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2022年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的成功举办使北京成为全球首个“双奥之城”,其蕴含的天时、地利、人和等多方面的巨大势能,为城市发展带来了新的优势。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既有场馆设施等物质遗产,也有文化和人才遗产,这些都是宝贵财富。紧抓冬奥契机,用好冬奥遗产,找准释放“双奥之城”势能的切入点,将成为推动首都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
[关键词] 双奥之城; 首都发展; 新功能
[中图分类号] G811.2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29-1445(2022)07-0071-03
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北京举全市之力唱好北京冬奥会这场开年大戏,办成了一届真正无与伦比的冬奥会,北京也成为全球唯一的“双奥之城”。这一重大荣誉和伟大成就,极大地鼓舞和提振了全市人民砥砺奋进的精气神,也以其独特标识吸引了全世界的广泛关注,形成巨大势能,成为推动新时代首都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
“双奥之城”蕴含巨大势能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发展以来,多个国家和城市举办过夏奥会或冬奥会,但只有北京在不到14年时间内先后举办了夏奥会和冬奥会,摘得历史上首个“双奥之城”桂冠,这是天时、地利、人和各方优势集聚的结果。
天时,显著的政治优势。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22年北京冬奥会都是新中国发展历程中的标志性事件。两次奥运盛会成功举办从根本上说是因为有中国共产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显著优势。党中央坚持从国家层面统筹力量、协调推进冬奥会筹办工作,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决策、亲自推动,深入赛区实地考察,明确“精彩、非凡、卓越”的目标,确立“绿色、共享、开放、廉洁”的办奥理念,强调“简约、安全、精彩”的办赛要求,提出“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目标,为做好冬奥筹办工作提供根本遵循。北京作为大国首都,是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并具备其他城市筹办奥运会难以兼备的稳定政治环境、深厚人文底蕴、高精尖技术支持和广泛国际认同。
地利,独特的地理条件。北京地处北纬40度左右,背靠燕山山脉,是典型的温带季风气候区,气候特征四季分明,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2月份的平均最低气温为零下4.1℃,从奥运会比赛项目来看,夏季、冬季的赛事均适合在北京的相应季节举办。特别是近年来,北京市全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全市空气中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由2015年的80.6微克/立方米下降至2021年的33微克/立方米,6项空气质量指标全部达到国家标准,全市污水处理率由87.9%提高到95%。首都天蓝、地绿、水清,为冬奥赛事的举办创造了良好的生态环境。
人和,突出的综合实力。北京历来是党和国家重大活动的主要承接地,近年来更是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和建党100周年庆祝活动服务保障中得到了充分的锤炼和检验,进一步提升了举办大型活动的保障能力。近年来,北京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2021年全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4万亿元,为冬奥筹办提供了强大的物资保障。面对新冠肺炎世纪疫情,坚决有力的防控工作,凸显了北京主动防范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的強大能力和城市韧性,这些都是大型赛事举办的重要支撑。2001年北京申奥成功以来,奥林匹克文化得到广泛传播,“更高、更快、更强、更团结”的精神内核以及志愿服务精神深入人心,在北京这座城市刻下了深深的烙印,形成了全民参与奥运、全民支持奥运、全民共享奥运的浓厚氛围。
“双奥之城”助推首都全面升级转型
“双奥之城”进一步放大了首都发展优势,为城市带来了更多发展机遇,特别是体育精神、体育事业、体育产业的全面升级,在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引领首都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以“双奥之城”加强“四个中心”功能建设。首都发展的要义之一就是加强“四个中心”功能建设,而“双奥之城”必能巩固首都城市功能定位。在全国政治中心建设方面,冬奥的成功举办再次向世界展示了首都北京安全、高效、有序的政务环境,冬奥筹办过程中对城市空间秩序管控和特色风貌的塑造,更加凸显了首都庄重大气、古今交融的城市形象。在全国文化中心建设方面,两次奥运会后,奥林匹克精神深入寻常百姓家,奥运已经成为北京最鲜明的文化标识之一,同时结合冰雪文化、历史文化、长城文化、春节文化,充分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不断增强全国文化中心建设的影响力。在国际交往中心建设方面,32位重量级国际政要冬奥期间齐聚北京,习近平总书记密集出席20余场外交活动,其间完成了高水平的主场外交,充分发挥了体育的公共外交功能,体育国际交流成为国际交往中心建设的新领域。在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方面,在“科技奥运”理念的指引下,从支撑绿色办奥,到提升观赛体验,再到助推冬奥备战,科技创新成果在各个场景展现,为冬奥筹办提供了强力支撑,有力地提高了我国的科技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
以“双奥之城”激发“五子”联动牵引作用。1“双奥之城” 意味着体育产业和生活性服务业的综合提升,能够助力落好融入新发展格局的“五子”,提高首都发展质量效益。聚焦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围绕办赛、参赛、观赛、安全、示范5大板块,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设立80个科研项目,212项技术在北京冬奥会上落地应用,这些技术进一步创新完善后,将更多应用于经济社会发展及城市运行各个领域。聚焦“两区”建设,北京冬奥会“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体育服务业无疑将在未来生活性服务业中“一枝独秀”;冬奥防疫催生了众多基于互联网的数字体育新业态,可穿戴设备在体育运动中的大规模普及,带动了相关先进制造业的发展。聚焦打造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这届冬奥会的一大亮点就是科技赋能冬奥,带动了数字体育的兴起,数字体育也从体感游戏发展成为实用型数字体育产品,走进平常百姓家,数字化的智慧场馆建设和智慧健身管理系统成为北京数字城市建设的重点领域。聚焦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造新需求,冬奥会后,健康中国的理念深入人心,人民群众对体育锻炼、体育旅游和高水平体育赛事观赏的需求快速增长,扩大体育服务供给的品质和规模成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聚焦京津冀协同发展,此次京冀联合举办冬奥会,既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典型案例,也把协同发展有效拓展到体育领域,延续深化冬奥合作模式,加强整体规划和统筹协调,将能带动京津冀体育产业和体育事业协同发展迈出新步伐。
以“双奥之城”提升“和谐宜居之都”建设品质。奥运会的举办,为主办城市及其居民带来了珍贵的生态环境财富,提升了建设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的品位和质量。近年来,北京深入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大规模实施“留白增绿”工程,发挥绿化的综合效应,促进了北京的生物多样性,群众健身有了广阔空间和更多选择。2015—2021年的7年间,北京市新增造林绿化面积115万亩、新增城市绿地3773公顷,森林覆盖率增至44.4%,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49%,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6.6平方米,既提升了冬奥赛区的整体生态环境,又为首都留下了宝贵的生态遗产。除此之外,北京还打造了许多典型的奥运生态空间,北京冬季奥林匹克公园(首钢工业园)成为新时代首都城市复兴的新地标。
推动“双奥之城”势能充分释放的路径载体
围绕做好“双奥之城”推动首都高质量发展的大文章,找准切入口,不断探索将“双奥之城”积蓄的强大势能充分释放的路径载体,为首都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新动能。
深化青少年体育改革,巩固“双减”工作成效。持续加强冰雪运动特色学校建设,推动奥林匹克教育进校园,充分发挥各类运动“以体育人”的作用。围绕“改革转型促提升”坚定有序推进“双减”工作,深化“体教融合”,全面实施体育评价考核改革方案,构建接续衔接的体育考核评价体系,撬动教育综合改革,用体育文化涵养校园文化,引领各级各类学校落实“健康第一”理念,培养学生运动兴趣和运动习惯,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制定全市体育产业发展规划。深入研究当前首都体育产业发展的新形势、新特点,制定出台统筹推进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整体规划。吸引体育头部企业在京发展,支持体育企业申报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瞪羚企业、“隐形冠军”企业,支持建设一批体育产业功能区,构建以体育产业功能区为核心的体育产业发展空间体系。积极推进体育数字化改革,培育数字体育新产品、新服务,持续加强首都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建设。
实施“体育+”融合创新行动计划。立足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推动“体育+科技”“体育+文化”“体育+旅游”融合发展,促进体育消费升级。拓展夜间体育消费,鼓励开展线上销售、体育嘉年华等体育消费主题活动,推动奥林匹克文化和文化创意产业协同创新,围绕奥运遗产打造一批体育主题旅游路线,探索体育康养新模式,不断拓展全国文化中心建设领域和内涵。
持续推动公共外交,深化体育国际交流。加强奥运举办城市之间交流,增进与冬季运动发达地区合作。利用奥运场馆升级改造优势,引进更多常态化国际体育赛事落户北京,实现四季有大型赛事。引导和鼓励体育类社会组织和体育企业开展国际交流活动,切实加强首都国际交往中心建设。
推进体育事业发展与健康北京建设有机融合。加大体育产业和生活性服务业的产品和能力供给,统筹推进体育事业发展与全民健康计划,探索利用医保基金投入体育健身运动,鼓励社会力量参与体育场地设施服务和供给。丰富全民健身赛事活动体系,利用生态绿地加强体育健身设施建设,推动基本公共体育服务在城乡、人群间的均等化,提升全民健康水平,不断提升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的建設品质。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2-04-09.
[2]张岩.“双奥之城”为什么这样“绿”?[J].中国报道,2022,(3).
(作者简介:狄涛,北京市平谷区人民政府副区长、代区长)
责任编辑 / 王晓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