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衍磊 张晓燕
摘 要:装配式建筑保温结构一体化技术是一种新的工艺,并且能够显著提高外墙保温的寿命,对此得到了很多建筑行业的青睐。由于传统的外墙保温技术极易出现脱落、空鼓等质量问题,所以本文主要研究的是装配式建筑保温结构一体化外墙连接与固定技术,进而有效避免上述问题的出现。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保温;外墙连接;结构一体化
前言:装配式建筑保温结构一体化外墙连接与固定技术是集防火、保温、节能、安全以及牢固为一体的技术,同时也被称作三明治保温外墙板技术。这种新的方法不但具有优质保温和美观的特点,还可以成为建筑物承重构件与维护系统,并且延长保温层的使用寿命以及建筑主体的使用寿命。
一、发展及特点
一方面,装配式建筑保温结构一体化墙板处于内外叶混凝土之间,其耐久性能和节能效果良好,属于保温、维护、结构相融合的新型预制墙体。现如今,我国装配式复合墙板普遍选用钢网水泥复合外墙板、薄壁混凝土岩棉复合外墙板等,可是由于在现实使用中会出现监管不到位、生产质量不佳等不良现象,所以,我国开始研发适宜节能钢结构的预制墙板,有效提高了外墙承重安全和节能保温的效果。
另一方面,装配式建筑保温结构一体化墙板属于不透明幕墙保温技术,可以把隔热层作为基本材料,内装轻钢骨架,将复合墙板进行墙体修饰,在施工后及时将饰面烘干。但是在一些北方的极寒地区,仍需要相关工作人员加大对该技术的优化与创新力度。
二、连接和固定技术
(一)连接件生产和预埋
构件生产阶段主要采取不锈钢连接件的方式进行预埋,其主要是由限位连接件和承重连接件组成,并且两者材质都属于不锈钢。其一,承重连接件两端分别连接内叶层和外叶层,使内外叶墙板紧密相连。其主要承受的是来自外叶板导致的竖向剪力,地震荷载引发的水平剪力和三明治墙板在吊装与运输时可能出现的水平剪力。所以,在安装时,应该分别放置两个竖向和横向的承重连接件在预制墙板中,同时,还要安置在墙体重心轴线的两边,使其发挥最大的效用。另外,在承重连接件板子的每边分别具有三排椭圆形的开孔,只需在中间一排的圆孔中插入钢筋即可。其二,限位连接件主要是承担由于温度或者风荷载脱模、变形而产生的垂直于板面的拉力。因此,在安装时应该根据提前设计好的平面外载荷大小对型号和数量进行合理的设置,科学且均匀的分布在墙体的表面。
(二)PCF板固定施工方法
PCF墙板主要是利用连接钢板将其固定在两侧外墙板,装配式建筑保温结构一体化外墙板的端面上都埋设固定埋件,并将外模板横向连接螺母,分别布置在外墙的端面上和靠近内侧边的位置处。PCF板和装配式建筑保温结构一体化外墙板需要通过连接螺杆和钢板连接件连接。其中,钢板连接件的一个侧面连接在外墙的端侧上,另一个侧面连接在转角PCF板保护层的内侧面上。连接杆也有两组,一组连接螺杆的端部穿过钢板连接件并和外墙板端侧连接螺母,另一组连接螺杆的端部穿过保温板上的孔洞和钢板连接件,并且连接预埋在对应的外叶墙板中的螺母埋件上。与此同时,转角背楞内外都选用L型一体式背楞,从而可以加大其和模板的同步性[1]。
(三)施工流程和质量监控
其一,对于施工流程控制,装配式建筑保温一体化施工需要运用外墙排版、预埋件设计、PCF板固定等多种工艺展开工作。与此同时,还要提前设计排版风格,确保墙体保温一体化,认真核对数据,在墙面上设计不同版本的控制线切线,使板材宽度在15cm左右,确保连接件安装的位置合理。在浇灌混凝土时,选用混凝土砂浆抹平,能够增强抗裂效果。最后,必须严格遵守相关规定安装连接器,使其布局合理。
其二,对于施工质量控制,相关工作人员在施工前应该深入施工现场,根据现场真实情况和施工条件设计图纸和施工方案,并且在监理方审批合格后才可以施工,将工作充分落实到相关工作人员,并且提前制定解决预案,以备不时之需。加大施工监督与检查力度,特别是保温结构一体化外强连接和固定这一方面,严格管控误差的范围,只要出现不合规施工或数值偏差过大的状况,立即针对相关问题找寻负責人,商讨出方案进行补救。例如,发现错台问题,应该立即采取磨平措施,把多余的混凝土处理后,再安装保温板,并且加入耐碱网布后,再次进行检查,保证全面解决该问题,使施工能够继续顺利进行下去。
三、具体施工顺序
(一)安装与固定,绑扎钢筋
首先,在PCF板安装后需要及时的固定,以防构件沉重出现倾斜现象。在PCF板预埋1cm倒锥形且可拆卸的连接斜撑杆,使PCF板维持90°的垂直状态,并且在其水平和垂直方向用一字码内置的方式进行固定。
其次在PCF板安装固定后,将其做结构层的外围护模板,并在内叶墙结构层上绑扎钢筋,同时,为了使保护层的厚度能够均匀且一致,需要把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塑料垫块放入其中。
最后,再进一步安置预埋件和预埋管线等装置,与此同时,利用可拆卸式拉杆将PCF板和内模板进行对拉固定,一切操作、检验完成之后,可以进行浇筑混凝土工作。
(二)浇筑混凝土,拆模与养护
对于浇筑混凝土,可以利用遥控运输车进行混凝土浇筑。在浇筑时,可以选用连续和分层浇筑振捣的方法,防止震动棒碰撞到预埋的预埋管线和钢筋网片等。因此,在浇筑振捣之后,及时并全面的掌控构件甩出的钢筋所在的位置。
对于拆模和养护,在混凝土的状态满足早期强度的标准之后,就可以展开拆模工作。在将模板拆除之后,可以在常温下继续对混凝土进行养护,对表面进行打磨处理之后就可以形成保温一体化的叠合外墙[2]。
(三)装饰一体化和节点防水处理
可以利用“反打工艺”对PCF板进行装饰一体化处理,在生产PCF板构件时,可以提前将装饰材料安装在模板上,使装饰材料和外叶板在浇筑混凝土后一次成型。在PCF板安装后,再用装饰材料把外叶板进行合理的填补。
另外,传统的建筑防水方法主要以堵水为中心思想,即通过把水引进室内的通水管道从而具备防水的作用。但是,对于装配式建筑,因为拼缝较多,所以,并不适用于该种方法。可以设计合理且科学的排水路径把可能渗漏的水引到排水构造中,进而将水引到室外。PCF墙板的竖向接缝利用聚乙烯棒塞缝,然后再选取建筑密封胶进行嵌缝封堵。与此同时,在PCF墙板的竖向接缝处安置导水空腔,能够避免墙板内部滞留水分。此外,在PCF板面的拼接处选用聚乙烯棒塞缝,在墙板最外侧用密封胶嵌缝,可以避免水汽进入墙体内部。
结论:综上所述,经过对装配式建筑外墙保温一体化技术进行详细的分析与论述之后,可以充分的了解到该技术不仅可以提升外墙保温的使用寿命,还能够满足我国绿色环保的施工理念,然而这仍需要相关人员对此技术的不断改革与创新,并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王金玉.探讨装配式建筑保温结构一体化外墙连接与固定技术[J].建设科技,2021(19):107-110.
[2]吴吉,宋耀辉,凡科,等.装配式建筑保温结构一体化外墙连接与固定技术[J].施工技术,2020,49(S1):1039-1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