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润中国心

2022-06-03 14:01冯春久曹国宏孙双涵杨振辉
农村农业农民·A版 2022年6期
关键词:淅川县库区碧水

冯春久 曹国宏 孙双涵 杨振辉

2014年冬,源自茫茫秦岭深处的丹江水,从河南淅川向北京奔流而去,这流淌的是挟裹着楚汉灵魂的气血啊,充盈华北儿女的经脉滋润焦渴的生命。这是淅川库区千万万人民用血汗和泪水甚至生命沉淀的甘露啊,这是一条流向北京的生命之河——

从北京出发,沿南水北调中线干渠南下1432公里,是河南淅川。这里,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所在地、核心水源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境内绿树环绕,清河竞流。

2014年12月12日14时32分,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正式开闸通水。甘甜清澈的丹江水一路北上,北京、天津、鄭州等沿线20多座大中城市7900多万人受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是谁呵护着源头活水,滋润着中国的心脏?

吃水不忘掘井人,移民就是掘井人

回想起2021年5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邹庄村的场景,淅川县九重镇邹庄村党支部书记邹玉新依旧很激动:“我依然清楚地记得总书记说,‘你们为了沿线的人民能够喝上好水,舍小家为大家,这是一种伟大的奉献精神,沿线人民、全国人民都应该感谢你们。吃水不忘掘井人,你们就是掘井人。’听了总书记的话,大家都很感动,觉得我们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翻开整个淅川的移民搬迁史,一幕幕悲壮的活报剧又在眼前上演。1958年,丹江口水库开始修建,还没来得及抖落身上筑坝的尘土,淅川首批2.3万移民支边青海;1966年至1968年,淅川7万多移民迁往湖北;20世纪70年代,随着丹江水位的不断升高,淅川再次移民……自1959年到2011年,在长达半个世纪时间里,淅川先后有36.8万人西进青海,南下湖北。风雪交加的青藏高原,留下了他们垦荒的脚步;芦苇遍地的湖北大柴湖,见证了他们筚路蓝缕的身影。

2010年6月,新时期南水北调丹江口库区移民搬迁启动。淅川新增淹没面积144平方公里,几十万亩肥沃的土地沉陷出一片汪洋,几十万间房屋或拆毁或淹没,各项静态淹没损失近100亿元,主要淹没指标居库区两省六县市之首。

邹玉新就是这批移民中的一员,回忆起搬迁的那段日子,心里还是阵阵疼痛,“没有到过移民村,你可能不知道移民搬迁的辛酸。他们扒掉自己亲手盖的房屋,锯倒自己亲手栽的树木,卖掉自己亲手养大的牛羊……他们在残垣断壁前吃下最后一顿晚餐,在送亲的火堆前彻夜不眠,在祖宗的坟前长跪不起;他们拉着小儿、搀着亲娘脚步蹒跚……”

“金窝银窝不如自家穷窝啊。一年以后,当我们重返故里,再也看不到昔日的家园,听不到熟悉的乡音,一个个忍不住跪倒在地、放声痛哭。你想呀,在中国的版图上,再也没有了这些行政区划;在这块土地上,再也见不到炊烟袅袅的村庄。”邹玉新的眼里噙满泪水。

据了解,在“天下第一难”的移民工作中,淅川县没有发生一起移民重大伤亡事件。但却有300多名党员干部晕倒在搬迁现场;100多名干部因公负伤;王玉敏、李春英、刘伍洲、金存泽和马有志等10名干部,牺牲在移民工作一线。

“党和政府没有忘记移民老乡,对我们厚爱有加。”邹玉新介绍,目前,淅川县通过挖掘村里的移民文化、红色文化和田园生态文化,打造集红色研学、农耕文化研学、农旅休闲等于一体的观光带,“我们发展得越来越好,老百姓的腰包也越来越鼓,生活正如‘芝麻开花节节高’,往后的日子会更好哩”!

壮士断腕破困局  绿色发展辟新路

夕阳余晖下,锅炉锈迹斑斑,两根烟囱高耸,大门上的字迹依稀可辨——淅川县丰源化工有限公司。很难想象,这曾经是原化工部在豫鄂陕三省七县交界布点的唯一氮肥生产企业,职工1428人,总资产4亿元,年产6.5万吨合成氨,产值2.5亿元。

“在那个粮食生产能力低、全国人民吃不饱饭的年代,丰源化工对豫鄂陕农业发展、农民增收起到了重要作用,却因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被迫关停。”说到“重要”二字时,企业负责人王运斌加重了语气。

“企业关停后,1428名职工被迫下岗失业。站在关停的设备前,职工们眼泪流个不停,‘饭碗砸了,这可咋整?’那段时间,他们吃不下饭,睡不着觉,心里堵得慌。由于生活陷入窘迫,他们不得不在大街小巷拾破烂、推三轮、摆地摊,维持生计。”王运斌的眼睛有些湿润了。

为了一库碧水,淅川广大干群经历了怎样的痛楚呀,先后关停380多家污染企业,1.9万名工人下岗失业;取缔库区水上餐饮船及5万余个养鱼网箱,全面取缔禁养区内400家养殖场、100多个养殖户,综合损失达8亿元。

但淅川人民深知,对南水北调这项宏图伟业来说,自己再大的事也是小事。

守山守水,不能守穷。淅川县以“双九”战略为引领,立足水质保护的刚性要求,掀起了一场“绿色革命”,并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引导企业技术改造、转型升级。与此同时,大力调整工业结构,王运斌也在政府资金支持下,成功将企业转型为一家绿色环保的生产企业。去年12月,公司荣获“河南省知识产权优势企业”称号,正加快迈向高端制造业。

当好“掘井人”,共护“门前水”

在马蹬镇寇楼村,伴随着挖掘机的轰鸣声,侵占丹江口水库库容的千亩大闸蟹基地被夷为平地,在现场指挥的是镇河长办主任张阳。

“马蹬镇库岸线长,需要整治138个点位,几乎占全县三分之一。”张阳介绍,从核查到拆除,她全程参与,5个多月几乎没有休息过。为了确保整改进度和效果,有时一天要在不同的点位之间奔波200多公里;个别群众人难见、电话不接,她就辗转找其亲朋、邻里来做工作;有时候白天做通工作,为防止反复,就连夜拆除。

正是在张阳等库区党员干部的努力下,“守好一库碧水”专项整治行动有力推进。截至4月24日,淅川县已整改问题点位493处,整改率达99.19%。

“要把水源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作为重中之重,划出硬杠杠,坚定不移做好各项工作,守好这一库碧水。”牢记总书记的嘱托,张阳等新时代的“掘井人”,像保护眼睛一样呵护着一库碧水。

作为移民精神发源地,淅川不断吟唱出最美之歌。在全县开展“弘扬移民精神,弘扬好家风家训,争做最美淅川人”的“两弘扬一争做”活动,一大批新时代的“掘井人”应运而出:30多年以山为家、与林为伴,守卫着水源地的“绿色长城”的“最美护林员”陈人范;无论盛夏骄阳似火,还是寒冬寒风刺骨,终日巡查水面漂浮物的“最美护水员”尚世杰;从朝霞微泛的黎明到余晖尽染的傍晚,日复一日重复道路清洁工作的“最美环卫工”候林旺……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正如滔滔丹江永不止步。随着“两弘扬一争做”活动的深入开展,淅川的党员干群用一库碧水诠释着自己的忠诚担当。最新监测数据显示,丹江口水库水质均稳定达到Ⅱ类水标准,水质状况优良,符合调水标准。

猜你喜欢
淅川县库区碧水
杨优秀
淅川县发挥协会优势培育主导产业的措施
淅川县加强湿地保护促进生态农业发展的策略
碧水公园
柘溪库区人民“靠山吃山”之我见
黄州遗爱湖
伊拉克库尔德地区公投在即
伊拉克政府军入主基尔库克
淅川县全面推进健康扶贫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