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学习任务群教学设计路径探索

2022-05-30 10:48杨宁
语文天地·高中版 2022年10期
关键词:琵琶行琵琶文章

杨宁

《琵琶行》是一首经典的长篇叙事诗,结构严谨、错落有致,以富有艺术性的手法,将琵琶女的悲惨遭遇与诗人自身的际遇相联结,以情动人。诗人在萧瑟的秋江之夜辞别了友人,偶然听到袅袅乐声,随声寻情,唤醒了诗人压抑已久的情感,在“弹”和“闻”的过程中诗人与琵琶女的琵琶声产生了情感的共鸣,通过对琵琶女凄惨命运的“转借”,抒发自己的不幸。在虚实之间,情感得到了宣泄,烘托“同是天涯沦落人”的相惜之情。

学习任务群就是将若干个围绕着“学什么”的学习任务组建成“群”,这一理念的提出标志着高中语文教学内容逐渐倾向于学生对语文现象的认知及对语文问题的解决。一方面,语文学习任务群是语文教育的一项新命题,是落实教育改革和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具体践行,是培养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关键要素,是语文课程目标的具体化。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共有18个学习任务群。另一方面,语文学习任务群是培养学生语文学科能力的媒介。学生语文学科能力主要包括文字语言运用能力、文章鉴赏审美能力、对事物的思辨反应能力等。语文学科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学习者正确认知和解释语文现象,从而形成解决语文问题的关键能力。

一、了解背景,明确学习任务群设计方向

“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琵琶行》通过对琵琶女经历的描述,揭露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官僚腐败、藩镇割据、统治阶级党同伐异现象严重,国家处于动荡的局势下。百姓作为社会最底层,承担着来自上层统治者的剥削与压迫。白居易用高超的艺术技巧,将百姓的困苦奏成了一曲悲歌,将抽象的、难以感知的乐曲绘成一幅音乐画面,写同病相怜之意,悱恻动人。因此,在设计语文学习任务群时,教师可以通过情境融合这一视角建构教学情境,通过“月”这一意象串联全文,引导学生在品味诗文的同时,感受文章主旨,把握人物形象,体会作者情感,完成教学目标。

二、《琵琶行》学习任务群的教学设计

1.情境设计

创建教学情境是完成语文学习任务群教学设计的关键,教学情境对学生接收知识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教学情境的设计需要基于开放性的真实情境,为学生建造与生活相关的情境,使情境问题化,将问题任务化。《琵琶行》是一首需要学生背诵的长诗,如何通过对文章的学习,使学生走进经典,完成传承和理解传统文化的课程教学目标,是本课语文学习任务群教学设计的切入点和落脚点。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我把诗歌唱给你听”的号召下,歌曲版的《琵琶行》以朗朗上口的旋律在社会层面传唱度极高,为设计《琵琶行》语文学习任务群的教学情境提供了参考。

教学情境:通过多媒体课件播放《经典咏流传》中演唱《琵琶行》的画面。

问题:如果走上《经典咏流传》的舞台,你打算以何种形式推荐《琵琶行》呢?

设计意图:教学情境的设计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联结,使教学任务得以巧妙地与教学情境相融合,突出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工具性。通过引入学生感兴趣的影像资料,唤醒学生的学习动机,吸引学生学习兴趣。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则只需将大问题细化成层级任务,逐层解决。

任务1:品读文章,初步理解文章。

任务2:抓住文章关键语句,将古文以现代汉语的形式进行演绎。

任务3:吟唱诗文,选择合适的背景音乐,吟唱现代汉语的《琵琶行》。

2.活动设计

语文学习任务群的教学设计以解决学习任务为核心。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活动,促进学生认知结构的建构与重组,完善语文知识结构,推进学生深度学习。

活动1:整体阅读,理清思路。教师可以从诗歌背景、词语注释等角度,引导学生初步理解文章。

活动2:引导学生划分段落,了解章节大意,将整体的文章按照一定的规律划分为部分。

活动3:捕捉意象,选择要素,引发联想,描绘画面。

“月”是文章的隐线,全诗围绕船、月、江水建构意境,诗人将主要的关注点聚焦到了船、江水这些通过感官便可以感知的意象上,而月则只是水中的倒影而已,虽无明显的赏月之举,但一轮孤月却贯穿全诗。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体会诗情、知人论世的基础上,应注重对文章意境的鉴赏,体会诗人感时伤怀中的虚实相生。

初见月是“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定下了全诗的感情基调,在渲染情感的同时,用月亮承载主客凄楚哀伤的离别之情。月虽无言却有声,在琵琶女“如裂帛”的演奏之后“东船西舫悄无言”,唯有江心的明月越发清冷、明亮,似乎在与琵琶乐曲相应和,诉说着心中的不平之志。月虽无声却有情,琵琶女的悲慘经历都展现在月升月落之间,红颜易老,韶华不再,只能选择嫁与商人为妇。却不料“商人重利轻别离”,与以往的热闹不同,此时空留一轮明月照江寒,对比之下,难免“梦啼妆泪红阑干”,往昔的热闹越发烘托出今日的凄苦,以月亮为载体,将琵琶女的数十载经历串联起来,渲染了其身世的悲惨凄凉。琵琶女的乐曲和身世引起了诗人情感的同频共振,发出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叹,在虚实之间诗人既悲悯琵琶女的遭遇,又感怀于自身的际遇,与琵琶女之间建构起了共同命运。

活动4:诵读交流,鉴赏文章。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穿插多种形式的诵读。在学生诵读过程中,教师及时发现并总结学生诵读方面遇到的问题,引导学生及时改正,加深学生对文章情感的深层次感知。教师还可以在完成教学目标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开展专题诗歌诵读,在诵读交流后,引导学生将自己对文章感触最深的部分,以文字的形式撰写下来,并在课上展示交流。通过读写联动的形式,强化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效果。

《琵琶行》是一首长篇叙事诗,在讲述琵琶女曲折的人生遭遇的同时,以情动人,情景交融,以“送客”起笔,层层推进,将“寻声”“邀弹”“诉衷”“感慨”等画面相互关联,共同构成文章整体结构。语文学习任务群视域下的《琵琶行》教学,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语文学科能力为出发点,通过对文章字、词、语段的层级理解,深化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以及文章鉴赏能力。通过创建与现实生活相契合的教学情境,设计贴合教学内容的课堂活动,使学生不断深化情感体验,内化情感,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发挥语文学习任务群的最大教学效果。

作者单位:江苏省新沂市第一中学

猜你喜欢
琵琶行琵琶文章
El instrumento predilecto de la música folclórica china La pipa es una combinación perfecta entre herencia e innovación
浅析《琵琶行》的音乐美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放屁文章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窈窕淑女琵琶妹
《琵琶行》与《李凭箜篌引》比较分析
做好深化国企改革大文章
我的“反弹琵琶”
吴绪经水墨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