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雅静
汽车缓缓停在路边,到站了。车门慢慢打开,涌出潮水般的人群,人群的最后,下来一位老人。
那是我的爷爷,我使劲儿朝他挥手,他脸上露出惊喜的神情,但很快又消失了。他像一名战士,迈着有力的步伐来到我身边,略有不满地说:“都说了不用来接,我又不是不认识路!”自从我到县城上学后,因为老家离县城比较远,爷爷又忙于农活,我们祖孙俩见面的机会越来越少。
我微微一笑,跟着爷爷。他很久没有来县城了,所以这次执意要自己搭车来看我。爷爷的头发已经全白了,脸上的皱纹是岁月细细地、用锋利的小刀刻上去的。即使有这样的变化,他还是不服老。
我伸手要接过他手里的袋子,他却一把挡住我,独自提着袋子大步向前走,我只能跟在他后面。可是,到了路口,他犹豫了,停了足足几秒,他才迟疑着抬起了左脚。我知道,他这一步走得并不踏实。我叹了口气,轻声说:“爷爷,走这边。”爷爷快速地转身道:“哎呀,我知道,不用你说。”
爷爷真的老了,他的步伐越来越慢,越来越不安心。
我快速跟上,轻轻地牵起他的手。但过马路时,他还是甩开我的手,在前面走。突然,一辆车飞速驶来,从爷爷身边经过,差点刮到他。我快步走过去扶住他,他的眼神流露出的不再是坚定,变成了迟钝、害怕与茫然。但是,他还像以前一样,耐心地安慰我:“没关系 ,车来车往里肯定会有间隙的,莫要怕,爷爷领你过去。”像从前一样,爷爷很自然地把手递给了我。
爷爷的手会给人带来无尽的安全感。他的手很粗糙,遍布着老茧,那一双大手发黄,是被故乡的黄土浸染的颜色,是洗不去的岁月积淀,是他一生辛苦劳作的见证。我小时候,就是这双手牵着我爬过后山的石阶,跨过门前的水沟;就是这双手为我编过花环,给我抓过蝈蝈儿。这大手仿佛隐藏着神秘的力量,是幼小的我踏实、快乐的源泉。
但这一刻,我感觉爷爷真的老了。这一次,让我来牵起他的手!我握紧爷爷的大手,说:“以后让我来牵着您过马路,您要跟着我一起走。”爷爷有些吃惊,很快又笑了,他摸了摸我的头:“小机灵鬼!”脸上露出了从未有过的欣慰神情。一大一小、一黄一白的两只手紧紧地握在一起,我牵着他的手走在繁华的街道上,就像以前他牵着我的手,走在安静的乡间小路上。
此刻,微风不吵不闹,红尘不喧不扰,岁月虽然改变了爷爷和我的容颜,但我们对彼此的爱却从未减少一分。
爷爷,这一次,让我牵起您的手。
【评 改】
先是“惊喜”,随即“消失”,观察细致,爷爷矛盾的行为给文章设下了悬念。
“有力的步伐”“不满”的神态,细节描写刻画了爷爷不服老的性格,为下文故事情节的发展作铺垫。
简洁插叙,交代事件背景,丰富文章的内容。
动作描写,爷爷处处刻意显示自己还未老。
“迟疑”“不踏实”“越来越慢”“越来越不安心”写出了倔强、要强的爷爷老态已经很明显,让人隐隐心痛。
受到惊吓依然关心、安慰“我”,“不服老”的背后藏着最深的爱,紧扣主题。
对爷爷的手进行细致地描写,触觉、视觉相结合,插叙对往事的回忆,把自己的情感集中到“手”这一具体的形象上,慢慢地向“牵手”的感人瞬间靠拢。
神态描写,爷爷终于接受自己已经老了、孙女已经长大的现实,故事情节的“翻转”,使文章波澜起伏。爷爷的神态描写及祖孙俩的温馨画面,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一大一小、一黄一白的两只手”的特写镜头,让人倍感温馨,再次扣紧文章标题。
诗化的语言,把浓烈的祖孙之情直接表达出来。
呼应标题,收束有力,第二人称的使用利于抒发情感。
总评 文章之所以感人,贵在一个“真”字。本文以“牵手”为线索,小时候,爷爷牵着“我”的手,爬石阶、跨水沟,用那双粗糙的手为“我”编花环、抓蝈蝈儿。爷爷的呵护,给“我”带来了欢乐的童年。
文章对爷爷的外貌、动作、神态、语言等,都进行了生动细腻的描写。对爷爷不让“我”接他、不让“我”提袋子、不让“我”带路的细节刻画,使得爷爷不服老的形象跃然纸上。他过马路时的迟疑、犹豫,走路时的不踏实,更是让人心疼不已。在对事件的叙述中,于恰当之处运用插叙的手法,虽简短却极大地丰富了文章的内容。在叙述的过程中不時穿插自己的感受,抒发自己的情感,一步步扣题。“我”牵着爷爷的手过马路,用爱守护爷爷,这祖孙深情的自然流露,使得文章极易与读者产生共鸣。
(讲评教师 潘春阳)65E71114-E2A4-42E9-96FB-4A0F5E09D3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