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兆杰
2022年7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拥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是我们党鲜明的政治品格和强大的政治优势。实践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全党要把握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在新时代伟大实践中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我们党的灵魂和旗帜。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旗帜鲜明地把马克思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文化大革命”期间,我们党走过弯路,犯过错误,根源就在于偏离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確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果断结束“以阶级斗争为纲”,实现党和国家工作中心战略转移,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但是,如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在此后一段时期,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中还是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模糊认识。为此,邓小平同志多次强调,要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1984年6月30日,他在会见第二次中日民间人士会议日方委员会代表团时,又比较系统地阐释了这个问题。
邓小平同志在这次谈话中指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制定的正确的思想路线,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也就是坚持毛泽东同志说的实事求是,坚持毛泽东同志的基本思想。”针对人们提出的“如果中国不搞社会主义,而走资本主义道路,中国人民是不是也能站起来,中国是不是也能翻身”这个尖锐的问题,他坚定指出:“如果我们不是马克思主义者,没有对马克思主义的充分信仰,或者不是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自己的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道路,中国革命就搞不成功,中国现在还会是四分五裂,没有独立,也没有统一。”他还强调,新中国成立以后国民经济快速恢复,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大规模经济建设,靠的就是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实践证明,“如果不搞社会主义,而走资本主义道路,中国的混乱状态就不能结束,贫穷落后的状态就不能改变。”
邓小平同志深刻认识到,马克思主义能不能在实践中发挥作用,关键在于能否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他强调:“马克思主义必须是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必须是切合中国实际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其实早在1982年党的十二大上,邓小平同志就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科学概念。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当时仍在探索之中。在这次谈话中,邓小平同志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更不是共产主义”,所以,“社会主义阶段的最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归根到底要体现在它的生产力比资本主义发展得更快一些、更高一些,并且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不断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他在谈话中乐观地说:“总的来说,这条道路叫做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道路。我们相信,这条道路是可行的,是走对了。走了五年半,发展得不错,速度超过了预期。这样发展下去,到本世纪末翻两番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
在历史转折关头,邓小平同志敏锐把握中国国情和时代发展的特征,既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表现出了开辟社会主义建设新道路的巨大政治勇气和开拓马克思主义新境界的巨大理论勇气,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创立作出了历史性的重大贡献。在这一科学理论的指引下,我国改革开放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领域到其他各个领域、从局部到整体全方位地展开,成为新时期最鲜明的特征和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党的十四大概括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要内容,并以写入党章的形式确立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党的十五大首次把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提炼为“邓小平理论”,并明确将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一同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中的两大理论成果,同时从邓小平理论具体“新”在何处的角度深刻揭示了其作为毛泽东思想继承与发展、作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新阶段的理论本质,从而清晰有力地阐释了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新时代伟大实践,提出一系列原创性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实践发展永无止境,我们认识真理、进行理论创新就永无止境。当代中国正在经历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矛盾风险挑战之多、治国理政考验之大都前所未有,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深刻变化前所未有,提出了大量亟待回答的理论和实践课题。这要求我们准确把握时代大势,更好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之“矢”去射新时代中国之“的”,续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
一是要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揭示了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为人类指明了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飞跃的途径,为人民指明了实现自由和解放的道路。从《共产党宣言》发表到今天,时代在变化,社会在发展。但是,从世界社会主义500多年的大视野来看,我们依然处在马克思主义所指明的历史时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依然是科学真理。我们必须对马克思主义保持坚定信心、对社会主义保持必胜信念,坚定不移、毫不动摇地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用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光芒照耀我们的前行之路。
二是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只有学懂了马克思主义,特别是领会了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才能心明眼亮,不断提高运用科学理论指导我们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的能力。我们必须把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理论转化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物质力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我们要深刻认识和领会其时代意义、理论意义、实践意义、世界意义,深刻理解其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实践要求。要紧密结合新时代新实践,紧密结合思想和工作实际,有针对性地重点学习,多思多想、学深悟透,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强读强记,常学常新,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
三是要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理论的生命力在于不断创新,推动马克思主义不断发展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神圣职责。我们不能简单拿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当年所说的话来套今天的中国实际,也不能简单拿党过去提出的一些具体理论观点和由此产生的具体政策举措来套今天的工作。要实事求是分析变和不变,与时俱进审视我们的理论,该坚持的坚持,该调整的调整,该创新的创新,决不能守株待兔、刻舟求剑。要用鲜活丰富的当代中国实践来推动马克思主义发展,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使马克思主义呈现出更多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不断开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新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