文化的陶瓷?无论是在素白的陶瓷上描摹黑瓦青砖、雕栏玉砌,又或是在不同颜色的陶瓷上塑造出祖国各地具有代表性的建筑模型,都不失为一件美事。传统中国人的观念中,家,就是那方小小的天地,其中有家人,有亲朋,是心灵栖息的港湾,更是一种归属感的象征,家,家族,瓷,中国,无数个小家,无数个小小的天地,勾勒出的是中国文化的源远流长,陶器,瓷器,历久弥新的变化里,是我们的文明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闪光。
当代社会,不少年轻人相比安居一方,更认同“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每个城市的流动人口在改革开放后飞速上升,那么,在离家求职求学的游子越来越多的今天,这些身在他乡异地思乡而不得归的游子们,是否会为了这饱含故乡情怀的小陶瓷制品驻足片刻?
文雅中流露出几分俏皮,旧形式,新创意,很符合当代年轻人的审美。这样变相的推广我们的民族文化,不仅能让我们自己的同胞通过这种形式更加了解和喜爱我们的国粹,甚至可以通过“心灵港湾”的意义赋予,让蕴含中国“家文化”的小陶瓷房屋们走出国门,让我们的外国友人更进一步的了解我们,理解我们,也不失为一种正向的文化输出。陶瓷建筑构筑出的小小故乡,不仅能够传递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和在我们数千年历史长河中绵延不断广为流传的思乡情怀,还可以更进一步,在中国传统审美的基础上,仿照全世界各地的建筑风格制作陶瓷小品,推向世界各地,例如日本的枯山水、俄罗斯的洋葱式圆顶、荷兰的风车、法国的哥特式城堡、取外国人的外型做灵感,将中国的传统工艺和审美,中外文化的碰撞,能够吸引一部分相应领域的爱好者,将我们的陶瓷工艺推广到更远的地方。
陶瓷既是中国悠久文化的代表之一,有相应的文化和历史,从最初的半坡遗址陶器初诞生、仰韶文化彩陶的发扬和发展,到后来的秦朝时期陶俑、再到汉代的瓷器时代的到来,而后随着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升,强盛的国力加之广开国门的贸易政策,文化与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陶瓷产业也飞快发扬发展,产自中国的陶瓷畅销海内外,通过丝绸之路跨过黄沙和海洋,一度引领着世界各地的潮流和时尚。
今天的我们在结合建筑与传统陶艺的时候,也可以沿用这样的思路,将陶瓷与中国传统的文化精粹一定程度上融合,比如复制独具中国特色的飞檐、瓦当、脊兽,或者在以上几种特色建筑结构的基础上进行二次创作,让它们变得更可爱或更华美,使其在使用价值外具有一定的观赏、装饰价值,或直接舍弃使用价值,以观赏价值为主,制作一系列产品。又或者,将中国古代陶瓷销售和传播的主要途径——丝绸之路——以途经地域的建筑模型陶瓷小品的形式展现出来,选取一部分丝绸之路上的国家或聚落,还原各地当时的风土人情,以陶瓷建筑小模型的形式将他们一一呈现出来,其中可以点缀以小人俑小物俑,打造具有古朴气息的“国风陶瓷沙盘”,甚至可以在丝绸之路上一系列途径地中选取几个博物馆,与之联名打造一系列商品,在宣传丝路文化的同时宣传陶瓷文化。
除去部落文化、丝路文化,还有陶瓷在我国自诞生以来延续千万年的历史可供借鉴。
我们的彩陶文化以仰韶为代表,反映了我们的部落文明在对自然探索初期的情况,是我们感受自然拥抱自然记录自然的日志,是我们文明发展的道标,秦汉唐的陪葬陶俑是三个强大帝国风土人情发展的真实写照,无论兵马俑的威武庄严、彩绘人俑的栩栩如生,还是唐三彩特别的流动感,都是国力强盛文化与经济高度发达的证明,在宋代,家喻户晓的八大窑系在今天也影响深远,而青花瓷在元明两代曾经风靡一时,引领世界潮流,甚至跟随郑和下西洋,畅销海内外……我们的文明中,陶瓷文化有许许多多值得骄傲值得学习和借鉴的艺术形式,不妨将曾经在我们文化中留下浓墨重彩的图样和烧制方式套用在今天的陶艺作品上,用五千多年前彩陶绘制的方式在小小的陶艺小品上描画,将八大窑系的烧制方法套用到小小陶艺小品的烧制上,在素白的小陶屋上绘制青花瓷,并且可以将近现代才有的红色马克思精神融合到陶瓷领域,用陶瓷还原伟人故居,革命圣地等……各种时代特色和地域特色的陶瓷小品可以在各大博物馆和景区售卖甚至随门票赠送,既推动了陶瓷产业的复古潮流,也给旅游业的景点特产礼物提供了新花样。这不仅是陶瓷发扬发现的历史,更是对我们民族文化不断进步不断完善的纪念,历史的洪流滚滚向前,而我们的文化中那些漫长辉煌的岁月,有足够的积淀能让我们用以纪念和借鉴。
众所周知,早在距今一万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我国先民就已经开始使用陶器,从当时的原始陶器,到后来的彩陶、到秦汉的青瓷和陶俑、再到唐三彩、元青花、到乾隆帝的瓷母……陶瓷制品的花样和种类陪伴着神州大地上的人们,不断发展,不断创新,而在瓷的使用上,更是比欧洲国家早了一千七百多年,如此漫长的历史,在我们的文化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记号,以至于我们在使用和制作陶瓷用品或装饰品时,有时候会被思维定式限制,从而只遵循固定的套路,生产出固定的陶瓷用具来。
所以,何不打破限制,将传统与现实相结合,陶瓷具有高机械强度、耐磨耐腐蚀、原料丰富无污染和热稳定性好等多种优点,我们完全可以把陶瓷应用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在不同的领域应用陶瓷,比如陶瓷的耐腐蚀特性,就可以加以利用,制作刀具,避免了果蔬汁液内含的酸性物质对刀刃的损伤。
反观建筑,除去实用性,建筑物的外形不仅可以应用于制作摆件小品,还可以只取其中的一小部分,完成一整件作品,比如截取中式建筑中最经典的部分:榫卯结构,用于制作陶瓷的儿童玩具,再或者,以建筑的大致形态,等比例缩小到一定程度,制作成首饰饰品,将缩小的微型建筑佩戴在身上,不失为一种趣味,相比较绘制在陶瓷上的花纹,立体结构的饰品更大程度上发挥了陶瓷的可塑性,在空间构造和陶瓷塑造两方面给出了新的理解和定义,打破了传统定义的建筑与陶瓷之间的隔阂,使传统文化和新兴艺术有机结合,让古老的手艺也变得生动起来。
当原本高高居于殿堂的艺术品主动走下“神坛”,进入普通人的视野,吸引的目光自然而然的就会变得更多,可以参考景德镇陶瓷出售的小兽陶瓷小摆件,其中有十二生肖,有中国传统神话里的神兽,小小的兽俑憨态可掬活灵活现,动作和形象显然都经过了精心的设计,脱离了纯粹的实用和艺术品的范畴,走向大众,这就是典型的成功模范。人们未必能欣赏深奥的艺术品,而简单易懂的美始终能够吸引审美观念更加大众化的普通人。
相比一本正经的向外界灌输陶瓷的历史和文化,不如从日常用具和摆件配饰开始,先让大众发自内心的喜欢上陶瓷,而后自发的进行了解,这样不仅能确定受众有足够的兴趣,愿意了解,有了解的意图,更是直接保证了文化的正向输出,不会因为产品过于“高大上”,脱离生活脱离大众,而在推广时时适得其反。
而陶瓷的搭档也可以随着我们文明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得到一定改善,例如陶瓷不一定要搭配釉彩,还可以选择滴胶又或者玻璃与金属,制作精美的饰品或摆件。可选的材料越来越多,相信未来的陶瓷制品会越来越现代化,而现代化,往往意味着更多的商机和发展空间,意味着更多的可能性,而我们要做的,就是不断提出不断实践,将陶瓷产业和新兴工业相结合,去尝试去创新,把“可能性”变成“可行性”。
综上四点,我认为,陶瓷艺术完全可以将建筑风格融汇在陶瓷手作作品中,利用陶瓷的可塑性、延展性及色彩的多样性,在陶瓷和建筑的基础上打破界限,令建筑的空间感和陶瓷的细腻古朴相融合,就能够赋予艺术和陶瓷新的定义。除去建筑之外,还可以有更多的融汇空间,陶瓷的特性决定了这种亦柔亦刚的人类文明产物具有相当强大的包容性和融合性,能够在很多领域和不同的事物随机的结合,产生正向的变化!而这些变化,就需要我们不断去探索,不断去尝试,将陶瓷文化这一中华文明的瑰宝不断发扬下去,传承下去。
陶瓷是我们悠久文化的象征,作为我们面向世界的文化瑰宝的代表之一,陶瓷已在不知不觉间沾染上了我们的气节和品质,正如历史洪流中不断向前不断创造奇迹的中国人民一样,陶瓷不应被限制,它不仅仅可以是餐桌上的碗碟,实验室的超导材料,还可以是浓缩一方天地的小家园,是精神的寄托,打开对外贸易的媒介,更是中国人民千百年来的勤劳和智慧的结晶。努力完善和发展陶瓷制品和陶瓷产业,就像传承华夏先民积淀在血脉中的美好的品质,将建筑风格融汇在陶瓷文化中,其实是一种美好的结合,将我们独树一帜的建筑文化和“家文化”与陶瓷艺术这种“重量级”瑰宝相结合,吸收更多的元素在陶瓷制作方面,相信会产生我们自己都无法想象的创新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