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皓
摘 要:就公路工程而言,路面垫层是路面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由碎石垫层和砂砾垫层组成,良好的路面垫层施工技术不仅能够保障公路工程质量,而且能够提高公路工程施工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而垫层施工技术不够完善的情况下,可能会导致公路路面质量不佳,出现坑洼、泛浆等问题,因此本文主要对公路工程路面垫层施工技术进行了详细探讨。
关键词:公路工程;路面垫层;施工技术
一、公路工程路面垫层简述
对于公路建设工程,路面施工一般采用混凝土沥青材料作为主要材质,一方面增加路面抗压程度,另一方面避免极端天气对路面的损害。路面主要由垫层、底基层、基层和面层组成,垫层主要作用是隔水排水,底基层和基层主要是承重,而面层主要是承受反复荷载。在公路工程基层施工中,常采用水泥稳定碎石技术采用摊铺压实增强碎石强度,凝固后,有一定的防冻和抗水性,保持路面性能。此外,为了保障路面稳定性和延长使用寿命,常采用改性沥青SMA混合料与SBS混合料对路面进行施工,可以有效的避免路面被过早的破坏,提高路面的使用寿命。在实际进行路面施工时,路面垫层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因此相应的施工技术也存在一定差异,就公路工程路面垫层施工而言,最重要的目的和要求是施工质量,需要对施工材料、施工技术、施工方法等进行严格的监督把控。公路工程路面施工中包含多层结构,因此整体具有一定复杂性,路面垫层作为公路工程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指在公路的基层下面设置一个结构层,主要发挥的作用是防水隔水,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出现泡水等情况,影响施工质量。实际上,公路工程一般在建成之后,极易出现水稳定性差、膨胀等问题,因此通过路面垫层,一方面有利于增加公路路面防水隔水性,避免出现这类问题,影响公路质量,另一方面能够增加公路路面的承载力,缓解公路由于承受外界压力而出现变形的问题。实际上,路面垫层的形式是多样化的,不同的垫层所使用的材料也不一致,目前公路工程路面垫层材料主要包括两种,即砂砾垫层和碎石垫层。而不同的公路工程对于垫层的形式和材料的要求也存在差异,一般而言,二级以及二级以下的公路工程主要应用砂砾垫层,而高速公路一般使用碎石垫层。公路工程中的路面垫层主要起到的作用包括三个方面,分别是过度、隔离和找平。其中过度主要是指路面垫层能够为公路工程整体施工提供便利,提高整體路面施工质量。隔离主要是指缓解公路工程中的沥青混凝土结构被腐蚀的问题,从而提高公路的使用寿命,提高公路使用质量。找平主要是指解决公路路面的平整度误差问题,确保路面平整,确保其路面均匀受力,保障公路质量,降低损坏风险,进而降低建设成本。
二、公路工程路面垫层施工技术
(一)施工准备
公路工程路面垫层施工之前,需要按照一定流程做好必要的准备工作。在进行施工之前,相关技术人员需要首先到施工现场进行考察,根据当地的天气情况以及公路路面结构等情况进行综合考虑和分析,据此确定需要的垫层材料,并制定针对性的施工方案,明确施工中的注意事项,计算出相关施工数据,如垫层材料的配比、厚度以及长度等。相关人员需要对施工路面进行清扫,并执行封路操作,为实际施工创设必要的施工环境和条件。在人员方面,施工之前需要对相关施工技术人员进行培训和相应的考核。另外,需要对施工材料进行检查,包括质量是否符合施工要求、材料数量等,还需对施工中需要使用的机械设备进行检查,主要检查的内容是运行状态是否良好,能够按质按量完成工作。此外,相关施工人员需要对垫层材料的制作过程进行试运行,主要是材料制作机械设备能够正常运行以及材料的配比等,例如,在材料混合工作中,需要详细规定搅拌的方向和搅拌的时间等。还应重点关注垫层材料的含水量问题,针对混合材料,在确定最佳含水量的情况下,还应适当增加0.5%-1.0%左右的含水量,避免在材料运输过程中水分蒸发,达不到含水量要求。
(二)材料运输以及具体施工流程
垫层材料搅拌制作完成后,需要进行材料运输,向施工现场运输过程中,应确保运输材料的运输车处于密封状态,避免运输过程中不必要的材料损失。在进行垫层材料铺筑过程中,需要控制好时间,同时铺筑完成后,需要尽快碾压成型,一般而言,从材料搅拌制作完成到材料运输再到铺筑以及初步碾压成型整个流程需要控制时间在180分钟之内,避免各种因素影响最终公路路面质量。在材料浇筑的过程中,为了保障路面凭证,厚度均匀需要借助机械设备完成浇筑工作。另外,在浇筑过程中,相关施工人员需要同步进行材料搅拌工作,避免浇筑还未完成的情况下材料已经凝固成型。在材料浇筑完成后,需要及时进行压实处理,并在压实处理的过程中及时发现垫层材料浇筑不均匀等问题,并及时进行补料或者打磨等措施,对于路面坑洼区进行及时填充材料,对于浇筑突起的情况,应及时进行机械打磨处理,保障路面平整。另外在进行路面压实的过程中,需要按照一定的操作顺序,对于机械碾压的速度也需要加以控制,同时由于公路投入使用过程中,经常经过大型以及重型车辆,因此对于路面的密实程度具有一定要求,为了满足这一要求,一般机械压实操作会重复5-7次,确保其满足实际使用需要,降低路面损坏的可能性,延长路面使用寿命。压实工作完成后,路面垫层工作基本完成。
(三)垫层面接缝工作
施工人员在进行公路工程路面施工过程中,需要明确浇筑环节需要遵循连续性的施工要求,但是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经常会由于机械设备故障或者材料准备不足等问题导致无法保持连续性,影响路面施工质量。针对这种情况,施工人员可以采取一定的补救措施,一般可以进行横向接缝,从已经压实的末端开始浇筑,此外,浇筑过程中需要以中央分隔带为界限,避免纵向接缝。
(四)路面保养
在整体性的公路工程路面施工完成之后,相关施工人员还需及时对施工区域的路面进行保养工作,主要目的是为了提升路面质量,避免出现垫层裂缝等情况。一般而言,需要对公路路面进行洒水操作,为了保障路面洒水的均匀性,防止积水或洒水不均匀等情况,可使用专门的机械设备如洒水车进行洒水工作,与此同时由于符合质量要求的公路路面一般具有排水功能,因此通过洒水操作能够检验这项功能,保障公路施工的质量。此外,刚刚施工完成的公路路面一般不能接受长时间的阳光直射,因此相关施工人员还需铺盖遮光布。施工部门应安排专门的人员监督路面情况,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总结
综上所述,路面垫层施工作为公路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公路施工质量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应选择科学合理的施工技术,严格按照相关施工要求,确保最终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马晋.公路施工中路面垫层施工技术探讨[J].山西建筑,2016,4211:157-159.
[2]赵淑云.公路垫层施工技术探讨[J].交通标准化,2013,06:27-29.
[3]庄永平.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技术探讨[J].居业,2015,12:72-73.1E07C6D1-32FA-4A37-9C3D-FDE9A2CA940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