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化谦
与澳大利亚半决赛结束之后,中国女篮姑娘们就像拿到冠军一样,将主教练郑薇高高抛起,沉浸在欢乐当中。
中国篮协主席姚明在远处默默注视着这一切,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时隔28年后重返世界杯决赛,尽管中国女篮大比分输给了美国队,但这趟澳洲之行已经可以用完美来形容。
中国女篮成功,离不开许许多多做出贡献的人。28年前,郑薇以球员身份在悉尼拿到世锦赛银牌,如今,她以教练身份再度登上了世界亚军的领奖台。
命运的轮回有时候就是如此神奇。郑薇说:“之前是以队员的身份拿到亚军,现在是把12名队员都送上了领奖台,感觉太不一样了。”
球员时代的郑薇有些大器晚成。在接受采访的时候,郑薇表示自己的篮球生涯比很多球员更曲折、更坎坷。
1963年,郑薇出生于湖北武汉。她来自篮球世家,父亲郑斌早年是当地球队的中锋,后来在武汉体院任教,将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篮球。母亲宋敬梅也是篮球运动员,身高1米68,在场上担任后卫。郑薇在很小的时候就接触篮球,每天早晨随父母操练一两个小时后才去上学。父母的基因给了她不错的身体条件,成长经历又帮助她练就了扎实的基本功。
后来,郑薇被武汉部队女篮相中,和她一起在武汉部队女篮效力的还有中锋郑海霞,二人在场上默契十足,关系非常不错。郑薇的篮球生涯远不像郑海霞那样顺利。郑海霞早在1982年就随中国女篮出战了世界锦标赛,而郑薇第一次代表中国女篮出战世界大赛,已经是1990年的事情。那时郑薇27岁,经历过膝盖的大伤,运动能力已经无法与巅峰时期相提并论。
即便如此,教练员需要她上场,郑薇仍会展现自己拼命三郎的一面。当年《篮球》杂志曾经这样描述郑薇的球风——“体力强健、精力充沛,在连续多日的比赛后,在最激烈的战斗中,她从头到尾都是一样生龙活虎,不露一点倦容,不打一点折扣,像一台不知疲倦的发动机。”
1994年世锦赛,郑薇已经31岁,到了将要退役的年纪。那一年,中国女篮远赴澳大利亚参加世界锦标赛,主教练陈道宏将她招入队中。郑薇兢兢业业对待每一堂训练课和每一次出场机会,为队内的年轻球员们做了表率。
那一年世锦赛,小组赛阶段的比赛在阿德莱德进行,淘汰赛移师悉尼。半决赛中国女篮与东道主澳大利亚相逢,以1分优势险胜对手,闯入决赛,可惜最终败在巴西队手下。但是,银牌已经是中国女篮参加世锦赛的最佳战绩。
或许郑薇自己也想不到,命运竟然如此奇妙。28年后,中国女篮又一次拿到世界亚军,比赛地还是悉尼,半决赛还是险胜东道主晋级。这一次,郑薇不再是队员身份,而是球队的主教练。福地悉尼见证了郑薇两次拿到世界亚军。
1998年,郑薇结束了自己的运动员生涯,南下广东发展。她曾经以主教练身份拿到过WCBA的冠军,也曾经以助理教练的身份,辅佐过多位中国女篮的主帅。
2009年3月,孙凤武担任中国女篮主帅。郑薇收到征召,开始担任中国女篮的助理教练。辅佐孙凤武期间,郑薇与球队在一起,拿下了两届亚锦赛冠军和一枚亚运会的金牌。她还曾经以主教练身份,带领女篮二队拿下东亚运动会的冠军。
在担任中国女篮助教之前,郑薇已经在WCBA担任过多年主教练。她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表示,角色转换一度令她有些不适应。“我从退役就当主教练,前后整整10年。但从主教练转换成助教,是个很大的角色转换,要从过去的以我为主变为配合主教练工作。”2013年,马赫接过孙凤武手中的教鞭,郑薇留在教练组当中。后来许利民成为中国女篮的主帅,她继续担任助理教练。
球员时代,郑薇就以对自己要求严格而著称。做教练之后,她仍旧是出了名的工作狂与细节控。担任中国女篮助教期间,她兼任球队录像分析师。去年奥运会面对比利时,中国女篮兵不血刃击败对手,就和郑薇在幕后的努力有着分不开的关系。郑薇说:“做球探报告,分析对方的特点,包括球队在训练、比赛中出现的问题,通过视频的形式整理出来,交给许指导来安排。无论是奥运会开始前,还是奥运会期间的每场比赛,对我们的对手都提前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比利时有哪些重点队员,她们有什么特点,左手还是右手,爱打什么配合,这些记忆基本已经刻到队员们骨子里了。”
郑薇为女篮姑娘们讲解战术。
现如今担任中国女篮的主教练,郑薇保留着这样的习惯。世界杯之前的备战,郑薇就在强调每一个细节的重要性。她介绍说,国家队教练组在集训期间养成了开准备会和小结会的习惯,“如果是训练日,训练前有准备会,训练后有小结会;若当天有比赛,则是赛前准备会、赛后小结会。从集训第一天开始到世界杯比赛结束,一天两会的习惯贯穿始终。”
世界杯期间赛程密集,但她还是会和教练组一起分析比赛的录像,了解不同球队的特点。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这是郑薇的信条。正是因为她能够把握好每一个细节,中国女篮才能在世界杯赛场上步步为营,最终打入决赛当中。“备战的过程非常艰难。我们把所有前期工作做好了,到了正式比赛,就打得比较顺利了。”
出战女篮世界杯的中国女篮与一年前参加东京奥运会的阵容没有多大变化。邵婷、孙梦然这二位球员离开,金维娜和迪拉娜入选12人名单。但是,球队的整体打法和东京奥运会时候大为不同。
在郑薇的麾下,后卫与锋线球员们增加了挡拆,王思雨、杨利维和李梦在本届赛事当中大放异彩。韩旭也是这种打法的受益者,她可以到高位与后卫、锋线球员挡拆,出手命中远距离投篮,或者跟随外线球员到篮下,冲击前场篮板完成二次进攻。與澳大利亚一战,韩旭靠这样的方式拿下19分和11个篮板球。
郑薇在世界杯之后接受采访的时候表示,过去这几年她经常观察世界其他地区的女篮比赛。她总结了现阶段世界女篮发展的三大趋势——“对抗性越来越强,速度越来越快,位置概念越来越模糊。”换句话说,女篮运动的男子化不仅在个人打法上,也体现在战术安排方面。
这次女篮世界杯,郑薇大胆尝试,让外线球员通过挡拆的方式发动进攻,收获了非常不错的效果。她对防守的布置与安排同样是中国女篮克敌制胜的关键。郑薇的轮换阵容很多,让每位运动员在登场的时候都能去逼抢对手。这样一来,中国队能获得大量的反击机会。
女篮世界杯组委会将本届赛事最佳教练奖授予郑薇,这尊沉甸甸的奖杯无疑是对她工作最好的褒奖。不过,郑薇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表示,这份荣誉属于团队,属于教练组全体人员。走下领奖台,一切都要重新开始。
接下来,巴黎奥运将成为姑娘们与郑薇面对的新挑战,“本届世界杯我们已经迈过了心里那道坎,希望到巴黎奥运会的时候,我们能成为一支真正的强队。”
责编 陶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