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孤立的你,请大胆做自己

2022-05-30 10:48杨子易
求学·理科版 2022年10期
关键词:大胆盟友痛苦

杨子易

下课铃响,前后桌的几个女生笑嘻嘻地约着一起去厕所,却唯独“忘了”叫上你;

体育课上,其他同学都结伴而行,只有你连一起练习的小伙伴都找不到;

寝室里,其他几名室友围在一起谈天说地,你插话却没人理……

成长中的你,有没有过类似的经历?

你伤心,疑惑,自责,一遍又一遍陷入自我怀疑,你尝试过去讨好他们,换来的却是奚落与冷眼。在学业和人际关系双重压力的打击下,你觉得自己简直要崩溃了,可是无论你怎么做,仿佛也无济于事。

被孤立过的人,或许并不在少数

刘璇是2000年悉尼奥运会女子平衡木冠军,多栖发展的她,之后又作为演员出演了多部电视剧,事业红红火火,被粉丝们称为“璇美人”。悉尼奥运会后,刘璇成为北京大学新闻系的一名本科生。 但在谈到北大的校园生活时,刘璇说:“以体操冠军身份进入北大时,自己其实是从零开始。从体育转到文科,我感觉特别吃力,甚至有些迷茫。在老师和同学眼中,我还是那个世界冠军,而不是刘璇,我好像被孤立了,根本融不进他们的圈子。很多人根本无法体验我当时的心情,我觉得自己好孤独。”

演员胡先煦在浙江卫视推出的综艺节目《青春环游记》中也谈起了自己上学时被孤立的往事。当时的他活泼好动,却被老师误认为精神有问题,有“多动症”。他至今都还记得老师跟全班同学说,别跟胡先煦说话,他不好好学习,容易带坏你们。这样一来,胡先煦在班上就彻底被孤立了,就像是个“隐形人”,默默承受同学们异样的目光。这件事让胡先煦到现在都无法忘怀,他说自己很想问问当年的老师,为什么不选择教育他,而是通过孤立的方式让他成长。

被孤立,在人成长的任何阶段都有可能出现;被孤立过的人,并不在少数。名人也曾被孤立,并且数量也远远不止上面两位。曾经有人在网络平台上提问“你被孤立过吗?被孤立了,该怎么办?”,简简单单的一个问题,却在短短几天内吸引了数以千计的回答,后续浏览量也一直居高不下,热度非常高。这些回答中,许多人揭开了自己心灵深处最痛苦的伤疤,回忆往事的同时,也给出了许多有建设性的意见。

在普通心理学中,孤立他人是指将这个人故意排斥在某一种社会关系或社会交往之外的做法,指向的是某种社会性拒绝。这种孤立中包含有“故意”的成分,因此,被孤立的人会在被孤立时下意识地进行自我怀疑:“为什么被孤立的是我?”“是不是我做错了什么?”“我很讨人厌吗?”……尤其是对于正处于成长阶段的孩子们来说,如果没有得到正确、合理的引导,这类情绪可能会对他们自身产生巨大的伤害。

被孤立,真的很痛

有些家长陷入了一种误区:他们在潜意识里认为只有对自己的子女造成了实质性伤害的事才是可怕的、值得重视的,而精神伤害往往被他们认为不在此列。

举例来说,如果孩子在学校里被人打了一顿,许多家长会非常愤怒,第一时间冲到学校为孩子讨公道;如果孩子的重要物品被人偷了,许多家长也会选择找老师或者报警,帮孩子追回物品。但是,如果孩子在學校被孤立,并选择回家和父母倾诉,许多家长却并没有放在心上,他们中有的可能会安慰孩子几句,告诉孩子“这有什么大不了的”,然后便抛诸脑后,有的甚至会“助纣为虐”,训斥自己的孩子:“你为什么不反思?别人为什么就排斥你?”从而加剧对孩子的伤害。

对作为成年人的家长们而言,发现和理解孩子的痛苦是有一定难度的。青少年们有一套自己的行事准则和方式,不是身处那个圈子中的人很难理解。比如有一名女生,回家后告诉自己的母亲:“她们昨天和今天上厕所都没有叫上我!”她的母亲虽然安慰了她,却在内心深处不觉得这种事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毕竟成年人谁会勾肩搭背地一起去上厕所呢?别人不叫你,那你自己去不就行了吗?

实际上,在这名女生的圈子里,那些孤立她的人正是通过“上厕所不叫她”之类的行为来对她展开精神折磨。过去大家都是好几个人一起去,从某一天起,不再叫她,这是一种明显的拒绝,而当她忍不住质问的时候,那些人往往又会否认,称她“太敏感”“想多了”。在这种情况下,连她自己也会陷入自我怀疑,觉得自己感到如此痛苦,是不是自己小心眼,太小题大做了。有时候,所有的一切甚至可能只是在一群人的眼神交流中完成的,被孤立的人仅能够感受到这种涌动的暗流,却连实质性的事件都很难捕捉到,这让他们更加没有办法准确地说出自己的痛苦,从而陷入深深的绝望和孤独。

被孤立,到底有多痛?心理学家艾森伯格(Naomi Eisenberger)及其研究团队发现,人在遭受社会性拒绝时被激活的脑区与身体疼痛时被激活的脑区是一样的。这意味着当人们被孤立时,那种痛苦是真实存在的,丝毫不亚于身体上的疼痛。

“对于我们的大脑而言,心碎的感觉和摔断胳膊没什么分别。”艾森伯格教授这样说。如果你也曾被孤立过,相信你会非常能体会这种痛苦的感觉。

身体上的疼痛总有过去的那一天,可是长期被孤立造成的痛苦,其影响可能极其深远。

有的孩子在被孤立后,养成了讨好别人的习惯,即使成年后也是如此。为了被别人接纳,他们对别人的要求有求必应,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利益,只为把自己变成别人喜欢的样子。可是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你把自己放得越低,往往越得不到别人的尊重。因此,他们还会承受更多的痛苦。

有的孩子开始自我封闭,不愿意进行社交,厌恶一切需要与他人频繁往来的活动。他们独来独往,活在自己的世界中,试图用这种方式保护自己。

有的孩子变得冷漠,共情能力变差。更极端的,甚至被内心深处的怨恨所绑架,从此走上犯罪的道路。

被孤立,可能并不是你的错

许多人发现自己被孤立后,第一反应是自责。他们习惯将被孤立归因于自己,在自己身上找原因,“一定是我做得不好,才会导致别人孤立我”。但他们做出了种种努力,却发现仍然解决不了问题。实际上,被孤立可能是由方方面面的原因造成的,甚至可能从一开始就不是你的错。我们不妨看看一些孤立过别人的人在若干年后吐露的真实想法。

“我在高三时带头孤立了班上的一个女孩,我觉得她人很坏,于是告诉朋友们‘离她远点,否则一定会被她恶心到。这个女孩的确性格比较孤僻,但她并没有做过什么坏事,我不知道那时的自己为什么对她会抱有如此大的敌意。今天我反思自己,我觉得其实根本原因是我自己的升学压力太大了,我刚上高三,成绩就下滑了一百多名,这种焦虑的感觉实在无从发泄,于是孤立别人便在无形中成了一种很好的发泄方式。我感到非常后悔,我找到她向她道歉,并希望能做出补偿,虽然她说能够原谅我,但我至今无法原谅自己。”

“我一直认为孤立别人这种行为不会发生在我身上,可是仔细回想,我确实也在不知不觉中孤立过别人。高一开班会的时候,班上有一个同学无心说错了话,得罪了我们班的班长。班长是一个个子高挑、长相漂亮的女生,学习成绩也非常优异,她背地里说了很多这个人的坏话,叫我们‘谁也别搭理这个人。我们都不愿意得罪她,所以自然而然地疏远了这名同学。其实,这名同学本身并没有得罪我,只是大家习惯了保全自己,围绕强者抱团。”

“孤立过一个人让我非常非常后悔,因为她本人并没有做错什么。刚进入高中的时候,大家都是第一次见面,彼此十分陌生。而这时候,共同孤立一个人就成了拉近我们之间距离的好方法,你会发现几个人聚集在一起‘吐槽过一个人后,大家的关系仿佛就变得亲密了很多。我们甚至会在背地里交流自己是怎么故意无视她的。当时的我们,并没有意识到这种行为会对当事人带来多大的痛苦。进入大学后,这位同学把我们所有人的联系方式都删除了。今天的我多希望能够弥补,可是一切都来不及了。”

从这些人的分享中,我们可以发现,被孤立可能有各种各样的原因,是否采取孤立行为往往是由孤立别人的这一群人来选择和决定的,而并非取决于被孤立的人做了什么。所以,当你发觉自己被孤立时,适当的反省是不错的,如果你的确做了什么不道德的事,那么你应该道歉并予以补偿,但倘若没有,请一定不要放任自己陷入无穷无尽的自责中,因为你很可能什么都没有做错。

美剧《生活大爆炸》中有一个很有意思的情节:佩妮、伯纳黛特和艾米三人聊到了校园霸凌事件,伯纳黛特和艾米都说了自己曾经被人欺负的经历,佩妮却表示自己的学校很好,没人会欺负别人,“我们虽然会戏弄对方,但都是闹着玩的”。可是当她说出具体是怎么“闹着玩的”时,伯纳黛特和艾米都非常震惊,因为这些事在她们看来都是欺凌。连佩妮自己也到这时才意识到,原来自己一直觉得很好玩的事情,对别人造成了很大的伤害。

所以,不仅被孤立本身可能并不是你的错,甚至那些孤立你的人也可能并沒有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对你是一种多么大的折磨。千万不要放任自己沉湎其中,做自己,才是直面孤立最好的办法。

面对孤立,请大胆做自己

我们先来做一个小测试。

1.你是否非常在乎他人的眼光?他人的议论对你来说是否非常重要?

2.你是否不够自信,无法自如地在人前展示自己?

3.你是否习惯于讨好别人,优先满足别人的需求而不是自己的?

4.陌生人对你示好,你是否会感到受宠若惊?

5.你是否害怕自己给别人添麻烦?

6.面对不合理的要求,你是否敢于大胆说“不”?

7.你的立场是否很容易改变,在人际交往中没有一个明确的底线?

8.你会不会因为他人的一句话想很多,频繁揣测他的真实意图?

你答案中的“是”越多,那么你在被孤立时感受到的痛苦很可能就越深,而你也越需要摆脱这种痛苦。而你之所以会出现这些行为,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你还没有学会“做自己”。在这里,我也为大家总结了一些有效的方法,大家可以参考。

1.调整心态,学会享受孤独

调整心态是非常关键的一步。你不妨大胆在内心告诉自己:“我是一个人,我自己的感受才是最重要的。”别人是否喜欢你、是否选择孤立你,那是别人的事,你无法左右,更无法周全所有人,那么就索性“自私”一点,把自己的感受放在第一位。

不妨大胆承认自己的痛苦,正视和接受这份痛苦。很多人在自责的时候,会问自己:“我为什么如此痛苦,是不是我太敏感了?也许他们根本没有这个意思呢?”如果你也这样,那么,请大胆放下这份纠结吧,不论是什么让你如此痛苦,但你已经在痛苦了,这是事实。因为被孤立而感到难过、不安、痛苦、愤怒……这些都是你真实的情绪体验,也是人面对社交拒绝时的正常反应,千万不要因此自己给自己贴上“小心眼”“敏感”的标签。如果你确实感到太过痛苦,不妨在心里问自己:“五年后我还会为这些小事纠结吗?”如果五年后还会,那么十年呢?

不妨去网上读读其他人被孤立的经过,包括一些你尊敬和喜爱的人物,看到他们也曾被孤立过,但最后依旧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能给你一种强烈的心理暗示:你并非不正常,他们能做到的,你也一定能。

调整好心态后,你可以开始学会享受孤独。其实,独处的时光并不是那么难熬,特别是在我们学习最关键的时间。《乌合之众》中说,人独居时的智商、情商是他本身的最高值。当你不再疲于应付那些人际关系的时候,也许你会有更多的时间来思考自己的价值,你可以在静谧的午后读一本好书,在没有人打扰的夜里多刷几套题。

2.树立目标,转移注意力

树立目标并且去完成,是一个非常好的转移注意力的方法。有一位高三时被孤立的女生曾告诉我,在她最痛苦的时候,她给自己定下了一个目标,那就是数学要考到130分以上,而当时的她,数学只能考90分左右。在这个大目标下,她又给自己定了非常多个小目标,比如说每周要完成至少5套试卷,针对易错的题型至少要做3次专门训练。这些目标让她的时间变得无比紧张。当她的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目标上时,其他人对她有怎样的行为,似乎瞬间就不那么重要了。而她在完成这个目标的过程中,也曾不断给自己心理暗示:“只要我数学能考到130分,我就一定能上一所‘985大学,那时,这些人的行为还能影响到我吗?”

树立一个正向、积极的目标,你清楚地知道完成这个目标会给你带来多大的正面影响,并将其作为你努力奋斗的动力,那么随着这个目标对你来说越来越重要,其他人是否在孤立你,对你来说也就越来越不重要了。

3.寻找“盟友”,作为心灵寄托

学会享受孤独,并不意味着要把自己完全封闭。在你最痛苦的时候,你需要一个“盟友”,作为心灵上的寄托,这非常正常。你需要意识到的是,那些孤立你的人,对于这个广袤的社会群体来说,不过是非常小的一部分罢了。你完全可以去寻找其他的“盟友”,建立新的心灵寄托。

这个“盟友”可以是你的父母、老师,可以是你身边任何通情达理、值得信赖的长辈。你可以大胆把自己被孤立时的感受告诉他,如果你觉得他不能理解,那么也可以选择不说。但你可以时不时和他交流,聊自己的生活、学习,当你感受到他对你的关心和爱,你心里会好受很多。

这个“盟友”可以是你的同学、朋友。如果你现在的同学都在孤立你,那么以前的同学呢?如果以前的同学也不合适,那么你也可以找一个值得信赖的笔友,在确定对方身份的情况下,与他积极展开交流。

这个“盟友”甚至可以是你的一只宠物,又或者,只是路边的一只小猫小狗,一棵挺拔的、努力生长的树,一朵美丽的、恣意开放的花,只要你能从它身上获得温暖,看到希望,它就可以成为你心灵上的一种寄托。

求助于专业人士,如心理咨询师,也是不错的选择。总之,当你的痛苦的时候,不妨给自己的心寻找一个可以安放的点,这样能帮助你更好地去面对痛苦。

猜你喜欢
大胆盟友痛苦
降低“支付痛苦”
谁痛苦,谁改变
分担痛苦
在叙利亚遭美国抛弃,库尔德人从美敌对势力中找到新盟友
我家的大胆蜗牛
好好玩创意营盟友唯我独尊
痛苦力
大胆玩创意
是对手,更是盟友
好好玩创意营 盟友唯我独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