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颖
近年来,预防“小眼镜”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仅从全国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工作联席会议机制的成员单位来看,就多达15个部门,包括教育部、中宣部、国家卫生健康委、体育总局、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市场监管总局等。
“‘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学校与医疗机构落实、社会参与的近视防控工作格局基本确立。”全国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工作联席会议机制办公室主任、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說。
每年两会热点话题
近几年,让孩子摘掉“小眼镜”,逐渐成为每年两会的热点话题,多位代表委员就此发声。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教委副主任倪闽景:把近视率作为学校和地区教育质量考核的重要指标,如果不达标,学校和区域领导要被严肃追责,每年在主流媒体公布各地区青少年视力报告和近视率,接受社会监督。
全国人大代表、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眼科医院院长毕宏生:建议构建“省、市、县体系构建立体化、家-校-社联动网格化、数据采集监控信息化、防控措施中西医结合化”——“四化”防控体系。
全国政协委员、何氏眼科集团董事长何伟:建立一个“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365天,天天能有所干预,有数据监测”的这样一个数据平台和健康管理体系。
全国人大代表、中共安徽省委党校教授吴梅芳:限制儿童青少年使用手机等电子产品,确保中小学生在校每天1小时以上体育活动时间。
全国政协委员、首都医科大学眼科学院院长王宁利:“每天户外两小时,强身健体防近视。”所有中小学校应强制学生每天2小时户外活动。
系列政策密集发布
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是一项全社会的综合性系统工程,15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聚力下好“一盘棋”。
近年来,关于保护青少年近视健康的一系列举措相继发布实施:
2018年8月,经国务院同意,教育部等8部门向各省级人民政府联合印发《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列出了一系列为儿童和青少年“护眼”的硬措施。记者从教育部获悉,自《实施方案》发布以来,我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下降,近视防控合力增强,综合防控多措并举,监测干预能力提升,示范作用取得实效,科普宣教范围扩大,监督检查力度加大,近视防控总体见效的基本局面初步展现。
2019年,北京市教委联合十部门出台《北京市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十条措施》和《北京市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保障工作方案》,明确提出小学一二年级严禁布置书面家庭作业,严禁中小学拖堂现象,严禁8岁以下低幼年龄儿童玩电子游戏等防控近视措施,力争到2030年,实现全市儿童青少年新发近视率明显下降,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整体水平显著提升。
2020年,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发布《儿童青少年防控近视系列手册》,从不同年龄段青少年的特点出发,分别为幼儿园、小学生、初中生和高中生量身定制了个性化“防控近视手册”,引导家长和孩子共同呵护眼健康。
2020年8月,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体育总局向各省级人民政府印发《全国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评议考核办法》。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体育总局、市场监管总局4部门共同完成2019年度全国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工作评议考核,将近视防控评议考核结果向国务院报告,向各省级人民政府反馈。
2021年4月,教育部、中央宣传部、科技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市场监管总局、广电总局、国家医保局等15个部门等联合印发《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光明行动工作方案(2021-2025年)》,聚焦近视防控关键领域、核心要素和重点环节,开展引导学生自觉爱眼护眼、减轻学生学业负担、强化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科学规范使用电子产品、落实视觉健康监测、改善学生视觉环境、提升专业指导和矫正质量、加强视力健康教育等8个专项行动。
2021年8月,教育部等5部门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把儿童青少年“健康第一”放在教育教学、家庭和社会活动更加重要位置,促进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管理。各省份均印发省级近视防控实施方案,分层推进,强化属地责任,加强地市级、县区级政府部门和学校对近视防控的重视程度。近视防控实现了由政府主导推动,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良好局面。
双减双增推动防控
王登峰坦言,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面临的首要困难,就是对学生全面发展和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片面认识。“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教育的目标,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要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但是在实际推进的过程中,还是存在全面发展和全面培养的片面认识。”
2021年7月,中办、国办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要求全面压减作业总量和时长,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要坚持从严治理,全面规范校外培训行为,对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起着正向促进作用,引导孩子多运动、多护眼,身心健康、快乐成长。
在“双减”背景下,体育工作社会关注度越来越高,青少年参与体育锻炼的热情不断提升,这一点已为体育总局青少年体育司副司长姜庆国所证实。
在教育部公布的“双减”工作试点地区典型案例中,记者发现不乏加强体育等课程的经验做法。如,辽宁沈阳严禁削减或挪用体育、音乐、美术等课程课时等,适当开展体育、艺术、科普等个性化课后教育;广东广州落实学生每天校园体育活动1.5小时以上,每天安排至少30分钟的大课间体育锻炼,落实面向全体学生的体质健康测试制,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在广西桂林的榕湖小学,有20多个俱乐部进入了校园,俱乐部使用学校免费提供的场地,家长出很少的钱就可以让孩子得到专业的训练,深受家长和孩子们的喜欢。
王登峰强调,在“双减”落实的同时,其实也在推动“双增”,即给学生腾出了更多的参加户外活动、体育锻炼、艺术活动、劳动活动的时间和机会,同时,因在校外培训机构认定里把体育和美育培训列为非学科类的培训,学生接受课外培训的时间在体育和美育方面将会大大增加,以“双减”带动“双增”,是对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的有力推动。
与此同时,《学前、小学、中学等不同学段近视防控指引》的发布,加强中小学生“五项管理”规定的出台,《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的引发……一项项“硬核”举措,形成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工作合力。
多方合力加强监管
如今,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取得阶段性成效,近视防控持续向好、总体见效的局面基本形成。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副局长吴良有证实,近视早发的情况得到了一定缓解,低度近视发展为高度近视放缓。但近视防控工作仍存在诸多难点和堵点,仍需要社会各方共同努力,携手推进。
作为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守护的重要力量,市场监管总局在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的监管和整治工作一直在行动。在教育部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市场监管总局计量司副司长杜跃军介绍了加强近视防控领域市场监管、促进视觉健康工作情况。同时,市场监管总局还加大了执法办案力度,严厉打击相关违法违规行为,将儿童用品、学生用品作为重点,纳入市场监管系统执法稽查重点工作要点。
一年来,市场监管总局开展计量专项整治和国家监督抽查,共检查眼镜制配场所近4.5万家,眼镜制配计量器具近13.7万台,查处不合格计量器具2920台;共抽查全国702家企业生产的702批次产品,发现并处理45批次不合格产品,不合格发现率为6.4%。查处眼镜和眼镜片类产品质量违法案件307件,涉案货值53.05万元,罚没金额121.69万元。严厉查处近视防治相关虚假宣传行为,查办各类不正当竞争案件8563件,罚没金额5.73亿元。
2021年11月,市场监管总局办公厅发布《关于开展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产品违法违规商业营销宣传专项整治行动的通知》。通知称,严厉打击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产品虚假违法营销宣传行为,各地市场监管部门要依法从严查处使用“康复”“恢复”“降低度数”“近视治愈”“近视克星”“度数修复”等误导性表述对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产品进行营销宣传的行为。
此外,多个部门还加强了标准制定。国家卫生健康委牵头制定《儿童青少年学习用品近视防控卫生要求》,制、修订《中小学校教室采光和照明卫生标准》《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管理技术服务指南》,联合教育部印发《中小学生健康体检管理办法(2021年版)》。中宣部规范青少年读物印刷出版,积极倡导出版单位绿色印刷,推动落实《儿童青少年学习用品近视防控卫生要求》。做好宣传教育、科学研究、经验选树、评议考核等方面工作。
强化监测做好预防
防控近视,预防为先,视力监测是重要的一环。
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2021年全国学生近视监测工作方案,对所有地市开展学生近视监测,全面掌握学生近视底数和动态变化情况。印发《0-6岁儿童眼保健及视力检查服务规范(试行)》,加强儿童常见眼病和视力不良筛查,推动建立儿童眼保健服务网络,提升基层儿童眼保健服务能力。推动全国儿童眼保健和视力检查服务覆盖率达到90%以上,依托电子健康档案完善0~6岁儿童视力健康电子档案,并随入学实时转移、动态管理。教育部印发通知,要求从2021年秋季学期开始,全国中小学校每年需两次报送视力监测主要信息。联合国家卫生健康委、市场监管总局印发通知规范近视防控机构进校视力筛查和监测工作。共青团中央联合国家卫生健康委等部委确定“青少年近视检出率”指标,纳入《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重要监测指标,加强数据分析评估。
中宣部嚴控未成年人游戏时长,防止沉迷网络,印发《国家新闻出版署关于进一步严格管理切实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
教育部等六部门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预防中小学生沉迷网络游戏管理工作的通知》,认真落实中央有关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治理的决策部署。共青团中央参与修订并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对影响视力健康的未成年人网络沉迷作出相应规定。
此外,教育部加强眼视光人才培养力度,支持广东医科大学增设眼视光学专业,支持大连医科大学、潍坊医学院、新乡医学院等5所高校布局新建眼视光医学专业,增加眼视光人才供给。积极支持高校在“临床医学”“医学技术”等一级学科下自主设置“眼科学”“眼视光学”相关二级学科,培养近视防治、视力健康管理等高端专门人才。
支持北京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等高校自主设置“眼科学”“眼视光学”“中医眼科学”“健康管理”等109个二级学科或交叉学科,开展博士、硕士人才培养。完成近视防控相关专业设置,印发《职业教育专业目录(2021年)》,对接行业发展新要求,进一步优化眼视光、健康管理等相关专业。
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是一场“持久战”,不仅需要政策的支持,聚力下好“一盘棋”,更需要社会、学校、老师、家长、学生达成共识,一起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