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心
印度朋友经常开玩笑说:如果你能在德里开车,你就能在世界上任何地方开车。就像游戏里如果高级模式都能通关,初级和中等自然不在话下。
印度是英联邦国家,车辆都是右舵,和国内正好相反。我初来此地,交规、道路、驾驶习惯皆不熟络,第一次自驾出门,不敢独自行动,拉上“老司机”老张坐副驾,战战兢兢地上了路。
老张已经在德里开了三年车,经验丰富,内心淡定。上路前,他对我进行了一番因地制宜的培训:“德里司机都不看后视镜,你发现没有,路上好多车都没有后视镜。只要前方有空隙,你只管往前开就好了。放轻松,最多就是撞一下,问题不大!”
入乡随俗,国内的交规白学了。德里司机都擅长玩俄罗斯方块,要将路上的每一寸空间都利用起来。路上的虚线、实线以及白线、黄线基本等于没画,两个车道一般会并排挤下三辆小车,感觉旁边的车离我只有一个拳头的距离。啊,马上就要贴上了——我只能减速慢行,像只蜗牛在路上爬,任凭超自信的本地司机叱咤风云地从旁边呼啸而过,身后被我压住的车则放鞭炮一样地按喇叭。更有技术超群者,为了连续超车,开足马力,在不同车道间以“Z”字形来回穿梭,蜿蜒作业。到了十字路口碰上绿灯,我正准备直行,左边一辆车不打转向灯,一鼓作气来了个右转,从我面前一闪而过!我急踩刹车,老张笑得淡然:“没事,慢慢习惯就好了。”
我仔细观察了下道路上来往的车辆。最常见的是日系小车,一来体积比较小,在如此拥挤的道路上,轻便灵活易转弯;二来德里天气炎热,车内几乎终年需要开足空调,日系车自重较轻,制冷效果好;第三,日系小车价格较低,对大部分中产家庭来说更实用。难怪日系汽车在印度占领了很大的市场份额。
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印度最流行的本土汽车品牌是大使牌,一款仿照英国莫里斯公司牛津系列生产的老爷车,非常有复古感。随着外资逐渐进入印度市场,性价比更高的产品渐渐取代了光辉的大使牌。2014年,大使牌汽车停产,如今,街道上偶尔还会看见它的身影,大部分是政府用车或出租车,宛如一个执拗、古板而又有点儿可爱的老头,依然在一丝不苟地继续完成自己注定会谢幕的历史使命。
此外,随着印度经济高速发展,路虎、奔驰、宝马这些土豪款式也越来越常见,它们趾高气扬,飞驰而过,显示着这座城市光鲜活力的一面。
“突突”是道路上最有本地特色的风景线。突突是绿身黄顶的机动三轮车,类似于中国90年代县城里的“火三轮”。由于德里出租车数量很少,一般只在五星级酒店和机场有约车服务,突突就承担了出行私人定制功能,招手即停,十分方便。突突通常有两个座位,也有四个座位的豪华改装版,不过两座突突重峦叠嶂装四五个人的盛景很常见。
突突在路上一蹦一跳,看上去非常可爱,不过也是公认的马路杀手。突突船小好掉头,在路上无孔不入,哪里有个小缝,它轻轻一扭就钻了进去,令人措手不及。我曾在盛夏坐过一次突突,其时气温40多摄氏度,司机开得飞快,哪里有空隙就往哪里钻,热风迎面扑来,像火热的刀子刮在脸上。我用力用纱巾护着脸,请师傅开慢一点儿,不用着急赶时间。师傅有点儿生气,似乎认为我在怀疑他的能力,开得更快了:“放心,我开了二十多年的突突,从来没出过事故,没问题!”
在汽车和突突之间如果还有空隙,就会灵巧地插入摩托车、争先恐后的行人和动物,尤其是神牛可以肆无忌惮地横穿道路,犹如宣示主权。神牛可不管路上有多少心急如焚的司机,只管慢悠悠地甩着尾巴。如果碰到一群神牛,成群结队,组团通行,那就相当于一个事故现场。在这样的路况里,“路怒”更加普遍,即使心灵瑜伽修行者怕也按捺不住接连鸣笛。有的车辆没有后视镜,司机干脆在车背后贴一个大大的标示“请按喇叭”。在这种情况下,还能保持心平气和,才算心灵瑜伽练得不错。
我曾向一位印度朋友抱怨堵车的问题,他优哉游哉地说:“路上车多说明印度经济发展得很快嘛,充满活力!”此话倒也没毛病,充分体现了印度人骨子里的乐天派。当年英国人修建新德里时,大概未料到如今德里的机动车数量会暴涨,路宽不够,很多主干道是双向两车道,路口交会处也设置为颇有英式特色的转盘。转盘设计在车少时好处明显,不用等待红绿灯,车多时就容易乱作一锅粥,内车道的想出去,外车道的想进来,全靠人民群众自发调节。最典型的是市中心的康纳德广场,广场中央是一个巨大的圆形转盘,十多条道路从转盘向四面八方放射开去,沿街鳞次栉比布满商店,所以康纳德广场又名“大圆圈”。“大圆圈”常年堵得水泄不通,很是热闹。
有的道路年久失修,路面坑洼,甚至环路主干道上也会时不时冒出一个大坑。印度人热爱自然,树木不能随意处置,如需砍伐,须经政府报批。这样一来,好好的路走着,突然旁逸斜出一棵拒绝搬迁的树!不仅如此,在本来就不平整的马路上,还修建了很多凸起的减速带,道路部门似乎存心要提高司机的通关難度指数。各种因素叠加起来,在德里开车,时速能达到四五十公里就算相当顺畅了。从德里到泰姬陵所在的城市阿格拉约200公里,但单程至少需要3个半小时,而且还是走高速!
开得太慢其实也并非一无是处,剐蹭时有发生,但因为速度不快,也不会酿成大祸。不过和“路怒”不同,印度对剐蹭的宽容度倒是很高,一般下车看看,没什么大碍,双方拍拍肩膀,继续各回各家。有的人甚至连车也懒得下,隔着车窗竖个中指,再一骑绝尘表示愤怒而已。
对此我有亲身体验。有一回,我开到了一个繁华商业区,好不容易找到一个停车位,大喜过望。侧方停车时光顾着前后,没想到技术不够,没能一把停好,开出车位时不小心蹭到了正堵在路边车道里的一辆——哟,还是个擦得锃亮的宝马。好嘞,准备赔钱吧——司机小哥似乎正在悠哉听音乐,忽然祸从天降,摇下车窗一看,估计见我是个女司机,便皱了皱眉头,气呼呼地“哼”了一声。正好前方人流散开,他也顾不上和我理论,慢吞吞地晃悠走了。
印度人在这点上想得很开,既然车是个代步工具,岂有不受消耗之理?只要不是大问题,就不甚计较,这也是印度文化里“轻物质”的现实反映。这种态度我由衷地欣赏,人生已经如此艰难,何苦苛求身外之物的完美?不必劳心费神。英雄的疤痕会增添沧桑厚重,车身上的刮痕倒也是“行万里路”的见证。以至于回到国内后,每次看到有人因为一点儿剐蹭在路上理论,针尖对麦芒,争得面红耳赤,我都有上前劝导的冲动:世间万物,如梦幻泡影,学习一下印度朋友的超然态度嘛,人生不要这么累。
老张一共在印度开了四年车,四年时间里他一个小事故也没出,且车技飞速成长,能在路上随意放飞自我,超车、别车水平完胜本地司机。离开印度时,他特别发愁回国了怎么办,照他这个开车习惯,上路三天分就得全扣完啊!
(摘自浙江文艺出版社《印之味:印度文化生活沉浸式体验手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