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江
观众讨厌“神剧”,又无可奈何,于是将它们娱乐化,借此消解心中的不快。这种发展线路图,不应该成为“代沟”的未来轨迹
我用某全拼输入法在电脑上敲“代沟”这个词,屏幕上率先跳出来的竟然是“代购”!于是,题目一下子变成了《避开“代购”》。
这个“谐音梗”,肯定不是我的缘故出现的——“代购”这种事,我好像从没接触过,更没有兴趣在我的文字里提及。它能出现在谐音词汇表的首选位置,应该是拜词库的网络自动更新所赐,这也是“大数据”技术“捉弄”我们的地方之一。
类似上面这样的错误,我在许多稿件中都读到过。有时自己写微信,顺手就发出去了,发完再一看,谐音梗又来了!忙不迭再去删。有时发现得晚,只好在下面再跟上一句话,专门道歉纠误。当然,这是个人微信,扩散面有限,还好办。如果谐音梗出在电视剧、电影的字幕上,结果恐怕就要糟糕得多。
事实上,这二十多年,伴随着文字输入技术的进步、工作节奏的紧张,被糟糕字幕败了观众兴致的剧集并不鲜见。原本的正剧,字幕一出岔子,就多了些后现代调侃的意味。原本男女主人公正在煽情,字幕忽然蹦出个低级错误,那保不齐就会有个别被扫了兴的粉丝,疯狂弹幕吐槽或暗自腹诽……
随着剧集和电影市场的繁荣,影视制作团队日趋庞大,但最后把关文字的人员却似乎有所减少,至少效率上不及以往。要知道几十年前影视字幕出错误,肯定是稀罕事,多少也属于“准重大失误”。这些年市场繁荣,名导演的活儿多,优质团队的活儿多,疲于赶场的间歇,大约字幕的失误,已经被视为小事了。毕竟前面还有投资的困境、剧本的变动、大明星和流量演员的安抚、影像整体效果的达成等“大事”。也许,这就是大数据时代影视作品与广大观众、媒体,以及要求严格的业内人士之间所存在的“代沟”吧。
“代沟”现象拉拽作品的品质,且辐射层面颇大,不仅仅限于字幕。日前,于震主演的新剧《滹沱儿女》开播,我看到有媒体宣传标题上写“这回不是神剧”,好奇之余,赶紧找来看,第一集剧情一上来就玩反转,确实容量饱满。不想,剧集很快就被台词方面的“代沟”拖住了后腿:那个年代,游击队员爱枪、懂枪可以理解,但对美国、德国的枪械型号如数家珍,而且用的是当代大学生口吻,这可就过于“神”了。再比如,那个年代的农妇知道“抚恤金”這个词儿;剧中表现缺斤短两,发现者没用秤就直接说“三斤少了一斤半”……同时违背了历史背景和生活逻辑。类似这样的“代沟”,在后面陆陆续续地出现,让人难以被带入剧情之中。
像《滹沱儿女》这样的剧,能看出全剧是奔着重量级的地方特色抗日剧去努力的,可台词暴露出了编剧在生活阅历及相关历史常识方面的缺乏。剧集制作是个庞大产业,不可能整个行业只用有限的几个“高人”来当编剧,中青年人才该用还得大胆去用,有人给他们把关改正就行。关键在于,那些把关的环节及相应的负责者,起没起到应有的作用?他们在各拍摄流程中的话语权,有没有达到应有的权重?
“代沟”不是一天“生长”出来的,正如当初的“神剧”,也不是一天涌现到各台荧屏上的一样。观众讨厌“神剧”,又无可奈何,于是将它们娱乐化,借此消解心中的不快。这种发展线路图,不应该成为“代沟”的未来轨迹。
需要进一步提醒大家的是,“代沟”不仅仅局限于那些细节上的低端错误。有相当多的“代沟”是经由行业创作的惯性或潜意识滋生的。比如,一部剧,男女主人公濒于分手或离婚,但导演和编剧又都想他们继续在同一空间展示个性冲突,那么“分家不分居”便成了好多剧集的选择。从当年的《过把瘾》开始,一直延续到今天的《匆匆的青春》等剧的化用。观众早已腻了,只有业内人士一直乐此不疲。再如,“绝症梗”,始自日本影视(《生死恋》《血疑》),先后被韩剧、我国电视剧纷纷续用,效果却江河日下……
这些年,全球化思维除了给影视界带来了技术意识,也带来了“桥段拿来主义”的功利心,损害了本土文艺的原创潜质和魅力;同时于无形中给新一代成长中的人才,灌输了错误的行规认知。这些都需要业内人士进行深刻的反思。
诗人,作家,文化批评家。
生于1967年,1989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现居天津。