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凯璇
你会不会因为喜欢的人没有及时回复自己的信息,就开始胡思乱想?
你会不会因为工作中出了一点小差错,彻夜难眠,担心领导不认可自己?
你会不会经常夜不能寐,辗转反侧,琢磨着白天有什么事没做好?
你是不是很在意他人的眼光,反复用他人的评价来折磨自己?
你是不是还没开始做某件事,脑海里就有很多的念头:我做不好怎么办?我失败了怎么办?
你是不是在人际交往中,总担心别人会看不起自己?担心自己今天的表现好像很差?对方的某几句话是不是在含沙射影?
……
如果你常常因为过度的思虑而感到非常“心累”,说明你可能陷入了“精神内耗”!
精神内耗,是一种网络上流行的通俗说法,可以理解为心理内耗,它是指人在自我控制中需要消耗心理资源,当资源不足时,人就处于一种所谓内耗的状态,内耗的长期存在就会让人感到疲惫。这种疲惫并非身体劳累导致的,而是一种心理上的主观感受,是个体在心理方面的损耗导致的一种状态。
精神内耗就像隐形的病毒,表面上看不见,却在不断攻击你的心理防线,让你陷入焦虑和抑郁情绪。
精神内耗的核心是对自我的负面信念,导致过度思考。高内耗的人常常担心事情会朝着不好的方向发展,然而这种负面的想象往往会夸大现实,这种对现实过于负面的解读会让我们被焦虑和恐惧情绪淹没,而这样的负面情绪又会加重我们的负面思维,形成恶性循环,导致事情还没做,就先想象出了一百种可能失败的方法。有时候别人的一句无心之谈,经过自己的负面思维加工,就可能“杜撰”成对自己的指桑骂槐。
聚光灯效应也称焦点效应,是指人们往往会把自己看成一切的中心,高估周围人对自己外表和行为的关注度,总觉得自己的一言一行都会被别人看到和议论,或者在人际交往中过分在意别人的看法,希望被所有人喜欢。这样的人容易在人际交往中患得患失,人际交往中的互动总会让自己“内耗”很久。
追求完美主义者,往往有比较高的成就动机,不管在工作还是学习上,都对自己有较高的要求,这种高要求有时是自我鞭策、帮助自己精益求精,但事事都追求完美,会让人总是看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陷入精神内耗,甚至引发自我谴责的抑郁情绪。
有时候我们明明积攒了很多的任务,但又迟迟不愿意行动,堆积的任务让人压力山大,逃避任务的行为又会让自我产生责备,这种拖延带来的后遗症可能会让我们变得焦虑和自责,在“今天我必须要完成任务”和“任务好难啊,要不明天再开始?”中摇摆,这又再次加剧了精神内耗。
有人说,精神内耗就是想太多。的确,很多精神内耗的产生都是杞人忧天,明明没什么事,非要在内心上演一出大戏,自行脑补诸多不好的事情,在心理学上,这种现象也被称为“灾难化思考”。
日常生活中难免有坏事发生,但若只关注到事情的阴暗面,这种“灾难化”的视角就会形成一种持续甚至自动化的思维,导致个体长期处于高焦虑的状态。
当某事发生时,如果你觉察到脑子里有不合理的认识和想法,先喊停,并问自己:过去发生过类似事件吗?我担心的结果有多大概率会发生?如果发生了,结果真有那么糟糕吗?最糟糕的结果是怎样的?
你要学会质疑那些不合理的念头,学会和它们保持一定的距离,并慢慢纠正认知偏差,给自己一些积极的解释。当观念发生了转变,内耗的情况也会减少。
过于追求完美的人,什么事情都想要做到最好,总是吹毛求疵,但真正的完美是不存在的,因为任何事情都可以做到更加的精进与提升,所以完美主义的幻想只会让人总是处在高强度的压力状态,由于对自己的期望过高,时常陷入自我谴责与不接纳的状态中,导致拖延行为,反而加重焦虑感。
因此,接纳自己的不完美就显得尤为重要。
当然,是否接纳不完美,也是要看情况的:第一取决于是否能够改变,第二取决于是否值得改变。你觉得可以改变而且值得改变的,那就可以先不接纳,如果是不能或没必要再改变的,那就要努力做到接纳。
很多时候,内耗来自想得太多,做得太少。我们总是纠结要不要做,想来想去,夜不能寐,白白耗掉了很多精力。精神内耗其实也是一种对内的“自我攻击”,因为负性思维会让你行动力变弱,注意力也随之下降。
所以,与其想入非非,不如先行动起来,遇到问题解决问题。把对内的自我攻击转化为对外的行动力,把“要不要”的模式切换成“如何做”,当你行动起来,负性的思维就会减少,行动获得的胜任感是帮助我们抵御焦虑和内耗的良药。
精神内耗,有时还来自人格特质,比如讨好型人格,总带着牺牲感做事;有时来自边界感不清,總是分不清哪些是自己的事,哪些是别人的事,导致精神负荷过重。
所谓“课题分离”,就是你只做自己想做的事,完成好自己的课题,至于别人的看法,别人想要完成的事,那是他们的课题,你无法干涉,也无权干涉。
当过多地把别人的问题背在自己身上,本身就模糊了边界,结果有可能是既剥夺了别人处理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增加了自我烦恼,也不能代替他人解决问题,又把自己弄得疲惫不堪。
所以,不如把别人的问题还给别人,还自己一个边界清晰的人生,只有放过自己,才能减少内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