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提葡萄栽培技术及病害防治措施研究

2022-06-01 19:53:20刘双宝
种子科技 2022年8期
关键词:病害防治栽培技术

刘双宝

摘    要:为了提高红提葡萄的产量和质量,需要从种子的选取、培育、栽种、施肥、浇水以及生长等各个环节采用科学的管理和种植方式。文章分析了红提葡萄的特点、栽培技术以及要点,研究了主要的病虫害问题和防治措施,以供相关工作人员参考。

关键词:红提葡萄;栽培技术;病害防治

文章编号:1005-2690(2022)08-0058-03       中国图书分类号:S663.1       文献标志码:B

1 红提葡萄的特点

1.1 果粒大、长势较好

红提葡萄的果穗较大,且较为松散,呈长的圆锥形,平均重量高达800 g,最重时达2.5 kg,果实产量高,结枝率在70%以上,大多在种植后的第二年开始结果,产量为2 500 kg/667 m2。

1.2 口感较好

果粒形状为圆形或者圆锥形,颗粒重达11~13 g,甚至是22 g,果肉硬脆,一刀切下去,没有果汁流出且香甜可口,没有裂果,相关可溶性物质含量大约为20%。

1.3 耐存性强

红提葡萄果柄长,用手捏住1颗可以将整个葡萄串拎起,在其成熟后果实可贮藏两个月,在低温条件下,可以贮藏至下一年且味道不变。

1.4 经济效益高

在美国,红提葡萄的价格大约在60 元/kg,利润为2 万元/667 m2,市场需求量较大,经济利润较多。

2 红提葡萄的栽培技术

2.1 定植技术

红提葡萄对于土壤的养分要求较高,一般的沙土和壤土即可种植,对于我国南方地区而言,2月至萌芽阶段是最佳的栽培时机,确保行间距在合理的范围内,并使用“双十字V”形或者“T”形架结构,由南向北建造大棚。在种植前,需要先挖好栽培沟,沟的深度和宽度分别为0.5 m、1 m,在沟底施好基肥,将生土放置上面、熟土放置下面,在底层放入秸秆、稻草灰等,在中层放入农家肥,每667 m2需要鸡粪和猪粪约4 kg、过磷酸钙100 kg,将肥料和土壤混合后放入。需要注意的是,在栽种前,应修剪好根系,枝干使用石硫合剂消毒杀菌,种植好后及时浇水,并采用薄膜覆盖。在种植前,要选择合适的土壤环境,确保其灌水和排水条件,在定植时,行距保持在5 m,随后进行小棚架栽培和整枝[1]。

2.2 修剪和枝条处理

红提葡萄长势较好,对于幼树来说,梢端成熟较晚,为了促使其平衡生长,利用架结构在主枝干高为1 m时进行第1次摘心,以便进行分枝;在高为1.5 m时进行第2次摘心,并将两层分枝沿水平方向固定在铁丝上,促进其快速生长。在当年种植的冬季,修剪枝条老熟和较粗的部位,根据葡萄的结果枝概率,在修剪时,以中梢部分修剪为主,并多留母枝,留下的枝芽要饱满,且枝干充实牢固。为了保证果实正常的产量,营养枝和结果枝的比例为1∶2,剔除果穗以下枝叶,上边的副梢长至4片叶时,可以留下两个。特别是处理过冬枝条,采用高低和短梢修剪相结合的方式,以提高葡萄产量和质量。在采收后的15 d,当叶子呈黄色并且掉落时,应修剪植株,可以采用双枝和单枝的方法。一年生的葡萄冬剪,将枝条留至1.5 m,剪到饱满芽眼的地方。两年生的,要全部剪掉1 m以下的枝条。

2.3 疏果

葡萄果穗排列较为紧密,在相互挤压的地方不能正常着色,这时就需要进行整穗处理。在开花7 d后,对新梢进行摘心,并去掉副梢,对每个结果的新梢只留下1穗,在果实大小区分较为明显时,摘掉一些发黄、形状不均匀的颗粒,至少保留60颗/穗,去掉较长的穗尖,确保其中重量不超过1 kg,然后再进行套袋处理。

2.4 土肥水管理技术

2.4.1 灌水

在幼树生长阶段,保证水量充足,但不能过涝,使用粪清水,每隔7 d灌水1次,多施薄肥,肥料的浓度根据生长情况逐量增加。在结果期,要大水供应,在每次追肥后结合浇水作业。采收前20 d,要控制好水量,对于干旱地区,要做好抗冻处理,并准备好萌芽期的水。

2.4.2 施肥

8月中旬,不再施用氮肥,要施用磷钾肥。5—8月,每个月要增加0.3%钾肥进行追肥,以确保养分的充足,一般在15:00进行喷洒,主要喷洒在叶背面。4月末,采用花前追肥方式,以磷肥为主,氮、钾、磷的比例为1∶2∶0.5,其总量要根据树木的年龄和产量适量调整。6月是果实的快速生长阶段,施肥比例为1∶1∶1,施肥量为250 g/株。7—8月的施肥比例为1∶1∶1.5或2.0。9月是果实的成熟期,在采摘红提葡萄后,适当补充营养,施肥比例为1∶1∶1,施肥量为100 g/667 m2。10月要进行深翻并补充肥料,采取条状形式,并将沟深、宽控制在55 cm,然后采用分层施肥的方法,放入有机肥和磷肥,每667 m2可用磷肥200 kg[2]。

2.4.3 土壤

1) 秋季改良。主要是在晚秋时节,为了提高土壤的通风性和透水性,进行秋耕作业,其深度和范围大小要结合葡萄植株年龄、根系分布情况以及土壤黏合、轻重程度来确定,在耕地时截断少数细根,有利于植株的吸收[3]。

2) 生长期的除草和耕地。植株生长中期为快速生长阶段,这个时期的耕地深度不能太深,要将其控制在4 cm左右,特别是在降水或者灌水后要及时耕地,在一年内中耕约8次。除草可以选用茅草枯、农达等進行喷洒,但对于一些百草枯等药剂,要在试验后使用,确保不要喷到叶片上。

3) 绿色肥料。在幼龄时,可在红提葡萄园间隙种植一些作物,比如花生、大豆等,但要和红提葡萄种植区域保持适当的距离。还可在成龄的园内种植一些绿肥作物,改善土壤,提高生长速率。

4) 土壤改良。根据实际的种植土壤环境,在定植后定期对土壤进行改良,以满足红提葡萄的生长需求。0E23D170-5B0E-4562-B58B-1228142B59C5

2.5 果实套袋

在花谢且果实长到黄豆一样大的时候,先进行疏果,并将穗尖去掉,然后浸湿袋子,使用福星8 000倍液和抑块净3 000倍液进行浸穗。在疏果后要喷洒1次药剂,用来杀虫杀菌,并使用无菌的套袋进行作业。如果在喷洒后3 d内没有套完,就要重新喷洒药剂[4]。

2.6 种植

1) 基肥。依据一定的尺寸大小挖好种植坑,将足量的有机肥放入沟底,进行回填土,再将复合肥和泥土混合后,用挖出的熟土填充。

2) 选苗。主要是选择芽眼较为饱满,且根系完好的幼苗,使用湿布将幼苗保护好。

3) 密植。主要是结合土壤养分情况和水量管理,采用2 m×1 m或3 m×1 m的规格进行密植,大约分别为222株、333株。

4) 具体方法。在清明前后进行移植。主要是在沟内的中心两头拴好定位控制线,使用长约20 cm的竹片,靠近定位地方,然后根据种植规格大小,一边挖穴一边移植。种植时要将芽眼放在向阳的位置,浇水后,使用薄膜将沟覆盖好,最后用半湿土埋住膜口。

2.7 幼苗管理

幼苗在移栽10 d后,要检查膜下的土壤,根据其实际的干湿度情况,确定是否浇水。在前两次浇水时,应采用小水浇灌,在幼苗正常生长后可适当灌水。在幼苗成活后,要观察其成活率,做好补苗准备。在移栽20 d后,采用氮肥和浇水结合的形式,在距离小苗20 cm处,每株要施尿素20 g,随着生长变化,每次增加5 g。

2.8 大苗管理

主要是根据实际的生长地区温度做好剪枝,对于低温地方,可在1月中上旬進行。剪枝时要注意高低分层,较高的可在80 cm处修剪,确保剪口大小在1 cm,较低的可在50 cm处修剪。需要注意的是剪口下边,要有两个以上的饱满芽眼。在清园处理时,应对葡萄架和植株进行喷洒消毒。在芽萌发前,距植株40 cm处开沟,并使用尿素施肥、覆土以及浇水。在新梢长到10 cm时,选择花序较好的培养结果枝。为了确保花序养分充足,在开花前5 d疏花,主要是将花序须和副穗去除,并去掉1/5的花穗,减轻负荷,对于强枝可留两串花序。

2.9 采收

在果实成熟阶段,要提前3 d开袋,并喷洒1次药剂。采摘时,根据个人习惯,用一只手抓住果柄,另一只手剪下果实,然后轻轻放到篮子内,但在下雨天禁止采摘。作业完成后,要进行杀虫、施肥以及浇水。

2.10 病虫害防治

对于一些常见的病虫害,在冬季至萌芽阶段,要清理干净园内的杂草、杂物,使用石硫合剂喷洒树枝,并喷入地表两次,可有效减少病虫害。根据不同的病虫害特点,应针对性地使用药物和防治方法,尽量使用无毒有机药物,比如波尔多液和福星。在红提葡萄的生长期主要有金龟子和叶甲等害虫,采用化学药物喷洒防治,每隔5~7 d喷施1次。

2.11 越冬管理

11月中下旬在清园封土前,使用石硫合剂先进行消毒处理,喷洒时温度≥15 ℃。在下架埋土时,将土层上部分宽度控制在0.6 m,下口为1 m,厚度≥0.4 m,且厚度要均匀平整。

3 红提葡萄主要病害

3.1 霜霉病

霜霉病主要为害葡萄树叶和内梢,其具体症状表现为叶片正面有不规则形状的黄色小点,边缘部分不明显,严重时会使叶子呈黄绿色斑块,而在背面部分会有白色霉状物体,就会导致叶片干枯、坏死。

3.2 白粉病

白粉病主要为害叶子、嫩梢以及果实,叶片正面有大小不一的白色斑点,严重时整个叶片都会覆盖白色物体,叶片背面会产生褐色斑块。

3.3 褐斑病

褐斑病主要为害叶片,对于较大的褐斑来说,形状接近圆形,在直径中心,有深浅不一的褐色斑纹,在天气较为潮湿时,其表面和背面会出现深褐色霉斑。

4 病害产生的原因

4.1 霜霉病

霜霉病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多雨、潮湿以及地势较低,病菌得以快速萌发,还有一些树势较弱的也会出现这种问题。病菌主要是在组织内或者土壤中过冬。当病菌产生时,植株温度在12~30 ℃。

4.2 白粉病

当出现白粉病时,果粒表面会有暗褐色网状或者花纹状,在花穗和叶柄发病后,会导致变脆和畸形。该病菌的生长温度为6~32 ℃,尤其是在较为干旱和闷热地区,白粉病扩散较快。如果采光和通风都不好的环境下,会给白粉病的萌发创造条件,其一般发生在6—7月,8—9月发展较快。

4.3 褐斑病

褐斑病为害花序时,就会产生褐色斑块,慢慢就转变为暗褐色或者腐烂。在天气干燥时,花序会脱落,在潮湿的环境下,花序和长出的幼果会发霉,可见其主要是因为低温、高湿引起的,尤其是湿度高达80%时,褐斑病会大面积蔓延。其主要暴发期有两个阶段:一是在花穗阶段,时间为5~7 d;二是在果实快成熟阶段,为害果实。

4.4 黑痘病

黑痘病花穗为害时,先出现褐小斑点,直至枯死,而幼果会在斑点后呈灰白色,且味道发酸,只停留在果实表面,没有进入果实内部,会影响果实生长。在5—6月易诱发该病害,夏季较热且干燥,病害发展速度缓慢,秋季气温较低,湿度较大,使得病害迅速扩大。

5 防治措施

5.1 预防工作

由于葡萄植株抗病能力较差,所以在其生长早期,就要采用化学药剂进行预防,可以使用石硫合剂、波尔多液以及碧护等进行多次喷洒,在不同生长阶段控制好用量。在运用石硫合剂时,主要是在萌芽前,对地面、棚顶以及葡萄藤进行两次喷洒,在喷洒6波美度石硫合剂前,清理干净园区。在7—10月喷洒波尔多液200倍液。在开花后的10 d、40 d、70 d这3个阶段使用碧护,以提高植株的抗病害能力。

5.2 清扫园区0E23D170-5B0E-4562-B58B-1228142B59C5

在栽培的过程中,及时清理园内产生的杂物、杂草,处理干净落叶,尤其是有病虫害的枝干、果实以及地表,要集中焚烧和深埋,灭杀病虫害。

5.3 加强灌水和施肥管理

为了给红提葡萄提供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在灌水和施肥阶段要根据其实际需求,控制好用量,并定期对园内进行排水和整修,修剪枝干,以满足其生长需求。为保证浇灌的科学性,可采用滴灌和渗透的方式进行灌溉。在施肥时,综合运用化学肥料和有机肥。

5.4 控制好负载量

采用优培优育科学管理不同品种的红提葡萄,利用疏花疏果和去除穗尖的方式,把葡萄产量控制在1 500 kg/667 m2。为了减少病虫害,可以采用套袋处理。

5.5 化学药剂的合理使用

在防治病虫害过程中,要根据不同的病害特点、萌发规律以及使用时间、安全间隔期,做好管理和控制。

1) 霜霉病。主要使用微生物制剂、锰锌500倍液、阿米1 500倍液等化学药剂喷洒处理。

2) 白粉病。主要使用可湿性粉剂、硫黄液以及百菌清等化学药剂。

3) 褐斑病。运用50%多菌灵和50%多霉灵,在葡萄采摘前,使用60%特克1 000倍液喷洒。

4) 黑痘病。主要是在开花期和幼果期,做好预防和控制,在萌发初期,可使用10%多抗霉素800倍液,每隔15 d喷施1次,之后使用40%福星8 000倍液和50%多菌灵800倍液。

6 结束语

在红提葡萄种植过程中,要根据其特性和生长要求,合理应用定植、移栽、選苗、施肥、浇水以及病虫害防治等措施,结合实际的土壤和气候环境,选择合适的方法处理。通过对常见的病虫害分析得知,这些都是由于排水、灌水以及温湿度的影响导致病虫害发生,因而要对其进行严格的控制和管理,同时对其萌发规律的时间进行研究,将病虫害控制在源头,提高产量和效益。

参考文献:

[1]张银梅.永登县设施红提葡萄病害绿色防控技术[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7(15):80-81,83.

[2]刘雪花.红提葡萄栽培关键技术[J].农民致富之友,2016(4):64.

[3]蒋林玉.无公害红提葡萄栽培技术[J].南方农业,2014,8(18):34,36.

[4]姚允龙,赵玉明.红提葡萄栽培技术探析[J].北京农业,2009(30):10-12.

(编辑:申媛媛)0E23D170-5B0E-4562-B58B-1228142B59C5

猜你喜欢
病害防治栽培技术
辣椒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玉米优质高产栽培技术综述
对龙眼高产栽培技术的探讨
番茄大棚栽培技术探析
现代园艺(2016年17期)2016-10-17 07:46:30
早春大棚番茄高产栽培技术
现代园艺(2016年17期)2016-10-17 07:45:48
石榴短枝红在驻马店引种表现及丰产栽培技术
现代园艺(2016年17期)2016-10-17 07:30:45
白刺参繁育及病害防治技术初探
河北渔业(2016年6期)2016-07-20 10:47:53
市政道路路面的结构设计和病害防治
番茄的栽植技术及田间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