芮月琴
作品分析
这是一首描写秋天景色的诗歌。诗人朴实的语言和趣味的想象,赋予原本宁静甚至有些萧瑟的秋天一丝轻盈和飘逸的美感。在诗人笔下,落叶、风筝、云、湖等都变得灵动起来。诗歌中多次使用动词“到”“走”,将秋天落叶纷飞、云朵飘飘的景象形象地展现在读者眼前。整首诗歌意境优美、节奏明快、对仗工整、韵律感强,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幼儿分析
幼儿对大自然有着敏锐而丰富的感受,他们不仅善于发现身边自然景物的变化和美,也乐于通过各种形式体验、感受、欣赏自然之美。这首诗歌与幼儿的生活经验联系紧密,能够丰富幼儿对秋天的审美经验,增进幼儿对生活、自然中美的觉察和体验,愉悦身心,激起共鸣。
设计思考
1.为了避免幼儿在朗诵诗歌时将后半句的“走进”与“走到”混淆,我们对诗歌进行了简单的修改,将每句的“到”改成“在”。
2.遵循幼儿先感知、再理解、后想象的认知规律,引导幼儿在倾听、回忆、熟悉并朗诵诗歌的基础上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
活动目标
1.感知、理解诗歌的内容美和意境美,乐于参与诗歌朗诵。
2.能通过观察图片,感受诗歌中展现的秋日美景。
3.在欣赏与理解诗歌的过程中萌生对大自然的兴趣和喜爱。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诗歌挂图,音乐《风居住的街道》。
经验准备:有欣赏诗歌的经验。
活动过程
一、欣赏图片,萌发活动兴趣
师:现在是秋天,你们喜欢秋天吗?到了秋天,我们身边会有哪些变化?
教师出示诗歌挂图。
师:今天我带来一幅秋天的画卷,看,这幅画卷上展示的是什么季节?都有哪些景色?
【说明】教师将挂图用卷轴缓缓打开,让图画从上到下出现在幼儿面前,使幼儿先从图画中感受秋天的诗意和美好,调动幼儿对秋天的经验,激发活动兴趣。
二、欣赏诗歌,感知诗歌内容
1.倾听诗歌,初步感知诗歌内容。
师:这幅画卷描述了一首关于秋天的诗歌,请你们听一听。
教师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师:听完这首诗歌,你有什么感觉?你喜欢诗歌里哪些美丽的景色?
【说明】教师在朗诵诗歌的时候,可结合表情、肢体动作表现诗歌内容,从而增进幼儿对诗歌的理解。
2.深入提问,进一步感受诗歌内容。
教师再次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师:这首诗歌的名字是什么?你们知道什么是“走走”吗?
师:这首诗歌说了些什么?怎么说的?
师:诗歌里用了哪些好听的词语来说秋天呢?请小朋友们再听一遍,试着用诗歌里的语言说一说。
教师播放配乐,朗诵诗歌。
师小结:这首诗歌的名字叫《秋天,到处走走》。里面说到了落叶、风筝、云和湖水,描写的是秋天的美丽景色。
【说明】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幼儿仔细倾听诗歌,鼓励他们尝试用诗歌里的语言表达听到的内容。过程中,教师可灵活根据幼儿的回答带领他们多次倾听诗歌,加深幼儿对诗歌的印象,为后面朗诵诗歌做铺垫。
三、理解诗歌内容,感受秋天优美的意境
1.再次倾听诗歌,重点感知诗歌中的词语。
师:诗歌里用了哪些好听的词语来说秋天?请大家再听一遍。
师:为什么说落叶、风筝、云在到处走走呢?
师小结:秋天来了,凉爽的风会将落叶和云朵吹得飘来飘去,风筝也会在天上飞起来,就像小朋友们在走路。
2.结合生活经验,理解诗句含义。
师:在生活中,你们见过落叶吗?“落叶走进风里头”是什么意思?
师:风筝怎么会在天上走呢?为什么说“一走走进云里头”?
师:为什么说云在山上走呢?“一走走进湖里头”是什么意思?
【说明】通过提问引导幼儿思考诗歌的含义,感受诗人对秋天各个景色的生动描绘,让幼儿在先感知、再理解、后想象的过程中理解诗歌的意境。
四、朗诵诗歌,体会诗歌情感
1.跟念诗歌。
师:老师邀请小朋友一起朗诵诗歌《秋天,到处走走》。
教师领诵,幼儿跟念诗歌。
2.变化语速语调,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师:第一次读完这首诗,你有什么感觉?我们用什么样的声音更能表达这首诗歌的美呢?读这首诗的时候你们觉得应该念得快一些还是慢一些?为什么?
师:在这首诗歌中,声音在哪些地方要念得高一些,哪些地方要低一些呢?
【说明】引导幼儿再次有感情地朗诵诗歌,重点表现出“风筝”和“云”的高。
3.加入动作,朗诵并表演诗歌。
师:我们可以加上动作来念这首诗歌,可以加哪些动作呢?
教师播放配乐,边逐句读诗歌、边引导幼儿为诗歌创编动作。
师:现在我们加入动作来表演这首诗歌吧!
师:现在,我们一起到秋天里走走吧!
【说明】教师可根据幼儿的朗诵情况引导他们变化语速和语调,加入动作,尝试用舒缓、轻柔的声音朗诵诗歌。教师可视幼儿掌握情况逐步退出,让幼儿能逐步独立朗诵。
附:诗歌《秋天,到处走走 》
落叶在地上走走,一走走進风里头。
风筝在天上走走,一走走进云里头。
云在山上走走,一走走进湖里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