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届中年人,高价请人陪爸妈看病

2022-05-31 23:17:53高滔滔/
文萃报·周二版 2022年35期
关键词:月入王力客人

陪诊师似乎成了一门高薪职业,很多博文、短视频都在传递着“做陪诊师,轻松月入过万”的信息。当下的陪诊行业,既没有行业规范,也没有官方背书,整个行业就建立在简单的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和需求关系上。

谁在为陪诊师付费?

“轻轻松松月入过万”的说辞,似乎带着点理想主义的色彩。在和陪诊师Lucky聊到盛传的“高薪”时,Lucky脱口而出“假的”——月入过万,只属于金字塔塔尖上的人。

對绝大多数年轻人来说,弄清就医流程、熟悉医院结构并不是件难事。他们找陪诊师,更多是想要寻一份陪伴。陪诊师Lucky直言,对于陪诊师来说,老人、小孩以及带宝宝的妈妈,才是他们主要的客源。

王力就有给他父亲找一个长期陪诊师的打算,他和妻子都从事金融工作,平常很忙。年初的时候,王力父亲接近肛门处的大肠发生了病变,必须进行手术,如果条件允许,最好接受化疗,否则有癌变的可能。

王力很愧疚,因为自己长期缺席,没能发现父亲的健康问题。但王力也清楚地知道,自己想在父亲治疗期间陪伴他,依然是件奢侈的事情。后来和同事聊天,知道有陪诊师能带着老人去医院,“我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王力说。

约定好时间后,陪诊师会准时出现在小区楼下,提供接送、就医一条龙服务。前两次化疗,王力找的都是同一个陪诊师,他们甚至探讨过建立长期合作关系。面对稳定的客源,陪诊师也愿意把单次陪诊价格从500元降到350元,但最终没能过王力父亲这一关。

“每次做化疗都是在同一个地方,去了两次以后老爷子就熟门熟路了,他说医院里一个人去化疗的可不少,说什么也不愿意在这上面花钱了,再说就急眼。”王力解释道。

在快节奏的生活里,陪诊师是这些分身乏术的人的替身,他们的存在有着必要性。但替身终究不是本体,即便服务再好,陪诊师也很难扮演亲人的角色。而金钱换来的陪伴,也很难不成为负担。

“就医这件事的决定权,一定是在客人手里”

尽管这个行业几乎没有准入门槛,但想要成为一名优秀的陪诊师并不容易。

断断续续做了4年陪诊师,在今年年初决定全职做这件事的于雨,描述了他的日常工作。工作内容主要分为前期沟通、提前踩点、带顾客就诊这三个环节。

没有足够的耐心,做不了这一行。每个来咨询的客人,都带着一堆问题。当地的防疫政策、医院的规定,甚至具体到某个医院的问诊流程,于雨背得滚瓜烂熟,但顾客的转化率并不算高,“十个来咨询的人里,可能最终只有一两个会定下来”。

上海的医院很多,科室繁杂。据于雨了解,陪诊师不会只在一家医院服务,碰到不熟的科室,于雨都会提前去踩点,为客人规划出最优路线。在于雨看来,这是陪诊师专业能力的体现,必须提前做功课。

带顾客就诊的环节,则比想象中精彩。多数时间,于雨只需要本色出演,做一名专业、体贴、有服务精神的陪诊师,但偶尔也需要飙演技。“有一部分老人,是不能接受花这个钱的。心疼钱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他们会觉得自己没老到医院都不能一个人去的程度。但他们的子女不放心,这时候就需要我伪装身份了,他们孩子的朋友、社区的志愿者,我都当过。”于雨说。

陪诊师并不需要大包大揽,像定哪个医院、约哪个医生这些事,Lucky都不会去做。“就医这件事的决定权,一定是在客人手里,要选择他们自己信任的医院和医生,我们不可能凭借一己之力做好所有事情。”

“有乱象是必然的。”Lucky说,“现在做陪诊师并不需要任何专业资质,可以说人人都可做陪诊师,肯定什么人都有,如果真的想改变这个生态,第一步就需要陪诊师专业资质的认定,这会对行业带来很大的变动。”

(摘自《新周刊》 高滔滔/文)

猜你喜欢
月入王力客人
小客人
保险理赔知多少
理财周刊(2022年4期)2022-04-30 21:32:54
王力手迹
诗选刊(2021年1期)2021-01-04 04:16:14
做一个好客人
学生天地(2020年2期)2020-08-25 09:03:08
收入
艺术百家:王力
电影文学(2018年15期)2018-12-09 08:26:12
被蛇咬的客人
提了四个问题,凭什么月入5000元?——来自直销万事通平台用户的真实分享
不常见的客人
为王力先生一辩
中华诗词(2017年7期)2018-01-22 02:1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