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涛
重型颅脑外伤是一种原发性的脑实质性损伤,是由于患者头部受到强烈的外力暴击导致[1]。患者的临床症状主要为广泛白质变性、神经轴索回缩球等,严重情况下,可能造成患者终身残疾或死亡[2]。因此,有效的早期治疗有助于患者尽快治疗,改善预后效果,减少死亡率[3]。若患者出现肺部感染将会使其肺脏可能产生广泛的纤维化,这会损伤呼吸功能,引发呼吸衰竭,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由此干扰患者疾病康复,促使重型颅脑外伤疾病危害性加剧,同时造成患者的家庭经济负担[4]。本研究为探讨不同剂量盐酸氨溴索防治老年重型颅脑外伤肺部感染的效果观察及安全性,选取2019年4月至2020年10月宜兴市第二人民医院就诊的老年重型颅脑外伤患者70例,分别采用大剂量盐酸氨溴索治疗和小剂量盐酸氨溴索治疗,探讨两组患者检查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现报道如下。
选取2019年4月至2020年10月宜兴市第二人民医院就诊的老年重型颅脑外伤肺部感染患者7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男15例,女20例,年龄60~85岁,平均(69.13±0.49)岁;观察组:男17例,女18例,年龄60~85岁,平均(69.41±0.66)岁。两组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试验研究内容对患者进行详细告知,讲解后,患者在明确知晓情况下,签署同意书,试验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纳入标准:符合重型颅脑外伤临床症状,无严重器官疾病。排除标准:不配合者,有精神疾病者。
对照组采用大剂量盐酸氨溴索治疗,采用300 mg的盐酸氨溴索(国浙江康恩贝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03773,规格:2 mL∶15 mg)静脉注射,1次/d。观察组以小剂量盐酸氨溴索对患者开展临床治疗,剂量30 mg,12 h给药1次。
所有患者均给予盐酸氨溴索进行雾化吸入治疗(剂量15 mg),12 h给药1次,给药抗生素,开展抗感染治疗,实施体位调整,翻身、叩背等,给予患者临床干预。7 d后,采集治疗相关指标项,进行疗效分析[5]。
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
显效:体温、白血球计数等均恢复至正常范围,胸部炎症消失,痰液变稀,患者可自行咳出,自主呼吸状态下,血液中氧饱和度超过94%;有效:体温、白血球计数等较治疗前改善明显,胸片检查肺部基本正常,痰液仍然黏稠,自行咳出较困难,脱氧下血液中氧饱和度超过90%;无效:体温高于38℃,白细胞计数大于12×109/L,检查可见肺部纹理有增粗痰液黏稠,自行咳出困难,脱氧后血氧饱和度低于90%[6]。治疗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不良反应情况包括恶心、呕吐、腹泻情况,并统计不良反应发生率。
对咳嗽、肺部啰音、气喘、咳痰等疾病症状缓解时间进行汇总。
临床指标项采集项分别为体温、心率、呼吸频率等。
本文对重型颅脑外伤患者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和感染情况进行统计分析,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以95%作为信赖区域,计量资料用()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0.00%,对照组为77.14%。两组治疗有效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情况比较[例(%)]
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2.86%,对照组为20.00%,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比较[例(%)]
对照组症状缓解时间行采集后与观察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的疾病症状缓解时间比较(d,)
表3 两组患者的疾病症状缓解时间比较(d,)
组别 咳嗽 肺部啰音 气喘 咳痰对照组(n=35) 2.34±1.15 5.33±1.29 3.06±1.27 4.53±1.54观察组(n=35) 2.49±1.08 5.45±1.13 3.18±0.96 4.87±1.38 t值 0.562 0.414 0.446 0.973 P值 0.576 0.680 0.657 0.334
治疗前、治疗后两组间均可见明显改善,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临床指标项比较()
表4 两组患者临床指标项比较()
组别 体温(℃) 心率(次/min) 呼吸频率(次/min)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n=35) 38.42±0.36 37.02±0.33 122.04±15.07 85.27±10.68 33.04±2.17 19.48±1.20观察组(n=35) 38.39±0.45 37.27±0.69 122.15±13.79 87.51±8.37 33.10±2.06 20.05±1.35 t 值 0.308 1.934 0.032 0.977 0.119 1.867 P值 0.759 0.057 0.975 0.332 0.906 0.066
随着经济和交通的发达,高处坠落和交通事故的发生率也在提高,颅脑损伤的比例不断增加。重型颅脑外伤是由旋转加速造成的头部重伤和剪切力造成因神经轴索破裂和毛细血管损伤的原发脑实质性损伤,重残率与死亡率较高。临床上,对重型颅脑外伤及时做出准确诊断,能够对患者疾病救治及时性、预后、神经系统功能恢复产生促进作用,以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7]。临床医学对重型创伤或特重型创伤患者临床治疗时间普遍较长,治疗期间多使用脱水剂、抑制剂、激素等类型药物,对患者因重型颅脑外伤所致症状反应进行干预,但药物使用时间过长会发生侵袭性病症。预防性的抗生素使用正在慢慢增加,对患者免疫系统功能存在一定影响性,进而加剧肺部感染的发生率。现代医学正在逐步发展,科学的治疗方法正在不断进行研究,高科技应用也被广泛使用[8]。对颅脑损伤并发肺部感染的产生机制研究也有一定的提高,对患者存在的危险因素也进行深入研究[9]。但是也不能改变其致残率和死亡率高持不下的情况。综合上述影响因素,将对患者及其家属心理和经济造成负担,同时加剧社会负担,存在明显影响性[10]。
老年人出现颅脑外伤的概率为各年龄段总数的9%~16%,稍高于孩子和年轻成人。随着现在CT技术的普及,头部外伤的颅脑能力正在提高[11]。老年颅脑创伤死亡率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患重型颅脑外伤人群,达30%~65%。原因在于部分老年患者合并脑萎缩疾病,该疾病的发生影响脑组织弹性,使脑组织变得脆弱,因此在发生重型颅脑外伤时,加剧疾病损害性,从而引发血管损伤、破裂和出血[12]。部分老年重型颅脑外伤患者还并发脑血管硬化,容易发生颅内出血和严重的脑挫裂伤。另外,受伤后的肺部感染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患者的状态。肺部感染为重型颅脑创伤后较为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大部分情况下,损伤后3~6 d会发生[13]。肺部感染的发生率通常与脑损伤的程度成正比[14]。肺部感染对患者的脑损伤程度也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其主要作用机制有两个要点:(1)肺部气体交换异常,造成血液中血氧饱和度降低,干扰脑部氧供给;(2)肺部感染导致发热,促进代谢,增加氧气消耗量[15]。因此,肺部感染发生后,将明显加剧脑缺氧程度,加剧脑组织坏死进程。重度的颅脑损伤容易引起肺部感染,而肺部感染则会加重损伤,形成恶性循环的可能性[16]。老年患者由于身体机能逐渐下降,抵抗力下降,容易患感染症[17]。
本研究显示,采用小剂量的盐酸氨溴索治疗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80.00%,而采用大剂量的盐酸氨溴索治疗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77.14%,两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这与其他文献中研究结果相似[18]。这表明加大盐酸氨溴索剂量并不能改变其治疗效果。因疾病所致症状反应于治疗后缓解时间比较,不同剂量使用盐酸氨溴索进行治疗患者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指标项采集整理,各组间均可见明显改善,但行治疗后指标各项仍无差异。由此可见,使用不同剂量盐酸氨溴索均能对重型颅脑外伤并发肺部感染患者产生良好治疗作用,可使患者的疾病症状得到有效缓解,有助于其疾病康复。此外,采用大剂量的盐酸氨溴索治疗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2.86%,采用小剂量的盐酸氨溴索治疗的患者为20.0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加大盐酸氨溴索剂量会使不良反应发生率增加,干扰疾病治疗期间患者用药安全性,在一定程度上对患者疾病救治实施效果及疾病康复存在不利影响,严重时还可使患者疾病康复时间得以延长,因此用药效果远不及小剂量使用盐酸氨溴索。综合分析,小剂量盐酸氨溴索的使用在重型颅脑外伤并发肺部感染疾病治疗中具备较高的应用价值,可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性,促进患者疾病得到有效救治,由此可使其疾病康复、机体生理功能回复等方面产生促进作用,用药效果极佳,在临床疾病治疗中具有良好疾病治疗的功效。
综上所述,盐酸氨溴索的使用需要控制剂量,若使用大剂量的药物,会增加不良发应发生率,导致治疗效果适得其反。因此临床上要控制盐酸氨溴索剂量的使用,小剂量的盐酸氨溴索不仅可以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还能减少患者出现肺部感染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