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丽华
湖北武汉洪山的山腰有一座巨大的烈士塑像,只见烈士眼睛炯炯有神,直视前方,令人肃然起敬。这座雕像塑造的就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劳动者的律师施洋。
1889年,施洋出生在一个书香世家。当时,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时期,军阀(fá)割据,民不聊生。身处乱世的施洋,见惯了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对老百姓的欺压,所以他从小就有一颗救国救民的爱国之心。
长大后的施洋见到底层的劳动人民无法保障自己最基本的生存权益,决定弃农学法,用法律的武器帮助底层劳动人民,并在汉口开办了自己的律师事务所。
有一天,一位在法国人开办的工厂工作的女工向施洋求助,女工说工头“假洋鬼子”以开除她作为威胁,逼迫她与其结婚,她的父亲也被其逼死。施洋非常同情女工的遭遇,答应免费为她打官司。施洋凭借过硬的专业知识,帮助女工赢得了官司。
一时间,“为工人打官司不收钱的施律师”在劳工之间走红,大家亲切地叫他“勞工律师”。
北洋政府时期,各大军阀割据一方。军阀吴佩孚控制北京,而京汉铁路是他的主要军费来源。1923年,施洋在郑州领导了一场声势浩大的“京汉铁路大罢工”,1200多千米的铁路全线瘫(tān)痪(huàn)。京汉铁路停摆,严重威胁着北洋军阀的利益。于是,吴佩孚下令镇压。
施洋面对反动势力的抓捕毫不畏惧,哪怕被敌人押赴洪山脚下的刑场,他也面不改色。面对敌人黑洞洞的枪口,施洋大义凛然地说:“你们杀了一个施洋,还有千百个施洋!”
敌人恼羞成怒,连开数枪,施洋高呼:“劳工万岁!”他的声音一直回荡在洪山脚下。
今天,站在洪山山腰的施洋烈士塑像前,他在狱中的话仿佛犹在耳边回响,他说:“斗争总要流血,这没什么可怕,不过这些人为什么要流血?要一代一代讲下去,让下一代继承烈士的遗志,争取革命的最后胜利。”
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是来之不易的,是千千万万个像施洋一样的革命烈士用鲜血换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