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忠东
党的十八大以来,江苏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食品安全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入实施食品安全战略,全面落实“四个最严”要求,强化食品安全党政同责,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推进食品安全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全省各设区市、县(市、区)全部制定党政领导干部食品安全责任制清单,从农田到餐桌的全链条、全过程监管能力持续提升。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机制不断完善,食品安全保障水平不断提高,重大食品安全风险得到有效管控,牢牢守住了不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底线。江苏省食品安全形势持续稳定向好,食品安全工作连续5年在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评议考核中获A级等次。
食品安全没有“零”风险,食品安全是“产”出来的,也是“管”出来的
第一,食品安全工作是重大政治任务。总书记指出,“食品安全是民生,民生与安全联系在一起就是最大的政治,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这项工作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来抓”。这就要求从讲政治的高度认识食品安全工作的极端重要性,牢固树立以政治引领业务方向、以业务彰显政治效果的意识,切实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和政治执行力,义不容辞地扛起做好食品安全工作的政治责任,坚决完成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工作部署与任务。
第二,食品安全工作必须坚持“党政同责”。要进一步强化党政领导责任,坚持党政同责、标本兼治,增强工作的预见性、敏锐性,统筹运用多种手段,破解监管资源和监管对象不匹配的矛盾,提高综合监管能力,善于研究及把握市场经济规律,综合运用各类政策和法律法规等工具,统筹协调各方力量,强化监管责任,提升监管效能,为做好食品安全工作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第三,食品安全工作要“以人民为中心”。既要解决好群众关心的食品安全突出问题,还要善于从政治上把握食品安全工作,强化政治站位意识,提高政治执行力,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努力在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上取得新成效。
第四,食品安全监管要落实“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监管。总书记指出,“食品安全是‘产’出来的,也是‘管’出来的,要坚持产管并重,加快建立健全覆盖从生产加工到流通消费的全程监管制度,严把从农田到餐桌的每一道防线”。因此,要注重以效能为目的,努力在智慧监管和信用监管上取得新突破,不断建立健全覆盖从生产加工到流通消费的全程监管制度机制,严把从农田到餐桌的每一道防线,构建全程覆盖、标准严格、运转高效的监管格局,确保食品安全监管各个环节没有漏洞,无缝衔接。
第五,食品安全形势依然严峻。总书记指出,“这些年,党和政府下了很大力气抓食品安全,食品安全形势不断好转,但存在的问题依旧不少,老百姓仍然有很多期待”。因此,要善于准确把握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战略意图,善于将国之大者落实为局之要务,增强忧患意识,树立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认真研判阶段性食品安全形势,加强对新形势、新任务、新问题、新业态的研究,切实树立起系统观念,把握好多元目标,加大监管力度,坚决守住食品安全底线,确保老百姓舌尖上的安全。
江苏省积极推进、认真落实落细食品安全工作
江苏省的食品安全工作就是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食品安全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和重要论述具体化、法规化、制度化,积极推进、认真落实落细的过程。这也是江苏省食品安全监管能力大幅提升、形势持续稳定向好、百姓满意度明显提高的重要保障。
第一,组织领导体系更加健全。江苏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工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听取汇报、部署安排。吴政隆书记多次作出批示,并强调“食品安全必须确保”;许昆林省长在听取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汇报时指出,“食品安全要牢牢守住”。结合机构改革,及时调整江苏省食安委领导与组成人员,并将食品安全工作列为省政府年度百项重点工作,纳入设区市高质量發展考核。在江苏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省各地各部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食品安全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食品安全工作的决策部署,把保障食品安全作为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实际行动,奋发进取、扎实工作。江苏省食品安全形势稳定向好,连续5年在国务院食安委考核中获得A级等次。
第二,协同共管格局基本形成。2018年,按照国家统一部署,组建成立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整合市场准入、信用、网络、广告等市场监管资源,进一步增强了食品安全监管能力。同时,建立了从省到设区市、县(市、区)各级的市场监管机构,乡填、街道设立派出机构。省、市、县、乡设立四级食品安全委员会及其办公室,在综合协调机制下,各部门协作配合、齐抓共管,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食品安全监管+协调”体制更加完善,治理效能不断强化。
第三,法规制度建设不断完善。江苏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深化改革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实施意见》和《关于落实地方党政领导干部食品安全责任制规定的通知》这两份重要文件,以此对推进江苏省食品安全治理体系建设作出总体部署和制度安排。印发《江苏省“十四五”食品安全规划》,省人大常委会修订发布《江苏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条例》《江苏省粮食流通条例》等地方性法规。江苏省食品安全委员会修订工作规则,进一步细化明确24个成员单位食品安全工作职责,制定基层食安办规范化建设意见。推动落实党政同责,全省各市县全部制定党政领导干部食品安全责任清单,有11个设区市的党政主要负责同志担任食安委主任。优化食品安全考核体系,更加突出问题发现率、抽检合格率、公众满意度等实效指标,并将食品安全专项考核结果纳入对设区市高质量发展绩效评价体系。严格落实“红黄牌”制度,对30个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县(市、区)进行跟踪评价,5个地区被首次黄牌警示,2个地区被撤销命名。随着法规制度体系的不断完善,政府依法监管、企业依法经营、消费者依法维权的食品安全法治化水平不断提升。
第四,严把进口冷链食品监管关口。将江苏省78个集中监管仓整合至30个,制定管理标准,开展全覆盖检查,推动集中监管仓规范有序地运行。江苏省进口冷链食品追溯平台率先与国家平台对接,截止2021年底,已覆盖进口冷链食品约8.44万批次、3.3万余个品种、179.39万吨,处置阳性冷链食品事件61起,排查涉疫进口冷链食品约772.71吨,并严格按规范要求处置到位。加快建设苏州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推动形成覆盖农产品主要产销地和中转集散地的冷链物流网络。此外,口岸消毒、物流保障、仓储管理、市场销售等各个环节的监管全面加强,有效防范了疫情输入性风险。
第五,落实“从农田到餐桌”全程监管措施。实施农兽药使用减量行动,累计建设13个国家级绿色防控示范县、12个国家级减抗试点达标养殖场。对食品生产企业加强飞行检查、体系检查,对大型连锁餐饮单位、学校食堂、网红餐厅等加强日常监管,发现问题全部闭环整改。江苏省农产品抽检量1.96批次/千人,食品抽检量9.6批次/千人,食品安全评价性抽检合格率99.22%,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查处食品安全案件4.53万件,破获食品犯罪案件787起,食品安全违法行为得到有效遏制。
第六,不断加大源头食品安全治理力度。江苏省政府将食品小作坊整治提优作为年度民生办实事项目。改造小作坊3 000余家,建成集中加工区47个,培育省级“名特优”352家。深入开展乳制品、肉制品、婴幼儿配方乳粉等质量提升行动,2家企业荣获2021年江苏省省长质量奖,11家企业通过“江苏精品”认证,39家食品生产企业通过先进质量安全管理体系认证。推进主体责任落实,江苏省食品生产企业自查率、监督抽查考核覆盖率均达100%,连续两年位居全国前列。
第七,“双安双创”示范引领成效显著。坚持一手抓国家创建,一手抓省级创建,积极打造示范创建“江苏高地”。相关工作得到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领导的批示肯定,要求总结江苏经验,推动创建工作深入,南京、南通、苏州、无锡4市进入争创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行列。扎实开展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75个县(市、区)创成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城市。优化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动态跟踪评价体系,《食品安全指数评价指南》纳入江苏省地方标准项目计划。深化推广创建宣传识别系统,在有关媒体连续6年设置创建专刊,不断提升创建工作知晓率、支持率。不断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建设力度,江苏省累计创成14个国家级、47个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省级以上农产品质量安全县比例达84.2%。常州市创成江苏省首个国家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南通市、连云港市创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南京市江宁区、淮安市淮安区、盐城市盐都区、宿迁市宿豫区创建第三批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强化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动态管理,组织对农安县(市)开展动态监测或监督检查,巩固和提升农安县创建成果,打造农安县金字招牌。十万规模主体入网监管行动、“网格化+精准监管”新模式、胶体金法速测试点、农产品质量安全县整省创建等工作走在全国前列;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合格率达99.09%。
第八,食品安全共建共治共享氛围更加浓厚。为进一步强化社会监督,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将投诉举报热线“五线合一”為“12315”,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大力推行“明厨亮灶”建设工程;开展食品安全责任保险,大型食品生产企业、食用农产品批发市场等食品安全责任保险覆盖率达95%以上;积极探索基层网格化管理等社会共治路径;开展“餐饮服务你我同查”“百千万你点我检”“质量兴农环省行”、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举办“省食安委专家有话说”“食话实说”等系列活动,发布食品安全典型案例。食品安全综合满意度连续3年提升,“人人关心、人人参与、人人维护、人人享有”的食品安全社会共建共治共享格局进一步形成。
总之,江苏省在食品安全工作中严格落实“四个最严”要求,认真做好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全链条监管,抓紧抓实抓细食品安全工作,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为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新篇章保驾护航,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