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雪静
大多数学科的教学活动会对学生的思想意识进行危机感教育。根据地理学科的课程性质,面对当代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问题,更需要教师在地理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危机感教育。这样不仅能让学生了解社会发展带来的一系列危机,同时也能强化学生尊重自然和爱护地理环境的意识,培育学生热爱祖国和关心家乡的情怀,促使学生初步形成全球意识、可持续发展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观念。
一、在初中地理课堂中引入危机现象的教育情境在初中地理教育范围内,教师可以让学生试着了解自然环境中的危机现象,使他们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例如,在讲授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时,教师可引入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恶化的图片和视频,启发学生分析生态环境恶化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了解三江源生态屏障如果出现问题会带来哪些危害,并说出具体且有针对性的保护措施,以此提高学生对“中华水塔”的保护意识。这样,教师在呈现教材内容时也为学生的思想注人自由的灵魂,使他们更加活跃和富有想法。对一些看上去脱离学生生活的场景,教师可以用视频或幻灯片的形式演示整个生态环境恶化的过程,创设帮助学生认识生活地理知识的教育情境。
例如,“位置和范围”主要是以亚洲为例讲解了这个位置存在的重要性。而当中所特指的范围,就是亚洲在整个地球中所处的范围。教师通过地图或地球仪展示亚洲所在的地理位置时,可以看到亚洲是一个海陆兼具的地理范围,在太平洋的西侧和大洋洲的东西方位上,包括与海洋交界的岛屿,同时又和非洲存在相邻近的海峡。这时,学生会从中认识到亚洲丰富的自然环境,和这个位置让亚洲人可以与世界上其他位置的人相联系。但很多国家曾存在过领土主权纷争,属于合作与竞争关系,并不会因为所在位置的不同出现思想意识上的交汇。教师要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和文化,尝试理解中国在亚洲中所处的地理战略地位,以及临近海洋部分区域面临着怎样的危机。通过引入有关海洋文化和污染问题处理的危机感教育情境,让学生学会灵活转变自己的处境和思维,判断个人或国家在某个位置上应当以怎样的方式和知识来认清危机和实施合理的危机公关与处理方案。
二、利用视频资源详细讲解危机感教育观念
教师对学生进行危机感教育要从培养他们的地理,学科知识素养入手,让大多数学生能根据所学知识来判断自己所处环境中是否存在危機。然后,针对学生对教材中部分内容的观察为他们演示视频形式的学科教育资源,使整体教学过程引导学生具有树立危机感的思想意识,推动他们学习先进的理念。教师可以对这些资源进行详细讲解,要求学生重视地理环境保护和科学知识学习的教育理念,使他们能够围绕固定的学习讨论话题和习题演练作业内容,教师可对学生进行科学学习方法的指导,让学生学会分辨和论证地理知识观点。
如讲授“长江”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列举长江中上游的乱砍滥伐、围湖造田,导致下游洪涝灾害的相关案例,可通过互联网搜索相关的资料、视频等,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破坏环境所带来的危害,促使学生为了解除自己和他人所处的环境危机,立志成为发展环境工程或环保经济等方面的优秀人才。这样,他们就能从职业理想的角度不断提高个人在学习和分析地理环境或知识上的专业度,完成对教材中有关现实生活知识的学习。
在“亚洲自然环境”这节课中,教师要把亚洲地势的复杂布局作为切入点,利用视频完成对整个地势图的详细讲解,使学生明白不同地理区域的地势,造就了当地在面临相同气候时的不同景象。然后讲解亚洲气候由南至北呈现出什么样的特点,容易诱发怎样的地理灾害,从而使学生认识到气候与地形和地理位置有怎样的关系,以及不同温度带会形成哪些气候特点。这样,学生就能从了解和对比不同位置的学习中产生要保护自然环境的危机感,更加认真地从学习中发掘保护环境的科学知识。
三、合理规划初中地理教学,落实危机感教育环节
教师要把危机感教育当成引导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一个重要途径,使他们能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比较生动地完成地理教材学习任务,并通过规划初中地理教学实现学生教育的环节,帮助大家认识如何分辨危机存在的环境和解除学习中存在的危机。教师要让学生有针对性地看待地理知识中的矛盾,学会从危机中寻求发展经济或资源的危机解除方法,使他们在地理学科知识的学习中不断拓展个人解答问题和处理现实危机的学习思维,让危机感教育不仅能够推动课上的教学进度,也能够给学生带来新的学习机遇。
比如,在“日本”的教学中,日本涉及特殊地理位置、产业流动走向、文化发展地理变迁等多个知识点,需要教师逐步将这些内容以丰富的视角进行展现。这就需要教师结合生活中认识的日本,合理规划讲解此课的教育环节,引发学生讨论每个知识点的存在作用。其中,日本处于一个板块交接处,存在部分活火山,容易引发地震和海啸等灾害;它的产业过分依赖工业和劳动力,易遭遇发展过程中资源枯竭的危机;日本矿产资源稀缺,需要大量进口,对外依赖性很强,而在其生产发展中时常会将工业废水排放到海洋中,而这些被工业废水污染、带有较高核污染的水会对海域乃至全球海洋带来极大,的危害,使得环境发展面临着较大的危机。日本所带来的核污染废水以及大肆猎杀海洋生物,让学生更深刻地认识到环境危害,不断增强学生的环境危机感。在进行本节内容的授课过程中,教师要先引入一个知识点,然后说明上文中提到的与之相关的灾害、危机因素,让学生想象自己在这种环境下的生存,使他们能够通过运用逻辑分析方式,提出解除危机的可实施策略,培养学生认识危机和分析地理环境的核心素养。综合呈现出地理教学落实危机感教育的灵活设计,使每个教学环节都存在紧密相扣的彼此呼应。
四、开展户外形式地理教学危机感教育活动
教师要在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充分认识到他们所学习知识的客观存在性。利用户外课堂形式开展相应的危机感教育活动,促使他们在活动中更好地表现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学习能力,让一些危机感教育话题具备引导学生生活的现实意义,并且注意所引用话题,必须要和学生已经学过的地理知识相关,不能够用夸大,的态度引导他们完成教育活动。不然的话,很多学生就会因为没有在活动中感受到危机,而不再认真地完成相关的地理知识学习。
比如,“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属于中国地理范围内的知识,描述了中国自然资源呈现出“总量丰富,人均不足”这样的特征,提出保护环境资源和合理利用资源的理念。教师可以让学生在户外某个自然环境中感受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的客观存在,让他们从生活中感叹缺少资源所带来的危机及如何处理不科学利用资源诱发的危机。再如,在教学“水资源”时,可结合学生所生活的秦淮区,开展南京秦淮河水污染的调查与研究,引导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南京秦淮河水污染的情况,最后教师再通过资料补充的方式,加深学生对水污染危害的认识,不断增强学生的环境危机感和保护家乡水资源的责任感。在此基础上,学生就能结合教材中学习过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知识,理解对水资源进行保护的意义和做法。教师以提出合理的建议为主线,帮助学生认识教材中与之相关的“水资源”等详细描述这些情况及内容的地理课知识。然后,用这样一次户外形式的教育活动,引入完成教材知识教学的更多的精彩地理课堂。
在户外形式的危机感教育活动中,教师可模拟常见的自然灾害现象,使学生感受人在危险环境下的无奈,对他们进行人身安全、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思想教育启迪。这样,教师所组织的每次教育活动都会具有指导初中地理教学的实在意义,成为教学中不可缺失的一部分。教师要合理规划每节课的教学,引导学生认识教材的教学内容,对部分不适宜户外形式讲解的内容进行实地考察、科学实验等方面的改进教学,为危机感教育提供逼真的情境和解决现实生活问题的实践活动空间,促使学生在危机中学会更多的学习探索方法和参与实践的辩证学习思维。
五、结语
在实现危机感教育的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对教学情境和内容进行分析;然后再用规划好的教育环节和相应活动,引导学生掌握认识和分析教材观念的学习方法,使他们具备深度学习教材的能力;最后再以活动内容的改进和长期教学调整实行危机感教育,推动课堂教学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江素珍,新课程背景下地理教学有效性的提高探索[J].成才之路,2021,695(31):92-94.
[2]杨小萍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实施生命意识教育探讨[J].家长, 2021,388(30): 1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