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涛
摘 要:安徽省是农业大省,本文聚焦于如何促进安徽省农产品出口。选择多个角度对安徽省农产品出口现状进行分析。构建模型进行实证分析,最后提出政策性建议。
关键词:农产品;出口;安徽省
安徽省位于长三角地区,农产品出口是安徽省经济发展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国加入WTO以来,安徽省农产品出口实现了长足发展。如何在未来延续这种发展性,需要对促进安徽省农产品出口的因素进行判断。本文聚焦于东道国的GDP水平,通过实证分析来验证,并提出长远发展的建议。
一、安徽省农产品出口情况
(一)安徽省農产品出口贸易额情况
2010年到2020年,安徽省农产品出口贸易额持续上升。2010年安徽省农产品出口额为46.67亿人民币,而2020年安徽省农产品出口贸易额为90.94亿人民币,增加了接近一倍,体现了中国对外开放政策的智慧性。与此同时,2018年以后安徽省农产品出口贸易额增长放缓。一方面可能是因为其他国家的发展阻碍了对于中国的进口,另一方面是由于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国际贸易政策不确定性而增加的贸易壁垒。
(二)安徽省农产品出口结构情况
以2020年安徽省农产品出口为例,安徽省农产品品类中出口最多是植物产品,出口最少的是二级加工产品。总体看来,安徽省农产品主要还是以初级产品为主,加工产品在安徽省农产品出口中比重不是很大。体现了安徽省农产品出口质量不高,出口优势不大。
(三)安徽省农产品出口贸易市场分析
通过分析2020年安徽省农产品出口地区五大洲分布,可以看出安徽省农产品出口地区最多的是亚洲。主要原因是地理距离的优势,克服了农产品易腐烂的特性,降低了在途成本,提高出口质量。其次饮食习惯的相近也相对应的促进了农产品出口。
通过分析2020年安徽省农产品出口贸易额五大洲所占据的比重。我们可以看出亚洲的贸易额最多,高达42.12亿人民币。最低的是大洋洲,仅为2.22亿人民币。安徽省农产品出口最多的地区为美国,最低的为圣多美和普林西比。
二、东道国GDP水平对于安徽省农产品出口影响的实证分析
(一)计量模型的构建
本文基于扩展的引力模型来研究东道国GDP水平对于安徽省农产品出口的影响。
lnEXPijt=a0+a1lnGDPjt+a2lnPGjt+a3lnAPjt+a4DETIMjt+a5WTOijt+bij
其中i表示安徽省,j为进口国,t为年份。EXPijt表示t时期,安徽省向国家j农产品出口贸易额。GDPjt表示t时期国家j的总体经济规模,PGjt表示t时期国家j的人均GDP水平,APjt表示t时期国家j的农业人口总数,DETIMjt表示t时期国家j的进口对外贸易依存度水平。WTOijt表示中国与国家j是否同时加入WTO,取值为0或1。a0为常数项,a1、a2、a3、a4、a5为代估计系数,bij为随机误差项。
(二)数据来源及说明
选取的安徽省农产品出口贸易额来自于合肥海关,安徽省农产品进口国的GDP、人均GDP、农业人口以及测算进口对外贸易依存度水平的进口总额都来自于世界发展指标数据库。是否同时加入WTO的数据来自于世界贸易组织官网。时间跨度是2008年到2018年。
(三)实证分析
1、实证结果
实证结果为:GDP、PG、AP、DETIM分别为1%、1%、5%、1%上显著相关。
WTO不相关,GDP、PG、AP、DETIM的回归系数分别为0.949、- 0.582、-0.069、1.373。R2为0.4092。
2、实证结果分析
通过实证结果我们可以看出,除了是否同时加入WTO这一个变量不显著以外,GDP、人均GDP、农业人口、进口对外贸易依存度水平这几个变量对于安徽省农产品出口贸易额的影响都具有显著效果。其中安徽省农产品进口国GDP水平的回归系数是0.949,意味着东道国GDP水平每提升1%,安徽省农产品出口贸易额增加0.949%。
三、结论与政策建议
(一)研究结论
本文选择2008年~2018年安徽省农产品出口贸易的面板数据,分析出口现状以及复杂的国际环境。以进口国GDP水平作为切入点,构建引力模型来分析。实证结果为:安徽省农产品进口国家GDP水平对于安徽省农产品出口具有促进作用。
(二)政策建议
第一安徽省农产品需要加大科技、人才、资金的投入,提高农产品出品效率以及出口质量,增加农产品的科技附加值,提高安徽省农产品出口竞争力。第二要继续贯彻经济共同发展理念,在促进本国发展的同时,帮助经济发展落后国家的发展,提高他国的GDP水平,对于本国贸易出口也具有正向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开艺兰,甘学玲,张迪,汪晶晶.中亚国家贸易便利化对中国新疆农产品出口贸易影响研究[J].对外经贸,2021(04):16-20.
[2]陆彦,郑红叶,阮文彪.新时期安徽省农产品出口贸易发展对策研究[J].蚌埠学院学报,2021,10(04):80-86.
[3]余艳艳,赵亮.安徽省农产品出口国际竞争力提升路径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1,32(03):124-126.
[4]赵亮,余艳艳.安徽省农产品出口现状分析[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8,29(21):155-156.
[5]李郁.安徽省农产品出口潜力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8,46(24):213-215.B565FC18-EAD7-43C7-85AE-5DDC9F9D34A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