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凯红
练习讲评课,指的是对学生已完成的练习进行讲评的一种课型。有效的数学练习讲评课,不仅可以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查漏补缺,还可以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完善思维系统。而当前的小学数学练习讲评课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如教学过程机械化、知识内容碎片化、思维层次浅层化等。SOLO分类理论是一种以等级描述为基本特征的质性评价方法,它能从学习成果中分析出学生的思维层次。本文将以SOLO分类理论为依据,结合具体练习讲评课案例,分析学生的思维水平,完成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促进学生深度学习。
(一)教学过程机械化
教师很少会对练习讲评课的每个环节进行反复推敲,对学生的练习完成情况,也往往只有一个粗略的了解,上课时,便面面俱到,不顾及重难点,为了讲题而讲题,有的时候,还会直接公布答案,不作讲解,这两种处理方式都有失偏颇,为了所谓的“讲”而讲,为了所谓的“问”而问,这种课堂仍是以教师为中心,无法促进学生自发建构知识体系。
(二)知识内容碎片化
传统的练习讲评课堂,习题中往往涉及的知识面较广,且成碎片化,讲练习过程缺乏整体规划,学生缺乏从“这一题”到“这一类”的深度感悟,知识也就无法建立联系,形成体系,弱化了学生思维的发展。
(三)思维层次浅层化
练习讲评课堂中,教师一般只是对出现较多的错题简单讲评一下,对题目不够钻研,造成学生往往只能懂个别题,能将习题订正对,却不知道如何举一反三,就题论题式的讲评,让学生的思维停留在浅层。
还有自主活动不够、学生参与度不够等问题,教师讲得累,学生听得也累,这样的练习讲评课往往缺乏效率,不能发挥练习讲评课的作用。
与新授课不同,练习讲评课以习题为主。明确“讲什么”“怎么讲”“评什么”“怎么评”这些问题,是练习讲评课前需要重点思考明了的。通过分析学生情况,能够清楚地了解学生知道的和不知道的、应该会的和还不会的,以及学生当前的思维水平和后续应该达到的思维水平,弄清这些,才能对症下药。
(一)以“学情”分析为基础,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进阶
要引导学生到我们想让他们去的地方,我们必须首先知道学生在哪里。如何以SOLO分类理论精准分析学情,要分析习题内容和学生的作答情况,以便把握学生的知识状况、思维水平和真实需求。
1.对习题内容进行表征
练习的难易程度与SOLO分类理论的五个层次相对应。前结构水平、单点结构水平、多点结构水平这三个水平层次,体现了知识发生、发展到积累的过程,属于知识的量变,知识难度相对较低,关联结构水平、抽象拓展结构水平则展现了思维的进阶,属于质变知识难度相对较高,各SOLO水平逐级螺旋上升(见表1)。
对习题进行SOLO水平层次表征,水平层次越高,对应习题难度越大,通过对习题进行表征,教师可以明确习题对应的思维水平以及解决相关问题所需的材料,为有效开展练习讲评课提供基础。
2.对学生作答情况进行表征
利用SOLO分类理论分析学生的作答情况,对作答情况进行归类,实现思维可视化,不仅能及时给予学生有效的反馈,也有助于教师开展针对性教学、合理完成教学。
例:(4+6)×5=4×5+×5,上应该填几呢?
回答结果是不会做的学生,表明没有理解题意,没有思路,思维水平处于前结构水平。生C虽然答对了,但是他和生B都属于单点结构层次,因为他们都只关注了问题的部分,对问题的整体结构尚未掌握。生D虽然是算错的,但是他在思考時,基本能够关注到问题的整体结构,但对运算法则的理解不够清晰,这些学生的思维层次属于多点结构水平。生D不但能发现等式左右两边的联系,还能综合地考虑问题,合理、正确地运用加减法之间的关系,求出所填的数,因此,这类学生的思维层次处于关联结构水平。
以往分析习题时,我们通常凭个人经验、学生对错的数量来大体判断讲解时的详与略。而运用SOLO分类理论分析,指向的是学生的思维水平,这样的分析方式,能够直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改进教学策略,更好地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二)以“教学”设计为核心,提高学生的思维进阶
数学习题讲评课的教学设计是教学设计的一个小分支,其学科和课堂类型特征更为明显。在SOLO分类理论指导下的习题讲评课教学设计,需要注意以下三点:
1.确定教学目标
怎么制定一个适切的目标?过高或者过低的教学目标,都不利于学生发展,SOLO分类理论能为制定一个合理的教学目标提供理论依据。根据学情,制定的目标应当定位在比学生平均水平略高一点的层面上,处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更利于学生自主发展。
以2019年上海市学业质量绿色指标测试中《图形与几何》模块为例。试卷中的题号:6、9、10、12、13、17、19,考查的知识点为平面图形的特征和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