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婷丽
这篇文章标题乍看起来有点不正确,但是,虽说数据治理最终是靠文化,但起步的时候,还是要多诉诸利益。下面给出了基于利益驱动来解决数据治理问题的几个方法(仅是示例),供参考(注意这里的主角是企业数据管理者)。
理性做法:跟财务部和人力部说明数据治理的重要意义和价值,然后提出数据治理人和钱的需求。
利益做法:跟大老板汇报企业数据治理的举措,获得他的支持,顺便提出人和钱的需求,录下老板的承诺,然后将录音转给财务和人力。
理性做法:在跟A部门谈提升数据汇通效率的时候,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国家、政府、集团、领导的各种大道理都搬出来,但A部门可能岿然不动,因为A部门有自己的苦衷,比如有自己的管理要求、技术上有很多的挑战,反正总之已经尽最大努力来提供数据了。
利益做法:去A部门开个会,给A部门带几个“礼包”,包括:A部门需要的其他领域数据全部提供,可以对A部门数据开放产生的安全问题负责,然后一起到公司领导这边“拍胸脯”。
理性做法:要求数据安全部门充分考虑安全和灵活的平衡,不要因噎废食,多考虑用数字化手段来解决数据安全开放的效率问题。
利益做法:对公司提建议,要求安全部门的KPI不仅要有安全指标,还要有数据开放的效率指标,比如数据直接开放的比例、数据开放的时长等,这些指标的权重不低于50 %。
理性做法:成立企业级数据治理组织,发布数据治理标准和规范,打造联合项目团队,推进重点改革项目,一把手带头。
利益做法:数据治理具体要求写进各部门的职责,各部门设立数据责任人和数据专员,每个月各部门参加企业数据治理推进会并汇报工作。
理性做法:让领导开个宣贯会,给各部门安排数据盘点的工作,要求大家务必高度重视,在规定时间之前保质保量完成盘点。
利益做法:制定数据盘点的方法,提供盘点的模板,明确盘点的优先级,进行盘點的培训,做好盘点的审核和反馈,安排专员提供服务支持。
理性做法:基于成本最低原则,谁主数据多,谁离主数据近就谁负责。
利益做法:谁获益最大谁负责,如果实在找不到,那就让企业数据管理部来吧,如果谁都不愿意交出自己领域的主数据,那就让损失最大的部门负责。
理性做法:数据采集周期缩短X %,数据开放流程环节从Y缩短到Z,端到端开放周期缩短E %,数据治理不直接产生业务价值,体现的是蜜蜂效应。
利益做法:数据A的新增直接带来了多少商机,数据B的量级提升让客群规模提升多少倍,数据C让以前不能做的多少应用可以实现。
理性做法:自底向上,工匠精神,埋头苦干,相信酒香不怕巷子深。
利益做法:把数据治理当成产品去运营,做好也要展示营销,大屏出现在各种场合。
理性做法:强调创新业务的价值和协作拉通的重要性,建立跨部门项目团队推进。
利益做法:引入第三方数据团队(比如企业数据治理团队)打破领域数据的垄断支撑,触发领域的损失厌恶。
理性做法:数据中台只有一个,领域不能保留自己的数据中台,这样才能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和集约化。
利益做法:领域数据中台只要遵循规范,可以作为企业数据中台的一部分存在,双方逻辑虽然分开,但可以互相赋权,对外呈现一套数据目录,和而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