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丽珍 廖保华
摘要:文章运用数字化技术对南岭走廊传统建筑泥塑艺术资源进行收集和整理,研究其历史源流和谱系特点,采用艺术设计手段创新其艺术形式,通过数字媒介进行广泛传播,为南岭走廊古民居泥塑艺术的活化传承找到现实可行的路径。将南岭走廊传统建筑泥塑艺术转化为数字化资源和数字产品,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示范效应,对其他地域民间艺术资源谱系研究及数字复原活化也具有参考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南岭走廊;传统建筑泥塑;艺术谱系
中图分类号:J3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2)11-00-03
艺术谱系研究是超越一般艺术传承与发展研究的综合性研究,是立足于寻找源头与现实、对艺术现象进行梳理与史学解读,需要借助艺术史学、人类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研究方法的跨学科研究。当人们清醒地意识到一切文化艺术的根魂在民间、在乡村、在生活中的时候,艺术谱系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当前国家正在大力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乡村发展,这种研究无疑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在乡村振兴战略的驱动下,学者有责任、有义务担当起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历史使命,深刻把握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从不同视域进行探索,把保护与传承传统文化艺术融入美丽乡村建设,尤其注意把乡村历史遗存、传统建筑、非物质文化遗产等融入美丽乡村建设中。
建筑泥塑艺术是建筑艺术中除木雕之外的瑰宝。南岭走廊是中国“三大民族走廊”之一,是西南丝绸之路与海上丝绸之路的必经通道,共计86个县(区/市),现有汉、瑶、苗等48个民族在此聚居,共有486个村落被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97处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拥有各具特色的建筑文化和泥塑艺术。对南岭走廊濒危传统建筑泥塑艺术谱系进行研究,有利于从艺术与生活的角度深入探讨南岭走廊的民族文化艺术交流融合、互鉴互进的状况及规律,也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研究提供力证。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对历史建筑的数字化保护始于20世纪80年代,如大不列颠艺术委员会用数字技术拍摄《建筑:谁来保护?》(1985),美国威廉姆斯堡基金会用数字技术摄制《木建造:重建安德森铁匠店》(1988)等[1]。2015年9月,牛津大学数字化考古学研究所(Institute for Digital Archaeology)提出了一个名叫“百万图像数据库项目(Million Image Database Project)”的计划。该项目预计耗资200万英镑,具体的项目内容是美国哈佛大学与英国牛津大学为了避免有数千年历史的人类古迹被破坏,联合考古学家,并使用3D影像,保存激进组织“伊斯兰国”(IS)控制区的所有文物。该项目组向中东地区发送了价格可观的5000台3D相机,并招募当地合作伙伴,尽可能多地拍摄历史文物。此外,完成了历史遗存修复研究的三维模拟器(M Morozumi,1994),通过数字技术修复了遭遇火灾损害的里波尔修道院内教堂的雕刻大门(Andujar,2012),整合现有的建筑保护、改造和遗产保护工具,对西班牙建筑进行了改造(P Villarejo,2021)。
国内对历史建筑保護的研究最早见于20世纪40年代。梁思成提出,研究和保护历史建筑是一种“逆时代的工作”(1944)。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共产党和平解放北平的方式,以及随后对北京的建设原则无不彰显了对保护历史建筑的重视。改革开放后,对历史建筑的保护与研究逐渐成为“顺时代”的大事业(常青,2003)。近年来,乡村传统建筑的保护成为乡村建设与开发的重要内容,如乡土聚落研究与探索(罗德胤,2019)。而将数字技术引入历史建筑并延伸到乡村传统建筑的保护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如赫哲族建筑数字化保护技术方案研究(谢能、胡雨珠等,2018)[2],南粤古驿道历史建筑数字化保护与VR场景构建(万飞、刘子旋等,2021)[3]等。《西安宣言》(2005)是国内形成该行业专业共识的标志性事件。课题研究方面,国家社科基金“传统建筑”相关主题在近5年立项51个,“建筑泥塑”相关课题共2项,但是尚无南岭走廊濒危传统建筑泥塑方面的立项。
综上所述,国内外对历史建筑保护与传承的研究和实践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国外在具体项目与国际公约(共识)方面极具影响;国内则既有研究文献,也有相应的保护项目,还有行业专业共识、政策措施等,尤其在乡村传统建筑的传承和保护的研究上,呈现出理论与实践、学界与政府、民间与官方共进的特点。以当下研究观之,一是梳理传统建筑泥塑的逻辑和技术并由此构建艺术谱系这一方面还存在突破空间,二是传统建筑泥塑艺术活化并服务于乡村振兴的现实路径及模式研究仍有待开拓。因此,对鲜有触及的南岭走廊濒危传统建筑泥塑艺术开展谱系及活化研究,既有所需,亦有可能。
2 研究范式
2.1 研究内容
2.1.1 调研南岭走廊濒危传统建筑泥塑现状
从历史形态演变、地域匠作特征、文化因子影响、图像符号演变等方面,调研南岭走廊桂东北山区181个、湘南山区194个、粤北山区60个和赣南山区51个,共计486个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古村落建筑泥塑现状。
2.1.2 勾勒南岭走廊濒危的传统建筑泥塑艺术谱系
在分析比较的基础上,梳理研究区域内传统建筑泥塑的基本特征,找出区域内的谱系中心,绘制传统建筑泥塑谱系地图。
2.1.3 优化南岭走廊濒危传统建筑泥塑活化的实现路径
路径1:建构数据库。建构南岭走廊传统建筑泥塑艺术开放式数据库,以便对其作进一步活化应用,由此衍生,给其他学者深入研究提供服务功能,助力乡村艺术振兴。
路径2:开发文创实物。把数字技术应用于南岭走廊传统建筑泥塑艺术文化创意产品开发中,促进乡村文创产业发展。
路径3:开发数字产品。开发特定的以传统建筑泥塑为主体的数字图像、数字动画、数字视频等产品,促进乡村数字产品产业的开发应用。
2.1.4 构建与时代相匹配的活化应用模式
形成建构数据库、开展文创设计实物和数字产品的濒危传统建筑泥塑艺术谱系研究及活化案例。
2.2 研究思路和方法
2.2.1 基本思路
以南岭走廊传统建筑泥塑为对象,通过田野调查,对该区域传统村落进行普查,并以数字技术收集现存泥塑艺术资源;从历史形态演变、地域匠作特征、文化因子影响和图像符号演变四个维度入手,通过对比分析,勾勒出南岭走廊传统建筑泥塑艺术的基因谱系,由此建构南岭走廊传统建筑泥塑艺术数据库,设计开发文创实物及数字产品,以达到活化目的。
2.2.1 研究方法
一是系统分析法,用系统分析法解决南岭走廊濒危传统建筑泥塑艺术资源数字化收集与整理的完整性问题,更准确地呈现其现状,为谱系化研究及建构数据库奠定基础;二是谱系研究法,从历史形态演变、地域匠作特征、文化因子影响和图像符号演变四个维度进行对比分析,寻求共性、凸显个性,勾勒出南岭走廊濒危传统建筑泥塑艺术的基因谱系;三是萃取活化研究法,通过数字技术手段萃取提炼南岭走廊濒危传统建筑泥塑的艺术特征,应用于文创实物和数字产品,使被忽视的艺术得到活化运用。
2.3 内容与方法的评估
2.3.1 研究內容创新
以鲜有涉猎的南岭走廊濒危传统建筑泥塑艺术为研究对象,勾勒其谱系,构建数据资源库,在活化的基础上实现保护与传承,能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传统建筑泥塑艺术保护、传承与应用研究。
2.3.2 研究方法创新
借助谱系研究法追溯民族文化艺术交融的时空脉络,采用萃取活化法提炼南岭走廊濒危传统建筑泥塑艺术特质,并应用于文创实物设计和数字产品开发,在区域民族文化艺术保护与传承中尚不多见。
2.4 重点与难点
2.4.1 重点
一是田野调查南岭走廊濒危传统建筑泥塑现状,收集数字资源;二是在谱系研究基础上建构数据资源库;三是探索开发南岭走廊濒危传统建筑泥塑艺术文创实物和数字产品。
2.4.2 难点
南岭走廊濒危传统建筑泥塑艺术的收集存在现实困难,因为其点多量大、分布广,团队开展数据收集工作不能毕其功为一役,必须多年持续关注、跟踪收集,才能收获实效。这是一个绕不开、躲不了且必须直面的问题,其直接关系到谱系分析研究的精准度,同时也是构建数据资源库必需的技术与数据基础。
2.5 预计达成的观点
2.5.1 传统建筑泥塑艺术背后呈现的是多元文化互动样态
南岭走廊民族众多,又因地处湘粤古道及西南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交会处,民族文化交流互鉴,渗透于传统村落建筑泥塑艺术中,使其虽具中国传统建筑的基本形制,却又呈现出不同民族文化互鉴互进的样态。
2.5.2 数字技术是延续泥塑艺术生命力的有效手段
数字技术以其大容量信息存储、传输、运用的特点,成为保护、传承和创新应用南岭走廊濒危传统建筑泥塑艺术、延续其生命力的有效手段。
2.5.3 传统建筑泥塑艺术活化研究助推乡村振兴
南岭走廊濒危传统建筑泥塑艺术谱系及活化研究,能为当地文化创意产业提供可参考的文本和图像信息,推动文创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2.6 价值阐述
学术意义:以谱系化研究散落在南岭走廊的濒危传统建筑泥塑资源为基础,构建“以数字技术为媒,以建筑泥塑艺术为经,以文创开发设计为纬”的乡村传统建筑泥塑活化模式,丰富南岭走廊建筑艺术研究理论,也为完善中国建筑艺术理论添砖加瓦。
应用价值:一是解决传统建筑泥塑濒危问题的实践策略。围绕谱系勾勒、数据库构建、艺术活化三个方面展开学理及应用研究,所涉相关内容可为其他学者的深入研究提供基础,也可为乡村振兴和文艺繁荣提供助力。二是研究成果能够为濒危传统建筑艺术的保护与传承提供提质增效的进路,为政府决策提供一定的参考。
3 研究聚焦
3.1 南岭走廊地域的聚焦
以“南岭走廊”为主题CNKI数据库在检索,共有214篇文献,其中核心文献78篇,从主要主题、学科分布、发表年度、文献来源、机构分布、基金分布等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
主要主题有“南岭走廊”“南岭民族走廊”“民族走廊”“南岭民族走廊研究”“瑶族文化”“潇贺古道”等;学科分布主要是报刊行政学及国家行政管理、民族学、文化、旅游、中国民族与地方史志、农业经济、建筑学科与工程、音乐舞蹈、体育、考古等;发表年度从1992年到2011年逐年上升,随后呈起伏式上升,分别以2014年、2016年、2021年为上升的小高峰;文献来源主要集中于贺州学院学报、民族论坛、广西民族研究、湘南学院学报、广西民族大学学报等期刊;机构分布主要是南岭走廊区域内或附近区域的高校,如贺州学院、湘南学院、中山大学、桂林理工大学、广西师范大学等;基金分布上,56篇来自国家社会科学基金,6篇来自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其他机构则在3篇以下。
“南岭走廊”自1982年费孝通提出以来,经历了40年的发展,逐渐引起各学科学者和研究者的关注,其中聚焦“南岭走廊”国家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有23个,近两年就立项了7个,教育部课题有14项。由此可见,各学科学者聚焦南岭走廊,为乡村振兴和文艺繁荣提供了助力。
3.2 传统建筑的聚焦
以“传统建筑”为主题在CNKI数据库检索,有20 473篇文献,其中核心论文1558篇。主要主题是“传统建筑”“中国传统建筑”“传统民居建筑”“传统民居”“传统风格建筑”“传统建筑文化”“传统村落”等;学科分布主要是建筑科学与工程、美术书法雕塑与摄影、考古、工业经济、旅游、文化、计算机软件及计算机应用等;发表年度从1990年到2017年逐年上升,2017年为顶峰,现呈递减趋势,核心论文呈曲线递增;文献来源主要集中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山西建筑、建筑与文化、华中建筑、重庆大学、古建园林技术、华南理工大学、中外建筑、建筑学报、湖南大学等;基金分布有778篇来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63篇来自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36篇来自国家科技支撑计划,102篇来自国家重点研究计划,73篇来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44篇来自全国艺术科学规划项目,等等。从1990年至今,“传统建筑”学术资源经历了32年的快速发展之后逐渐走向成熟,既得到了国家政策的支持,又呈现出全国研究态势。传统建筑的聚焦是文化的聚焦,也是居住艺术的聚焦。
4 结语
南岭走廊濒危传统建筑泥塑艺术谱系及活化研究既聚焦于南岭走廊这个多民族聚居地区,又聚焦于传统建筑的艺术审美。运用数字技术收集和整理传统建筑泥塑艺术谱系,并进行文创实物和数字产品活化研究,既能为濒危的传统建筑泥塑艺术保留数字资料,也能为其他地区和民间艺术研究提供参考借鉴,能够为乡村文化振兴提供助力。
参考文献:
[1] 石庆秘.武陵地区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方法探析:以唐崖土司王城遗迹为个案[J].前沿,2010(18):177-180.
[2] 谢能,胡雨珠,黄泰怡,等.赫哲族建筑数字化保护技术方案研究[J].低温建筑技术,2018,40(9):31-33.
[3] 万飞,刘子旋,谭明.南粤古驿道历史建筑数字化保护与VR场景构建[J].测绘通报,2021(2):108-111.
作者简介:李丽珍(1980—),女,湖南永州人,硕士,教授,研究方向:民间艺术与艺术设计。
廖保华(1975—),男,湖南郴州人,硕士,高级政工师,研究方向:公共艺术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