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鼓吹乐的起源问题争论不休,学界的主流观点认为“北狄乐”源自北方少数民族的马上之乐。然而近年来,随着考古发现的新材料不断出现,有学者提出了鼓吹乐的初形是秦汉以前中原传统器乐合奏形式的观点,尽管外来少数民族音乐对鼓吹乐的形成产生了一定影响,但“中原乐”仍是其源起之本。第三种折中的观点是从史料记载乐器配置的情况出发,认为鼓吹乐的产生是“北狄乐”和“中原乐”融合的结果。由是观之,目前学界关于鼓吹乐起源问题的讨论,呈现出“三足鼎立”的局面。本文旨在对上述三种观点进行重新的梳理,进而提出鼓吹乐的产生,应是先秦以来各民族多元文化“汇聚”的产物。
【关键词】鼓吹乐;起源;北狄乐;中原乐
【中图分类号】J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2)05-056-03
【本文著录格式】王姝骁 .“北狄乐”与“中原乐”之辨[J].中国民族博览,2022,03(05):56-58.
鼓吹乐起源问题始终争论不休。两种相互碰撞的观点是:第一,北方少数民族马上之乐“北狄乐”是鼓吹乐的唯一来源。持有此观点的学者不在少数,如孔德、杨荫浏等。第二,鼓吹乐起源于秦汉以前的中原传统器乐合奏形式。尽管外来少数民族音乐对鼓吹乐的形成产生了一定影响,但“中原乐”才是其根本。持此观点的学者主要有郑祖襄、王珉等。在两种观点争执不下的局面下,又有学者提出了鼓吹乐乃“北狄乐”和“中原乐”的融合,如黎国韬、董波等。由是观之,目前学界有关鼓吹乐起源问题的争论呈现“三足鼎立”之态。
一、鼓吹乐起源于“北狄乐”
“狄”原指古代的狄族,因其生活在北方,故有“北狄”之称。秦汉以后,“狄”或“北狄”成为中原人对北方少数民族的泛称。有关狄人之乐,夏野在《中国古代音乐史简编》中指出:“北狄主要指聚居于北方边地……这些民族英勇彪悍,以游牧为主,他们常常骑在马上吹奏笳、角之类的乐器,以铙、鼓、排箫等伴奏歌唱。”狄人常在马上奏乐,乐器多为打击乐器铙、鼓和吹奏乐器笳、角等,也常伴有歌唱形式。
“始皇之末,班壹避地楼烦,致马牛羊数千群。值汉初定,与民无禁,当孝惠、高后时,以财雄边,出入弋猎,旌旗鼓吹。”“鼓吹”一词首次出现于《汉书》,史料中所提及的地名“楼烦”,经考证为春秋战国时期是北方游牧部族名[1]。随着历史的进程,楼烦逐渐被汉族政权治,是一支高度“中原化”的北方少数民族[2],由此可断定秦末汉初之际,鼓吹乐主要流传于北方游牧民族楼烦。
因鼓吹乐流传于北狄地区而断定其起源于北狄乐未免过于草率,关于北狄乐与鼓吹乐的关系还需进一步推敲。郭茂倩《乐府诗集·鼓吹曲辞一》载:“刘瓛定军礼云:鼓吹,未知其始也。汉班壹雄朔野而有之矣,鸣笳以和箫声,非八音也。”此文献中有两点需要注意:其一,“硕野”指的是北方荒野之地,表明鼓吹乐最初流传于“国”之以外的边民之所;其二,文献指出鼓吹“非八音也”,说明鼓吹乐有别于中原传统器乐合奏形式。流传于北方的“非中原传统器乐”,再有“鸣笳以和箫声”,其乐器配置与北狄乐多有重合。以此观之,鼓吹乐与北狄乐有共同的演奏特点,但其来源不明。
《乐府诗集·横吹曲辞一》中的记载可进一步佐证鼓吹乐与北狄乐的关系:“横吹曲,其始亦谓之鼓吹,马上奏之,盖军中之乐也。北狄诸国,皆马上作乐,故自汉以来,北狄乐总归鼓吹署。”此文献直接表明了鼓吹乐中确实有“北狄乐”的成分,自汉之后北狄乐纳入了鼓吹署的管辖范围。
经过以上文献的相互印证可知:第一,秦末汉初之时,鼓吹乐流传于北狄部落。第二,鼓吹乐中含有“北狄乐”的音乐风格,二者演奏特点拥有极高的相似度,自汉以来,北狄乐便归入鼓吹署的管辖。故此,鼓吹乐起源于北狄乐具有极强的说服力。然由于史料不足,对“鼓吹乐”从“北狄”传入中土的过程很难进行探讨;尚无文献直接表明鼓吹乐起源于北狄,器乐的流传地是否可以定论为起源地?鼓吹乐是否完全的来源于北狄,此前中原有没有类似的器乐合奏形式?
正是基于以上种种疑问,关于鼓吹乐的起源兴起了另一种说法:“中原乐”乃鼓吹乐之源。
二、鼓吹乐起源于“中原乐”
唐代吴兢《乐府古题要解》中记载:“按汉明帝定乐,有四品,最末曰短箫铙歌,军中鼓吹之曲。旧说,黄帝所造,以建威扬德。《周礼》所谓‘王大献则令恺乐,军大献则令恺歌是也。’”这是鼓吹乐起源于“中原乐”的重要例证,文献表明鼓吹脱胎于黄帝时期的“恺乐”。那么何为恺乐?恺乐与鼓吹乐之间有什么样的联系?
《宋书·乐志》里有对“恺乐”更详细的说明:“鼓吹,盖短箫铙歌。蔡邕曰:‘军乐也,黃帝歧伯所作,以扬德建武,劝士讽敌也。’《周官》曰:‘师有功则恺乐。’……《左传》曰:……‘振旅,岂而入。’《司马法》曰:‘得意则恺乐恺歌。’”恺通凯,即凯旋的意思。“恺乐”乃军乐,其作用在于“扬德建武,劝士讽敌”。鼓吹乐最初也是作为军乐,与恺乐在功能用途上有着极高的重合性。基于鼓吹乐与中原“恺乐”的相似性,一些学者推断鼓吹乐或许起源于“中原乐”。
之后持有“中原起源论”的学者,大多回归鼓吹乐本体去探究。鼓吹乐的乐器配置是打击乐器与吹奏乐器的组合,秦汉之前,中土是否已有类似的器乐演奏形式?类似的器乐演奏形式是否运用于仪式、军旅、田猎等鼓吹乐应用场合?
早在先秦时期,中原已有鼓乐与吹乐合奏的器乐演奏形式了。《吕氏春秋·侈乐》载:“夏桀、殷纣作为侈乐,大鼓、钟、磐、管、箫之音,以钜为美,以众为观。”此时打击乐器与吹管乐器合奏的器乐演奏形式已经运用于国家仪式用乐之中,其中鼓、管、萧的配合有了鼓吹乐器配置的雏形。但把这样稍显“稚嫩”的“类鼓吹”器乐合奏形式当作鼓吹乐的前身,显然是不够有说服力的。
至西汉时期,司马相如在《子虚赋》中描写了春秋时期楚王田猎之时的用乐:“摐金鼓,吹鸣籁。榜人歌,声流喝。”金鼓指的是钲,籁指的是萧,榜人则是船夫。文献中描述了“钲、萧合奏”伴有真人歌唱的器乐形式,这已经是非常典型的鼓吹乐演奏特征了。可见,具有典型鼓吹演奏特征的“类鼓吹”形式,最晚在春秋战国时期已经在中原出现了。
从音乐考古的层面看,铙、排箫、鼓、角等鼓吹乐基础乐器在上古时期已经存在于中土(可参考李纯一《中国上古出土乐器综论》)。鼓吹乐在中原的形成是具有一定的物质基础的。
综上所述,秦汉之前鼓吹乐在中原形成的物质条件已经得到满足。最早可追溯到夏商时期,中原已经有了“类鼓吹”的器乐合奏形式并用于国家仪式之中,军旅、田猎之时也有“类鼓吹”的演奏。文献记载还表明了黄帝时期的“恺乐”在使用场合与功用上趋同于鼓吹乐,疑为鼓吹乐的前身。故此,“中原乐起源说”可总结为:鼓吹乐起源于中原,经历了先秦时期“有实无名”到秦末汉初“有实有名”这样一个发展过程。[3]
不过,如果直接断定鼓吹乐起源于“中原乐”,有一“致命性”的问题难以解决:鼓吹乐中所呈现出的胡乐性如何解释?其使用乐器中有典型的非汉族乐器,马上演奏也显然不是中原传统器乐演奏形式。由此引出了新的观点:鼓吹乐乃是“北狄乐”与“中原乐”的融合。
三、“中原乐”与“北狄乐”的融合
认为鼓吹乐的产生同时受到了“中原乐”和“北狄乐”影响的学者,大多以鼓吹所用之乐器入手分析,试图辨析出鼓吹乐的最初起源地。
根据易水《汉魏六朝的军乐——鼓吹和横吹》对出土音乐图像的考证,鼓吹乐所用的主要乐器为打击乐器鼓、铙、鞉和吹奏乐器箫、笳、角等。
鼓是中原本土乐器无疑。《周礼·地官》载“常教六鼓四金之音声,以节声乐,以和军旅,以正田役……救日月,则诏王鼓。大丧,则诏大仆鼓。”上古时期,鼓类乐器已经在中原广泛传播,常用于军旅当中,并有专门的“鼓人”所掌教。
鼓吹所用之铙“如编钟而无舌,有柄摇之,以止鼓。”[4]任晓琳在《先秦乐器铜铙研究》中划分了目前出土的先秦时期铜铙的发掘地,南方铜铙出土较多,主要在湖南、湖北、浙江、福建等省,在商周时期为越族地区和岭南地区。另外,安阳殷墟地区、陕西竹园沟、山东也有少量出土。可见,铙在先秦时期主要流传于中原及南区域,与“楼烦”这样的北方游牧地区相差甚远。
鞉即是鼗的异体字,为古代鼓的分支。《周礼·春官·宗伯》载:“鼗如鼓而小,持其柄摇之,旁耳还自击。”李纯一在《中国上古出土乐器综论》中展示了上古时期“鼗”的音乐图像,分别是“战国嵌错纹铜豆上的大鼗”和“南阳汉画像石中的小鼗”。这表明鼗最早在战国时期已经在中土流传,且据《周礼》所载,乐官小师“掌教鼓鼗”,鼗在西周时期已纳入“小师”所执掌的音乐教育内容。
萧指的就是排箫。《世本·作篇》云:“箫,舜所造,其形参差像凤翼,十管,长二尺。”相传,萧是舜帝所作。舜帝时期的乐舞《韶乐》,主要伴奏乐器即是排箫。春秋时期的孔子在齐国观看韶乐以后,赞其“尽善尽美”。可见,萧是在上古时期就流传于中原的编管乐器无疑。
笳,今人一般称之为“胡笳”,汉代才开始广泛流行于塞北和西域一代。《蔡琰别传》中描述了“笳”的由来:“笳者,胡人卷芦叶吹之以作乐也。”林谦三在《东亚乐器考》中谈到,笳之所以在汉代才为人熟知,是由于当时汉族与匈奴争霸,中土与匈奴交涉频繁,促使了汉人模范了此微末的乐器。[5]可见,笳的确为外族乐器,其起源地大约为今天的内蒙古阴山附近,是北方高原游牧民族所使用的乐器。
角的发源地需仔细分辨。《北堂书钞》记载其“出羌胡、吴越。[6]”羌胡泛指西方和北方各族,吴越代指春秋战国时期的吴国和越国,其地理位置大约为今天的江苏南部。李纯一《中国上古出土乐器综述》中展示了六例乐角,均出土于先秦中原与楚地。“以上六例表明,我国之乐角的确是很早。”[7]至于为什么先秦文献中对角的记载很少,李纯一猜测或许是当时应用或流行地域不广。总之,角在先秦时期已经流传于中原。
根据以上对鼓吹乐主要使用乐器起源地或早期流传地的探究,大多数乐器均为中原旧传乐器,仅有“笳”可以定为北方游牧民族乐器。鼓吹乐器中“汉乐器”与“胡乐器”的并用,使众学者提出鼓吹乐的产生乃是“中原乐”与“北狄乐”的融合。
四、结语
目前来说,关于鼓吹乐的起源问题无外乎是以上三种观点的碰撞。各方争论下,还有一些问题需“剖开”来看。
一方面,支撑“鼓吹乐起源于北狄”这一观点的重要论据稍显不足。《汉书·叙传》提到班壹为躲避战乱“避地于楼烦”,在楼烦使用了“鼓吹乐”。根据文献反推之,首先,班壹必定不是楼烦人,才可能“避地于楼烦”;其次,班壹此前必定已经使用过“鼓吹乐”才可能在楼烦之地再次使用。事实上,《汉书·叙传》卷一百上还载:“班氏之先,与楚同姓,令尹子文之后也。秦之灭楚,迁晋、代之间。”班壹乃中原楚国王族的后裔,是当时最高军政长官“令尹”子文的后代,实乃中原人士,后因秦灭楚之战乱,才迁徙到晋、代之间的楼烦之地。可合理推断:班壹在中原之时已经使用过鼓吹乐,并在迁徙至楼烦之后再次使用。故此,认为鼓吹乐起源于北方少数民族地区显然是不准确的。
另一方面,虽然先秦时期“类鼓吹”的“恺乐”已然出现,但以此为据认为鼓吹乐起源于中原也还需商榷。朱国伟在《汉代鼓吹乐新探》中提出一见解,笔者深以为然:“‘鼓吹乐’与‘相和曲’‘房中乐’等名称类似,是一种乐种的名称,虽然‘鼓吹乐’折射出这个乐种的主要乐器种类,但并不是如‘丝竹乐’这样的由乐器组成为标志的形式统称。”反推之,先秦时期出现的打击乐器与吹奏乐器组成的“类鼓吹”器乐合奏形式,与之后真正的“鼓吹乐”可能并无关联,不能因为相似的乐器配置形式就强行将二者联系起来。
无可辩驳的是,鼓吹乐中必定是含有“北狄乐”成分的。而“北狄乐”本身所涵盖的范畴极广、内涵极为丰富。北狄主要是指汉晋以后,随着匈奴的衰落、分化、北移,在原匈奴地区形成的新兴民族的通称,此时期战乱频发,各民族迁徙、融合、杂居,情况十分复杂。徐杰舜在《汉民族支源戎狄论》中提出:“自黄帝至春秋战国,乃至魏晋南北朝,戎、狄各氏族、部落以及族群源源不断地加入到汉民族的体系之中。”狄族在历史的进程中与汉民族或融合、或同化、或分支。到了汉晋时期,“北狄”内涵进一步扩大,囊括了北方多个新兴民族。各族群交融的过程中,文化交流必不可少,鼓吹乐大抵就是基于此背景下逐步形成,吸收了各族群的音乐元素。
可以说,鼓吹乐的形成是一个不断吸纳、发展、变化的过程,绝不是单一起源论可涵盖的。族群的形成、文化的传播、胡汉乐器的交互使用,都证明了只有多元文化的相互交融才可能创造出如此“内涵丰富”的鼓吹乐。
综上所述,鼓吹乐初以“类鼓吹”的形式出现,受中原文化和北方少数民族文化的相互影响与受融,在不断的演进变化中形成,经历了”萌芽——发展——成熟”的阶段,是“多元汇聚”的产物。自汉代起,鼓吹乐逐步归入国家礼仪体系,成为独立的部乐。
参考文献:
[1]王杰瑜.秦至西晋楼烦县治所考[J].晋阳学刊,2011(06).
[2]陈畅.《不见于春秋大事表之春秋方国稿》“楼烦”新证[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3(11).
[3]孙云.鼓吹乐溯流探源及实名之辨[J].音樂探索(四川音乐学院学报),2005(02).
[4]黎国韬.鼓吹乐及其起源简议[J].艺术百家,2004(03).
[5](日)林谦三.东亚乐器考[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62.
[6](唐)虞世南.北堂书钞[M].北京:中国书店.1989.
[7]李纯一.中国上古出土乐器综论[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6.
作者简介:王姝骁(1995-),女,汉族,云南红河人,海南大学硕士在读,研究方向为中国音乐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