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东县生物多样性区划及其利用与保护措施

2022-05-31 20:02何华
农业灾害研究 2022年2期
关键词:区划生物多样性保护措施

摘要 生物多样性在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特点,根据这些特点可以对不同地域的生物多样性进行利用和保护。根据岩石和土壤的种类、岩石的裸露程度、水资源分布与利用情况、人类活动的影响、人类对生物多样性的选择性需求等,将整个田东县生态系统划分为7个不同的生物多样性区域,并提出对每个区域采取不同的利用与保护措施,以期保护并丰富田东县的生物多样性。

关键词 生物多样性;区划;利用;保护措施

中图分类号:X17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305(2022)02–0034–03

生物多样性是生态系统中生态质量优劣的一个评价指标,是当地居民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人们的衣、食、住、行等诸多方面都与生物多样性息息相关。任何一个物种一旦灭绝,便永远不可能再生。维持生物多样性、保护珍稀濒危物种十分必要[1]。保护、建设好生态环境与实现可持续发展是世界各国社会发展必须坚持的一项基本方针[2]。根据岩石和土壤的种类、岩石的裸露程度、水资源的分布和可利用的情况、人类活动的影响、人类对生物多样性的选择性需求等情况,将田东县划分为七大生物多样性区域,并对各个区域的概况、区域生物多样性对环境生态的影响分别进行了阐述,同时提出了相应的利用和保护性措施,以期对保护和丰富田东县的生物多样性提供一些意见和建议。

1 田东县生物多样性区域划分的依据

1.1 岩石和土壤的种类

不同的岩石种类,其风化后形成的土壤质地、酸碱度不一样,这些土壤上分布的植物、动物的种类、数量及结构也会出现明显的差别。

1.2 岩石的裸露程度

岩石的裸露程度能够反映植被覆盖度的高低,对植物和动物的种类、数量及结构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1.3 水资源分布与利用情况

水资源的分布是否均匀和水资源的可利用情况,会影响植被和动物对水分的需求及其分布的范围和数量。

1.4 人类活动的影响

人类活动可改变植被的种类、分布及其结构,对野生动物直接造成干扰,从而导致生物多样性发生改变。

1.5 人类对生物多样性的选择性需求

人是生物多样性的主宰,可根据人的需求逐步改变生物多样性的状态,使之更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需要。

2 田东县生物多样性区域的种类

2.1 Ⅰ区

2.1.1 概况 此区位于田东县西南部,东经106°53’22”~107°04’21”,北纬23°18’20”~23°28’15”。南与天等县交界,西与德保县交界,北、东与II区交界,面积214.59 km2。此区多为海拔500 m以下的丘陵,少数为海拔600 m以上的中低山地,海拔最高的是摩天岭,主峰海拔为717.8 m。岩石以页岩、沙页岩为主,土壤以红壤为主,少数分布有赤红壤。天然林分布有大叶栎、栓皮栎、枫香等72种乔木。灌木有余甘子、蕃桃、桃金娘等31种。草本植物有五节芒、芭芒草、铁芒箕等60多种。人工林有松树、杉树、桉树等。在天然林和松、杉人工林占比较大时,野生动物主要有云豹、豹猫、小灵猫、红原鸡、眼镜王蛇、舟山眼镜蛇、百花锦蛇、鬣蜥等46种珍惜濒危野生动物,其中,两栖类有1种、爬行类13种、鸟类20种、兽类12种[3]。

2.1.2 区域生物多样性对环境生态的影响 该区域人工林面积多,天然林少。原有的松、杉人工林正逐渐被桉树林取代。该区域原有国家Ⅰ级保护动物1种、国家Ⅱ级保护动物11种,由于桉树林下不利于很多野生动物的栖息,很多野生动物被迫转移到其他区,很多的小溪流来水量减少,有些小溪则已断流,旱季区内人畜饮水出现困难。

2.2 Ⅱ区

2.2.1 概况 此区整体位于田东县南部,东经106°52’22”~107°23’01”,北纬23°19’22”~23°38’09”,其西部与德保县交界,南部与天等县和Ⅰ区交界,东、北部与Ⅳ区交界,面积662.38 km2。此区多为海拔500 m以下的岩溶山地,少数为海拔600 m以上的中低岩溶山地,岩石以石灰岩为主。天然林分布有岘木、高山榕、小叶榕等30多种乔木。野生动物主要有云豹、豹猫、猕猴、眼镜王蛇、舟山眼镜蛇、三索锦蛇等45种珍稀濒危野生动物。人畜饮水基本依靠抽取地下泉水或建设山塘、水柜储蓄雨水。因此,缺水是该区最大的问题。

2.2.2 区域生物多样性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该区是田东县境内最大的岩溶山地,其生物多样性的丰富与否对田东森林的覆盖率和生态安全影响巨大。通过多年来的石漠化治理,该区域的平缓山地已基本实现全面绿化,目前尚未实现绿化的地方基本位于山顶上几乎没有土壤且气候十分恶劣之处,无法依靠人工营造林的办法增加植被的覆盖度。该区域内有国家Ⅰ级保护植物1种、国家Ⅱ级保护植物3种、国家Ⅰ级保护动物1种、国家Ⅱ级保护动物11种,如此众多的国家级保护植物和动物集中存在于该区,是其他生物多样性区域所没有的。因此,该区域是田东县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中之重。

2.3 Ⅲ区

2.3.1 概況 此区位于田东县东南部,东经106°52’22”~107°24’43”,北纬23°24’11”~23°39’28”,东、北与Ⅳ区交界,南、西与Ⅱ区交界,面积290.11 km2。此区多为海拔300 m以下的丘陵山地。岩石以页岩、沙页岩为主,其次为沉积岩。土壤以红壤为主,少数分布有赤红壤。天然林,分布有大叶栎、栓皮栎、枫香等60多种乔木。灌木有桃金娘、野牡丹、灰毛浆果楝、白背桐等30多种。野生动物主要有云豹、豹猫、小灵猫、眼镜王蛇、舟山眼镜蛇、虎纹蛙等43种珍稀濒危野生动物,其中,爬行类12种、鸟类20种、兽类11种。

2.3.2 区域生物多样性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右江河、达腊河沿河一带尚有一定面积的水田和相对平缓的旱地,以种植芒果、香蕉、甘蔗、水稻为主,是本区域或从相邻的Ⅱ区而来的野生动物的觅食场所。该区域有国家Ⅰ级保护动物1种,国家Ⅱ级保护动物9种,也是比较重要的野生动物的保护地之一。此外,靠近右江河一线有南昆高速,中部还有一条即将建成的纵贯南北的田东至大新高速。因此,保持和增加区域的绿化美化是非常必要的。

2.4 Ⅳ区

2.4.1 概况 此区位于田东县中部,东经106°58’01”~107°24’34”,北纬23°26’11”~23°44’31”,东与平果市和Ⅴ区交界,南与Ⅱ区交界,西与田阳区交界,北与Ⅵ区交界,面积341.28 km2,为河谷冲积平地,岩石为沉积岩,土壤以冲积土为主,少数分布有赤红壤。为田东县农业重点保护区和县城城市建设规划的重点区域。旱地多分布有芒果、香蕉、蔬菜等植物,水田则以水稻为主。人工林是芒果林。野生动物主要有豹猫、白鹭、野鸭、燕子眼镜王蛇、舟山眼镜蛇等30种,其中,爬行类11种、鸟类12种、兽类7种。豹猫、眼镜王蛇、三索锦蛇、虎纹蛙是国家Ⅱ级保护珍稀野生动物。右江河沿该区县边缘穿过,是该区域农业灌溉用水的主要取水河道。有鱼梁枢纽工程。

2.4.2 区域生物多样性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该区是田东县交通、经济、文化活动中心,其绿化程度对吸收粉尘、降低噪音、净化空气、降低温室效应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右江河道水资源的丰富有利于鱼梁枢纽的发电、船舶航行和农业灌溉。南百二级公路东西向从区域中心穿过,计划建设的百色大道也将呈东西向从区域的北部穿过,在建的巴马至田东高速公路自北向南从区域中偏东穿过,是西南交通的重要枢纽。因此,该区域的绿化美化显得非常重要。

2.5 Ⅴ区

2.5.1 概况 此区位于田东县东部,东经107°21’18”~107°24’48”,北纬23°26’45”~23°37’52”,东部与平果市交界,西南部与Ⅳ区交界,西北部与Ⅵ区交界,面积73.92 km2。此区多为海拔600~800 m的岩溶中山岩溶山地,岩石为石灰岩。土壤以棕色石灰土为主,少数分布为黑色石灰土和黄色石灰土。天然林分布有岘木、高山榕、小叶榕等30多种乔木。灌木有蕃桃、山黄皮、野柑等40多种。草本植物有五节芒、巴芒草、肾蕨等50多种。人工林有苏木、吊丝竹等。野生动物主要有豹猫、猕猴、斑鸠、画眉、眼镜王蛇、舟山眼镜蛇、大壁虎、鬣蜥38种,其中,爬行类9种、鸟类15种、兽类11种。

2.5.2 区域生物多样性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土层浅薄瘦瘠,含水量低,气温比其他区偏低,植被自然生长受到一定的抑制,高度和覆盖度都比较低,导致石漠化程度较高。与区域南部交接的Ⅳ区有较多的化工企业,因此消除粉尘、废气污染任务繁重。

2.6 Ⅵ区

2.6.1 概况 此区位于田东县东和北部,东经107°04’26”~107°27’44”,北纬23°32’20”~23°57’45”,东与Ⅴ区和平果市交界,南与Ⅳ区交界,西与田阳区交界,北与Ⅶ区和平果市交界,面积798.15 km2。此区多为海拔500 m以下的丘陵,少數为海拔600 m以上的中低山地,海拔最高的是坡双马,主峰海拔为1 011 m。岩石以页岩、沙页岩为主,土壤以红壤为主,少数分布有赤红壤。天然林分布有大叶栎、栓皮栎、枫香、苦楝等60多种乔木。灌木有桃金娘、野牡丹、野漆、余甘子、灰毛浆果楝等40多种。草本植物有五节芒、巴芒草、铁芒箕等60多种。人工林有松树、杉树、桉树等。野生动物主要有豹猫、巨松鼠、蟒蛇、眼镜王蛇等41种。其中,两栖类1种、爬行类11种、鸟类18种、兽类11种。区域内没有大的河流,人畜饮水多从山沟中引入。灌溉水主要采用筑拦河坝引水的方式。

2.6.2 区域生物多样性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该区历来是田东县木材的主要产区。该区是田东县城的北部屏障,区域南缘有南昆货运铁路,南昆高铁铁路呈东西向通过,因此,该区域的植被覆盖率对减少县城粉尘、降低噪音、净化空气、降低温室效应的有重要作用。

2.7 Ⅶ区

2.7.1 概况 此区位于田东县北部,东经107°03’36”~107°19’50”,北纬23°42’42”~24°00’04”,东、南部Ⅵ区交界,西与田阳区交界,北与巴马瑶族自治县交界,面积435.57 km2。此区多为海拔500 m以下的丘陵,少数为海拔600 m以上的中低山地,海拔最高的是莲花山,主峰海拔为1 022 m,为田东县境内最高峰。岩石以沙页岩、页岩为主,分布有少量的石英岩、辉绿岩。土壤以沙壤为主,少数分布有红壤。天然林分布有大叶栎、栓皮栎、枫香、荷木等57种乔木。灌木有桃金娘、野漆、牡荆等40多种。草本植物有五节芒、巴芒草、铁芒箕、龙须草等50多种。人工林有松树、杉树、桉树、板栗、油茶等。区域内河流为灵岐河,杏花村有1座小型的杏花水库。人畜饮水多从山沟中引入。灌溉水主要采用筑拦河坝引水的方式。

2.7.2 区域生物多样性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该区土壤多由砂页岩发育而成,含沙量较高,含水量较Ⅵ区低,土壤黏重,肥力比Ⅵ区低,分布于远离Ⅵ区的中、西、北部一带,这些地方人工林以油茶为主。少数由页岩发育而成的土壤多分布在靠近Ⅵ区一带,这些地方在20世纪70~80年代以发展杉木人工林为主,如今逐步被桉树林取代。该区域有些地方的砂页岩岩石裸露,植被生长缓慢稀疏,覆盖度低。

3 生物多样性的利用与保护措施

总结多年来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可知,保护与利用的协调发展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基础策略[4]。

(1)Ⅰ区、Ⅵ区以及Ⅲ区东南部、Ⅶ区偏南部地区的土壤条件良好,是田东县主要的木材产区。据调查,这2个区域的桉树造林面积在不断扩大。为了保持该区域的生物多样性,坡度大于25°以上的溪流沟头两侧或陡峭的山脊、断崖不适造林的地段,应封山育林,使之成为野生动物临时的栖息场所,同时起到保护水源的作用。坡度25°以下,采用带状整地,有利于保持土壤中的水分。

(2)Ⅱ区、Ⅴ区属岩溶山地,风化作用和岩溶作用强烈,即使雨量充沛,但由于喀斯特地区岩石的多孔性,且土壤层稀薄,从而造成生态系统保水能力差,极易出现干旱,是石漠化治理和天然林保护的重点区域[5]。对此,要加大生态管护力度,防止乱砍滥伐和森林火灾,增加植被覆盖度。

(3)Ⅲ区北部是靠近右江河的丘陵地区,平缓地带是农田和芭蕉地,是Ⅱ区野生动物的觅食地之一,应保持原样或增加水田的面积。坡地少量为桉树林地,大部分为芒果林地,应采用割草抚育,避免使用除草剂。

(4)Ⅳ区是田东县交通、经济、文化的交流中心和高效农业示范基地,要严守耕地红线。加强污染治理和节能减排措施,减少空气和水体污染,加强城市的绿化、美化。

(5)Ⅶ区中、北部地区不适合于发展桉树林,应在改造老油茶林的基础上,继续发展油茶林,采用割草抚育方式,有利于保持水土和野生动物的栖息繁衍。

(6)打击乱捕滥猎野生动物的违法行为。

参考文献

[1] 班美玲,谢华,谢洲,等.广西南岭区域生物多样性保护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J].南方农业,2018,12(16):65-68.

[2] 杨钙仁,翁永艳,熊建华,等.广西西南石灰岩地区公众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0): 15084-15088.

[3] 王海京,王双玲,郑艳玲,等.广西田东县作登林区珍稀濒危野生动物资源初步调查[J].野生动物,2012,33(6):329-332.

[4] 林冰梅,林卫东,黄淑娟.广西中越边境喀斯特地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对策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5,25 (S2):296-299..

[5] 谭伟福,蒋波.广西生物多样性保护策略和途径[J].环境教育,2007(5):22-26.

责任编辑:黄艳飞

Biodiversity Regionalizati-on, Utilization and Protection Measures in Tiandong County

HE Hua (State Owned Lac Forest Farm in Tiandong County, Baise, Guangxi 531500)

Abstract Biodiversity has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in different regions. According to these characteristics, biodiversity in different regions can be utilized and protected. According to the types of rocks and soil, the degree of exposure of rocks, the distribution and availability of water resources, the impact of human activities Human selective demand for biodiversity divided the ecosystem of Tiandong county into seven different biodiversity regions, and put forward different utilization and protection measures for each region, in order to provide some opinions and suggestions on protecting and enriching the biodiversity of Tiandong county.

Key words Biodiversity; Zoning; Utiliza-tion; Protective measures

作者簡介 何华(1963—),男,广西百色人,林业工程师,主要从事森林资源培育、森林资源保护、森林防灭火工作。

收稿日期 2021-12-02

猜你喜欢
区划生物多样性保护措施
保护措施
对自然地理区划方法的认识与思考
龙泉驿区雷电灾害风险调查评估与区划
关于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措施的探讨
诌议如何加强城市生态环境保护
基于区域视角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利用生物多样性防治园林植物病害的可行性分析
江苏枇杷冻害发生规律及风险区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