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河南大学生就业态势与对策研究

2022-05-31 06:52于瑾
南北桥 2022年2期
关键词:常态毕业生大学生

[ 作者简介 ]

于瑾,女,河南郏县人,河南职业技术学院文化旅游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旅游管理。

[ 基金项目 ]

1.河南省高等学校重点科研项目计划:乡村振兴视角下的河南乡村旅游差异化发展模型研究(编号:22B790007);2.河南职业技术学院科研基金资助计划项目:后疫情时代高职旅游专业学生就业创业研究(编号:2021-HZSK-05)。

[ 摘要 ]

在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特殊形势下,大学生就业问题热度不减。本文立足河南省大学生就业大趋势和当代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就业目标、政策掌握等情况,选取省内四所高校毕业生作为调查对象,通过SPSS分析问卷调查收集的数据,分析河南省大学生就业情况并给出建议。

[ 关键词 ]

经济发展新常态;大学生就业;河南省

中图分类号:G6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2.02.002

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进程中,我国各个领域的竞争越发激烈,但不论是何种类型的竞争,从本质上而言,都是围绕着人才的竞争展开的,谁拥有的人才多、人才素质高,谁就能够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位置。当前,我国已经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在以往国家与社会的共同重视下,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快速发展,国家拿出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资源支持高等教育事业,从而加快了高等教育在各个层面的快速突破,我国实际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也在显著增多,在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并提升综合竞争力的同时,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也逐渐成为社会热点。扎实有效的就业,不仅有助于更好地发挥人才优势作用,将大学生人才充实到不同的行业岗位上去,还能够实现大学生自身的价值,对于整个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都有着重要意义。2013年12月10日,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讲话上,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新常态”:我们注重处理好经济社会发展各类问题,既防范增长速度滑出底线,又理性对待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我国经济发展从重速度转向了重质量,经济增长速度有所放缓,势必会带来新增就业岗位增速降低,总体就业环境不容乐观。尤其是近年来,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影响,每年实际完成就业的人数并不是特别多,而同期,我国高校毕业生数量却连创新高,所以探究经济新常态下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具有深远意义。

1 研究背景与目的

河南省统计局数据显示,2015年—2019年的河南大学生毕业人数逐年递增,毕业人数总量从2015年的49.9万增长至2020年的63.8万,年均增长约为5.8%,同期全国大学毕业生总量年均增长率为2.8%。2021年河南省高校毕业人数达到70.6万,较2020年增加4.6万,增长约6.9%,积累往年未就业的大学生,2021年河南省需要就业的大学生高达81万人,同比增加15万人。因此,2021年高校毕业生就业难上加难,形势严峻。

本次研究通过对市场调查和数据分析,研究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大学生就业机会、就业渠道、薪资水平和就业质量方面的资料,为高校就业课程设置、就业工作开展、就业政策精准落地提供依据,为大学生高质量就业提供保障。

2 问题的提出、样本和研究方法

为了更好地掌握河南高校毕业生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的就业现状,本研究以在线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数据。2021年9月—2021年10月,对河南省内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河南科技大学、河南职业技术学院和济源职业技术学院4所高校共2000名学生进行调查。本次调研问卷为自填式问卷,采用配额抽样方式,本次调查共发放2000份问卷,回收1997份,其中1934份为有效问卷,有效率为96.7%。采用SPSS对数据的“信度”和“效度”进行检验,KMO值均在0.7~0.9之间,显著性概率约是0.00,说明效度较好,各量表间题目联系较紧密,分析发现本次问卷符合统计学标准要求,能真实反映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大学生就业现状。

3 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河南2021届大学毕業生就业现状分析

在现代社会发展推动下,尤其是2014年全国两会提出“互联网+”以来,互联网技术对我国各个领域的影响也越发深刻,对大学生就业带来的影响也更加明显,大学生作为年轻一代,对于互联网技术有着特殊的感情,他们大多数的工作、生活、学习都是通过互联网平台来完成的,这些都为就业的数字化、信息化创造了条件。同时,很多大学生对于自己的就业选择缺少明确的目标,在就业的选择上表现得比较盲目,缺少选择的主动性、目标性,对于国家政策及社会需要了解得并不是特别深刻,这些都会对大学生的最终就业选择带来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 大学生就业信息渠道数字化特征明显

以往的大学生拥有的就业渠道非常有限,绝大多数的就业信息都是在各种形式的现场招聘会中获取,但是在现代互联网技术推动下,各种类型的网上招聘不断增多,海量的招聘信息铺天盖地地到来,对于现在的高校学生和毕业生来说,除了传统的线下校园招聘会,互联网招聘平台也已成为毕业生主要的求职渠道,求职招聘平台月活呈现较大幅度的增长,MAU将近9 000万,同比增长46.5%。本次调查发现,河南大学生中,在互联网招聘平台上查询信息、发布个人求职信息的占比达59.6%;超70%的大学生只安装一款相关APP,其中BOSS直聘、智联招聘、前程无忧三家头部平台共占行业41.3%的份额。但同时也发现,37.4%的学生表示不熟悉互联网招聘平台的操作流程,一些招聘企业的招聘流程过于复杂,很多学生在个人信息填写等方面不知道如何下手,过于复杂的流程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参与线上招聘的积极性,41.6%的学生表示对互联网招聘平台信息不够信任,在以往的线上招聘中,曾经出现过不少招聘欺诈现象,有一些社会违法犯罪人员会打着招聘的旗号,让学生提前交上一部分资金,作为招聘必需的一个程序,很多情况下这些钱最终都有去无回,不仅严重扰乱了招聘市场秩序,而且还对参与大学生线上招聘的主动性产生了巨大冲击。新时代大学生是伴随着我国互联网成长起来的一代,互联网平台成为大学生在新常态中接受教育的主要渠道,这其中固然有许多教育培训机构相继开拓网络平台市场的原因,但也反映了“00后”大学生数字化的特点。在国家对互联网环境不断深化治理的同时,必将会引导更多的学生在互联网当中进行就业选择,这也是将来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

3.2 高校学生对未来的职业发展缺乏清晰的目标

当前的大学教育教学多是围绕着看得见的教学内容展开,教师主要负责学生的既定理论知识教学研究,学生需要学习各种知识从而应对相关考试,对于就业这个看似“遥远”的问题实际了解与认识得比较浅,虽然也有一些学校开设了各种形式的就业指导课程,组织学生进行了人生职业规划,但是在实际开展的过程中,这些方面的内容过于理论,缺少与社会层面和市场层面的紧密衔接,而且很多学生在大学中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没有将自己的学习与后续的就业结合起来,这样内心当中自然缺少就业的动力支撑,在毕业时候面对就业自然就是一脸茫然。调研结果显示,对于面临着就业选择的高校学生以及毕业生来说,大部分的人都有着不同的困惑,其中26.7%的学生的困惑是不清楚自己喜欢做什么类型的工作或者往哪个行业发展;其次是超过25.9%的学生在选择就业城市时,有着各种困惑;23.7%的学生不知道要追求高薪还是追求成长机会;还有17.1%的学生不知道是否应该为了恋人和家庭放弃工作机会。调查还发现,超过53.2%的毕业生没有制订未来三年的职业发展规划,37.6%的毕业生未做未来12个月的职业发展计划,即使进行相关的职业规划,所涉及的内容也非常肤浅,相关应有措施也缺少足够的可执行性,更多的是应付和流于形式。总体来看,学生对就业方向、就业城市的选择存在巨大的困惑,对职业生涯也缺乏相应的规划。

3.3 大学生对就业政策掌握得不全面

就业政策是指各级政府和组织为了解决现实社会中劳动者的就业问题制定和推行的方案及措施。在我国,党和各级政府对于大学生就业问题非常重视,每年都会召开各种类型的专题会议,针对如何推进大学生就业进行各种形式的探讨,每年国家都会结合市场需求及大学生实际毕业人数出台不同的就业政策措施,这些对于大学生就业有着非常好的帮助,能够让大学生对就业市场、就业形势、就业选择有更加精准的研判,对学生最终顺利就业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本次调查发现,37.2%的学生对国家、河南省政府及各地市出台的就业扶持政策不了解,只有21.4%的学生主动搜索、查询过就业相关政策;调查还发现学校是毕业生获取就业政策知识的主要渠道,57.9%的学生表示学校是获取就业政策信息唯一的渠道。同时调查显示,54.2%的学生不熟悉相关劳动法规,73.1%的学生表示在打工时从未签订过劳务合同,不知道如何使用法律维护自己合法的劳动权益。在现在很多网络视频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些年轻的大学生毕业后,随便就进入了一家公司,在就业流程参与上也表现得非常随意,没有认真签订相关合同,也没有对相关劳动权益进行认真咨询,到后来工资福利等出现问题后才在各个层面上反映,这样不仅影响了自己的就业选择,而且还让自身的合法权益受到了严重侵害。调查结果显示,加强就业指导和就业政策的宣传,提高学生法律意识刻不容缓。

3.4 学生就业选择差异巨大

本次调查中有近38.5%的人表示会直接进入职场,超25.6%为求安稳而选择备考公务员或者事业单位,53.3%的大专学生打算升本科学位,还有47.9%的本科生有加入“考研大军”,延缓就业继续攻读更高学历的计划;除此之外,还有15.4%的应届生有创业的计划,不安于现状以及想尝试更多发展可能性是大学生创业的最主要原因。

4 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河南大学生就业对策

4.1 加大求职技能培训,提升大学生利用信息化技术求职的能力

高校就业指导中心是毕业生获得就业信息及实现就业培训的重要渠道,要充分发挥促进高质量就业的渠道作用,结合新兴技术,打造数字化就业指导。高校应将培养学生就业能力作为就业工作的重点,调整就业课程内容,增加就业信息化培训内容,提升学生的就业信息筛选和鉴别能力。学校在毕业前夕,可以组织毕业生进行各种形式的专题学习,对信息化的招聘、应聘等流程进行专业性解读,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当前社会的发展形势,让学生在就业选择和就业适应上更加具有主动性,这对于规避各种风险问题都是非常有帮助的。

高校应重视数字技术的应用,探索“线下面对面+线上屏对屏”结合的学生应聘模式,鼓励和引导企业开展线上招聘会。同时,学校还应加强对招聘企业的管理,建立企业诚信档案,规范招聘和用工流程,充分保障大学生的就业权益。

4.2 注重教学工作与就业工作相融合,培养学生的正确就业观念

高校应充分统筹规划专业建设和就业工作,从市场和企业岗位需求出发,制订差异化的人才培养目标。在开展专业教学时,应充分考虑行业发展趋势和学生职業成长路径,准确定位学生未来的就业发展方向,培养大学生积极的就业意识。

在开展就业教育时,应先对大学生个人能力进行综合测评,根据学生的职业兴趣爱好,为学生量身打造个性化的职业发展方案,引导学生了解真实的职场状况,调整学生的就业心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4.3 重视就业政策宣传,精准提供就业指导服务

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政府应结合经济发展形势,分层分类制定大学生就业促进政策,并根据实际行业动态实现政策的精准落实,提升招聘的精准度和创业的成功率。

目前河南高校就业指导教师较为缺乏,高校应以多种形式和手段宣传就业政策,不断优化课程内容,通过专业的教师进行就业政策宣传,还应鼓励大学生创业并通过学生创业带动就业,全面提升大学生就业质量。

4.4 倡导政府完善政策,营造平等就业环境

社会工作者应充分发挥政策倡导者的角色功能,呼吁倡导政府相关部门对应届生就业情况进行调整追踪,及时为未就业毕业生提供新的就业信息或岗位,建议政府相关部门制定和完善相关的就业政策,引导和激励大学生到边远地区和基层岗位就业,形成良好的社会就业环境。

5 结语

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高校应更为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宣传就业政策、搭建信息化就业渠道,确保人才质量,帮助学生在激烈的人才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于哲. 新常态下企业精益财务管理模式的构建[J]. 管理观察,2018. 38(12):45-47.

[2]河南省统计局. 河南省统计年鉴2021[M]. 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21.

[3]贾瑶. 经济新常态背景下践行“五大发展理念”研究[D]. 天津大学,2017.

[4]张新来. 疫情常态化背景下大学生就业困境及破解之策[J]. 经济研究导刊,2021(10):118-120.

[5]马晓阳. 北京体育大学硕士研究生(术科)就业状况分析[D]. 北京体育大学,2018.

[6]陈方媛. 后疫情时代河南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的提升路径[J]. 文存阅刊,2021(7):4-6.

[7]郭燚. 凌海市大学生就业问题及对策研究[D]. 沈阳:东北大学,2017.

[8]谭春辉,张洁,曾奕棠. 基于UTAUT模型的消费者网络购物影响因素研究[J]. 管理现代化,2014,34(3):28-30.

猜你喜欢
常态毕业生大学生
9岁的高中毕业生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新常态”需要新举措
我眼中的医改新常态
主动适应新常态 积极争取新作为
新常态下的艰辛与希望
最“叛逆”的毕业生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