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法狗和李世石下第一盘棋时,突然放弃中盘的缠斗,到左上角补了一手。演播室里坐着好几个九段,他们愣了一下,说:这步不好,是大缓手。大缓手意思就是,该干的事你没干,跑去弄别的了。就像该高考了,你还不好好复习,在课堂上看蜡笔小新。我一个同学就这样被老师逮住,臭骂一顿:我闺女小学三年级都不看蜡笔小新了,你还看!但那招缓手之后,阿尔法狗就开始了全面进攻,李世石处处亏损。
我高三时,背《论语》。一个学霸以为我是为了高考才背,因为有两分的文言文默写。他说,两分不一定出在《论语》上,不划算。到今天,高考的东西我全忘了,《论语》还能用上。背《论语》这种事,对于这个时代的任何人,在任何年龄来说,都是大缓手,考试也不考,也不影响升学就业,有什么用呢?但它真的有大用处。
我得益于《论语》的地方很多,就像得益于散步的地方很多。有人会说:你不努力工作,一天多少时间浪费在闲逛上?绕着小区走一圈再走一圈,那不是退休老太太干的事儿吗?其实,我之所以能写出东西,很多思路是在闲逛时形成的。有作者出书,搞讲座,她说:一个青年十年如一日地坚持写作,每天1500字雷打不动,后来成了凤凰新闻客户端主笔,他就是王路。我听说之后觉得很搞笑,我从来没有雷打不动地坚持写作,我只是雷打不动地坚持吃饭。很多人为什么对着电脑一整天一个字都写不出来?他不知道什么对于生活来讲更重要,他应该出去散散步。散步不是大缓手,散步是先手。
先手和缓手,在外行眼里是看不出区别的。都是在一处战斗正激烈的时候,有人跑了。如果他的跑被证明是对的,他就是高手,这一招就叫“下一盘大棋”。如果事后证明他跑错了,他就是草包。
高手和庸手的区别就在于,高手能看到哪个地方更加重要,从而及时地腾出手来布上一颗子。如果你没有事先布上子,在每一场具体的战斗中,肯定会渐渐落到别人后边。
很多人舍不得眼前的战斗。战斗在哪里,他就认为哪里价值最大,腾不开手,他认为一腾开,就变成缓手,吃虧了。于是永远被眼前的局面缠绕,一直很辛苦,又一直很被动。
有个朋友本来是程序员,现在做管理和架构,不再写程序了。假如她做程序员时把90%的精力都放在写代码上,很有可能现在还是程序员。如果你不能为长期的转型做一些铺垫,就永远没有主动转型的机会,而被迫的转型,既辛苦又吃亏。
所以,如果一个人拼命地干活,拼命地磨砺现在的手艺,而不能腾出手来在别的地方稍稍布局的话,就会活得越来越艰难,就会发现自己这行越来越不好干。这很正常:在局部缠斗下去,利益肯定越来越少。所以要懂得脱先。如果不懂脱先,就会发现,以前掌握的经验慢慢都不灵了,这个世界越来越搞不懂了。
很多看着不变的手艺,细微处也有巨变。过年回家,我妈把我领到一个剃了几十年头的老师傅那儿去理发,说他理得最好,结果给我理了个小虎队的头,让我一星期没敢出门。有人说,自己做内容,无论平台怎么换,总饿不着,这也看得不确切。就像写文章,不同时代,不同平台,文章也有不同的写法。
小学时,老师教作文,段与段之间要换行,段首空两格。谁规定的?孔子这么排版吗?当然不。这是约定俗成。这种约定有它的载体、时代和寿限。它的载体是纸张,兴盛于印刷出版业发达的时代。在手机屏上写文章,再那样分段,就太丑了。因为手机屏幕窄,一行装不了几个字。简洁的分段方式是隔一行,顶首写。纸质书上,一段三五百字是正常,一段一句,是古龙。古龙为什么一段一句?他为了赚稿费。但今天,手机屏上,一段一句是正常,一段超过二百字,太累了。没有人明文规定这些,但任何事情都有它的规律,摸索出这些规律,就是学问。
人机大战的第一盘,阿尔法狗最惊艳的一招是右边打入,很多人以为无理,我坐在演播室,周围的棋手都说:这还是围棋吗?后来目瞪口呆:出棋了。出棋后大家分析,如果李世石先刺一下,打入就不可能了。为什么没刺呢?因为早早去刺看起来是个大缓手。
人生很多事情也是这样。后来的局促只是因为先前没有布好局。太深地卷入当下的工作,而对长远的局势认不清。因为认不清,会把缓手当先手。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工作之后学英语。走在大街上,被培训机构发传单的拉住:先生,需要学英语吗?你一想,这半年正好有空,为什么不充充电呢?就把报名费交了。
看起来是布局。其实不是。并不是离开目前的战斗,随便在空场摆个子就叫先手。先手是别人还没看出它的用意时,你就知道这一手将来必有大用。而很多人学英语只是因为不知道该干点什么。半年的业余时间,能让英语提高多少呢?即便能提高,又会在眼前的工作和日后的转型中发挥多少作用呢?要能回答这些问题,才能懂什么叫先手,什么叫布局。
先手体现在驾驭空闲的能力上。知道什么时候可以腾出手,知道腾出手来应该干什么。一个人刚毕业时,肯定没有多少空闲。但如果能够善加利用空闲,就可以做很多有意义的事情。
有意义的事情不是指赚钱,也不是指学到什么技能,那些都是小细节,不是大局。大局是令自己有所改观,而且这种改观将影响到长期的道路。关键不在于你做什么,而是要搞清楚,做这一件事情,在你生命中可能发挥的作用。
(灿烂摘自中国友谊出版公司《沉住气,吃硬饭》,爱曦绘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