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芳 于忠元 李和忠
[ 作者简介 ]
龙芳,女,贵州铜仁人,遵义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助教,硕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于忠元,男,湖南邵阳人,遵义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中国近现代史。
李和忠,男,山东平度人,遵义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 项目名称 ]
本文系遵义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教学改革项目“红医文化融入思政实践育人体系研究”(遵医高专教改字〔2020〕020号)和2021年贵州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健康中国”背景下医学类高职院校医学人文精神培育路径探索”(项目编号:2021ZC004)的研究成果。
[ 摘要 ]
实践育人是三全育人的重要内容,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红医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伟大斗争及建设健康卫生事业过程中铸就的伟大精神,探索基于红医精神的实践育人体系,在实践育人过程中融入红医精神,有利于坚定医学生理想信念、培育医学生爱国情怀、淬炼医学生优良技术、强化医学生使命担当,对于培养医德高尚、医术精湛的人民健康守护者具有重要意义。
[ 关键词 ]
红医精神;实践育人;医学生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医学教育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指出,医学院校要着力培养医学生救死扶伤精神,培养仁心仁术的医学人才。红医精神是中国医疗卫生工作的重要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具有“政治坚定、技术优良、救死扶伤、艰苦奋斗”等核心内涵,是培养医学生最生动的教科书和最丰富的精神源泉。实践育人作为新时代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是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有效途径。构建红医精神的实践育人体系,让红医精神贯穿医学教育始终,引领医学生成长,是用好红色资源,传承红色血脉的有效途径,是培养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保障人民健康人才的重要机制。
1 基于红医精神的实践育人体系的作用
1.1 坚定医学生理想信念
实践育人的核心目的就是让青年学子弄清楚“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这一根本问题,教育引导青年学子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努力成长为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理想信念是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是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总开关,是实践育人的根本任务和核心内容。“政治坚定”是红医精神的思想基石,红医精神生动地展现了广大红色医务工作者对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追求和共产主义信仰的坚定,是增强医学生理想信念的坚实基础。以红医精神为实践育人的价值导向,让医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学习红色卫生史,聆听红军卫生员的英勇故事,感受为远大理想抛头颅、洒热血的英勇壮举,从灵魂深处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自觉肩负民族复兴的时代重任。
1.2 培育医学生爱国情怀
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祖国悠久历史、深厚文化的理解和接受,是爱国主义情感培育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中国人民谋幸福”是中国共产党建党初心使命,“无私奉献”是红医精神的鲜明标识,是中国共产党人革命精神的共同底色。广大红色卫生医务工作者把自己的命运同国家命运联系在一起,以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践行了对党忠诚、永不叛党的无悔誓言,以无私无我的奉獻精神诠释了心系天下、情系人民的爱国情怀。在实践中推进红医精神教育,发挥红医精神的引领功能,激发医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进一步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集体荣誉感,引导医学生自觉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融入血脉。
1.3 淬炼医学生优良技术
实践育人体系是新时代大学生知识向能力转化的桥梁。实践的过程就是将所学的知识转化为可操作的专业技能,并在实践过程中精进技术。“技术优良”是红医精神的能力要求,以“红医精神”为实践育人的能力追求,让医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感悟革命战争年代红色医务工作者在医疗技术上不断刻苦钻研、勇于探索、精益求精的精神,培育和激发当代医学生热衷专业、勤奋学习、善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对于提升医学生治病救人能力有重要意义。
1.4 强化医学生使命担当
实践育人体系是提升新时代医学生使命担当的平台,在实践过程中践行“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医学誓言,进而提升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健康中国 2030”规划纲要》提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健康中国战略,守护人民健康是新时代医学生的使命与担当。“救死扶伤”是红医的使命担当,在战火纷飞的年代,广大红色医务工作者为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赴汤蹈火,甚至牺牲自己的生命,彰显了广大红医的神圣使命。充分发挥红医精神对医学生责任担当教育的鞭策和引领作用,教育引导医学生沉下心、沉下身体,深入基层、深入一线,主动承担起为患者解除病痛的责任。
2 基于红医精神的实践育人体系的探索——以遵义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为例
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贵州时提出“传承红色基因、讲好遵义故事”的殷切嘱托。遵义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牢记总书记嘱托,弘扬红医精神,培养红医传人,依托遵义红色资源,结合学校专业特色,将牺牲在遵义的红军卫生员龙思泉精神和实践育人相结合,构建“5个1”实践育人体系,让红医精神指导实践育人,让红色擦亮立德树人底色。
2.1 确立一个基于红医精神的实践育人目标
遵义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紧紧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将红医精神的育人价值与医学生培养目标有机结合,确立“红医精神培育卓越医生”的实践育人目标。将该育人目标纳入学校整体发展规划建设中,明确具体内容、制定详细措施、完善运行保障、健全标准检验,从“点—线—面—体”实现成果转化;将该育人目标融入办学特色,凝练出“红色基因传承,仁心仁术育人,中西医并重,医康养结合”的核心内涵;将该育人目标融入育人工程,用红医精神引领思政课改革创新工程、大学生骨干“青马工程” 、“杏林红”校园文化育人工程、大学生成长成才质量提升工程等育人工程建设。通过“红医精神培育卓越医生”的实践育人目标,建设一批红色地标、形成一批红色品牌、挖掘一批红色资源、培育一批红心教师、培养一批红医传人,为构建基于红医精神的实践育人体系提供动力保障。
2.2 打造一批基于红医精神的实践育人队伍
构建以红医精神为主体的培训体系。通过交流参观、访学进修、挂职培训等方式,分层分类开展全员教师培训,组织思政课教师、专业课教师、辅导员、党务工作者、专职思政工作者以及副科级以上干部到延安、瑞金、井冈山等红色培训基地学习,提升育人队伍红色素养。构建以传承红医精神为核心的工作室。打造省级、校级思政课名师工作室、思政课教学理论与方法创新工作室、辅导员大师工作室,使它们成为红医精神教育主力军的孵化器,培育一批红心好教师。打造以红军卫生员龙思泉的名字命名的“思泉讲习堂”,讲习堂把遵义红色文化与实践育人相结合,以提升“三红”(即“红医之心、红医之智、红医之技”)为培养目标,精心设置“理想信念、道德情操、专业技能”三大模块教学内容,开通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加强和拓展历史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以全员培训为基础、以工作室为引领、以讲习堂为依托,培养出一批政治过硬、本领突出的师生队伍,为构建基于红医精神的实践育人体系提供队伍保障。
2.3 打造一批基于红医精神的实践育人金课
立足红色资源,打造以“长征路上的遵义故事”为代表的特色思政课。“长征路上的遵义故事”以长征国家文化公园贵州重点建设区遵义片区的项目建设为主线,贯穿百年党史、红城辉煌、遵义会议、四渡赤水、娄山关大捷、红医故事、军民情深、遵义新长征等模块教学,以讲故事的形式将红军长征经过遵义的历史史实通过课堂来呈现。该课程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生动讲述红军长征在遵义期间的故事,激励学生奋发有为,为遵义走好新的长征路贡献青春智慧。立足专业特色,打造以“红色卫生史”为代表的通识课,以长征红色卫生历史为切入点,组织相关专家和师生队伍深入遵义的红色圣地寻访调查,了解革命战争年代建设的红军卫生院、开展的战地救护、发生的英雄事迹等内容,全面系统收集整理红色卫生在遵义的历史,挖掘“红医精神”的历史底蕴、时代内涵、时代价值,让学生深刻领悟红色医疗卫生工作者“真心实意为人民服务”的初心使命。立足本地特色,打造《追寻红色足迹》校本读物,组建专业志愿服务队,经过系统培训,前往退役军人服务站、荣军疗养院等地,开展拜访慰问老兵、革命英雄等活动,聆听老英雄讲述红色故事,挖掘记录红色事迹,整理成红色校本读物。在教学方式上,打破传统“灌溉式”教育,通过教师录制、故事分享、学生采编等方式,让教学内容动态化,让学生更具參与性。学校将红医精神投射到鲜活生动的教学情境中,让学生学习红色历史的同时,磨炼专业技术,弘扬、传承、践行红医精神,为构建基于红医精神的实践育人体系提供课程保障。
2.4 打造一批基于红医精神的实践育人基地
积极拓展学校与遵义本地红军医院、革命圣地的乡村卫生室、纪念馆、文化馆等单位的联系,精准对接一批红色卫生遗址,加强红医精神育人基础设施建设,发挥多方协同育人的优势,建立一批各具特色的“红医实践基地”。学校将“红医实践基地”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二课堂”,充分发挥基地的教育宣传作用,组建培养一支红医精神宣讲队伍,定期组织师生赴基地开展学习参观活动,组织学生寒暑假在实践基地开展红色文化宣讲活动、专业实践活动,通过实景式、体验式学习,亲身体会、领悟红医精神。加强校内红医氛围营造,打造校内红医传承基地。在学校建设龙思泉雕塑、医学名人墙等系列红色人文景观,通过“红色+楼宇文化”“红色+场馆文化”“红色+党建文化”“红色+医学文化”,形成了“一园一廊两墙,四场五馆,多点多面”的红色校园环境。将思政课虚拟体验教学中心、中医文化馆、中药标本馆、生命科技馆建设成遵义市青少年教育基地,组建校内宣讲队,定期邀请中小学生参观,让学校成为播撒红色种子的基地,为构建基于红医精神的实践育人体系提供了阵地保障。
2.5 打造一批基于红医精神的实践育人平台
实践教学、军事训练、社会实践活动是实践育人的主要形式。遵义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以传承红医精神为核心重点打造了“国防教育示范班”和“龙思泉志愿服务队”两大特色实践育人载体。“国防教育示范班”紧跟时代发展步伐、紧扣遵义红色资源、紧贴医学教育实际,以退伍复学学生为先锋队,以有意愿参军学生为主体,以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为目标,以提升学生国防意识和军事素养为重点,打造红色国防教育品牌。“国防教育示范班”让医学生在心灵里注入红医精神,骨子里注入国防责任,把爱国之心化为报国之行。“龙思泉志愿服务队”充分发挥医学专业特长,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服务队赴易地搬迁安置点社区、学校对口帮扶村开展服务需求调研活动,制定个性化靶向性服务项目,提高服务的针对性、有效性;赴社区退役军人服务站、荣军疗养院定期开展感恩英雄慰问活动,赴红色圣地寻访革命英雄,听英雄讲红色故事,为英雄做基础的身体检查、建立健康档案;赴中小学开展红色故事宣讲、急救培训、课后服务等文化共建活动。“龙思泉志愿服务队”以志愿服务的形式践行红医精神。“国防教育示范班”和“龙思泉志愿服务队”为构建基于红医精神的实践育人体系提供了行动保障。
红医精神对于医学生的培养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医学院校必须发扬、传承好红医精神,用红医精神引领实践育人,构建长效实践育人体系,为健康中国潜心培养又红又专的后备人才。
参考文献
[1]张珊. 红医精神的特征、内涵与时代价值[J]. 中国医学伦理学,2021,34(7):792-797.
[2]中共教育部党组. 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印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的通知[J]. 民办教育新观察,2017(12):75-80.
[3]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
[4]张凯,李伏清. 中国共产党人践行初心使命的历程、逻辑与启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J]. 安徽行政学院报,2022(1):1-7.
[5]马利霞. 新时代高校实践育人体系构建研究[D]. 吉首:吉首大学,2021.
[6]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EB/OL]. http://www.moe.gov.cn/srcsiteA12/moe_1407/s6870/201201/t20120110_142870.html,(2012-01-10)[2021-11-15].
[7]郝刚,李德慧,邹福强. 构建国防教育体系 加强爱国主义教育[N]. 中国教育报,2021-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