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综合
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不管是在革命时期,还是在建设、改革时期,中国共产党都非常重视科技创新。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我国科技事业从一穷二白起步,在砥砺奋进中开拓,实现了从“跟跑”迈向“领跑”的历史性跨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仰望星空,“嫦娥”奔月,“祝融”探火,“羲和”逐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全球组网,中国人建造自己的空间站;俯瞰陆地,一批批大国重器陆续建成并投入使用,中国桥、中国路、中国车闪耀神州;遥望深海,航母入列,“海斗一号”完成万米海试,“奋斗者”号在马里亚纳海沟成功坐底;……
回望过去,一朵朵科技之花竞相绽放。如今,新的创新旋律已经奏响,我国在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新征程上阔步前行。为致敬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引导同学们学习先进科技理论,树立投身科技创新事业的远大志向,提升科学素养,弘扬科学家精神,将爱党爱国热情转化为发明创新的实际行动,本期杂志特推出专题策划,展现建党一百多年来中国科技发展的历程,介绍备受关注的大国重器,讲述党员科学家的故事。
相信,作为祖国的未来、新时代的奋斗者,同学们一定会不负众望,在创新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作出贡献。
不同时期的科技思想
科技事业在党和人民事业中始终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发挥着十分重要的战略作用。结合科技发展实际和时代特征,中国共产党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发表了不同的科技论述,形成了一系列科技思想。
1940年,毛泽东、吴玉章及各界人士发起成立了陕甘宁边区自然科学研究会,提出“科学大众化”方针,团结重视科技人才,科技发展同经济生产和抗战事业结合。
新中国成立后,大力发展科学技术。1956年,党中央向全党全国发出“向科学进军”的号召。同年,数百位科学家制定了我国第一个科学技术长远发展规划,即《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
1978年,中共中央召开全国科学大会,大会澄清了长期束缚科学技术发展的重大理论是非问题,我国迎来了科学的春天。
1988年,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重要论断。
199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提出在全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2012年,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强调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科学家座谈会,以“四个面向”指明科技创新方向。2021年,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的决议,将科技创新工作摆在了各项重大任务的首位。
“辉煌十年”亮眼的科技成果
在先进科技理论的指导下,我国科技发展迅速。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科技事业发生了历史性、整体性、格局性变化,科技实力跃上新的台阶,我国成功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2012年 我国自行设计、自主集成研制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成功完成7000米级海试,创造了下潜7062米的世界深潜纪录,为中国人进入深海世界打开了大门。
2013年 我国第一个无人登月探测器“嫦娥三号”完成我国首次地外天体软着陆任务,实现了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的第二步战略目标,同时创造了当时在月工作时间最长的世界纪录。
2014年 我国自主研制的 “海马”号无人遥控潜水器(ROV)通过4500米海上试验验收。
2015年 我国新型运载火箭“长征六号”成功将20颗微小卫星送入太空,这标志着我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家族再添新成員,且创造了中国航天一箭多星发射的新纪录。
2016年 全球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成功发射升空。
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世界最大单口径巨型射电望远镜——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在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平塘县落成启用。
2017年 世界首条量子保密通信干线——“京沪干线”正式开通。
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实现贯通。
2018年 有着“超级显微镜”之称的散裂中子源通过国家验收,投入运行,这标志着我国成为继英、美、日三国之后第四个拥有散裂中子源的国家。
2019年 我国正式进入5G商用元年。
我国在黄海海域用长征十一号海射运载火箭,将技术试验卫星捕风一号A、B星及5颗商业卫星顺利送入预定轨道,试验取得成功。这是我国首次在海上实施运载火箭发射技术试验,填补了我国运载火箭海上发射的空白,为快速进入太空提供了新的发射方式。
2020年
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星座部署全面完成。
嫦娥五号探测器完成月球表面采样后顺利返回地球。
袁隆平团队双季稻实现亩产1500公斤。
2021年
天问一号着陆巡视器成功着陆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预选着陆区,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着陆火星取得成功。
中国空间站首舱“天和核心舱”发射任务圆满完成。两批航天员先后进驻中国空间站。
“海牛Ⅱ号”海底大孔深保压取芯钻机系统下钻231米,刷新了世界深海海底钻机钻探深度。
2022年 我国创造大气科学观测世界纪录。
“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器圆满完成深海原位实验室在南海冷泉区的海试任务。
大国重器展雄威
近些年来,一大批大国重器涌现。
向全球开放的“中国天眼”、成功坐底马里亚纳海沟的“奋斗者”号、十万吨级深水半潜式生产储油平台“深海一号”……它们个个身怀“绝技”,凝聚了中国智慧,彰显了我国科技强大的实力。
“中国天眼”
坐落在贵州省平塘县克度镇大山深处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被誉为“中国天眼”,简称FAST,是目前世界上最大、最灵敏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
“中国天眼”的发射面积有30个标准足球场那么大。它的主动变形反射面,使其覆盖40度天顶角,从而看得更远、更广,甚至可看到遥远的河外星系。假设你在月球上打电话,它也可以探测到信号。
此外,“中国天眼”还向世界贡献了大科学工程的中国经验和创新实践:世界上跨度最大、精度最高的索网结构;4450个反射单元构成的反射面;6根钢索控制的30吨馈源舱;500米的尺度上测量角度精确到8角秒;……
“中国天眼”静静地屹立在深山中,凝望天空,随时捕捉来自宇宙的射电信号。自建造完成以来,“中国天眼”发现了数百颗脉冲星,数例高色散快速射电暴,探测到了“黑寡妇”附近的射电脉冲散射现象,等等。它还成功“捕捉”到了迄今为止唯一持续活跃的重复快速射电暴。
国产大飞机C919
2017年5月5日,我国自主研制的C919大飞机首飞成功。今年5月14日,编号为B-001J的C919大飞机从上海浦东机场第4跑道起飞,于9时54分安全降落,标志着中国商飞公司即将交付首家用户的首架C919首次飞行试验圆满完成。
C919的全称是“COMAC919”:“C”是中国的英文名称“CHINA”的首字母,也是中国商飞公司的英文缩写“COMAC”的首字母,体现了大型客机是国家意志、人民的期望;“9”寓意经久不衰、持久耐用;“19”代表最大载客量为190座。
与同类型飞机相比,C919在安全性、经济性、环保性、舒适性方面特色突出。它完全按照国际适航标准设计,采用先进的气动设计、先进的机载系统和发动机,排放尾气少,噪声小。
“奋斗者”号全海深载人潜水器
2020年11月10日8时12分,“奋斗者”号全海深载人潜水器在马里亚纳海沟成功坐底,创造了10 909米的中国载人深潜纪录,“地球第四极”烙下了中国印。在逐梦深蓝的路上,中国人不断“深潜”。
“奋斗者”号全海深载人潜水器的载人舱直径2米,能容纳3人,舱体采用高强度、高韧性和可焊接的新型钛合金,配合巧妙的设计和焊接工艺,能扛住海底的压力和冲击。它由特殊的锂电池提供能量,上百块单体锂电池排列为若干组,模块之间充满了油,可保证“奋斗者”号长时间作业。身上配备的4块压载铁,是帮助它下潜上浮的神器。
工作期间,“奋斗者”号还和“沧海”号、“凌云”号深海着陆器联合作业,实现了万米水下全球首次高清视频信号直播和传输。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我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由多颗卫星组成。
“北斗”第一次被人记住是在2008年汶川地震现场,北斗短报文通信为灾区传出了第一条信息。如今,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已经成为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俱乐部中耀眼的明星。
2000年10月31日,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颗导航定位卫星“北斗导航试验卫星”发射升空。之后,我国陆续发射了数十颗卫星,直至2020年,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发射,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全面建成。
北斗卫星的技能可多了,不仅能定位导航授时、短报文通信、全球搜救,还能及时切换更好更准确的导航信号等。
如今,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已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如交通运输、农林渔业、气象预报、水文监测等。
“深海一号”
在海南陵水海域,全球首座十万吨级深水半潜式生产储油平台——“深海一号”,如同一个“巨无霸”傲然矗立在蓝海之上。
它可以把蕴藏在水下1500米深处的天然气采出来,通过海底管道接入全国天然气管网,分离出的凝油再通过油轮运输到陆地。而从水下1500米的深海到千家万户的灶头,天然气完成这趟“旅行”只需1天。
今年6月,“深海一号”正式投产,这是我国深水油气开发和海洋工程装备技术的重大突破,标志着我国海洋石油勘探开发能力实现从300米深水向1500米超深水的历史性跨越。
科学家的心声
钱学森、吴孟超……这些耳熟能详的科学家,都拥有一个共同的身份——中国共产党员。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以“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为内核的新时代科学家精神。
钱学森
“我回国近三年来受到党的教育,使我体会到党的伟大,党为实现共产主义社会这一目标的伟大,我愿为这一目标奋斗,并忠诚于党的事业。”
1955年10月8日,钱学森冲破重重阻力回到魂牵梦绕的祖国,投身到新中国的科研事业中,将自己的全部热血和智慧奉献给了祖国和人民。
1956年10月8日,中国第一个导弹研究机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正式成立,钱学森任首任院长,中国航天事业从这里启航。
为了国防建设,钱学森和同事们在人迹罕至的沙漠经常一待就是数月。最终,“两弹一星”取得成功。
黄旭华
“党需要我把血一次流光我做到,党如果不是要求一次流光,而是一滴一滴慢慢流,一直流尽为止,我也坚决做到。”
在炮火和动荡中走过少年和青年岁月的黄旭华立志科学救国。为了祖国的核潜艇事业,他隐姓埋名、以身许国,阔别家乡三十载,解决了一个个尖端技术问题,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巍巍中华的辽阔海疆从此有了护卫国土的“水下移动长城”。
黄旭华用一生践行“此生属于祖国,此生无怨无悔”的诺言。每每受到高度赞誉,黄旭华总是说“不敢接受”。他说,他只是“把自己的人生志向同党和国家的命运结合在了一起”。
吴孟超
“即使有一天,倒在手术室里,也将是我一生最大的幸福!”
20世纪50年代初,我国肝胆外科领域还是一片空白。一位国外知名专家断言:“中国肝脏外科要赶上我们的水平,起码要30年。”
吴孟超听后夜不能寐,披衣起床写下一份立志要“闯禁区”的报告,誓言“世界肝脏外科界不能没有中国的声音”。
经过成千上万次解剖实验,1957年,吴孟超首次提出肝脏结构“五叶四段”解剖理论,中国医生从此找到了打开肝脏禁区的“钥匙”。1960年,他主刀完成我国第一例肝脏肿瘤切除手术,实现了中国外科这一领域“0”的突破……
从医70多年,吴孟超完成了16 000余台肝脏手术,成功救治1.6万余名患者。年过九旬,他依然坚守在手术室里。
贝时璋
“我们搞科学不是为自己,而是为国家、为人类,我们应该做一个真实的科学家。”
20世纪50年代,担任中科院实验生物研究所所长的贝时璋从浙江大学要来了两个化学专业毕业的研究生。当时,他带的研究生很不理解,而他笑着说:“以后,我还要招物理学、数学等很多专业的人员,和我们一起来研究生物学问题。”
不光是学生不理解,连很多声名卓著的科学家都在质疑他要走的路:“生物物理学”也能算一门学科吗?有人更是断言:“只有生理学,没有生物物理学。”
在重重阻力面前,贝时璋不曾却步。他知道,生物物理学这只“丑小鸭”终将长成“白天鹅”一飞冲天。
作为我国现代生物学研究和教育的先行者,贝时璋开创了我国生物物理学、放射生物学和宇宙生物学等学科,为我国生命科学和载人航天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
队旗飘飘,童心向党。同学们,听党话,跟党走,让我们发挥少年队员的独特优势,好好学习,天天向上,长大后成为新时代科学人才,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國梦奋斗吧!
发明与创新·小学生2022年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