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 ]
陈梅,女,四川南充人,南充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本科,研究方向:职业技术学院综合英语课程教学、大学英语课程教学。
[ 项目名称 ]
本文系南充市社会科学研究“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重点项目“地方高职院校外语类专业学生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途径研究”(项目编号:NC21A011)的结项成果。
[ 摘要 ]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国从根本上解决“农业、农村及农民”问题的重要战略措施。地方高职院校应充分考虑地方经济发展对于人才的需求,结合学生就业和地方实际需要,培养复合型外语人才;同时认真研究外语类专业学生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具体途径,发挥外语类专业的特点和优势,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出贡献。
[ 关键词 ]
地方高职院校;英语类专业;新农村建设;服务途径
1 研究背景及现状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從根本上解决我国“三农”问题,解决我国目前农村和城市发展不同步的现状的关键措施,是我国实现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解决“三农”问题,不仅仅涉及农村经济,还涉及乡村文化、农村教育、民俗民风等各个方面的问题,需要综合考虑,全面实施。
2017年10月,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了“乡村振兴”这一伟大战略措施。报告明确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在《2018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提出,要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同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通知,要求全国各地区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2021年1月,国务院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发布,该文件对“三农”工作做出了具体的指导实施意见;同年2月,国家乡村振兴局正式成立并挂牌,该局为国务院直属国家机构;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同年3月又继续发布了《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意见》,提出了重点工作。第一部关于乡村振兴的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于2021年4月29日在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上经表决通过。乡村振兴战略为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出了更具体的规划,目的是使我国农业发展实现现代化,农村经济得以振兴,让广大农民过上幸福生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系到我国的社会发展,是实现农村稳定、减少现有城乡差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战略措施。
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需要大量具有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及国际交流能力的高层次人才投身农村。而地方投资的地方高职院校,应具有来自地方、服务地方的意识,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上,要充分考虑到地方经济发展对于人才的需求,认真研究英语类专业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具体途径,结合学生就业和地方实际需要设置课程,让英语类专业学生能够发挥专业的特点和优势,投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地方经济建设贡献力量。
同时,地方高职院校还可以根据地方乡村振兴对人才的具体需求,在培养符合新农村建设所需要的复合型人才的同时,对农村中小企业、乡镇村基层干部、中青年农民进行专业技能、管理知识等相关培训,培养出符合新时期农村建设所需要的 “新型职业农民”。
以关键词“外语类专业、新农村建设、具体途径”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文献及成果检索,并对结果进行进一步的筛选后发现,高校服务于地方经济和农村建设的相关成果有十几项。多数对高校服务于农村建设的必要性、优势、途径和意义从理论上进行了研究,但对于英语类可行的具体化的服务途径未有进一步的研究。笔者从英语专业特点和农村建设实际需求出发,分析研究地方高职院校英语类专业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具体途径,以期为地方高职院校合理进行专业及课程设置、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升学生综合能力、培养出符和新时期乡村振兴所需的复合型英语专业人才提供思路和参考。
2 地方高职院校英语类专业现状分析
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占据了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为国家培养出了大量服务于生产建设一线的应用型高技能人才。生源主要为本土学生的地方高职院校,在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特别是新农村建设上具有天然的优势。据2020年教育部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的发言人表示,据统计,全国各类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中,有70 %来自农村家庭,他们通过自身努力走出了农村。这些来自农村的孩子通过接受高等职业教育获得了技术技能,毕业后多数又回到家乡工作或创业,成为扎根于家乡、建设新农村的复合型技能人才,解决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人力资源不足的难题,帮助农村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
随着社会的发展,全球化已经成为新的时代特征,英语在文化、经济、旅游、商业、贸易等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这种国际国内大时代背景下,不少的地方高职院校都开设了英语类专业,如英语教育、商务英语、旅游英语、涉外文秘等。近年来,高职院校培养的外语类专业学生毕业后除少数升入高一级院校继续深造学习外,大部分主要在当地从事外贸商务、涉外文秘、小学英语教学等与英语相关的一线基层工作。地方高职院校应该结合专业设置,认真研究如何通过可行的途径让外语类专业学生充分发挥外语类专业的特点和优势,投身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乡村振兴,为地方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切实作出贡献。
3 地方高职院校英语类专业人才助推乡村振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具体途径
3.1 对接农村跨境电商产业,发挥英语专业优势
中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拥有丰富的农业资源,各地方都有独具地方特色的农副产品。《全国农产品跨境电子商务发展报告(2020—2021)》显示,2020年,我国农产品跨境电商零售进出口总额为63.4亿美元,同比增长19.8 %。而随着未来高水平的改革开放进一步扩大,乡村振兴、数字乡村等国家重大战略计划的部署和实施,以及特色农副产品跨境电商需求的进一步扩大,发展潜力将进一步得到释放。农村跨境电商的大力发展,能够驱动农村农产品贸易的产业升级,促进农民稳定长效增收,带动区域农村特色产业群的发展,从而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乡村振兴的有力推手。
英語类专业学生,如商务英语专业,相比其他专业的学生能更容易、更迅速地转入跨境电子商务行业。商务英语专业学生从事跨境电商的工作具有天然的优势,他们既具备专业的英语语言知识,又具备商务相关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他们能够充分发挥英语优势和外贸实操能力,在农村跨境电商中大有可为,如为农村跨境电商提供农产品出口介绍翻译、产品推广、产品营销、售后服务交流以及英文网站的建设维护等。
截至2022年1月22日,国务院总计批准了六批城市成为国家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加大了地方对跨境电商人才的需求。地方高职院校就应该结合当地需求和“1+X”证书人才培养模式,调整外语类专业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方案,对接农村跨境电商需求,培养出符合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的复合型英语人才。
以南充职业技术学院为例,为满足南充市作为国家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城市的需要,学院及时调整课程设置,增加“跨境电商基础与实务”课程作为商务英语专业的专业必修课,同时学生在校还应考取助理跨境电子商务师证书。
3.2 助力乡村旅游,实现旅游产业升级
发展乡村旅游是发展农村经济的新思路,能够改造农村,引导农民走向现代化道路;结合旅游业,形成地区旅游优势品牌;形成特殊产业,减少城乡差距,促进农村建设可持续性发展。
近年来,我国的乡村旅游发展十分迅速,依托当地的原有旅游资源,乡村旅游正向旅游观光、考察学习、疗养养老、度假休闲等方面综合发展。2021年12月15日,海南省召开了“2021年美丽乡村博鳌国际峰会”,这标志着中国乡村旅游已逐步成为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大亮点,并逐渐从国内走向全世界,实现旅游产业的升级。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乡村旅游,就需要既懂管理、又懂商务的复合型英语人才。地方高职院校开设的旅游英语、涉外文秘、商务英语等英语类专业,则符合了这一需求。
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可以看到,以上专业的毕业生除需具备较强的英语听说能力及英语综合运用的能力外,还应具备涉外导游、涉外酒店管理、旅游产品开发、商务谈判、商务接待、会务管理、活动策划与组织等多方面的综合能力。因此,在具体助力乡村旅游方面,该专业的毕业生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帮助乡村旅游进行产业升级。例如:组织策划农业产品会展,宣传特色农产品,积极开拓农产品的海外市场;借鉴海外先进理念和经验,实施“特色农产品+文化+乡村旅游”产业升级,打造国际度假乡村酒店,承办农产品国际赛事。
3.3 服务乡村基础教育,改善农村英语教育资源
近年来,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已取得显著成果,教学基础设施和教学硬件在国家的大力发展下实现了质的飞跃,但由于城乡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差异,教育教学资源特别是师资力量仍然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其中又以城乡小学英语教师的差异最为突出。2001年1月,教育部出台了《关于积极推进小学开设英语课程的指导意见》,要求在全国城市和县城小学中普遍开设英语课程,这就需要大量的农村基层中小学英语教师。
地方高职院校的学生大多数来自当地农村,回家乡工作的意愿也比较强烈,他们能够真正解决乡村小学英语教师不愿来、来了也留不住的现实问题。例如南充职业技术学院开设“小学英语教育”专业已有二十几届,培养小学英语教师数千名,据统计这些毕业生80 %以上都回到了自己家乡,从事英语教育教学或管理相关工作。他们具备系统的专业英语知识,科学的小学教育教学理论,良好的人文素养,对充实乡村小学英语教师队伍,缩小城乡小学英语师资水平差异起了很大的作用。
3.4 参与乡村文化建设,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上提出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方针来建设新农村。由此可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文化建设是不可缺少的,而且是很重要的。
地方高职院校英语类学生在扎根于当地农村的各企事业单位的同时,还能充分利用其文化素养和知识参与到当地的乡村文化建设中去。例如,参与美化乡村,建设乡村美术馆、图书馆、村史馆,开办村民义务讲座,对村民进行简单的外语、礼仪及商务知识培训,等等。同时,英语类学生还能够发挥其专长,通过旅游、商务活动和互联网,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农耕文化和各地丰富的民俗文化弘扬到全世界。
4 结语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乡村振兴是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伟大任务,给地方高校履行社会服务职能提供了载体与舞台,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时代赋予地方高校的历史使命和不可替代的职责。地方高职院校英语类专业,要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来科学设置专业和课程,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方案,寻找多渠道服务途径,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习近平.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N]. 人民日报,2017-10-19(2).
[2]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N]. 人民日报,2018-09-27(1).
[3]张志增.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与改革发展农村职业教育[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7(34):121-126
[4]张园. 乡村振兴战略下高职旅游专业人才培养路径探索[J]. 陕西教育(高教),2020(3):66-67.
[5]邓霞. 商贸类专业提升服务乡村振兴战略能力的实践研究[J].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9(6):75-79.
[6]居永梅. 基于跨境电商的安徽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 阜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31(2):1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