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拂晓报》的办报特色及成效

2022-05-30 09:56戴显红
新闻论坛 2022年1期
关键词:抗战时期新四军

【内容提要】《拂晓报》诞生于抗战如火如荼的1938年,是抗日战争时期华中根据地的一颗璀璨明珠,随着抗日根据地和武装力量的不断扩大发展,走出了一条全党办报、全军办报和全根据地人民办报的道路。作为宣传抗日救亡的喉舌,其一经面世便受到根据地军民的热烈欢迎,及时准确地宣传了党的抗日方针,创造出了一连串辉煌的业绩,成为党在淮北坚持对敌斗争的一面旗帜,发挥出了重要的政治指南针的作用。

【关键词】抗战时期  《拂晓报》  新四军

作为新四军游击支队(后改称为新四军第六支队、新四军第四师)创办的报纸,《拂晓报》是抗日战争时期华中根据地的一颗璀璨明珠。其一经面世,便以立场鲜明、报道真实且内容丰富、文字通俗和版面新颖独特受到根据地军民的热烈欢迎,创造出一连串辉煌的业绩,成为党在淮北坚持对敌斗争的一面旗帜,因而在我们党的新闻发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一、《拂晓报》的创办及发展

1938年9月29日,为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救国政治主张,反映和报道敌后抗日根据地军民艰苦卓绝的斗争,《拂晓报》在河南确山竹沟镇正式创刊。其开始是不定期出刊,由阿乐、单婓、易河三位专职人员担任全部采访、编辑、刻写和印刷工作,后来有了编辑、通讯、出版发行、资料室等部门的划分,努力做到3天1期。因其坚持在游击战争中连续出版,毛泽东曾为之亲笔书写“坚持游击战争”的题词。

作为当时新四军游击支队党的唯一机关报,《拂晓报》在其创刊号发刊词中明确指出其担负着的重任是:第一,要和我们的指挥员战斗员发生着血肉的关系,她指示我们方针、引导我们前进;第二,要和一切不正确的思想、意识、行为作无情的斗争;第三,要和广大群众、各个友军,密切的团结起来,亲爱的结合起来,坚持执行统一战线,目标一致向着日寇、汉奸和托匪。

据彭雪枫在贺《拂晓报》五百号所写的专栏文章介绍,在形式上,抗战时期《拂晓报》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1938年创刊到年底,这一阶段从创刊号到第8号,都是草纸3版,印刷油渍斑斑模糊不清,及至第9号才改用毛边纸2版印刷,每期印刷300份到500份。第二阶段是从1939年2月11日到1942年11月初,这一阶段一般采用新闻纸4开1张4版的形式,油墨颜色按期红、蓝、绿、黑不等,每期印刷1500份到2000份。第三阶段是从1943年元旦到4月29日开始,这一阶段由于精兵简政准备战斗之故,改为新闻纸8开1张2版的小型2日刊。第四阶段是从1943年5月1日开始到抗战胜利,这一阶段从该年11月1日发行的第45号起复改为老5号字2日刊。①

《拂晓报》的“主要任务是指导工农兵斗争方针与斗争方法(民族斗争、阶级斗争与生产斗争),反映工农兵斗争情形与斗争经验(世界的中国的与本地的)”②。其“在稿件来源上,每月平均收到新华社及中央社的十五万字,占来稿总数的百分之六十。部队来稿(连本报记者采访写作在内)约十万字,占来稿总数百分之四十。”③

二、《拂晓报》的办报特色

《拂晓报》诞生于抗战如火如荼的岁月,积极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救国主张,成为我党开展舆论宣传和对敌斗争的重要武器,在新四军游击支队全体指战员中发挥着政治指南针的作用。作为新四军师党委的机关报,《拂晓报》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体现党的意志,反映党的主张,有着自己的办报特色。

(一)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体现党的意志和主张

战争是政治的继续。彭雪枫在《拂晓报》上撰文指出:“报纸不应只是‘简单的报导,报纸的内容,从新闻、社论、论文都应该包含着它的‘教育性、‘斗争性和‘组织性”。④时任淮北区党委书记、兼任淮北军区政治委员的邓子恢在《拂晓报》上也撰文总结指出,“我们的报纸主要是为工农兵写的,也是给工农兵看的(直接看与间接看)”。⑤即《拂晓报》应该“向着‘全党办报,‘全军办报,‘全根据地人民办报的路走去!”⑥1943年12月2日,《拂曉报》发表社论谈到纪念其500期的意义以及500期以后的办报方向时总结指出:“我们的任务是一定要把报纸办得更好些,我们的方针是贯彻全党办报与工农兵服务的思想”。⑦

(二)立足真实的报道,提供迅捷的战地信息

真实,是新闻报道的根本要求和生命线。《拂晓报》在其发表的社论中强调指出:“我们所说好的新闻和通讯,就是能够反映工农兵生活和斗争,表达工农兵的思想和感情的新闻和通讯,能够把群众运动和革命运动当中每天发生着的异常丰富的、生动活泼的新的东西、新的经验和创造以忠实的新闻和通讯报道出来”。⑧为实现这一办报目的,《拂晓报》设立了诸如“功劳薄”“行军生活”“小谜语”和“鸣谢启事”等栏目。后来,报纸又增辟了“支部生活”和“文艺副刊”等栏目,专门刊登基层干部和战士的来稿。

(三)坚持通俗化、大众化,有着广泛的群众性

通俗,是人民大众报纸的底色。《拂晓报》发表社论指出,“一定要打破合乎知识分子口味才算是好文章的习气”,力争“报纸的语言文字更加通俗化,以群众自己的语言来表达群众的思想和感情,来写群众自己的事情。”⑨邓子恢在《拂晓报》上也撰文指出,我们的报纸要做到“能说工农兵要说的话,记工农兵所做的事,写工农兵能够懂的文章”,并呼吁知识分子出身的编辑与通讯员要“深入民间,深入连队,与工农兵打成一片,真正了解他们的生活,学会他们的语言,弄清他们的口味”⑩。对此,《拂晓报》“在淮上时曾定了一个‘宣传规约,即:‘不写草字,不写简字,不写怪字,不写错字”,并认识到“如何以工农兵的口气、写法、水平去办报纸,以工农兵为读者对象的观点在认识上还是不够明确的”11,使报纸深深扎根于群众之中。

(四)版面设计新颖独特,富于吸引力和感染力

版面,是报纸丰富多彩内容的载体。《拂晓报》在编排上,为实现其形式与内容的统一,不仅“文章长短,新闻大小与标题及标题字大小都参差变化,每篇稿子字数要逐段计算清楚以及标题所占地位大小要计算精确,然后不致在刻写中途发生障碍”,而且注意到“普通版读者水平较高,尊重普通版排版规律,避免‘通条‘十字架‘方空‘标题相撞等忌讳,以求报容美观与合理”,至于部队版因读者文化层次较低,“稿件多加副标题与分标题,以求醒目,并竭力避免分排复杂,宁肯暂时趋于版容较呆板,或所谓‘豆腐块式的排版,而不求徒具形式美观,致使读者费力”,从而赢得了读者。12当时,《拂晓报》被时人称之为“简直是一幅美丽的图画”13,并因刻印精美,被誉为华中油印报之冠,曾被送往莫斯科、纽约展览,并被当作珍品收藏。

三、《拂晓报》的办报成效

抗战时期,《拂晓报》这份随军转战豫皖苏地区的革命报纸,加强和改善了党对新闻舆论工作的领导,是党的新闻事业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大旗下,《拂晓报》以民族利益为重,高举抗日救国的旗帜,在战时思想和舆论调控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有力地推动了抗战的胜利进行。

(一)成为当时淮北军民的一盏指路明灯

《拂晓报》的“影响还远及华北、东北、西北等地,并流传到菲律宾、南洋群岛,百期前后,经国际新闻社介绍,传到纽约、莫斯科”14,发挥了非常大的宣传作用。即便在《拂晓报》出版初期印刷字迹还很模糊的时候,“它已经在一张报的周围,围绕着一百个到一百五十个读者了,它已经被人们一传十、十传百终日等待着,到处传观着了”15。由此,《拂晓报》成为我党开展舆论宣传和对敌斗争的重要武器,在新四军游击支队全体指战员中发挥着政治指南针的作用。

(二)得到了广大读者的肯定和支持

《拂晓报》内容的丰富得到了读者的充分肯定,认为“拂晓报之所以‘好,不僅表现在形式上,而主要的是在内容上,充实、广泛、具体、深入”。16与之相适应,广大读者积极为《拂晓报》献计献策。以1941年1月1日的《拂晓报》为例,在其所刊载的读者来稿中,就有读者对《拂晓报》的内容提出了自己的建设性意见。如,希望报道其他边区尤其是陕甘宁边区的抗日情形模范实例,经验教训,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各方面的发展状态以及大后方人民生活的各种情形等。

(三)促进了新四军军政力量的发展壮大

《拂晓报》积极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救国主张,报道敌后抗日根据地军民艰苦卓绝的斗争,在战时思想和舆论调控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从而奏响了华中地区坚持抗战的响亮号角。当时,《拂晓报》广大干部战士们一接到《拂晓报》,便“贪婪的耐心的一字一句的读完它,消化它,热烈的讨论”17。这些无疑“大大的展开了部队的政治教育、党的领导和文化娱乐工作,传播了各个部队间的工作经验与教训,提高了指战员们的政治水平和军事水平”18。

(四)办成了名副其实的工农兵的报纸

作为一份直接面向广大工农兵的通俗报纸,为做到更加接地气、有生气,努力向着大众化的方向迈进,新四军第四师政治部和地方党组作出决定:“部队连队的政治指导员、文化教员,地方县、区的主要干部,都应聘为报纸的通讯员,还规定了报社干部轮流下连队和地方体验生活及采访、写作的制度”19。在上述决定的驱动下,《拂晓报》的编辑和记者深入基层,与群众朝夕相处,做到同吃一锅饭、同睡一个草铺,与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彼此结下了深厚的战斗友谊,从而使报纸深深扎根于群众之中。

(五)报道了军民抗日斗争的英勇史诗

作为党的喉舌,《拂晓报》在党的直接领导下,紧密结合军事与政治斗争这个中心,受到根据地广大抗日军民的欢迎,提高了指战员们的政治水平和军事水平,创造了一连串辉煌的业绩,使其真正发挥了抗日救国的伟力。《拂晓报》在其纪念五百号的社论中,迳言其“在宣传党的政策与贯彻党的政策的工作上,在为敌后抗日战争及广大人民抗日运动服务的事业上,尽了不少的功劳,报纸本身也跟着人民抗日革命斗争的开展而有了不少的进步”20。也正由于此,《拂晓报》与骑兵团、文工团齐名,被誉为新四军四师的“三大宝”,在我们党的新闻发展史上写下辉煌的篇章。

注释:

①⑥11彭雪枫.贺《拂晓报》五百号——五年来《拂晓报》的检讨[N],拂晓报,1943-12-02.

②⑤⑩邓子恢.献给《拂晓报》五百期《拂晓报》[N],拂晓报,1943-12-02.

③12庄方.《拂晓报》概况[N],拂晓报,1942-04-05.

④18彭雪枫.《拂晓报》的产生和壮大及其今后的方针[N],拂晓报,1939-10-05.

⑦⑧⑨20《拂晓报》社论.纪念本报五百号[N],拂晓报,1943-12-02.

1316苏堃.新年话拂晓[N],拂晓报,1941-01-01.

1415杜百根.《拂晓报》回忆片断[J],开封师院学报,1979(02).

17报社同人.支队一年《拂晓》一年[N],拂晓报,1939-10-05.

19唐健民主编.抗日时期革命文化史料选编 [M],合肥:安徽省文化厅革命文化史料征编室,1998:877.

作者简介:戴显红,江苏理工学院副研究员

编辑:王洪越

猜你喜欢
抗战时期新四军
抗战时期湖南初级中学音乐教育初探
抗战时期的“跑警报”
诞生于抗战时期的胶东育儿所
抗战时期的周恩来与统一战线工作
抗战时期间谍剧综论
论抗战时期中美空军联合作战
新四军的两个英雄团
《新四军发展史》评介
《新四军简史》出版
八路军、新四军拥有哪些武器装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